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9章 生路

見仲欽半晌不語,顯見是心中難以決斷,吳有盛站在他身後,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他是傾向於打萬里港的,前鋒萬餘人被困萬里港,此時攻擊萬里港,不僅能夠救援前鋒,降低損失,而且也能減少風險,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攻擊東興港,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不過,這話他不敢明說,這等大事,提點一下尚可,真要不知輕重,那就僭越了。

默然半晌,仲欽纔開口道:“傳令,滿帆前進,目標東興港!”

一聽仲欽仍然執意要攻打東興港,吳有盛心裡不由大爲失望,待的傳令兵轉身前去傳令,他才小心翼翼的道:“大帥可是瞧出了破綻?”

“破綻?”仲欽微微搖了搖頭,道:“沒發現什麼破綻,但有一點頗爲蹊蹺,一路而來,咱們的哨船幾乎沒有發現東興港的哨船,這不合常理。”

吳有盛若有所思的頜首道:“這確實有些蹊蹺,難道胡萬里沒回東興港?”

“萬里港一戰,東興港與朝廷已經沒有緩和的餘地。”仲欽緩緩說道:“如果胡萬里已經返回東興港,既然已經開打,就絕對不會放過消滅咱們水師主力的機會,這一戰,東興港若是勝了,朝廷將在數年內無法鉗制東興港。

如此難得的戰機,胡萬里豈會放過,他必然是哨船頻出,尋找我主力所在,以東興港艦隊的實力,在海戰中可說是佔據絕對的優勢,一旦被他找到咱們的主力所在,咱們想跑都沒機會。既然不見哨船,這胡萬里多半就沒有返回。”

聽的這話,吳有盛不由大是振奮,當即便奉承道:“大帥見微知著,未將實是望塵莫及。”

仲欽微微頜首,不再言語。堅持攻打東興港,他實是逼不得已,萬里港一戰,前鋒敗局已定,遭受如此猛烈的火炮轟擊,隨後還有火船攻擊,前鋒的傷亡不知道有多大。即便現在去救援,也於事無補。

在這種情形下,他不論是攻擊萬里港,還是撤退,都改變不了慘敗而還的結果!他接的可是中旨,除非是大勝。否則誰也救不了他,與其如此,還不如計劃不變,直接攻擊東興港!若是胡萬里沒有返回東興港,若是東興港是在萬里港是虛張聲勢,他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東興港!

隨着令旗揮舞,一艘艘戰船立刻升起風帆。全速往東興港殺去。

東興港,楊小毛快步走進軍營會議室,在胡萬里跟前敬禮道:“少爺,萬里港來信,大局已定,未見水師大部求援,另,吳小驢來信。在萬里港正北向,發現疑是水師大部的哨船。”

聽的這話,胡萬里總算是放下心來,他還真擔心仲欽增援萬里港,真要如此,局面就會完全失控,如今看來。仲欽所率大部應該是直奔東興港而來了,對方的主要目的還是搗毀東興港!

微微沉吟,他纔看向李健,道:“東興鎮的居民疏散撤離完畢了沒有?”

李健忙回道:“回少爺。已經全部撤離,遵照少爺吩咐,所有的糧食全部帶走,不留一粒。”

“好,那咱們就按兵不動,等着他們自投羅網。”胡萬里說着站起身道:“時間還早,檢查一下部署的情況。”

下午,申時剛過,一大片黑點便出現在東興港北部的海面上,聞報已經可以看到東興港,

仲欽便出了指揮艙,來到甲板上,望了一眼西邊長達數十里的平坦海岸,他伸手一指,道:“突出的地方就是東興港?”

“回大帥,正是。”

“據王大人所言,東興港是個小港,縱深不大,港口出入口比萬里港還要闊,能夠容納數艘海船並列。”仲欽說着一頓,道:“眼下當務之急是弄清楚胡萬里究竟是否返回東興港,派幾艘哨船前去港灣口打探一下。”

吳有盛忙提醒道:“大帥,天色已經不早。”

“放心。”仲欽不以爲意的道:“就算胡萬里率領艦隊返回東興港,他們也不敢夜戰,咱們船多兵多,短兵相接,對咱們更有利。”說着,他一指海岸,道:“另派幾艘哨船沿海岸而行,仔細偵查一下,看看有無埋伏。”

東興港北山炮臺,胡萬里帶着護衛隊一衆軍官舉着望遠鏡仔細的觀察着前來的船隊,四百多艘大小戰船,給人的視覺衝擊還是很大的,在海面上鋪展開來綿延數裡。

看着幾艘鳥船快速的向港灣駛來,李健沉聲道:“少爺,對方想打探港灣的情況,是否派船出去攔截?”

胡萬里放下望遠鏡,道:“將那幾艘訓練用戰船派出去陪他們玩玩。”

“少爺,對方船隊降帆了,改爲半帆了。”張大才大聲道:“看樣子,他們今天不準備開戰。”

“再有大半個時辰天就黑了,今日自然不會開戰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旗艦上,仲欽揹着手在甲板上緩緩的踱着步子,不時的瞥一眼東興港所在的方向,心裡隱隱有些不安,大兵壓境,東興港絲毫不見慌亂,也不見有船隻進出,更讓他擔憂的是,沿海的居所都不見一個人影,難道對方早就料到,他會海陸並進?真要這樣,東興港的火炮怕是都部署在北邊!

想到這裡,他隨即吩咐道:“來人。”

“大帥有何吩咐?”一名親衛連忙上前躬身道,吳有盛也跟着湊了上來,就聽仲欽吩咐道:叫下午探查東興港情況的幾艘哨船的武官過來。”

不多時,五六名總旗、百戶之類的小官便陸續登上船來,待的衆人見禮之後,仲欽才道:“東興港南邊是何地形,可有留意?”

“回大帥。”一名百戶立刻躬身道:“東興港南邊是一段白色沙灘。”

“什麼地形?”

“不是平原,算是坡地,但並不陡峭,有近十里長。”

“都退下吧。”

待的衆人都退下之後,吳有盛忍不住道:“大帥想改變計劃,從南邊主攻?咱們的兵力有三萬之數,怕是鋪展不開。”

仲欽瞥了他一眼,道:“鋪展的開又如何?東興港顯然早已料到咱們會主攻北邊。估計多數火炮都部署在北邊防線上,咱們必須出其不意,從他防禦薄弱的地方進攻。”

“大帥,東興港太反常了,末將懷疑應該是胡萬里返回東興港了。”吳有盛輕聲道:“東興港艦隊主力在,只怕未必允許咱們從容在東興港南邊登陸。”

不屑的哼了一聲,仲欽才道:“東興港戰艦火炮厲害不假。但要阻擋咱們船隊去路,卻是妄想。”

“既然阻擋不住咱們船隊,何不何不。”吳有盛連說兩個何不,卻終是不敢將撤退兩個字說出來。

仲欽輕嘆了口氣,道:“到了這個地步,哪裡還有撤退的可能?一旦撤退。就會被東興港艦隊尾隨追殺,兩日的航程,能有多少戰船逃回大明?只能往前殺,纔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來,東興港能有多少兵丁?五千?七千?扣除了萬里港的一部分,東興港現在最多也就三四千人,怕什麼?”

吳有盛擔憂的道:“大帥。明日一早,萬里港的兵丁怕是已經回援了。”

聽的這話,仲欽心裡不由一跳,萬里港到東興港距離不遠,半天時間就可以到,若要回援,一早就能趕到,這仗如何打?沉吟半晌。他才道:“召集衆將議事。”

不過盞茶時間,一衆將領便紛紛趕到了仲欽的座艦上,聞報衆將已經來齊,仲欽便吩咐道:“叫他們都進來。”

十幾個參將、遊擊一進來,本就不大的指揮艙立時顯的有些擁擠,仲欽掃了衆將領一眼,開口道:“從東興港現在的種種情形來看。錦衣衛的情報極可能有誤,胡萬里可能已經率領遠征安南的艦隊返回東興港,不記檔,大家暢所欲言。”

一聽這話。一衆將領立刻就開了鍋,不少人早就猜到了有這種可能,只是因爲相互之間不熟,也沒個討論的地兒,仲欽這一說,他們立時就議論開了,就聽一個大嗓門道:“大帥,現在咱們辦,東興港是打還是不打?”

聽的這話,艙中立刻安靜下來,都紛紛看向仲欽,見這情形,仲欽緩緩開口道:“無非就是戰或是退,退兵,咱們的戰船速度沒有東興港風帆戰船速度快,退兵的話,必然遭受對方尾隨追殺,以對方火炮威力,兩日的航程,能有幾艘戰船逃回大明?

戰,咱們並非毫無勝算,東興港在北方這片平原,早有部署,咱們從東興港南邊攻擊,應該能夠突入東興港。”

“大帥,即便能夠突入東興港,甚至能夠摧毀東興港,可咱們也同樣是死路一條。”

“說的是,咱們在海上不佔優勢,頂破大天,也就是跟東興港兩敗俱傷,有必要嗎?東興港又不是倭寇。”

“什麼兩敗俱傷,咱們是全軍覆滅,東興港最多是傷筋動骨。”

“大帥,能否跟東興港談和?”

“咱們現在就是送到東興港嘴裡的肉,換你,你願意談和?談和是要有本錢的。”

“東興港未必願意傷筋動骨,這就咱們的本錢。”

“說的有理,惡戰一場,對東興港也沒有絲毫好處,東興港未必不願意談和。”

“怎麼沒有好處?惡戰一場,哪怕付出一定的代價,只要能夠全殲了咱們,沿海衛所水師將再無實力威脅東興港的發展,東興港是否願意談和,怕是難說。”

聽的衆人相互爭議,仲欽卻是心裡一動,談和,這或許是最好的法子,退兵,東興港是絕對不會眼睜睜看着他們從眼皮子下溜掉的,打,兩敗俱傷,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打的結果,鐵定是全軍覆滅,談和,這是三萬大軍唯一的出路。

“諸位,談和也未必可行,就算東興港願意談和,咱們回去如何交代?三萬人,這事情不可能隱瞞的住,朝廷知道真相之後,會如何處置咱們?”

聽的這話,艙房裡登時爲之一靜,私下議和,一衆低級武官和小兵倒是沒有問題,他們這些遊記以上的將軍,必然是罪責難逃,丟官罷職是輕的,說不好還要連累家人。

就在這時,一人壓低聲音,怯怯的道:“左右不行,不如投了東興港,讓東興港對外宣稱,全殲了這三萬大軍。”

沉寂了片刻,衆人立刻輕聲議論起來,這法子也不是不可以,以東興港的實力,全殲這三萬大軍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此一來,至少家人不會被牽連,而且,以東興港的發展勢頭,誰知道東興港以後能走到哪一步?現在東興港已經與朝廷撕破了臉面,不可能有緩和的餘地,東興港最起碼在小琉球立國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議論了半晌,遊擊雲海天朗聲道:“大帥,咱們奉的是中旨,即便能夠僥倖逃回大明,等待咱們的也不會是什麼好結果,與東興港拼個魚死網破,也不值得,與東興港議和是唯一的生路,投降什麼的且不說,先派人去東興港探探胡萬里的口風,如何?最起碼,能夠探明胡萬里身是否已經迴轉東興港。”

聽的這話,仲欽也是頗爲心動,胡萬里究竟是否迴轉東興港,他們一直是猜測,派人以議和的藉口去東興港試探一下,倒是不錯的選擇,他當下便頜首道:“誰願意走一趟?”

聽的這話,衆將領都不敢主動請纓,這可不是鬧着玩的,胡萬里若是沒有迴轉東興港,這一去必然就是有去無回,見沒人吭聲,雲海天拱手一揖,道:“末將願往。”

“風險不小,但也是不小的機遇。”仲欽含笑道:“事不宜遲,你現在就乘快船前去,天明不回,咱們就發起攻擊。”

聽的這話,衆將領都反應過來,這確實是個難得的機遇,若真是投降了,日後必然會得到東興港的重用,雖然有人心裡嫉妒,但已不好再出聲。

雲海天躬身一揖,沉聲應道:“末將尊命。”

第376章 嫁衣?第62章 嘉靖反應第72章 試探第392章 跋扈第 431章 聯盟第278章 雙嶼第385章 暗助第41章 徐州第417章 文鬥第50章 南京(六)第98章 陋規第382章 依仗第488章 省心第150章收買人心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15章 扯皮第381章 缺錢了第18章 分歧第43章 白送第387章 要俘虜第35章 建言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7章 會票第254章 物色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44章 新授官職第124章 分功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177章安排第486章 受益第189章不歡第393章 致仕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64章 寒心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5章 南京(一)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38章各方反應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68章 抵達月港第18章 分歧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51章 南京(七)第57張 被彈劾第371章 送禮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11章 比較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72章 試探第418章 來客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127章無聊嘉靖第273章 造船廠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246章 機會第477章 求盟第98章 陋規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76章 漳州第418章 來客第36章 三字真經第105章 緝私錢第54章 南京(十)第294章 世故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74章 初次接觸第270章 天后宮第82章 豁出去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84章 弱點第254章 物色第221章 東廠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81章 禪位第486章 受益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02章 嚴嵩意第82章 豁出去第76章 漳州第13章 書生罵人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268章 缺乏信仰
第376章 嫁衣?第62章 嘉靖反應第72章 試探第392章 跋扈第 431章 聯盟第278章 雙嶼第385章 暗助第41章 徐州第417章 文鬥第50章 南京(六)第98章 陋規第382章 依仗第488章 省心第150章收買人心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15章 扯皮第381章 缺錢了第18章 分歧第43章 白送第387章 要俘虜第35章 建言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7章 會票第254章 物色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44章 新授官職第124章 分功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177章安排第486章 受益第189章不歡第393章 致仕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64章 寒心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5章 南京(一)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38章各方反應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68章 抵達月港第18章 分歧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51章 南京(七)第57張 被彈劾第371章 送禮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11章 比較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72章 試探第418章 來客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127章無聊嘉靖第273章 造船廠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246章 機會第477章 求盟第98章 陋規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76章 漳州第418章 來客第36章 三字真經第105章 緝私錢第54章 南京(十)第294章 世故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74章 初次接觸第270章 天后宮第82章 豁出去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84章 弱點第254章 物色第221章 東廠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81章 禪位第486章 受益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02章 嚴嵩意第82章 豁出去第76章 漳州第13章 書生罵人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268章 缺乏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