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三寸金蓮

林豐運?孫光輝瞥了一眼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的林豐運一眼,心裡也拿捏不準,自是不敢胡言,當下便微微一笑道:“長青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什麼醉翁之意不在酒?胡萬里可不想被誤會好男風,當下便含笑道:“非所好也,不過是好奇罷了。”

寒暄之後,周志偉亦不落座,望了衆人一眼,便道:“今日天氣甚好,咱們不如出城去高粱橋踏青觀景,諸位以爲如何?”

周志偉,字釋之,安義人,年方二十八,乃是二甲六十五名,一衆人中其排名僅次於年紀最小的蔡克廉,平素爲人恢弘大度、灑脫豪放,甚得人心,他這一提議,衆人紛紛附和,聽的是出城,胡萬里自然贊成,京城雖然熱鬧,但城內避毒遊耍之地必然擁擠不堪,怎及的上城外風光,

魏一恭接着話頭便道:“此議甚好,不過咱們須的趕早,否則甭說茶樓酒肆,怕是連好點的柳樹亦被佔完了。”

一衆人登時輕笑着起身出了茶樓,徑往西直門而去。

高粱橋在西直門外,乃京師郊外踏青最佳勝地,沿河十里長堤盡皆楊柳青青,綠樹成蔭,河水不急不緩,清澈見底,水底游魚,鱗鬣可見,沿河兩岸,古剎林立,更有無數高樓半掩映在竊窕綠樹中,多是酒肆、茶館,春夏之時,城中仕女雲集,縉紳士大夫亦趨之若鶩,實爲京師郊外一大勝景。

胡萬里一行人出來的早,出城的遊人並不太多,一路上不時能看到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這些女子多着襦裙裝,或窄或寬的袖襦衫配着肥瘦適中的帶有各種織花圖案的長裙,腰間常有打成蝴蝶結的腰帶,一般在腰帶的右側垂下一串絛帶,中間打成八寶結或蝴蝶結,結與結之間穿掛着香包,佩着葫蘆,顯得十分恬靜雅緻。

擦肩而過,總能聞到淡淡的香味,胡萬里不由暗讚了一聲,真個是滿城脂粉香,他在京師也呆了近一個月,從未見到京師街頭有如此多打扮妍麗的妙齡女子,遇上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的,不由多看了幾眼。

孫光輝不緊不慢的搖着摺扇,陪着胡萬里走在衆人後面,見的他這副神情,不由輕笑道:“今日高粱橋踏青,長青大可一飽眼福。”說着,他指了指前面的幾頂轎子,道:“那些個女轎裡坐的纔是正主兒,且不說大家閨秀,便是小家碧玉亦皆乘轎出行,三寸金蓮,豈能遠行。”

三寸金蓮,胡萬里腦裡立刻閃現出了大姑婆的小腳,那是一雙走路都微微顫顫的小腳,不過他從未見過大姑婆脫鞋後的金蓮模樣,倒是在網上見識過脫掉襪子的三寸金蓮,別說美了,根本就是看着噁心,

也不知此時的三寸金蓮究竟是何模樣,他也不敢胡亂開口,略想了下,他纔對前面那四個易釵而弁的假小子微微揚了下下巴,道:“爲何她們能遠行?難道未纏足?”

“賤民女子不得纏足。”孫光輝隨口解說道:“況且,纏足亦非易事,家中得有會纏足之長輩,否則就不是金蓮了,是殘疾,其次家中要略微富足,纏足的女子是不能勞作的,再則,一般女子未必能纏得一雙好足。

女子纏足,四、五歲就得開始,箇中滋味,實一言難盡,且須忍痛練習步態姿容,所謂行忌翹趾,立忌企踵,坐忌蕩裙,臥忌顫足,這非是一日能夠養成,總之,要纏出一雙小巧端正的三寸金蓮絕非易事。”

說到這裡,他微微笑了笑,才接着道:“有一雙小巧端正的三寸金蓮可謂是身價倍增,便是淪落風塵,亦是身價不凡。”

看他一副推崇備至的神情,胡萬里不由疑惑起來,這三寸金蓮究竟有何種魅力?能夠風靡數百年,想來不該是見着就噁心的模樣,略一沉吟,他終是忍不住,試探着道:“華國兄,這三寸金蓮,小則小矣,但卻未必賞心悅目,腳背豐隆。”

“呵呵。”孫光輝一聽便輕笑道:“長青埋頭苦讀,連捷進士,自不解金蓮之妙,腳背豐隆謂之佛頭蓮,俗稱鵝頭腳,實乃纏足之敗筆,自然談不上美,另則穿心蓮、碧臺蓮亦毫無美感,何謂小巧端正三寸金蓮?贈長青七字訣,瘦、小、尖、彎、香、軟、正,字字皆有註解。

女子金蓮,種類品相繁多,有好事者將其分爲五式九品十八種,各人喜好不同,各有偏愛,長青日後自有機會細細品味。”

鵝頭腳,纏足之敗筆?又被矇騙了?五式九品十八種,胡萬里聽的一愣一愣的,僅是一個三寸金蓮還有如此多的講究?有機會真的要好好見識一番,是如何個香、軟、正、瘦的。

想到這裡,他猛然想到,家裡那三個丫鬟應該都沒有纏足吧,窮人家的孩子想來是沒機會纏足的。

一路說着話,不知不覺已經出了城,擡頭遠望,但見長河似帶,白橋碧水,綠蔭連片,胡萬里不由大感暢快,但覺空氣亦格外清新,難怪都喜歡外出踏青。

魏一恭回身笑道:“前面就是高粱橋,我與李良先行一步去茶樓酒肆訂座,咱們在高粱橋西端碰頭,如何?”

“甚好。”周志偉含笑道:“今日遊人如織,一應茶樓酒肆怕是早被預訂一空,若是無座,置辦一桌酒席,在河邊把酒臨風亦不失一大快事。”

魏一恭瞥了一眼那四個易釵而弁的姑娘,心道咱們是狎妓遊玩,若被同年撞見,可是不美,朝廷畢竟是有規定,官員不得狎妓飲酒,他也未多說,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說着便叫上李良,帶着各自的小廝快步而去。

周志偉說的不錯,魏一恭、李良兩人轉了五、六家茶樓酒肆,皆被告之無座,二人略微商量了一下,便留下一個小廝在橋頭等候,然後徑自沿河堤南下,到較偏僻的地段去撞撞運氣。

胡萬里一衆人過了高粱橋之後,聞知二人已經南下,只得一路沿河堤漫步南下。

第381章 缺錢了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73章 窺破第5章 明朝銀錠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60章 下聘第246章 機會第178章時局第207章 被逼第361章 特區第55章 師爺第232章 有所求第5章 明朝銀錠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378章 虧大了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3章 侍妾第284章 算總賬第340章 瘋了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21章 贏家第257章 出行第38章 收禮第37章 會票第156章 誘惑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348章 金印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483章 登基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117章如意算盤第 17章 豪賭第214章 鬧大了第258章 清譽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128章家難當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82章 豁出去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270章 天后宮第145章 變化第311章 三天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69章 逛街第193章 風起第206章 好色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74章 初次接觸第193章 風起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192章另有意第252章 揣摩第105章 緝私錢第171章擢升第282章 情敵第326章 威懾第284章 算總賬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383章 翻臉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365章 安南第75章 有野心第58章 談生意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371章 送禮第208章 譁變第42章 少爺稱謂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110章 離衙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64章 聊勝於無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48章 殺手鐗第159章誇耀第140章 二爺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8章 南京(四)第76章 漳州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254章 物色第129章完敗
第381章 缺錢了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73章 窺破第5章 明朝銀錠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60章 下聘第246章 機會第178章時局第207章 被逼第361章 特區第55章 師爺第232章 有所求第5章 明朝銀錠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378章 虧大了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3章 侍妾第284章 算總賬第340章 瘋了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21章 贏家第257章 出行第38章 收禮第37章 會票第156章 誘惑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348章 金印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483章 登基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117章如意算盤第 17章 豪賭第214章 鬧大了第258章 清譽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128章家難當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82章 豁出去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270章 天后宮第145章 變化第311章 三天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69章 逛街第193章 風起第206章 好色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74章 初次接觸第193章 風起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192章另有意第252章 揣摩第105章 緝私錢第171章擢升第282章 情敵第326章 威懾第284章 算總賬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383章 翻臉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365章 安南第75章 有野心第58章 談生意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371章 送禮第208章 譁變第42章 少爺稱謂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110章 離衙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64章 聊勝於無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48章 殺手鐗第159章誇耀第140章 二爺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8章 南京(四)第76章 漳州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254章 物色第129章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