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

在這一刻,隨着想到的越多,深深地意識到,天花這一利器,雖能殺敵,卻也會殺己,毛文龍反而明白了許多,朝廷散播天花源,之所以選擇在極北之地,不僅是傷其本源,一一剪除女真幾大部落,從根源上破壞女真族的根基,還是一種無奈之舉。

畢竟,一旦天花大面積爆發,就會脫離朝廷的控制,即便是有着藥方在手,依舊無法有效地控制。

毫無疑問,在小面積的傳播天花源,在極北之地這等苦寒、貧瘠之地,用於殺敵,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藉助天花這一瘟疫,滅絕敵人,剷除對手,無論換做是誰,都是一個巨大的yòu huò,幾乎是很難拒絕,但在巨大的yòu huò背後,也有着驚天陷阱,絕對是殺敵再殺己。

若是一個人,一個部落,這樣做的話,用於報仇,倒也沒什麼,畢竟,顧忌的地方不多,但換做了一個國家,這種方法就非常的不明智,非常的不可取,只能在特定的情況下使用。

“元帥,末將明白了。”

毛文龍極爲鄭重地迴應了一句,莊重的神情之中,又夾雜着幾分慚愧之意,而孫元化卻是還以微笑,並未放在心上,還安撫道:“毛總兵,不用搞得這麼煞有其事地,沒有自責的必要,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咱們不過就是在這交流一下而已,不用那麼認真,又沒有真得那樣做。”

年終將至,新年即將到來。

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三,距離農曆新年已經不足一個月,京城到處都是張燈結綵,彷彿沐浴在紅色的海洋之中,籠罩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大街小巷到處都瀰漫着喜氣洋洋的氛圍之中。

相比於往年,這些老百姓的生活充實了許多,不在那麼的拮据,口袋裡破天荒有了閒錢,可以過個好年。

這個時候,相比於外界的一片歡騰,紫禁城卻是沉浸在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但更多的還是那種充滿期待和喜悅的緊張,尤其是在坤寧宮和承乾宮,更是有大量的宮女太監步履匆匆,神色慌張,來來回回地走着,出入宮殿,端盆的端盆,拿毛巾的拿毛巾,等等,都是忙得手慌腳亂。

此刻,不僅坤寧宮和承乾宮的景象相同,還伴隨着產婦的嚎叫,以及產婆的安撫與催促之音。

很顯然,兩處宮殿都有女子在生孩子,正是周皇后和田貴妃。

崇禎就像是一個熱鍋上的螞蟻,整個人是那麼的坐臥不安,心神不寧,不斷地在坤寧宮的大殿裡來來回回走着,踱着步,顯得是那麼着急。

一年之內,儘管當了有了好幾個兒女,算是見慣了這種場面,但事到臨頭之時,心裡還是緊張不已,擔心裡屋的情況。

可以說,這是崇禎的豐收之年,不僅皇權得到了極大的鞏固,大明也是步入正軌,情況漸漸向好,更是有了一子兩女,還有兩個即將誕生。

張彝憲始終跟在身後,不時安撫道:“皇上,儘可放心,皇后娘娘這已經是第二胎,不會有....”

“啊——”

“啊——”

“啊——”

......

然而,張彝憲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偏殿裡傳來的陣陣嬰啼給打斷了,崇禎的臉上更是現出了驚喜之色,頓時就邁起了步子,興沖沖地就要向偏殿走去,同時還喜不自勝的說道:“哈哈...朕的第四個孩子終於出生了,皇后真是功不可沒,一年之內,就爲朕產下了兩子。”

“皇上——皇上——”

崇禎剛剛走到了門前,在一陣陣的驚呼之中,就被以張彝憲爲首的宮女太監給擋住了,更有一個老婆子勸阻道:“皇上,皇后娘娘剛剛臨產,裡面還有許多的髒東西,還未來得及收拾,在這個時候,男人萬萬不能走進去,否則的話,很不吉利,還請皇上耐心地等待片刻,等奴婢們將屋子裡收拾乾淨。”

“哪有那麼多的規矩?朕就不信這個邪了!”

“還請皇上三思,耐心的稍等片刻~!”

一直都在旁邊的周奎,也上前勸阻了起來,但那副裝模作樣的架勢,更像是一直虛僞的表現,並不是真心而爲,巴不得崇禎立馬闖進去,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自己女兒的身上。

果然沒有辜負周奎的願望,崇禎根本就不在乎衆人的攔阻,直接選擇了無視,伸出雙手,徑直將面前的人扒拉開來,同時故作不滿之色,呵斥道:“只要不拍死的,儘管攔着朕!”

此話一出,不只是真得起到了威嚇作用,還是崇禎雙手的大力使然,前方頓時出現了一個通道,而崇禎也換成了一副笑臉,大笑着就邁步走了進去,同時朗聲說道:“哈哈....朕的好皇后,你怎麼樣了?還好嗎?”

這個時候,在崇禎向着周皇后的牀榻走過去的過程中,產婆懷抱着一名嬰兒,迎了上來,臉上笑成了一朵菊花,諂媚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后娘娘誕下了一名皇子!”

“呵呵...來,讓朕看看,讓朕抱抱朕的皇子!”

產婆也很是識趣,動作輕柔的將嬰兒遞給了崇禎,接過嬰兒之後,崇禎滿臉的喜悅之色,邊逗着自己的兒子,邊向周皇后走去,同時說道:“皇后,你辛苦了~!”

“謝皇上關心,臣妾不辛苦,這是臣妾的本分,應該做的。”

說話之間,周皇后掙扎着就要坐起來,卻被來到近前的崇禎給連忙阻止了。

“皇后,無須多禮,你的身子還很虛,趕緊躺着,好好休息。”

崇禎已經坐了下來,並將皇后按了會回去,身體更是前傾,將懷裡的嬰兒對着周皇后,柔聲道:“你看看,皇后,這是咱們第二個兒子了,你真是朱家的大功臣啊,一年之內,誕下兩名皇子,朕之幸事,國之幸事啊。”

儘管很是虛弱,身體乏累,伴隨着陣陣的疼痛,周皇后還是努力地想要看清自己的兒子,那皺巴巴而又稚嫩的面孔,看到兒子安詳地睡着,臉上也隨之煥發出母性的光輝。

“皇上,你看,咱們的皇兒該叫什麼名字呢?”

“嗯~”

崇禎遲疑了一下,面露思索之色,在那一瞬間,腦海裡忽然浮現出了一個聲音,不禁想起了被自己取代的朱由檢,片刻之後,猶豫了一下,似乎是下定了決心,也就爽快地說道:“就叫朱慈煊吧~,火字旁的那個宣,取意盛大光明。”

“謝皇上~”

出於一種禮儀,周皇后還是來了這麼一句,似乎是身上恢復了些許的力氣,那種產後的虛弱感變淡了許多,突然間,周皇后轉而問道:“皇上,田貴妃妹妹那邊怎麼樣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輻射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五百零八章 “增強皇太極的實力”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
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輻射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五百零八章 “增強皇太極的實力”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