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領

劉興祚略有遲疑了一下,但還是老實的迴應了一句,進而有一些動情的補充道:“不過,兩位大人,李延庚雖是叛將李永芳之子,但爲人極爲正派,很是不齒於其父李永芳的行徑,貪生變節,爲虎作倀。”

“因此,一直以來,李延庚和末將一樣,雖然身在後金,但心卻向着大明,一直都在暗中謀劃,重回大明的事情,以及通風報信後金的軍事行動信息,扮演着相當於大明間諜的角色。”

“收復遼東之戰,若不是因爲意外,李延庚被他的父親李永芳帶到了建州,末將相信,他一定也會舉起起義的大旗,跟着響應朝廷的軍隊,助大軍收復遼東的失地。”

一時間,孫承宗與袁崇煥都保持了沉默,兩人都在官場浸淫了幾十年,個人閱歷也是極爲豐富,爲人都是極爲沉穩,因此,即便劉興祚說得統統是事實,哪怕是以個人性命作擔保,他們但也不可能聽信一人之言,當然也就不會立即表態。

“劉將軍,本官明白你的意思了。”

最終,還是孫承宗開口了,略微沉吟了一下,看着劉興祚那欲言又止的樣子,面有不甘之色,進而補充道:“雖然只是一個李延庚,但事關重大,關係到皇上的通盤計劃和打算,在這裡,本官只能跟你說,本官會將你說得這些,如實上報給皇上,結果如何,只能是聖意dúcái,絕非你我所能做主的。”

“好吧——謝過大人——”

不管是劉興祚說話的語氣,還是他那臉上流露出的神情變化,都讓人不難以發現,他是那麼的失落,難掩的失望,有一些心不在焉。

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看到劉興祚如此模樣,孫承宗的臉上浮現出複雜之色的同時,意味深長地再次開口了,開導之意,十分明顯。

“劉將軍,放心吧,只要你說的這些是真得,乃是實情,那麼,皇上就不會錯殺一個好人,就不會冤枉對大明忠誠的百姓,你別忘了,朝廷在後金那裡也有着不少的細作,應該瞭解不少的事情,否則的話,皇上也不可能瞭解的那麼詳細,列出一個叛逃到後金的文官武將名單,也不會有的放矢地向皇太極索要那些人。”

儘管孫承宗開導的成份極多,卻也是說得實情,聽得劉興祚更是眼前一亮,臉上流露出一抹希冀般的喜悅,漸漸從黯然中走了出來。

毫無疑問,自從努爾哈赤叛亂以來,迅速在建州崛起,攪風攪雨,東北就不缺少錦衣衛和東廠的密探,收集後金的諸多信息,自然而然地,對於後金的那些漢人將領也是極爲了解。

“喏~劉將軍,這就是皇上要求後金,要交出人的名單~”

似乎是在附和孫承宗的那番話,袁崇煥也隨之開口了,並將手裡的那份名單遞給了劉興祚,也流露出了淡淡的意味深長之色。

這一刻,看着名單上的人名,劉興祚卻是和袁崇煥的反應不同,並未因爲人數之多而震驚,而是驚喜於名單上透露出的諸多信息,更加佐證了他心中的想法。

在整個東北之地,朝廷有着完整而成熟的情報系統。

換而言之,朝廷在東北的情報系統越完整,越成熟,相應地,他的好友李延庚,也就更加的安全,被冤枉的可能性,也就少了許多。

這個時候,想到李延庚不會有什麼危險,就好像了卻了一個心結一般,劉興祚的心情明顯好了許多,向兩人表達謝意的同時,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問道:“孫大人,末將有一句話不知道該講不該講?”

“哦~什麼話?”

幾乎是一種本能反應,孫承宗先是脫口問了一句,整個人儒雅如玉,顯得很是隨和,不等劉興祚做出迴應,進而又補充道:“劉將軍,但說無妨~”

“大人,是這樣的,雖然那些蒙古部落值得拉攏,可以趁機削弱林丹汗與皇太極的實力,但是,末將始終覺得,拉攏只能作爲輔助手段,應該還是以收編爲主,在那些部落裡實行郡縣制。”

“劉將軍,爲何這樣說?”孫承宗適時地問了一句,雖然語氣平靜,但他那認真的表情,一副傾聽的模樣,足以說明,他的心裡並不平靜,很是重視。

“大人,末將在後金這二十多年以來,親眼見證過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對那些蒙古部落的拉攏手段,或是結爲姻親,或是歃血爲盟,亦或是其他施以恩惠之法,等等。”

“但是,卻是收效甚微,在後金與蒙古的一些部落之間,儘管努爾哈赤構築了一個聯盟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很不牢靠,很是散亂,就拿皇太極西征林丹汗來說,雖然獲得了大勝,卻也發生了許多的不快之事。否則的話,林丹汗根本就沒有逃脫的機會,早就被皇太極一次性解決了。”

“往往是,那些蒙古部落的首領打着各自的主意,謀求個人的私利最大化,而枉顧大局,經常會背棄盟約,聯合對手,反戈一擊。”

這一刻,孫承宗的眉頭微皺,已經明白了劉興祚的意思,這是在提議,架空那些歸順大明的蒙古部落首領,收走他們的軍權,從而將他們的部落完全納入大明的一部分,而不是讓他們有着獨立性。

顯然,袁崇煥也洞悉了劉興祚的這種意圖,同時也感受到了孫承宗心裡的某種擔心,搶先問道:“劉將軍,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樣做的話,無疑,將會使得那些歸順大明的蒙古首領產生很強的牴觸情緒,很有可能轉投到林丹汗或者皇太極那裡。”

“如果是這樣的,不管他們轉投到誰那裡,對於咱們大明來講,都不是一件好事,都不利於咱們大明在東北的超然地位,坐山觀虎鬥。”

不得不說,表達這些觀點之時,劉興祚早就想到了,孫承宗或者袁崇煥,一定會提出這方面的置疑,並準備好了相應的回答。

因此,劉興祚的反應很是平靜,面對袁崇煥帶着咄咄逼人的強勢置問,不僅沒有絲毫的緊張,反而回答地很是流暢而自然,沒有絲毫的拘束之感。

。:8

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三百四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
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三百四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