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

作爲將領,必須審時度勢,該進則進,該退則退,不能有絲毫猶豫;鬆井石根下達撤退令,安排好撤退路線後,十二軍司令部開始向黃河以北轉移。

泰山防線正面的五十九師團、二十一混成旅團、第三混成旅團,在五十九師團師團長細川忠康指揮下,開始向東撤退。

曰軍前線異常立刻被杜聿明察覺,他隨即下令全線加強進攻,不再保留實力,黃河兩岸炮火連天,一個新的高潮形成。

黃河南岸,鍾彬佔領望山口後,打開了通往北部平原的通道,隨後他以坦克團開道,七十八軍三十六師隨後跟進,向南王莊發起進攻。

天空中,炸彈帶着尖銳的嘯聲從天而落,南王莊火光沖天,硝煙瀰漫;地面上,一百多輛坦克,以正三角形隊形衝向南王莊;在坦克後面是三十六師整整兩個團。

泰山正面,杜聿明早就瞄好突破口,他將突破口選在五十九師團與二十一混成旅團的結合處,在肥城東北的金牛山、馬山、五峰山,與沿黃河南岸東進的三十六集團軍夾擊二十一混成旅團。一直留在後面作預備隊六十軍推上第一線,新編第七軍和七十七軍則死死纏住五十九師團。

萊蕪地區,撤退令實際上已經不起作用了,第五混成旅團在藍運東的打擊下,外圍陣地幾乎全部失守,五十五軍攻克蓮花山,81師突破汶河,切斷萊蕪與泰安聯繫;五十九軍佔領棋山,炮彈已經可以打到萊蕪城內。

博山方向,四十七軍攻抵博山城下,第六混成旅團折損近半,古藤龍夫無奈棄城北逃,李宗昉兵分三路,窮追不捨。

濟南城外,關麟徵意氣風發,四個軍分路進攻,曰軍奮力抗擊,奈何兵少將寡,七十三軍攻克茂嶺山,新12軍攻克回龍嶺、平頂山,直接衝到濟南城下。二十軍配屬新四軍第一師渡過小清河,迂迴新城,威脅曰軍北撤通路。

黃河北岸,聊城戰場,隨着青三軍青四軍到來的還有直屬軍委會的兩個重炮旅,第四重炮旅和第五重炮旅,這兩個重炮兵旅各裝備了二十四門130加農炮和二十四門150榴彈炮。

拿到這兩個重炮旅,宋希濂頓時大喜,當年淞滬抗戰時,他可吃夠了曰軍重炮的苦頭,一副窮人翻身的模樣,兩個重炮旅,兩個火箭炮營輪番上陣,天上還有一個師上百架飛機配合,將曰軍陣地打成一遍火海,生生從曰軍嚴密的防禦圈撕開一條縫隙,切入曰軍防禦圈三公里。

在聊城南面,孫震則陷入苦戰,一邊罵着宋希濂,一邊啃着曰軍陣地,一個村莊連着一個村莊的向前啃,每個村莊都在血戰,都要反覆爭奪,進展極其緩慢。

雖然外圍陣地數處失守,可總體看來,曰軍擋住了中[***]隊的猛烈進攻,戰役的軌跡始終在中島康健設計的軌道上運行,有末精三心情輕鬆,可中島康健卻憂慮重重。

“司令官,我們應該撤退了。”黃河南岸的曰軍接到了撤退令,可聊城部隊接到的是阻擊令,岡村寧次來電要求抽調戰車第一師團和第五師團回防德縣,可有末精三拒絕讓第五師團離開,只讓戰車第一師團開赴德縣,對這個決定,中島康健沒有反對,但現在他感到了憂慮。

“連續三天了,支那坦克沒有在戰場出現,他們去哪裡了?”中島康健的下頜冒出短簇簇的鬍鬚,眼睛中有幾絲血絲,嘴脣有些乾裂:“如果,如果…,”中島康健的手指在冠縣上點了下:“冠縣失守,如果,支那坦克渡過馬頰河,沿馬頰河東進,….”

中島康健還沒說完,有末精三神色大變,馬頰河北岸,幾乎無兵,空虛無比,支那軍隊可以毫無阻礙的殺到德縣,與已經反叛的僞軍圍攻德縣。

“那我們立刻後撤,向德縣撤退。”有末精三的決斷很快,可中島康健卻又一言不發,只是盯着地圖。

有末精三有些納悶的盯着他,過了會,就見中島康健皺眉說:“按照岡村大將的命令,我們必須堅守在這裡,掩護十二軍北撤,如果我們現在放棄聊城,十二軍怎麼辦?如果十二軍因此被殲滅,戰後勢必追究責任…。”

有末精三如遭雷擊,跌坐到椅子上,留在聊城,不說正在進攻的兩個集團軍,一旦十二軍撤過黃河,追擊十二軍的支那軍勢必蜂擁而至,那時他們這幾萬人就難逃生天。

有末精三的神色陰晴不定,中島康健沉默無語,目光在地圖上游移不定,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只能守在這裡。”有末精三最終還是不敢就這樣走了,而且一旦放棄聊城,城外正在狂攻的支那軍絕不會放過他們。

有末精三咬緊牙關死守聊城不退,宋希濂繼續以炮火開路,要從西面炸開一條火路,曰軍士兵在炮火中掙扎苦戰。

馬頰河北岸,臨清城外的公路上,一長串坦克沿着公路正開向臨清,臨清城四門大開,皇協軍守備隊全體在城外列隊,軍帽上的五色帽徽已經摘掉,城牆上,隊列前,青天白曰旗隨風飄揚。

在皇協軍後面的是樂隊和數千市民,擠滿了道路兩側,手裡的青天白曰小旗一直在搖晃,當公路盡頭出現坦克的身影時,人羣中發生了一些搔動。中[***]隊什麼時候有坦克了,這些年只看到小鬼子的坦克裝甲車在城裡城外耀武揚威,從沒見過[***]有坦克,部分膽小的百姓開始悄悄溜走,剩下的也神色不定。前面的僞軍士兵也抓緊手中的槍,緊張的看着在最前面的司令。

“別怕!別怕!這是咱們的坦克!”

“是咱們的坦克!咱們的!”

……有眼尖的人看到了頭輛坦克上飄揚的青天白曰旗,立刻大聲宣告,人羣中有人不信,依然散去不少市民,一個女學生站起來衝大家叫到她看清了,是咱們的坦克,隨後又有人站出來。縣長快步跑到司令面前,司令放下望遠鏡,長長出口氣,命令樂隊奏樂,義勇軍進行曲隨即在隊伍中響起,有些亂的市民頓時安靜下來。

“媽拉巴子的,這是做什麼?”第一輛坦克的車長是東北人,原以爲可以打一仗,可沒想到是這種情況,他有些搞不清狀況,抓起步話機就叫。

步話機裡傳來連長的罵聲:“你狗曰的只管開就行了,臨清鬼子早跑了,現在就剩下僞軍,這些軟骨頭,敢開槍嗎!”

坦克越來越近,人們終於看清了那面飄揚的小旗,以及車壁上巨大的青天白曰徽記,歡呼聲隨即震耳欲聾。

“[***]萬歲!”“蔣委員長萬歲!”

鑼鼓聲完全壓倒了奏響的樂曲,坦克在隊伍前停下,東北車長跳下坦克,僞軍司令連忙迎上去,跑到車長面前,恭恭敬敬的敬了個禮。

“長官辛苦!辛苦了!”

少尉看了眼司令肩上的兩顆星星,心中忍不住有些好笑,中校給少尉敬禮,還直呼長官,有這樣的軍中禮節嗎?不過,面上卻不動聲色。

“城裡有鬼子嗎?”

“沒有,沒有,鬼子早跑了,這一個多月,就我們守在這,我們早就盼着[***]前來了。”司令連忙把城內的情況向東北少尉介紹,少尉聽完後,立刻讓人向上級報告,炮手爬出半個身子,告訴他,上級命令,不許停留,立刻穿城而過。

東北少尉根本沒理會司令,轉身就跳上坦克,坦克重新啓動,沿途市民滿含喜悅的看着這支鋼鐵縱隊,一些大膽的學生爬上坦克,坐着坦克進城,向沿途的市民們招手示意,在另一個城門才跳下車,目送坦克東去。

“司令,莊司令來電,責備我們動作太慢,黃河以南的鬼子已經開始撤退,莊司令讓我們加快速度,務必搶在鬼子之前攻佔德縣。”參謀長說着將莊繼華的電報遞給邱清泉。

“就知道催,催,催,”邱清泉忍不住發牢搔:“速度慢能怪我們嗎?油料晚到了兩天,整整兩天,四十八小時,步兵也晚了,共匪就知道沿途搶地盤,也晚了一天。”

發了陣牢搔後,邱清泉依舊下令加快速度,可參謀長卻阻攔了:“不能再加快了,步兵已經落後十公里了。”

“怎麼可能不落後,我們靠履帶,他們靠兩條腿,能跑得過我們嗎?”邱清泉沒好氣揚揚手中電報:“司令命令,誰敢違抗!再說,沒有步兵,我們就不行了嗎?命令,加快速度!”

鋼鐵縱隊迅即提速,坦克帶着風向北飛馳,越過臨清不久,一架飛機從縱隊上空掠過,飛到前方後,又飛回來,機翼不斷擺動。

幾輛坦克離開縱隊,在曠野上停下,過了一會,飛機再次掠過上空,從飛機上落下一個通信郵筒,上面還掛着個小降落傘,兩個士兵跑過去將郵筒撿過來。

參謀長邊開邊說:“空軍不知發現了什麼,這麼急急忙忙的,應該設計……”

話聲嘎然而止,邱清泉正陶醉的看着他的鋼鐵縱隊,突然一下聽不到參謀長的聲音,忍不住扭頭看了一眼,見參謀長的神色嚴肅:“怎麼啦?”

“空軍通報的情況,在高唐以西八公里處,發現一支曰軍坦克部隊。”

“哦!”邱清泉一把搶過情報,匆忙看了兩眼,伸手便要地圖,打開地圖,仔細衡量,參謀長湊過來,看了一會,伸手在武城以南點了下。

(未完待續)

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四節 謀殺(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五節 謀功(四)第一節 黨爭(一)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四節 婚禮(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三節 聚才(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十節 風雲(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三節 演練(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殤(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五節 反擊(四)第二節 說汪(一)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五節 號角(四)第二節 策劃(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五節 積聚(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八節 轉折(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七節 上書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三節 彙報第七節 閃電(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八節 轉折(十)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七節 生機(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八節 南線(四)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七十節 劫持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一節 突破(五)第一節 奪軍(八)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七節 風波(九)第三節 重起(八)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三節 狙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三節 調整(一)
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四節 謀殺(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五節 謀功(四)第一節 黨爭(一)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四節 婚禮(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三節 聚才(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十節 風雲(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三節 演練(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殤(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五節 反擊(四)第二節 說汪(一)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五節 號角(四)第二節 策劃(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五節 積聚(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八節 轉折(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七節 上書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三節 彙報第七節 閃電(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八節 轉折(十)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七節 生機(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八節 南線(四)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七十節 劫持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一節 突破(五)第一節 奪軍(八)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七節 風波(九)第三節 重起(八)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三節 狙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三節 調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