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婚禮(一)

竊竊私語中,莊繼華總算知道了劉殷淑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莊繼華在牛行受重傷的消息傳到廣東後,劉殷淑焦急萬分,當時就要去南昌,但她父親劉莊主卻堅決不同意,相反卻讓二姨太死死看住她,劉殷淑直到新年後才找到機會翹家,跑到廣州,在廣州找到齊琳琳,齊琳琳從家裡拿了些錢,就陪着她一起北上,兩人好容易找到武漢,莊繼華卻已經逃出了武漢,莊繼華的行爲在齊琳琳和劉殷淑之間引起爭執,齊琳琳不能接受莊繼華逃去南京爲蔣介石效力的事實,加上李浩一的勸說,兩人分道揚鑣,齊琳琳參加了工人宣傳隊,劉殷淑則在李之龍和潘慧勤幫助下登上了去南京的船,她到了南京之後,茫然不知所措,好容易遇上胡宗南,通過胡宗南找上杜聿明,才知道莊繼華去了上海,於是劉殷淑又追到上海,她在上海旋了一個多月,沒有找到莊繼華的半點消息,走投無路之下,她想起莊繼華以前提到的家,她一咬牙就找到雲橋莊家,到了這裡才知道莊繼華剛走不久,於是她就留了下來,隨後在雲橋小學找了份小學教師的工作,直到現在。

劉殷淑剛出現在雲橋時,她的美貌引起不少人的窺視,其中就包括當地的一些紈絝子弟,可莊繼華的同學太多了,人緣也太好了,當胡宗南帶人衝進一個紈絝的家,把槍頂在他的嘴裡後,劉殷淑身邊的狂蜂才完全消失。後來蔣介石的“特派代表”又出現在莊家,這下就更沒人敢對劉殷淑有非分之想了。

慢慢的莊氏族人也接受了劉殷淑,四年前莊來順修房子時不慎摔傷,劉殷淑牀前牀後的伺候照顧,莊來順痊癒後,劉殷淑就正式搬進莊家。

莊繼華聽完之後看着劉殷淑消瘦的容顏心疼了,他把她攬進懷裡:“傻丫頭,你真傻,你該待在家裡,那樣我們就能早幾年見面了,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劉殷淑什麼也沒說,只是幸福的笑,在莊繼華不在的時候她奔忙着,可一到莊繼華身邊她就什麼主意也不拿,只聽他的。

莊來順夫婦被他們的舉動嚇壞了,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大膽,這樣的狂熱。等到他們進屋後,這對夫婦才清醒過來。

“繼華,殷淑在我家也幾年了,她是好姑娘,這樣的媳婦打着燈籠也難找,”莊李氏含笑說道,莊繼華和劉殷淑的舉動雖然讓她有些難爲情,可也爲他們滿心歡喜:“可,孩子,咱們也不能虧待人家姑娘是不是,三媒六聘,大紅花轎都應該有的。”

莊繼華看看劉殷淑猶豫的說:“不是我不想,可,…,我在家裡待不了兩天,後天去上海,然後要去北平天津,然後…。”

“你就不能在家多待兩天,”雖然莊繼華已經說過,可莊李氏還是忍不住生氣了:“至少也應該把親成了再走,否則讓人家姑娘怎麼跟着你,這樣不明白不白的,算什麼?”

莊繼華爲難了,養母的話是有道理的,既然找到了劉殷淑,以後就決不再讓她離開自己。莊來順卻會錯了意,他疑惑的看着莊繼華:“繼華,你是不是在外面…。”

劉殷淑的臉色唰地一下變得雪白,她有些緊張的看着莊繼華,莊繼華苦笑一下,輕輕拍拍她的手,然後轉頭對莊來順說:“爸,沒有的事,我確實沒時間…。”

“沒時間?這話我不愛聽,”莊李氏不願意了,在她看來娶妻生子就是人生大事:“我就不明白,還有什麼比娶妻生子更大的。”

莊來順吧嗒吧嗒的抽着旱菸低頭不語,劉殷淑聽了莊繼華的話後,心裡安定下來,她反倒勸起莊李氏來:“媽,文革他事情多,再說,兒媳已經是莊家的人了,那也只是個儀式罷了,只要他真心待我,我不在乎這個。”

莊繼華心頭一暖,可還沒容他說話,莊來順卻說道:“繼華,這次我贊成你媽的話,外頭的事雖然重要,可家也要顧呀,你都三十多了,殷淑也二十多了,你看村子裡,那個姑娘小子到了你們這個年紀不是兒女好幾個,既然你叫我爸,那我做主,你和殷淑拜了堂再走。”

莊繼華這下真難住了,伍子牛卻呵呵笑道:“師長,我看大伯說得不錯,急也不急這會。四川那邊曾擴情和滕傑已經去了,這邊還有李之龍,上海還有梅雲天,在家多待兩天沒什麼。”

“我看沒什麼,師長,今天明天準備,後天成親,然後再北上。”宋雲飛看看伍子牛也說:“文革,一個女人沒有多少個五年來等的。”

聽了宋雲飛伍子牛的話後,劉殷淑終於徹底放心了,看來莊繼華的確是這樣安排的,她不清楚,宋雲飛和伍子牛對那個梅悠蘭很是警惕,想趁機先把劉殷淑的名分定下來。

宋雲飛最後的話讓莊繼華動心了,是的,一個女人沒有多少個五年來等的,他不能也不應該讓劉殷淑再等下去了:“好,我們在家多待兩天,今天準備,明天成婚,後天,…,再後天,我們北上。”

然後他滿含歉意的對劉殷淑說:“阿淑,對不起,我現在無法給你一個很隆重的婚禮。”

劉殷淑嫣然一笑,如鮮花怒放,她輕輕把頭靠在他肩頭:“我們老家有句話,有情飲水飽;不求無價寶,但得有情郎,只要能跟在你身邊就是幸福。”

莊繼華在身上摸了摸,什麼也沒有摸出來,他只好苦着臉說:“阿淑,戒指只能到上海再買給你了。”

劉殷淑望着他,兩眼露出濃濃的情義:“有你就什麼都不缺了。”

莊李氏卻不管眼前情義濃濃的兩人站起來對劉殷淑說:“阿淑,按我們這裡的規矩,成親前新人是不能見面的,你隨我來,讓他們去準備。”

說完莊李氏就朝內屋走去,劉殷淑看看莊繼華,莊繼華示意讓她隨養母進去,劉殷淑這才依依不捨的隨莊李氏進去了。

等她們的背影消失後,莊繼華纔回頭坐到椅子上,宋雲飛和伍子牛的情緒起來了,沒等莊來順說話,伍子牛就搶先說:“師長結婚,這三媒六聘應該不少,這媒嘛可以由我來當,雲飛兄可以負責採辦,裝飾新房。”

媒人在艹辦婚事時,除了送新娘外,還可以收謝媒禮,所以伍子牛這是給自己找了個好差事。莊繼華和宋雲飛同時笑了,宋雲飛笑道:“文革,你認爲他的安排如何?”

莊繼華苦笑着說:“這婚事我可不知道怎麼艹辦,要我辦個西式婚禮我懂,這…我還真不懂。”

莊繼華倒不是推託,他的確不懂這老式婚禮的那些道道,他只是聽說過,這老式婚禮的禮節很多,要花費不少時間。

宋雲飛也只知道部分禮儀,他與小秀成親也就只是請伍子牛在一起吃了頓飯就完事了。

莊來順搖頭嘆息道:“你們這些孩子呀,成親要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這一道道下來,至少也要半個月,你要簡辦,其他都可以省,這迎親不能省,我去和族長商議下,看看該怎麼辦。”

莊繼華頭有些大了,這樣搞不知要花多少時間了,可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四川現在劍拔弩張,形勢眼看就要大變,他必須利用這場事變,才能順利在四川站住腳,打開局面。

“爸,我結婚,我們家自己商議就行了,何必麻煩族人。”莊繼華說:“我看這樣,殷淑不是在學校當老師嗎,我們就到學校迎親,至於酒宴,我認爲不請外人,只請請村裡的鄉親們,有多少請多少,至於酒宴如何艹辦,我們不管,交給鎮上的酒樓廚師,讓他們派人來做。”

莊來順扳着手指頭算算然後說:“這要花不少錢呢,家裡修房子,買地買牛,也沒攢下多少錢,我說孩子,以後過曰子,還是得省着點。”

宋雲飛直搖頭,伍子牛笑着嚷道:“老伯,錢你就不用擔心了,師長現在可是天下有數的有錢人,錢的事情,您老根本不用艹心。”

莊繼華聞言瞪了他一眼,從皮包裡拿出一疊錢交給莊來順:“爸,錢的事情您不用艹心,這點錢您先拿着,以後我還會陸續寄回來。”

莊來順從來沒有一次看到這麼多錢,他不僅有些慌了:“這麼多?這幾年你在外面都做什麼生意呀?”

“這事,我們以後再說,現在我去雲橋找酒樓廚子,讓他們明天來村裡辦酒席。”莊繼華站起來對宋雲飛說:“雲飛和我去,子牛,你留在家裡,幫我爸媽佈置新房。”

而在屋裡,莊李氏拉着劉殷淑低聲細語:“閨女,委屈你了。”

“媽,不委屈,”劉殷淑低着頭,滿臉紅暈,多年心願雖然得嘗,可要當新嫁娘了,也禁不住害羞不已。

“我這孩子,自從好了後,就沒安穩過,整天在外,也不知道瞎忙什麼?”莊李氏很喜歡溫柔賢惠的劉殷淑,這幾年交往下來,她就感到這個兒媳是上天賜下來的最好禮物:“先是一走三年,然後又一走五年,這到家還沒一會就說又要走,唉。”

莊李氏說着忍不住兩眼溼潤,要落下淚來,劉殷淑慌忙柔聲勸道:“媽,您別傷心,文革他也惦記你們,當初在廣州時,他就常說起爸媽,可是他實在太忙了,根本無暇分身。”

“媽知道他出息了,看看這些年來家裡的人就知道了,以前見個縣官都是了不得的大官,可來家的這些官,聽說大都是三四品的大官,甚至有些還是一二品的朝廷大臣,可就算這些人對我們這兩個老頭子老婆子也是有禮有加,…,以前我們沒兒子,村裡族裡常受人欺負,可自從有了這孩子後,這方圓百里內,再無人敢欺負我們。”莊李氏既驕傲又憂傷,其實她說這麼多,也是告訴劉殷淑,婚禮雖然簡單,可她的這個養子決不辱沒了她。

劉殷淑卻沒想這麼多,她完全被即將到來的幸福壓倒,莊李氏的話讓她又好笑又驕傲:“媽,您放心吧,有文革在,什麼都不用擔心,家裡的曰子會越來越好。”

莊李氏站起來,走到一個櫃子前,從裡面捧出一個描金小木箱,從裡面拿出一個小手帕,莊李氏把手帕在桌上展開,裡面是個晶瑩剔透的手鐲。

“孩子,媽沒什麼東西送給你,這是當年我出嫁時的隨嫁之物,媽送給你。”莊李氏說着把手鐲給劉殷淑戴上。

劉殷淑慌忙阻攔:“媽,可別,這是您心愛之物,媳婦可不敢領受。”

“傻孩子,”莊李氏笑了:“我就只有繼華這一個孩子,不給他媳婦還給誰。”

“媽!”劉殷淑不再拒絕了,只撒嬌的把頭埋經莊李氏的懷裡。

莊繼華成婚在莊家村可是件大事,莊來順一告訴族長,族長立刻決定接管莊繼華的婚事,他要大辦,不但要請族中人,還要請鎮上大戶,以及縣裡的一些望族,莊來順把莊繼華要簡辦的意思告訴他後,老族長生氣了,顫微微的找着莊繼華,直言批評他不該如此草率,莊繼華又只好費了一番脣舌,好容易才把老族長勸住,然後他就急匆匆去鎮上流香閣請廚師。

等他回來時,家中已經是人滿爲患,族裡的婦人們來了七八個,幫着佈置新房,門窗上貼着大紅喜字,院子裡也披紅掛綵,顯得喜氣洋洋。

劉殷淑也已回學校去了,花轎明天就從學校擡人。

在這些忙碌的人中,莊繼華忽然發現他是多餘的人了,他幾乎完全插不上手,他看了看院子裡的那擡正被忙碌佈置的花轎,拉上宋雲飛就準備出去走走,躲開這紛亂的局面。

可還沒出門,就看到明目善睞、一身洋裝的梅悠蘭急衝衝的從外面進來。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五節 突擊(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四節 陰雲(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一節 法幣(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五節 “異心”(一)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三節 無聲第二節 川軍(七)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重建(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會戰(二)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一節 法幣(一)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二節 策劃(六)第九節 豪賭(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十節 餘波(一)第五節 謀功(四)第九節 魅影(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二節 起航(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四節 戰鼓(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二節 策劃(八)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節 外交(四)第九節 殤(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二節 端倪(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十節 撤退(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二節 空軍(二)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九節 豪賭(二)第一節 破冰(一)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七節 曙光(五)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三節 暗戰(四)第六節 和約(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八節 天火(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五節 突擊(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四節 陰雲(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一節 法幣(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五節 “異心”(一)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三節 無聲第二節 川軍(七)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重建(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會戰(二)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一節 法幣(一)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二節 策劃(六)第九節 豪賭(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十節 餘波(一)第五節 謀功(四)第九節 魅影(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二節 起航(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四節 戰鼓(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二節 策劃(八)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節 外交(四)第九節 殤(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二節 端倪(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十節 撤退(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二節 空軍(二)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九節 豪賭(二)第一節 破冰(一)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七節 曙光(五)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三節 暗戰(四)第六節 和約(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八節 天火(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