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

僅僅是這幾個地方,葉絮菲有些失落,不過還是快步走到報名處,參加南路記者團,等她從報名處出來,卻看見韋伯正與史迪威在一起,心思一動,便主動走過去。

“hello,Miss葉,”史迪威揚手向葉絮菲打個招呼,看得出來他的心情很好,不過臉上神態卻依然是淡淡的有些呆板。

“上校先生,您好,怎麼,您也要去宿縣?”葉絮菲笑盈盈的問道。

史迪威點點頭:“對,美國政斧要求我進一步深入的觀察中曰戰事,莊司令同意我去南方看看,嗯,不過不會一同走,我們馬上就要出發。”

“那實在太遺憾了,我本來還想採訪您關於這次戰事的前景。”葉絮菲腦袋歪歪,做出個乖巧的模樣。

“那要讓你失望了,說實話,這次戰事的結果我也看不清,”提起這次戰事,史迪威神色凝重:“曰軍大舉進攻,按照我們對戰鬥力的分析,一個曰本士兵相當於五個中國士兵,這次曰本軍隊動員的兵力達到四十萬,相當於兩百萬中[***]隊,這結果…。”

史迪威遺憾的搖搖頭:“懷遠已經丟了,曰軍正在強攻渦河,能不能擋住還不知道。”

正說着三人幾乎同時看見莊繼華與一箇中年軍官走出來,莊繼華向那個軍官說了幾句,那個軍官向莊繼華敬禮後告辭,莊繼華轉身回去,那個軍官卻帶着兩個士兵向史迪威這邊走來。

“史迪威上校,我是新任戰區交際處處長花春少校,這次去南方由我負責給您當嚮導。”花春利落的向史迪威敬禮。

花春是半個月前到徐州的,蔣經國被任命爲西南開發隊副隊長同時兼任渝城三青團書記,莊繼華爲給蔣經國讓路,同時也爲了充實五戰區自己的力量,便將花春從渝城調出來,先在交際處負責,下一步打算讓他出任五戰區宣傳處處長,王小山這已經正式出任戰區情報處處長,全面負責五戰區情報工作。

“花處長,您好。”葉絮菲沒等史迪威答話,搶先向花春打招呼,同時伸出小手。

花春看看眼前這個漂亮的女人,心中微微一蕩忍不住握住她的手,韋伯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史迪威卻忍住不住皺起眉頭:“花處長,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下午,兩點。”花春鬆開葉絮菲的手對史迪威說,葉絮菲眼中帶笑,沒人注意到,她的眼窩深處有股看見獵物的得意,剛纔握手時,花春的手輕輕的滑過她的掌心。

莊繼華送走花春後轉身向作戰室走,美[***]事觀察組和記者團去南線是他策劃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個險招,所以他有些不放心,對花春反覆叮囑,千萬不能讓軍事觀察組和記者團走岔了地方,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害了大事。

“司令官,”沒等走進作戰室,從側面過來個上校,他擡頭看看,見是新調來的參謀處作戰科科長楊遇春,他也是從渝城調來的,原來是渝城行營的參議,與花春一同調來的。

這個楊遇春的經歷有些奇特,黃埔三期畢業後,加入GCD,參加了南昌起義,後來進入江西根據地,擅長游擊戰,在32年就擔任了紅軍師長,本來前程大好,可隨後中央蘇區興起查田運動,他的父母叔伯兄弟被捕,隨後全部被殺,他在紅軍中地位直線下降,由師長降到團長,然後又降到地方讀力團團長,33年槍殺團政委逃到國統區,從此與GCD勢不兩立,到處追剿GCD游擊隊,36年到渝城,擔任渝城行營的參議。

“柳青(楊遇春,別號柳青),有什麼新情況嗎?”莊繼華隨口問道,推開門走進屋內,屋內的徐祖貽正在研究地圖,聽見門響,擡頭看看,見是他便沒動,又低下頭繼續看他的地圖。

“磯谷廉介攻勢很猛,孫連仲有些擋不住,要求後撤。”楊遇春面無表情將上面一張拿下,然後又接着報告:“李品仙副司令報告,第九師團在臨淮關強渡淮河,與我六十八軍在三鋪、大小柏家、費府一線激戰,劉汝明有些撐不住。”

“在河茨防線戰況激烈,十一集團軍傷亡慘重,李品仙將軍建議調整部署,允許他們撤退到蒙城,將決戰地點北移,放到渦河以北。”

“白長官來電,華北曰軍兵分兩路向一戰區進攻。”

莊繼華邊聽邊走,腦子裡的地圖一幅一幅掠過,一戰區現在纔開戰,這讓他有點奇怪,華北曰軍是不是太沉得住氣了,這三路配合,只要有一路暴露,比如南線,南線緊張最順利,一旦他們攻抵宿縣,第六師團和十八師團向永城展開進攻,這戰略企圖就全暴露了。

“柳青,你怎麼看?”莊繼華思索片刻,感到不好取捨,摸不清曰軍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卑職建議放棄河茨防線,同意李副司令的建議,把主戰場放在渦河北岸,這對我們更有利。”楊遇春說:“另外北線,卑職建議後撤。”

“燕謀兄,你認爲呢?”莊繼華扭頭看着徐祖貽,後者也聽到楊遇春的報告,他擡頭看看莊繼華,慢條斯理的取下眼鏡,笑了笑說:“你心裡不是已經有主意了嗎,還問我作什麼。”

莊繼華淡淡一笑沒再問徐祖貽,卻轉頭問楊遇春:“爲什麼?先說河茨防線。”

“卑職認爲,河茨防線並沒有什麼地利,我軍在那沒有預設陣地,倉促應戰,傷亡必大,不如撤到蒙城,我軍原定計劃在蒙城圍殲六師團和十八師團,現在看來,這個計劃有些侷促,第三師團在壽縣,距離蒙城不遠,三天就能趕到,相反如果把戰場設在渦河以北,第三師團增援就要越過渦河,另外,我軍在蒙城,可以利用蒙城地利,消耗曰軍,這樣至少可以消耗曰軍兩成實力。”

“北線後撤,是爲了幫一戰區,讓杉山元作出錯誤判斷,卑職建議,不但第二第三集團軍後撤,二十軍團也放棄莒縣,撤過柳河,在柳河西岸建立陣地;五十九軍和四十軍也後撤,讓杉山元認爲我軍覺察了他的作戰意圖。”楊遇春在地圖上指指點點的說。

“卑職還有個建議,”楊遇春看看莊繼華,猶豫着說。

“說。”莊繼華不動聲色,心裡對楊遇春很滿意,這小子在軍事上果然有一手。

“卑職建議組建一支敵後游擊隊,沂蒙山區地形複雜,利於展開敵後游擊戰,如果就這樣簡單的放棄了,十分可惜,我們可以在這裡建立個遊擊基地。”

莊繼華笑着說:“柳青,我聽說在軍校裡,你不顯山不露水,沒什麼突出的,現在看來,三期同學裡,你的軍事才能是出類拔萃的。”

“學長過獎了。”楊遇春面不改色的說:“我可不敢當。”

“戰場是最好的老師,”莊繼華說:“原來我看海鷗是很不錯的,現在看來你絲毫不弱於他,紅軍一向以弱擊強,你在紅軍中學到的東西很有用處。”

楊遇春脖子一擰:“加入GCD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要不是我,我一家裡幾十口子也不會全死,我跟他們不共戴天。”

莊繼華靜靜的看着他:“柳青,以前的事我不管,但現在是國共合作,抗曰御辱。”

“我明白。”楊遇春垂下雙目,掩飾眼中的仇恨。

莊繼華好像沒看見:“那支游擊隊恐怕你想去帶吧?”

“是。”楊遇春沒有隱瞞,老老實實的答道。

莊繼華沉凝片刻才說:“先不忙,曰軍纔剛剛進入沂蒙山,活動空間還沒出來,過段時間再說,”說到這裡他開玩笑的說:“柳青,別不是不讓對付GCD,跟我慪氣,不願當作戰科長,我告訴你,參謀處周處長過段時間要去武漢,陳辭修要他。”

莊繼華的意思很明顯,可楊遇春卻絲毫沒在乎,他堅決搖頭:“如果學長缺一個參謀科長或者處長,學弟可以給你推薦一個,也是GCD那邊過來的。”

“哦,誰呀?”莊繼華有些好奇了。

這些年從GCD那邊過來不少人,蔣介石給他們的位置也挺高,可就是不給實權,就說楊遇春吧,他很想帶兵,但始終沒有機會,只能當參謀。

“龔楚,原江西中央軍區參謀長,現在第二集團軍擔任參謀處長。”

龔楚,這也是個名人,當初他投靠國民黨後,國民黨好一陣宣傳,在擔任中央軍區參謀長之前還代理過紅軍總參謀長。莊繼華沒想到這個人居然在五戰區。

莊繼華點點頭沒說什麼:“記錄,命令第二集團軍,必須堅守陣地,不準後撤;命令湯恩伯,後撤莒縣,必須堅守莒縣三天,命令張自忠務必堅守萊蕪,掩護泰安側翼。”

“給南線李副司令,同意十一集團軍放棄河茨防線,後撤蒙城,蚌埠正面防禦使命結束,可以放棄,後撤淝河北岸。”

見楊遇春有些不解,莊繼華便解釋說:“我們在北線不能退得太快,我們退了,一戰區能不能抓住戰機,我們還不知道,而且一戰區的曰軍纔剛開始進攻,士氣正旺,如果我們現在就露出後撤的意思,杉山元勢必放棄原作戰計劃,乾脆把主力轉向一戰區,因此現在我們不能退,要給他希望,讓他認爲可以按照原計劃合圍我軍,這樣就會命令南線曰軍把步子放慢,我們也就看得更清楚。”

等楊遇春出去後,徐祖貽慢慢的踱到莊繼華身邊:“文革,你把美[***]事觀察組和記者團放到南線去幹什麼?這裡面賣的什麼膏藥?”

(未完待續)

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七節 風波(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三節 暗戰(五)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二節 策劃(六)第一節 突破(三)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節 撤退(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五節 反擊(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三節 重起(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三節 議戰(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三節 彙報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八節 刺廖(八)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四節 外交(四)第十五節 脫困第三節 巧取(六)第四節 戰爭(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三節 巧取(六)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十五節 脫困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考試第三節 調整(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一節 遏制(十)第三節 魅影(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七十節 密商第一節 挽弓(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三節 戰鼓(七)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七節 風波(一)第三節 重起(一)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二節 說汪(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三節 巧取(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節 對策(三)第八節 天火(二)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五節 曙光(十一)
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七節 風波(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三節 暗戰(五)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二節 策劃(六)第一節 突破(三)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節 撤退(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五節 反擊(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三節 重起(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三節 議戰(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三節 彙報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八節 刺廖(八)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四節 外交(四)第十五節 脫困第三節 巧取(六)第四節 戰爭(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三節 巧取(六)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十五節 脫困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考試第三節 調整(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一節 遏制(十)第三節 魅影(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七十節 密商第一節 挽弓(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三節 戰鼓(七)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七節 風波(一)第三節 重起(一)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二節 說汪(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三節 巧取(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節 對策(三)第八節 天火(二)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五節 曙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