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金錢戰爭

老百姓一向很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人家又不傻,哪怕再不明白,錢這個事關命根子的東西,每天給地主老爺扛活一天,稍微想喘口氣有眼神狠毒的地主婆在那盯着,還根本不給錢,只有那些最辛苦的活兒,或者要賄賂管家老爺後,才能讓你去幹的活,纔有那麼一點點的錢。

這個,如果還要剋扣,那可喪盡天良了。

因此,出現於江南地區的又一次幣值縮水,也是真正的通貨膨脹,也順理成章了。

而老百姓雖然不懂經濟學,但是到手的錢不值錢了,能買的東西少了,這都是客觀事實。

因此,都刻意開始拒收崇禎通寶,那些無法拒絕發給你劣質錢幣的,如在縣衙門口擺攤,幾乎無法拒絕差大哥喝茶吃茶葉蛋一天後丟下的一點點錢。

而共和通寶因爲其可是實實在在的白銀啊,而且防僞技術先進,雖然現在也很難輻射鄉村,但在蘇杭吳縣這樣的地方,接受度已經開始超過了崇禎通寶,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這裡面既有經濟隨着力量下降,導致那些貪官污吏必然在貨幣面打壞主意,也有防備改朝換代下,需要進行的一些投機。

任何時候,自以爲聰明的人總是多的多。

南通這個地方,最有名的不僅僅是其所在的地帶,而是那對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對聯,只要是看過古裝片的,尤其是那種人的片子,基本這副對聯必然出現。

作爲南北聯通要道,南通的經濟特點也很顯而易見,靠着古運河的優勢,以及過去依存的漕幫人馬,南通依靠運河,居然也得到了不少北方新鮮貨物,當然了,以成本來說,世界沒有任何運輸體系可以與長老們最新建立起來的,天津港對外的幾條航路成本還要低廉,但運量還是有限,如果可以減少剝削的話,那麼那些較緊俏的時尚好東西卻也可以賣的價錢。

而在這個過程,由於帝都的長老絕對不收任何的崇禎通寶,當然,人家給錢的時候也是非常光棍的給銀元,所以哪怕再奸猾的商人,也只能想辦法賄賂一下,看看能不能稍微通融一下。

長老們對於徹底摧毀南明金融體系的決心非常強烈,堅決不會允許,爲此還讓幾個倒黴蛋吃了一頓牢飯,其的博弈也相當精彩。

而現在,在南通乃至於江南崇禎通寶和共和通寶的兌換已經讓人難以接受了。

本來,作爲實驗性的銀幣,共和通寶大概有4克,個頭不大,官方認可的幣值例,是一個共和通寶兌換20個崇禎通寶,這倒也不是欺負他,畢竟一個是白銀一個是銅錢,不過這種例也只是一開始的理想例,到了後來,他們發現大明官紳的腐敗真是觸目驚心,原本朱元璋時期定好的銅鐵例早已被拋棄。

使用崇禎通寶的人,那是要被歧視再歧視,根本沒得話,哪怕是最簡單的帝都銅子兒,也是一毛錢價值的新銅錢,也是以三倍的價錢兌換崇禎通寶的。

當然了,這幾乎是原價,而現在,逐漸被殺死的南明造幣體系早瓦解了。

哪怕是長老們,也是看着這種情況欣喜不已,甚至在海開辦鑄幣廠,專門收購了江南的存銀後,直接變成銀元,這一出一進哪怕利潤小一些,但是轉換速度快啊,進來的是白銀,出去的是錢,連賣都不需要,直接花掉是了。

當然了,這似乎又激進了點。

但是對於通州知府馬良兒來說,這不是事兒!

原因很簡單,在他治下,共和通寶早已取得了完勝,哪怕是他自己,也存了不少的銀元,而對於南京那邊出來的崇禎通寶,是越看越不待見了。

這是純粹的趨利避害,馬良兒理解不了什麼叫做熱錢外逃的危害,只是以一個長期在江南這種商業氛圍濃厚的地方爲官,任何經濟問題,肯定是奸商又在坑害無辜百姓,以及他這樣的官老爺了,可是這次奸商爲什麼不來事先和他勾結一下,這樣大家一起坑窮鬼的錢,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不過,今年的夏糧,馬良兒確確實實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他有兩個心腹師爺,那是這幾年用習慣的了,一個刑名師爺,一個錢糧師爺,當然了,在實際業務,兩個人都可以出主意,因此有大主意的時候,總是一起討論,而這些年人越來越不值錢,外圍的小案卻也是無法參與到這個活動。

馬良兒得意洋洋的將自己“夜讀春秋”想出來的妙計說了出來,他纔不告訴別人,這是在書房裡,新吃下的丫鬟一句無心之語的妙計。

兩位師爺看了一眼對方,爲老爺這可怕的腦洞而震驚,不過他們馬想到的是其的利潤,這兩年兵荒馬亂,雖然買丫鬟小妾僕人的價錢少多了,但相應的撈錢的機會也少,窮人連打官司的心思其實都淡的很,還不如直接拼刀子呢。

所以,兩位師爺的進項也大大的減少了,如果真按照這法子辦,排除其他危險,這其的利潤抽成可是美滋滋的啊。

他們似乎也沒有主意,城可不僅僅是有知府,什麼知縣通判,還有駐紮在城的守軍,那可都是本地人爲主的啊。

“大人,此事還要從長計議啊。”

“怕什麼,我想過了,現在帝都是太子監國,將來是可以登基的,我們也沒有投靠過去,只是那南京那邊鑄幣的太監們太黑了,爲了民生考慮,從今日起,無論是各種稅賦,只收取帝都來的共和通寶,還有共和銅子兒,至於錢從哪裡,運河可不少,你當我不知道,現在連山西人的錢鋪子都不願收大明的銀子了。”

“那樣,我們該多拉一些人進來,也該有多些的準備時間了。”

江南市面的白銀足夠多,但現在這個混亂時期,自然有人在其攪和風雨,原本應該做出反應的部門也開始裝聾作啞,如果是北方敵人大兵壓境,還有可能振作一下,稍微吃相好看一些,起碼做個樣子給老百姓看看,但現在,一切風平浪靜,帝都的軍隊據說都沒有進入山東……

也是聽說,長江遊四川那,張獻忠那個亂賊似乎一直在想着打出去的主意。

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撈錢自然成了南明官場的主旋律。

馬良兒的主意很簡單,既然大明的錢的含銅量越來越次,認可度越來越差,那麼幹脆,從今天起,收稅啊什麼的,乾脆用共和通寶是了。

當然了,給司繳稅,以及用錢購買老百姓手裡的東西,僱傭苦力方面,自然也是要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花是大明錢了。

馬良兒計算過,收錢的時候,按照的是原本十枚銀元兌換一兩白銀的“官方”定價,但這是帝都方面才能的定價,銀元被運過來千里之外,如果是換銀子,還可以稍微良心一些,九枚換一兩,已經算不錯了,當然了,真正想換的,還是那些銅錢。

帝都方面對於前明錢幣的態度是,留一部分做紀念品,要知道,南明時代,大明朝鑄造了多種非常珍貴的錢幣,到了後世都是可以換一輛車的好東西。

其他的,哪怕吃了一點虧,但是對於銀幣的認可度已經足夠高了。

後世的國,用了30年培養了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裡,再用30年教育老百姓錢不能存在銀行裡而是要買房,不過長老們僅僅用了三年,讓老百姓習慣了使用銀幣,甚至很快準備出一枚含有45克白銀,幣值相當於一兩的銀幣。

當然了,這些回收前明貨幣,並且打擊使用前明錢幣這種“心懷怨望”“心向前朝”的作死行爲,也是本身應該做的。

當然了,一個府內,大小官員還是不少的,彼此制衡,也是應有之義,而要想賺取利潤,自然是拉下水的人越多越好。

當下,兩位師爺開始不由自主的獻計獻策,充分顯示了什麼叫嘴說不要但身體很老實的本質,同知、通判,還有本地一個千戶所,都是需要好好勾搭的地方。

當然了,理由也很充分。

“你們說了,不用帝都的銀元,要屠城,邢夫人的手可黑着呢,當然了,千萬別讓人知道是咱們傳出去的話,只要撐過這一年,到時候老爺我也可以換個地方爲官了。”

馬良兒新近手下的丫鬟,算賬卻是頂呱呱,給馬良兒出的主意簡直棒極了,按照她的規劃,以他目前的本錢,這樣幾齣幾進,撈幾萬兩是不成問題的。

再加別的進項,做完這一票,也該想辦法換個地方當官了,現在南明的地方不大,讀書人卻極多,幾乎沒辦法安排,因此也只能想辦法暫時擱置,當然了,已經有人的呼聲滿滿開啓在南京開會試,選進士了。

在金錢面前,無論男人女人的效率都是極高,一方面幾位師爺先通過師爺圈子的關係把消息散出去,儘量爭取盟友,另一方面開始了研究如何操作,可以撈取最大的好處。

城山西人和安徽人開的金銀鋪子是重點,長老們的出現使得北經商的航路成爲了非常時鮮的利潤來源,起過但單方面輸送大量糧食,而很難滿載而歸的漕運,現在倒是對南方糧食的需求大減,而江南可以供應北方的東西,遠遠不那些小販運輸回來的。

這也算是一種倒轉。

正如揚州鹽商本身沒有多少是揚州本地土著一樣,依靠着幾次成功的運作,共和通寶已經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流通貨幣,畢竟其易於計算,方便攜帶,不易僞造的特點,使得人人追逐使用,如果搭配那些小銅錢和少量紀念金幣,是非常完美了。

當然了,真正的金幣都是長老們自己鑄造,基本沒有公開發行,而是人手一套的建國紀念幣,預計這套紀念幣存儲幾代後,基本都是要發達的。

目前來說,黃金屬於儲備貨幣,想換可以,麻煩。

貨幣是極其危險而敏感的東西,每一個朝代滅亡,總是伴隨着幣值昇天,物價飛漲,而南明的問題是效率低下,難以與帝都的生產力相。

目前來說,如果以貿易而論,長老治下的帝都可能是自從南北經濟倒轉以來,第一次北方入超的時刻,畢竟在消除了糧食缺口這個大殺器,坐擁遼東平原的土地後,缺乏糧食是不可能的,從瀋陽裝車直運天津的糧食,可以把價錢打到最低,活生生讓許多江南糧商賠掉褲衩。

當然了,這種倒轉的取向也不可能長時間,未來江南也會建造各種工廠,但大方向面,帝都工業區生產各種精密儀器,大型機械,好像以長老們的主持的國有企業,生產芯片,戰鬥機,高技術含量的各種產品,而將那些繁瑣,需要大量精力的各種民用工業外包出去。

技術外流是擋不住的,無論是工業技術還是金融操作技術。

不止一個人說過,這銀元是亂賊盤剝河北百姓的,但誰用了都說好,畢竟人家花錢用銀元,收稅也用銀元,信用也建立起來了,而各種優秀商品也必須使用銀元。

最關鍵的是,過去兩年,是一個南方白銀開始朝北方匯聚,最後變成銀元迴流的過程。

難怪長老們也垂涎這種利潤,加入某些金屬後,鑄造銀幣是一件非常賺的買賣。

當然了,鑄造機長老們暫時不可能外售。

但白銀兌換價開始浮動起來的最初,普通老百姓是毫無所覺的。

雖然最近兩年苛捐雜稅多了起來,畢竟現在收了多少稅不再是屬於崇禎皇帝的了,而是儒生老爺們自己的,他們閱讀四書五經那麼辛苦,難道不該多吃多佔一些嗎。

也是因爲不必大量的把錢糧耗費在漕運,而使得糧價一直維持在很低的水平線,還好沒有讓江南百姓也跳起來。

第717章 吳漢第225章 樸德歡見聞錄第615章 郭懷一第187章 一條大河第521章 打點滴的李自成第782章 小島第783章 作威作福第523章 八大王張獻忠第437章 鼓動第85章 歸路第349章 幸福是什麼第437章 鼓動第72章 吳梅村第854章 求親第621章 葵花寶典第718章 牧羊犬第396章 侯方域的崩潰第219章 中秋夜第754章 樊家小哥第733章 懵逼的長老第853章 練兵第127章 最在乎的第366章 草原上的謠言第869章 胡三七的故事8第692章 錢是什麼第831章 維持戰線第68章 堂子第561章 齊泰的眼光第697章 貧富差距第522章 回到四川第746章 禮貌國家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第16章 天可汗第852章 燒冷竈第401章 婦聯的事情第176章 孝莊在行動第395章 新城區第19章 出發第419章 大航海時代第351章 預謀第840章 大明軍火第314章 考場之內第111章 馬世英第121章 毒月第259章 投機第123章 巡撫的談話第60章 大戶第56章 李香君第469章 行吧渴第31章 金箍第450章 得意洋洋第291章 孤膽3第140章 黑武士第586章 狗年來了第503章 金山鎮第342章 鐵路的看法第514章 雞飛狗跳第857章 當機立斷的李定國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第755章 廣南省開發第124章 大人物小人物第445章 時間就是力量第849章 柳巖第672章 文官治國的問題第475章 嬰兒潮第363章 女權主義是陰謀論第470章 爭奪第647章 勾搭第645章 回扣第474章 讓你進來又何妨第562章 鄭準來訪第614章 重整第625章 天姥寺第397章 侯方域的諂媚第84章 救援第788章 大明考績第511章 瓶頸期第548章 大使館的建設第761章 趙棒槌相親2第423章 意外驚喜第425章 遇刺第94章 吳名第476章 吸引力第791章 善財第867章 胡三七的故事7第817章 張岱在帝都20第656章 化肥生意第75章第766章 被坑的周志偉第33章 餅乾第338章 挑撥離間第457章 作事奸邪,燒香無益第375章 高傑被擒第101章 方面的問題第78章 卞玉京的公務員之路第249章 不當孩子王第850章 謠言第177章 張燕燕在行動第533章 兩個猶太人的故事第749章 元首們
第717章 吳漢第225章 樸德歡見聞錄第615章 郭懷一第187章 一條大河第521章 打點滴的李自成第782章 小島第783章 作威作福第523章 八大王張獻忠第437章 鼓動第85章 歸路第349章 幸福是什麼第437章 鼓動第72章 吳梅村第854章 求親第621章 葵花寶典第718章 牧羊犬第396章 侯方域的崩潰第219章 中秋夜第754章 樊家小哥第733章 懵逼的長老第853章 練兵第127章 最在乎的第366章 草原上的謠言第869章 胡三七的故事8第692章 錢是什麼第831章 維持戰線第68章 堂子第561章 齊泰的眼光第697章 貧富差距第522章 回到四川第746章 禮貌國家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第16章 天可汗第852章 燒冷竈第401章 婦聯的事情第176章 孝莊在行動第395章 新城區第19章 出發第419章 大航海時代第351章 預謀第840章 大明軍火第314章 考場之內第111章 馬世英第121章 毒月第259章 投機第123章 巡撫的談話第60章 大戶第56章 李香君第469章 行吧渴第31章 金箍第450章 得意洋洋第291章 孤膽3第140章 黑武士第586章 狗年來了第503章 金山鎮第342章 鐵路的看法第514章 雞飛狗跳第857章 當機立斷的李定國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第755章 廣南省開發第124章 大人物小人物第445章 時間就是力量第849章 柳巖第672章 文官治國的問題第475章 嬰兒潮第363章 女權主義是陰謀論第470章 爭奪第647章 勾搭第645章 回扣第474章 讓你進來又何妨第562章 鄭準來訪第614章 重整第625章 天姥寺第397章 侯方域的諂媚第84章 救援第788章 大明考績第511章 瓶頸期第548章 大使館的建設第761章 趙棒槌相親2第423章 意外驚喜第425章 遇刺第94章 吳名第476章 吸引力第791章 善財第867章 胡三七的故事7第817章 張岱在帝都20第656章 化肥生意第75章第766章 被坑的周志偉第33章 餅乾第338章 挑撥離間第457章 作事奸邪,燒香無益第375章 高傑被擒第101章 方面的問題第78章 卞玉京的公務員之路第249章 不當孩子王第850章 謠言第177章 張燕燕在行動第533章 兩個猶太人的故事第749章 元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