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兵困大同

正當壯年,雄壯的象一頭狗熊似的博爾濟吉特.俺答揮手屏退左右的人,這纔看了一眼乞慶哈,沉聲道:“你想去大同?你知道大同現在的情況嗎?”

“兒臣知道。”乞慶哈沉聲道:“大同城裡現在駐紮着朱厚燁的一萬護衛隊。”

“那你知道這一萬護衛隊爲什麼進駐大同嗎?”

聽的這話,乞慶哈不由一愣,連忙躬身道:“兒臣不知道。”

“那我告訴你。”俺答沉聲道:“這一萬人是衝着豐州灘來的。”

乞慶哈聽的一呆,接着便不敢置信的道:“不可能,區區一萬人,他們敢打豐州灘的主意?”

“咱們並沒對大同用兵,這一萬人輕騎疾行趕來大同做什麼?總不會是去打太原吧?”俺答說着略微頓了頓,語氣一轉道:“你要多少兵馬?”

聽的這話,乞慶哈略微一愣,對方這一萬護衛隊若真是準備攻打豐州灘的,那必然戰力極高,原本他只打算要一萬人的,如今看來怕是不夠,多少才適合?他反應極快,趕緊躬身道:“一切聽父汗安排。”

“咱們博爾濟吉特氏是黃金氏族,勇武固然重要,但漢人說的好,每遇大事有靜氣,這一戰事關我族興衰,不能魯莽,探報說益王護衛隊的火槍威力奇大,你去大同試探一下,兵馬多了,對方未必會出城應戰,就帶一萬人去,另帶五百鐵浮圖前去。”

鐵浮圖就是鐵塔兵,兵丁身披重鎧,頭戴鐵盔,面有兜罩,肩有披風。身上插有枝杆,大腿及以下披有裙袍,即所謂外有長檐,下有氈枕,騎在馬上,儼然像一尊鐵塔,一般的刀劍長矛弓箭很難傷身,因此得了一個美稱“鐵浮圖”。

俺答手中的鐵浮圖不多,只有五千,素來寶貝的不得了。這次居然讓他帶五百前去大同,顯然是要試探遠程火槍對鐵浮圖的殺傷力,乞慶哈忙躬身道:“兒臣領命。”

乞慶哈退出帳外不久,一個蒙古裝束的中年漢人從帳外緩步走了出來,此人乃大同叛將李天章。頗爲俺答倚重,關外情報都是他在負責。見禮之後。李天章便躬身道:“可汗,益軍大部已出了八達嶺,隨軍帶有大量的輜重馬隊。”

“坐。”俺答說着自斟了一杯酒,喝了一大口,才道:“對於這一戰,你有什麼看法?”

“可汗。”李天章盤腿坐下後。才道:“這幾個月來,益王在大同和宣府整編邊軍,組建了數萬新軍,也給兩鎮增添了近萬枝新式火槍。雖然射程不及百步,卻也能達到七十步,超過了騎弓射程,如今又有四萬益軍出關,恕微臣直言,若是攻城之戰,可能沒有勝算,野戰,尚有六七分把握,但益軍出城野戰的可能極小。”

俺答微微頜首,道:“圍城,圍困大同,逼迫對方與咱們野戰,如何?”

“可汗。”李天章毫不遲疑的道:“圍城倒是上策,問題是咱們數十萬大軍的糧草如何解決?”

“咱們的糧草讓山西供給。”俺答沉聲道:“另外再派兵去大同、宣府的外圍搶!”

聽的這話,李天章眼睛一亮,略微沉吟,他才道:“可汗英明,派兵擄掠大同、宣府外圍衛所墩堡,掠其糧草,卻不殺人,將所有人都趕往大同、宣府兩城,如此,既可補充咱們的糧草,又可加速消耗大同宣府兩城的儲糧。”

“好!”俺答脫口讚道:“這法子好!不過,穩妥起見,還是得讓朱厚燁分兵纔是。”

胡萬里率領大軍抵達宣府,入駐鎮國府,還未來的及洗漱,剛剛散去的宣府總兵白爵、巡撫王儀二人便去而復返,在門外求見。

雖覺納悶,胡萬里還是吩咐讓幾人進來,三人進房,見禮之後,總兵白爵便沉聲道:“稟殿下,五百里加急軍報,韃靼攻破白馬關,太原鎮大股兵丁東出井徑關。”

白馬關、井徑關!胡萬里心裡一沉,俺答和嘉靖配合的倒是相當不錯,他一進宣府,兩家就開始發力了,略微沉吟,他才道:“都有多少兵力?”

“韃靼兵力不多,略在五千,太原鎮有二萬人馬。”

這是騷擾京師?還是想切斷他的後勤補給?這麼點人馬,似乎有些少了,胡萬里略微想了想,卻是不得要領,不由的望向兩人,道:“你們怎麼看?”

“回殿下。”白爵躬身道:“這點人馬不足以騷擾京師,對方應該是想切斷京師至宣府的補給線。”

“也有可能是。”王儀話未說完,唐金寶便在外稟報:“殿下,萬全都指揮使孫建軍在外求見。”

“讓他進來。”胡萬里說着便對王儀道:“接着說。”

“殿下。”王儀躬身道:“殿下親率大軍出關,趕赴大同,此消息天下皆知,按理說,俺答聯軍應該聚兵大同纔是,分兵襲擾京師,是否意在牽制兵力?”

萬全都指揮使孫建軍這時大步進來,跪奏道:“稟殿下,快馬來報,大股韃靼騎兵出現在萬全右衛衛城和張家口堡外。”

胡萬里點了點頭,道:“看來,俺答這是要本王分兵駐守宣府!那就遂他的意,留二萬護衛隊在宣府。”略微一頓,他便沉聲道:“傳令,加強萬全右衛衛城和張家口堡的防禦,不能讓韃靼破關。”

“末將等遵命。”幾人忙躬身道。

待的幾人退下,胡萬里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便愜意的歪在炕上,這段時間一直呆在馬上,還真是累的夠嗆,對於俺答騎兵攻打萬全右衛衛城和張家口堡,他並未在意,宣府距離這兩地不遠,急行軍一日便能趕到,宣府城裡如今是數萬大軍,自然無須擔憂。

他原本就計劃分兵駐守大同和宣府兩鎮。如今俺答卻以攻打萬全右衛和張家口來逼迫他分兵,他就不得不謹慎了,俺答在大同或是宣府還有什麼後手?護衛隊這次出關,雖說火炮帶的少,但以如今的戰力,就算是野戰,也能輕輕鬆鬆的擊敗三倍以內的韃靼騎兵,當然,追擊是不行的。

護衛隊的騎術與韃靼沒法比,而且火槍也不可能在馬上開槍。不是準頭的問題,而是在馬上根本無法裝填彈藥,不能追擊,自然沒法擴大戰果,要想取的大的戰績。就只能是在野外吸引韃靼人主動進攻,他分兵駐守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兵力太多。俺答未必敢攻擊。

而俺答逼迫他分兵,顯然是有把握各個擊破,俺答憑什麼有這份自信?除了以多取勝,他還什麼手段?以多取勝,顯然是不可能的,護衛隊雖然驕傲。但卻並不狂妄,想的費神,他迷迷糊糊就眯了一覺。

韃靼兵丁對萬全右衛和張家口的攻擊持續了兩日,見防禦嚴密。無隙可乘,便果斷的撤兵,緊接着,大同又傳來好消息,李健率護衛隊出城迎戰來犯的一萬韃靼騎兵,大獲全勝,一戰殲敵二千餘騎,消息傳開,宣府滿城歡騰!

胡萬里雖說有些疑惑,猜不透俺答有什麼後手,但在休整了三日後,仍然率領了一萬護衛隊兵丁前往大同,大同出是主戰場,雖說一衆文臣武將紛紛懇祈他留在宣府,但他卻是放心不下大同,執意前往,將劉思武留在了宣府。

大軍一路經萬全左、右衛、陳家堡、宣大界上,白羊口,共二百四十里至陽和城,此地距離大同鎮尚有足足百里,就在大軍抵達陽和城當日,胡萬里接到宣府大同的急報,宣府方面,韃靼兵丁再次急攻萬全右衛、張家口、開平衛、龍門衛、延慶左衛。大同方面,俺答與嘉靖聯手攻擊大同右衛、大同左衛、玉林衛、威遠衛、平虜衛、安東中屯衛。

看完一張張戰報,胡萬里臉色登時陰沉的滴水,這竟然是全線發起攻擊!俺答和嘉靖都瘋了?就算髮瘋,也不可能兩個人一起發瘋,這不是攻城略地之戰,三方都應該很清楚,消滅有生力量纔是這次一戰的主要目的,俺答和嘉靖這是什麼意圖?

清掃障礙?這可不象,就算要清掃障礙,最多也就是清掃攻擊和撤退路線上的障礙,叫來朱希忠,朱希忠對此也是滿頭霧水,勘不透俺答和嘉靖的意圖,這讓胡萬里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這次大同會戰,可能比想象的更爲艱難!

百思不得其解的胡萬里不敢多加耽擱,加快了行軍速度,卻仍是三日後才抵達大同,代王朱充耀、南洋伯李健、宣大總督曾銑、大同巡撫史道、大同總兵王升率着一衆部下出城數裡迎接,面對聲勢浩大的迎接儀仗,胡萬里卻是視若無睹,連停都沒停,徑直催馬越衆而過。

望着胡萬里前去的背影,剛過不惑之年的代王朱充耀不由的張口結舌,這也太掃面子了吧,難道是怪他這個藩王在嘉靖和他之間左右搖擺?

見的朱充耀這表情,新上任的宣大總督曾銑微微扇了扇騰起的沙塵,含笑道:“不獨是大同全線告急,宣府也是全線告急,益王殿下可能是憂心軍情。”說着話,見的李健已經上馬追了上去,他連忙打住話頭,衝朱充耀拱手一揖,牽過馬來,翻身上馬,就是一鞭。

胡萬里快馬入城,徑直就進了代王府,住進了承運殿,對於大同代王,他只有一點印象,如今大明的藩王早已完完全全喪失了昔日的榮耀,與圈禁沒有什麼兩樣,他根本就懶的費心費神去琢磨,不過,大同因爲是軍事重鎮,代王比地內地藩王多了一份任務,穩定人心,尤其是在外族入侵的時候,代王不逃,利於穩定軍心,安撫民心。

胡萬里之所以對代王有一點印象,是因爲嘉靖三年、嘉靖十二年,大同兵變,叛軍兩次包圍代王府要求擁立代王起兵造反,代王都遠避宣府。

胡萬里洗漱完畢,唐金寶便在外稟報,“殿下,代王以及大同一衆文武大員齊齊在外求見。”

“先請代王進來。”胡萬里隨口吩咐道,住在人家屋裡。總的跟主人家先見個面,打聲招呼不是。

代王朱充耀在殿外,見進進出出皆是一羣侍衛,居然連一個太監都不見,不由的頗爲詫異,益王出京,居然連隨侍的太監都不帶一個?看來,益王對太監的防範比嘉靖還要嚴!不過,一羣侍衛粗手粗腳的,能侍候的好?要不要送幾個太監。或是宮女給益王?

正自想着,唐金寶已是出的殿來,揚聲道:“宣代王覲見!”

只叫他一個覲見?朱充耀心裡稍微有些慌,連忙快步進了殿,跪下道:“臣弟朱充耀叩見王兄。”說着便五拜三叩。行君臣大禮。

“代王無須多禮。”胡萬里緩聲道:“代王世鎮大同,實乃宗室屏藩。”不鹹不淡的讚揚了幾句。他便直接說道:“本王先議軍務。晚上再敘親誼,你將外面的人都叫進來。”

朱充耀原本還準備送幾個隨身侍候的人,一聽這話,連忙躬身行禮退出,不一時,殿外一衆文武大員便魚貫而入。俟衆人見禮之後,胡萬里便直接問道:“大同戰況如何?”

見他開口就問戰況,宣大總督曾銑大是忐忑,連忙恭敬的回道:“回殿下。賊軍勢大,僅大同周邊,便聚集有二十餘萬,同右衛、左衛、玉林衛、威遠衛、平虜衛、安東中屯衛以及周邊烽堠城堡幾乎盡數被破。”

大同周邊衛所烽堠城堡盡數被拔?二十餘萬兵力?雖然早有預料,聽的稟報,胡萬里心裡仍然覺的有些堵的慌,花費如此大的氣力,俺答和嘉靖必然有大圖謀!略微沉吟,他才道:“傷亡損失可曾報了上來?”

“回殿下,人遠傷亡不大,但其他損失嚴重。”曾銑忙謹慎的道:“這兩日陸續有大股軍民逃進大同城,韃靼此次一反常態,並不擄掠人口,也極少殺戮。”

這兩日,胡萬里腦子裡一直就在苦苦琢磨着俺答和嘉靖的意圖,一聽這話,他登時就反應過來,不由的暗罵了一聲,“真他媽的陰!”俺答和嘉靖這是要將周邊所以有衛所官兵家屬全部趕來大同,消耗大同的儲糧,逼迫大同的守軍出城決戰,他們顯然是做好了長期圍城的準備!

大同守軍雖多,但真正能戰的就是他的兩萬護衛隊!原本幾萬守軍早就被韃靼騎兵來回蹂躪的喪失了鬥志,見的韃靼兵丁攻城都心驚膽戰,別說是出城與韃靼騎兵野戰了!

半晌,他才掃了衆人一眼,道:“大同城多少兵馬?多少百姓?城中儲糧能夠維持多長時間?”

曾銑雖是新上任,但功課卻做的紮實,當即便躬身道:“回陛下,大同鎮原額馬步官軍十三萬五千餘,除節年逃故外,實在官軍八萬三千餘,原額馬五萬一千餘匹,除節年倒失外,實在馬二萬三千餘匹,扣除城外各堡、城、標營、路、營。”

說到這裡,他猛的反應過來,愕然道:“韃靼一反常態,不行殺戮,是欲將周邊軍民都趕進大同城來消耗糧草?”

大同總兵王升是老將,經驗豐富,一聽這話,連忙躬身道:“殿下,俺答居心險惡,末將懇祈關閉城門!”

“殿下!不可。”大同巡撫史道連忙躬身道:“拒絕城外軍民入城,有傷殿下聖德,亦易動搖軍心,造成城內動盪。”

“明知是計,何故仍要上當?”成國公朱希忠沉聲道:“小仁乃大仁之賊,一時之仁,只會害死合城軍民,微臣懇祈關閉城門!”

見李健沒吭聲,胡萬里瞥了他一眼,道:“李健,你是何看法?”

“回殿下。”李健躬身道:“微臣暫無良策,但竊以爲,應該先救人,如果關閉城門,城外軍民都難逃一死,城內三萬新軍訓練已有三月,尚可一用。”

胡萬里頜首道:“本王身爲監國親王,坐鎮大同城,卻拒絕城外軍民入城活命,真要如此,本王連監國亦不配,大開城門,但要仔細甑別,同時城內戒嚴,嚴防奸細混入,內應外合。”

“臣等遵旨。”衆人忙躬身應道。

“本王乏了,都散了。”胡萬里說着瞥了一眼李健。

相處了那麼多年,李健自然熟悉,退出大殿後,很快就折了回來,胡萬里卻已轉到了暖閣,盤坐在炕上,啜着熱茶,見他進來行禮,略微頜首便道:“坐着說。”

李健一落座,便道:”殿下這次來大同,輜重馬隊規模不小。”

胡萬里含笑道:“一路走的慢,就是因爲輜重太多,這次來大同,火炮不好帶,只帶了五十門卡隆炮,彈藥是四個基數,火槍三千枝,實在是運不上來,京師的馬騾幾乎都徵用光了。”說着,他便問道:“跟韃靼騎兵交手,有何感受?”

“很強。”李健神情肅然的說道:“這次攻擊,韃靼人應該是意在試探咱們的弱點,反覆的衝鋒,否則根本不可能殺傷二千多人,他們還有殿下所說重甲騎兵,不過,重甲騎兵沒多大用,百步外同樣是一槍一個。”(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36章 三字真經第113章 風頭第94章 雛形第483章 登基第129章完敗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3章 吃大戶第28章 張璁回閣第184章再回金陵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69章 逛街第284章 算總賬第88章 各有盤算第55章 師爺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148章 殺手鐗第38章 收禮第211章 王廷相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84章 弱點第119章異想天開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78章 作秀第370章 淘金潮第227章 不表態第107章 索賄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176章指婚第275章 望遠鏡第273章 造船廠第306章 硬骨頭第143章火器大家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44章 新授官職第1章 被點撥第399章 佳人來第313章 佈局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429章 考績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140章 二爺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16章 風雲變幻第307章 方案第14章 惹麻煩了第93章 根本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425章 新軍裝第386章 丘八第276章 肉靶第313章 佈局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82章 離任第284章 算總賬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202章 嚴嵩意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29章 親隨第 17章 豪賭第236章 被逼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385章 暗助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93章 致仕第149章 安撫第148章 殺手鐗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9章 女兒節第307章 方案第74章 初次接觸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20章 共贏第85章 刁難第10章 三寸金蓮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46章 南京(二)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120章加快進度第176章指婚第62章 嘉靖反應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183章再提開海第66章 琉球第424章 剃髮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90章 大捷第207章 被逼
第36章 三字真經第113章 風頭第94章 雛形第483章 登基第129章完敗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3章 吃大戶第28章 張璁回閣第184章再回金陵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69章 逛街第284章 算總賬第88章 各有盤算第55章 師爺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148章 殺手鐗第38章 收禮第211章 王廷相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84章 弱點第119章異想天開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78章 作秀第370章 淘金潮第227章 不表態第107章 索賄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176章指婚第275章 望遠鏡第273章 造船廠第306章 硬骨頭第143章火器大家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44章 新授官職第1章 被點撥第399章 佳人來第313章 佈局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429章 考績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140章 二爺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16章 風雲變幻第307章 方案第14章 惹麻煩了第93章 根本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425章 新軍裝第386章 丘八第276章 肉靶第313章 佈局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82章 離任第284章 算總賬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202章 嚴嵩意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29章 親隨第 17章 豪賭第236章 被逼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385章 暗助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93章 致仕第149章 安撫第148章 殺手鐗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9章 女兒節第307章 方案第74章 初次接觸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20章 共贏第85章 刁難第10章 三寸金蓮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46章 南京(二)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120章加快進度第176章指婚第62章 嘉靖反應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183章再提開海第66章 琉球第424章 剃髮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90章 大捷第207章 被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