第224章 一門兩公

李時也不想沿着這個話題談,首輔之位空懸,三位次輔豈能沒有想法?他暫掌內閣,說沒有想法,那是自欺欺人,首輔與次輔雖只是一步之遙,卻是相差太遠,首輔纔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仕途的巔峰,有誰不想?

想歸想,但他有自知之明,嘉靖着他暫掌內閣,是因爲他性情寬和,若是天下太平,他或有首輔之望,如今這朝局,嘉靖令他出任首輔的可能微乎其微,不獨是他,內閣三位次輔,都不適宜在此時出任首輔,估摸着,這也是張璁致仕兩個月來,嘉靖閉口不提首輔之事的原因。

見方獻夫不語,李時當下便將話題轉了回來,道:“胡萬里雖則如此大手筆賑濟,但仍難堵塞百官之口,居心叵測之人仍會攻訐彩票,尤其要防範京師官員,對京師一衆科道官員,還是要着人吹吹風。”

“不然。”方獻夫脫口說道:“如今這情形,放任不管,或許更好。”

放任不管?這態度怎的突然大變?李時不由甚覺詫異,微一沉吟,他便明白了方獻夫的意思,放任不管,任由官員攻訐彩票,攻訐胡萬里,攻訐張璁,以此來試探嘉靖的心意,若是嘉靖屬意張璁,自然會迴護,若是不迴護,張璁則無望起復!

想明白這點,他不由砰然心動,不過,很快他就冷靜下來,如今外憂內患,黨爭不斷,國庫空虛,新政也是個半拉子,純屬就是一個爛攤子,須的一個強勢,有魄力的人出任首輔,他根本沒戲,何苦爲他人做嫁衣。

瞥了方獻夫一眼,他才淡淡的道:“皇上天資粹美。諳熟權謀,對朝局洞如觀火,放任不管,皇上如何看咱們?若是羅峰兄起復,又如何看咱們?此舉欠妥,斷不可爲,你我身爲閣臣。事事當以國事爲重,爲君父分憂纔是本分。”

方獻夫情知他謹慎,也清楚他爲人寬厚,不會搬弄是非,聽的這話絲毫不以爲意,微微一笑。道:“首輔之位空懸,乃是一大變數,一日不定,朝局一日不穩,促使皇上早做決定,實是有益無害,此何嘗不是以國事爲重。不是爲君分憂?”

聽他如此強辯,李時不由含笑道:“叔賢無須擔憂,首輔之位不會空懸太久,羅峰兄致仕兩月,彗星依然如故,皇上兩月以來又絕口不提首輔之事,明擺着的事情,何須試探?還是盡力做好份內之事吧。咱們還能落個清閒。”

說完,他便見在跟前侍候的中書在門前探頭探腦的,不由沉聲道:“什麼事?”

“稟相爺。”那中書忙進來躬身稟報道:“南京兵部尚書王大人的摺子到了,相爺吩咐是隨到隨送的。”

一聽是王廷相的摺子到了,李時忙吩咐道:“呈上來。”接過之後,他對方獻夫微微點了點頭,便低頭細看。

不出所料。王廷相在摺子中果然就水師譁變,亂軍洗劫南京外城,並有一部逃逸之事大肆彈劾廣寧伯劉泰、魏國公徐鵬舉以及南京守備太監晏宏,不僅再次提出削奪魏國公徐鵬舉的兵權。並且尖銳的指出勳臣子弟養尊處優,苟安就閒,惰於習文練武,不堪大用,總鎮地方之勳臣,類似紈絝,行事乖謬,言行驕倨,縱卒爲虐,爲害地方,建言招回。

細細看完摺子,李時不由暗自腹誹,這倒好,直接就將矛頭指向武勳集團了,他這是爲求自保,生怕勢單力薄,刻意攪起爭端,擴大事態,綁架整個文官集團向武勳開戰,而嘉靖的態度又甚爲模糊,這摺子一遞上去,文武之爭,在所難免!

暗歎了一聲,他纔將摺子遞給方獻夫,苦笑着道:“王子衡不僅是彈劾魏國公,連勳臣子弟全都捎帶上了,這下有的亂了。”

方獻夫接過飛快的看了一遍,亦是露出一絲苦笑,道:“這倒不失一個自保的良策。”微微沉吟,他纔將摺子遞了回去,道:“原折呈進吧,由皇上去定奪。”

李時微微點了點頭,眼下也只能如此,這摺子的票擬他是不敢寫的,看了方獻夫一眼,他原本想叮囑一下,卻又覺多餘,這事情捂是捂不住的,說不定早已傳開了,而且方獻夫既然有心試探,勸也無用。

忙到下午,將一應摺子統計完之後,李時寫了份總略,這才帶着所有的摺子出了內閣值房,這才發現外面不知何時已經下起了小雨,雨不大,風也不大,但一陣寒意卻是撲面而來,幾個中書見他要進宮,連忙七手八腳的侍候他穿上油衣,換上雨靴。

眼見天色有些暗,李時不由問了句,“現在是什麼時辰?”

“回相爺,如今纔剛過申時,天雨,顯的有些暗而已。”

李時微微點了點頭,仰頭望了一眼陰沉沉的天空,想到這混亂的朝局,心情不由更加陰鬱,穿戴齊整,他纔在兩名中書的護送下匆匆趕到乾清門,一上臺階,已遷升乾清宮掌事,並提督兩司房並茶膳、牲口房的大太監張欽便帶着兩個小黃門迎了上來,躬身見禮之後,他便含笑道:“李閣老可是來送南京來的奏摺?”

李時微微點了點頭,道:“不錯,皇上不在乾清宮?”

“皇上有旨,龍體稍有不適,概不見人說事。”張欽微微笑着道:“李閣老將奏摺交給咱家便可。”

嘉靖不見人?李時不由微微一怔,略微遲疑,他還是讓中書將摺子送了過去,嘉靖對內侍管的甚嚴,動輒杖斃陳屍,這張欽爬到乾清宮掌事不易,他倒不擔心會有什麼貓膩,只是嘉靖避而不見,令他有種不好的預感,暗歎一聲,他便轉身折回。

次日早朝,嘉靖也未露面,整整一個上午宮中也無任何旨意傳出,這讓李時等三位閣臣有些焦慮不安,從早朝之前,一衆文武大員三五成羣各自竊竊私語的情形來看,南京清江口水師譁變的消息已經在京師傳揚開來,嘉靖此時沉默,豈非是有意縱容?

淅淅瀝瀝的小雨從昨日開始就沒停過,天氣也隨之冷了起來,京師大小衙門的官吏皆是無心政事,主官們尋找各種藉口出衙拜訪,對於這個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他們自然是倍覺珍惜,倒張璁也好,徹底打壓武勳也罷,都是頭等大事,豈能不慎重?

一衆小官小吏則是事不關已,抱着看熱鬧的心態,主官不在衙,他們自是樂的清閒,各自在衙圍爐熱議,對於倒張璁他們不甚感興趣,但文官武勳之爭,他們則是興致盎然,京師勳貴不少,跋扈驕橫,不可一世的自然不會少,身爲草根一族,自然是樂意見到那些個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勳貴們吃癟。

京師一衆勳臣武將亦未閒着,提督京營的勳臣自是不便象文官那樣隨意走訪往來,卻也各自派家丁暗中串聯通氣,閒散在家中的勳臣可就沒那麼拘謹了,對整個武勳階層而言,這次既是考驗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自土木堡之役以來,武勳已經沉寂的太久,削他們的兵權,無疑已是將他們逼上了絕路,這幾年邊境不寧,他們本就有心東山再起,也想借此機會試探一下傢俱的態度。

京師暗流涌動,宮中卻整整一日沒有絲毫消息,淅淅瀝瀝的小雨到了黃昏終於停了,一頂二人擡青布小轎在北城定府大街的定國公府的後門停下,一名身着青色士紳巾服,戴着萬字巾,年約三十左右的中年人哈腰出了轎,略微打量了下,便微微點了點頭。

跟在他身後侍從連忙上前拍門,拍了幾下,門便開了,一名僕從探出身來,略微打量了一下門外情形,便滿臉不耐煩的道:“找誰?不知道公府規矩?晚上不允許會客。”

“少廢話,咱們侯爺要見國公爺。”來人毫不客氣的說道:“趕緊前面帶路,不準聲張。”說着便順手塞了兩塊銀元在他手中。

一聽對方是候爺,那僕從不由狐疑的看了那中年人一眼,稍一遲疑,他便將銀元塞了回去,道:“能否請二位在耳房稍待,小的進去稟報一聲。”

“不用了。”那中年人緩步上前,徑直就邁進了門,邊走邊道:“本候識的路。”

那僕從既不敢阻攔,又不敢聲張,趕緊關了門小跑幾步跟上,道:“候爺慢行,小的前去稟報一下。”說着轉身對幾個聞訊跑出來的小廝使了眼色,便匆匆出了後院。

定國公徐廷德正獨自在書房枯坐,聽聞管家稟報,有個年輕的侯爺便服從後門闖了進來,不由微微一愣,轉念便知是怎麼一回事,當下便吩咐道:“直接請他來書房。”

待的管家離開,徐廷德才輕嘆了一聲,徐家一門兩公,雖是分居兩京,卻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徐鵬舉與王廷相互劾,算是將徐家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令他憂心不已,文官獨大的局面由來已久,想要撼動,何其難也,一旦爭鬥失利,武勳將被徹底打壓,徐家必然是首當其衝。(未完待續。)

第246章 機會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8章 收禮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98章 陋規第167章試探第76章 漳州第381章 缺錢了第210章 借勢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06章 硬骨頭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28章家難當第417章 文鬥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03章 嚴世藩第178章時局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384章 出征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366章 摻沙子第64章 聊勝於無第31章 赴任第143章火器大家第284章 算總賬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85章 無奈第141章婚事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41章婚事第383章 翻臉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0章 天后宮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118章矛盾第96章 無事生非第153章 買賣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282章 情敵第185章天降祥瑞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78章 虧大了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312章 投降第221章 東廠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3章 侍妾第293章 被坑第408章 殘酷第202章 嚴嵩意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183章再提開海第307章 方案第188章刁難第428章 部署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246章 機會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240章 規矩第129章完敗第58章 談生意第486章 受益第71章 盯梢第122章募捐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388章 布袋陣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238章 下套第226章 化解第34章 再見張璁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98章 陋規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79章 船隊第406章 堅守第121章開海之爭第3章 吃大戶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81章 缺錢了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02章 臺東第142章 火炮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188章刁難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409章 強攻第50章 南京(六)第213章 守備中官
第246章 機會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8章 收禮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98章 陋規第167章試探第76章 漳州第381章 缺錢了第210章 借勢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06章 硬骨頭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28章家難當第417章 文鬥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03章 嚴世藩第178章時局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384章 出征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366章 摻沙子第64章 聊勝於無第31章 赴任第143章火器大家第284章 算總賬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85章 無奈第141章婚事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41章婚事第383章 翻臉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0章 天后宮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118章矛盾第96章 無事生非第153章 買賣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282章 情敵第185章天降祥瑞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78章 虧大了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312章 投降第221章 東廠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3章 侍妾第293章 被坑第408章 殘酷第202章 嚴嵩意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183章再提開海第307章 方案第188章刁難第428章 部署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246章 機會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240章 規矩第129章完敗第58章 談生意第486章 受益第71章 盯梢第122章募捐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388章 布袋陣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238章 下套第226章 化解第34章 再見張璁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98章 陋規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79章 船隊第406章 堅守第121章開海之爭第3章 吃大戶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81章 缺錢了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02章 臺東第142章 火炮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188章刁難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409章 強攻第50章 南京(六)第213章 守備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