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

宋雄夫瞪大眼珠傻傻的看着莊繼華,莊繼華不理他,轉身吩咐道:“去吧大家都叫來,我要佈置下一步作戰計劃。”

然後纔對宋雄夫說:“你打仗很勇敢,在我們一期同學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可是你最大的缺點是不肯動腦子,現在你只指揮一個營,少動點腦筋沒什麼,可以後指揮幾萬幾十萬大軍,不動腦能行嗎?”

莊繼華的口氣雖然溫和,但內容卻完全是批評,不過宋雄夫卻很老實的聽着,一點不敢撒野。

“我問你,攻城需要作那些準備?作好這些準備要花多少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敵情會有那些變化?打下修水後,謝鴻勳要是來進攻我們怎麼守?守不住的話,我們打它作什麼。”

宋雄夫邊聽邊算,算清楚後不鬧了。

修水城雖然不象惠州那樣高,可依然有城牆,要進城至少需要幾架雲梯吧,扎雲梯、運動部隊,隨便怎樣也要幾個小時,等到天亮再打修水,謝鴻勳難道會坐視不管,鳳凰山打得這樣熱鬧,城裡不會派人求援?

“算清楚了?”莊繼華在學校裡與宋雄夫接觸不多,共事以後纔有了更多的瞭解,不過共事越久他越喜歡這個人,這人雖然有些粗,但卻不是瞎粗,爲人也極講信義。

“你這腦袋要好好扛着,咱們還接着打。”莊繼華拍拍他的肩頭,宋雄夫身子抖抖,只聽清最後一句接着打,精神頭立刻起來了。

等熊綬雲、餘程萬和劉靖來了後,莊繼華把地圖放在他們面前,對着地圖對他們說:“打下鳳凰山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拖住謝鴻勳,不讓他南下增援楊震東。現在我們打下鳳凰山,你們說說他們會怎麼作?”

“那還用說,肯定回來。”餘程萬笑着說。

“說得對,他肯定回來。”莊繼華笑着說:“謝鴻勳脾氣火爆,吃了這樣的虧,他能服氣?所以我認爲他會往回趕,我們就到他回來的路上等他。”

啊!一個團要打兩個旅的埋伏。熊綬雲等人目瞪口呆,宋雄夫張張嘴沒開口,心裡卻直嘀咕,還說我莽撞,這可比我還莽撞。

“謝鴻勳不但會回來,還會連夜往回走,你們看,這是我預測的謝鴻勳回來的路線。”莊繼華指着地圖上的紅箭頭,這條箭頭從杭口起越風河溪老墳山谷子嶺,衆人看完之後有些迷惑的看着莊繼華,莊繼華指着紅線說:“我們在穀子嶺設伏,一個團伏擊兩個旅是異想天開,不過,敵人急於往回走,我們就打他的後衛,輜重部隊。還是那句話,快、猛、狠,打完就走。”

“副師長,要是敵人不走這條線呢?”熊綬雲疑惑的問。

“這就要賭了,”莊繼華說:“我想了很久,幾條回來的路線我都考慮了,只有這條路最短最快,按謝鴻勳的姓格,這是他最可能走的路線。”

“要是他不走呢?”宋雄夫鑽進牛角尖了。

“那就是他的運氣。”莊繼華只好遺憾的說。

賭,運氣,熊綬雲餘程萬萬萬沒想到莊繼華居然這樣……。

“文革,”熊綬雲感到不妥,但莊繼華沒讓他說下去。

“不用再說,就這樣定了,有便宜不佔,我心裡憋得慌,餘程萬,”

“到。”

“你帶一個連留在鳳凰山,作出要攻城的樣子,比如準備雲梯什麼的,戲要演足,樣子要做得象。”

餘程萬苦着臉接受了任務,嘴裡還是忍不住抱怨:“副師長怎麼又是我呀。鳳凰山我就…。”

“別討價還價,這個任務非你莫屬。”莊繼華臉一扳,語氣嚴厲:“其他人立刻集合隊伍,馬上行動,傷病員由余營長負責轉送。立刻行動。”

這下體現了莊繼華親手訓練的一團的超強素質,從跟着萬守和到強攻鳳凰山,一天走了近百里,打完一場攻堅戰不過一個多小時後,一團又向二十多裡外的老墳山運動。

黑夜中,月光下,一千多人摸黑離開鳳凰山,爲了保密,沒有點火把,一團的戰士在崎嶇的山道上艱難的行進。

“文革,這樣不行,點火吧。”熊綬雲對莊繼華說,不時有戰士摔倒,好在不是什麼懸崖峭壁,摔倒了爬起來又走。

莊繼華看看身後也很爲難,山道不好走,可要是點火把,隔着老遠的山頭就能看見,莊繼華咬咬牙厲聲說:“現在軍官必須作出表率,命令所有軍官都要走在自己部隊的最前面,險要處要有專人看守。不許點火把。”

熊綬雲還想勸,莊繼華卻一擺手:“道南,一千多支火把,隔着十幾裡的山頭就能看見,那還打什麼伏擊,只能被別人打伏擊。我到前衛連,你到後衛連。”

二十幾裡的山路走了整整三個多小時,凌晨三點多鐘時趕到設伏地點,所有的人都累得夠嗆。

莊繼華選擇的伏擊地是段山谷,山谷中間比較平坦,向修水方向的出口有一段大約二十幾米的通道,這段通道的兩側是兩個小山包,莊繼華在這裡佈置了兩個連,機槍連和二營六連,他們的任務是負責截斷包圍圈裡的敵人並阻擊敵人可能的增援,由副團長熊綬雲指揮;沿山谷兩側,是一營和三營,他手上還留着五連爲預備隊。

一團靜靜的潛伏在山林中,等待可能的敵人。

初秋的夜,山風颳來陣陣寒意,連續的行軍讓士兵們疲憊不堪,不少人就這樣趴在哪裡睡着了。

“營長,你說敵人會來嗎?”已經等了大半個小時了,焦躁開始在部隊蔓延,三營的傳令兵悄悄問營長劉靖。

“會來的。”劉靖的語氣更像是在打氣,既給他打氣也給自己打氣。

濃濃的睡意一陣陣襲來,劉靖也忍不住瞌睡一會,腦袋下垂,身子一歪,差點跌倒,驚醒之後趕到渾身冰涼,他心裡一驚,趕緊推推身邊的人。

“醒醒,醒醒,不要睡,這樣睡會生病的。”

挨個把身邊的人叫醒後,劉靖又和副營長沈子剛分頭下到各個連隊,叫醒全營的人。

“媽的,怎麼還不來。”劉靖的發現反映到團部,莊繼華立刻下令所有人都不許睡覺,士兵互相提醒。宋雄夫被叫醒來後看看漆黑的山林,嘴裡小聲的罵道。

“副師長這次是不是看走眼了?”副營長馬育才小聲說。

宋雄夫沒有答話,他心裡也在懷疑,這次伏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謝鴻勳要有可能不回來,也有可能走其他的路。

“等吧。天亮了自然會…”宋雄夫甕聲甕氣的聲音還沒說完。一個士兵急匆匆跑來報告。

“報告,前面發現有大隊人馬在活動。”

“你沒看錯?”來了,宋雄夫和馬育才互相看看,宋雄夫沉聲問道。

“絕不會錯,火把有幾里長。”

“媽的,終於來了,繼續觀察。”宋雄夫忍不住站了起來。

敵人來了的消息立刻傳遍全團,所有的焦躁、不安,一掃而光。

啓明星在天邊隱現時,謝鴻勳的先頭部隊打着火把從一團的眼皮子底下通過,隨後就是大隊人馬,坐在轎子的軍官不時大聲命令:“加快速度,快,天亮前必須趕到城外。”

嘈雜的腳步聲,咒罵聲,喘氣聲,碰撞聲打破了山谷的沉靜,看到這種情況,莊繼華心中大安。長途行軍已經把士兵的體能消耗得差不多了,要是敵人少一半的話……。

大隊謝軍過後,敵人的輜重部隊到了,前面部隊的行動過快,使部隊間脫節,後爲部隊帶着大批騾馬和民夫,行動相對緩慢,等他們到山谷時,大隊敵軍已經過去七八里了。

“開始。”在輜重部隊全部進入山谷後,莊繼華輕聲命令。

隨着這聲命令,沉寂的山谷槍聲大作,輜重部隊的戰鬥力本來就弱,連夜行軍消磨了他們的戰鬥意志,更何況萬萬沒有想到會在此時、會在這裡遇伏,強烈的意外,讓敵人頓時驚慌起來,隊伍一遍混亂。

趁着敵人的這個亂勁,莊繼華下令發起衝鋒。

嘹亮的衝鋒號在山谷四周響起,微光中山林中,雜草中,衝出一條條黑影,他們吶喊着衝下山坡,衝上土路。

一夜的辛勞,整天的奔波,都在這聲吶喊中得到宣泄。

土路上的敵人聽到這四周的槍炮聲,吶喊聲,號聲,看着衝過來的人羣,不知道這裡埋伏了多少人馬。

機靈點的立刻跪地投降,更多的卻是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跑,一營三營從左右兩側迅速衝出樹林,衝上土路,到處都是“繳槍不殺”的喊聲。

謝鴻勳在前面的大隊中忽然聽到後面槍聲大作,他從轎上坐起來,疑惑的看看後面,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但隨後山樑那邊的槍聲越來越密集,隨後是震天的衝鋒號。謝鴻勳跌坐在轎上,他明白輜重隊完了。

“師座!是輜重隊!”參謀長跑來報告,神情慌張。

火光下謝鴻勳臉色鐵青,他看看左右的士兵,這些士兵或坐或躺或拄着槍,無一不是氣喘吁吁。

“我艹他媽的!有這樣打仗的嗎?!”謝鴻勳忽然破口大罵。

昨天出城之時他還信心十足,可在山中走了整整一天,沒見絲毫敵軍的影子,他在杭口附近住下不久,就接到甘士俊飛馬送來的報告,鳳凰山失守,他又立刻就帶着人往回趕,走了大半夜,人困馬乏之際,又遭伏擊。他有些不明白,敵人到底有多少;攻下鳳凰山至少需要一個團,前面的槍聲判斷也至少一個團,在加上圍攻修水的部隊?謝鴻勳搖搖頭感到不對,如果敵人有一個師,那麼應該伏擊自己纔對,而不是隻對輜重部隊下手。

“師座,趕快派兵救援吧,否則輜重隊就完了。”參謀長間謝鴻勳不發一言,只是看着後面發呆。

“傳令下去,放棄輜重隊,立刻回城,要快。”謝鴻勳決然的說。

參謀長呆住了,他看看謝鴻勳又看看周圍的士兵,好像明白了點什麼。

勝利是軍人最好的興奮劑,戰鬥結束時,天已經亮了,一團士兵們興高采烈的打掃戰場;勝利也讓莊繼華的威望空前高漲。

“你說副師長咋知道敵人會來呢?”士兵甲問士兵乙。

“副師長是什麼人,人家受過高人指點,能掐會算,他老人家屈指一算,算定謝鴻勳會從這條道走,所以就帶着我們來這裡了。”士兵乙神叨叨的對士兵甲說。

…….

戰利品豐富,讓莊繼華最感到意外的是,謝鴻勳居然把炮兵放在輜重隊中,大慨是嫌炮兵行動緩慢吧,結果自然是整個炮兵被俘虜,繳獲大炮六門,迫擊炮四門,山炮兩門,另外還有四挺機槍,繳槍三百多支,其他子彈炮彈手榴彈無數。

“沒了這些大炮,恐怕謝鴻勳再也不會去銅鼓了。”莊繼華笑呵呵的對回到團部的熊綬雲說:“對了,把炮兵找出來,一個都不許放走,要動員他們參加我們的部隊。”後面這句是對一旁的團參謀說的。

“別哭喪着臉,打勝仗了,笑笑,笑笑,別讓弟兄們以爲你不喜歡打勝仗似的。”莊繼華見熊綬雲臉色不怎麼好看,便故意逗他。

熊綬雲看着莊繼華長嘆一聲:“我還是不明白,文革,你怎麼就知道謝鴻勳會走這條路的。”

“這裡面的東西多了,有空我再給你解釋,現在趕緊打掃戰場,部隊要轉移。”莊繼華說。

“急什麼,謝鴻勳昨晚不來,難道現在還會來。”熊綬雲一付無所謂的樣子,昨夜他在山丘上等謝鴻勳回軍救援,結果左等沒有,右等沒有,派人打探才發現,謝鴻勳已經逃之夭夭了。

(未完待續)

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巧取(七)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八節 天火(十)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二節 川軍(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二節 交易(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一節 奪軍(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二節 初戰(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五節 雲集(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十節 風雲(七)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一節 奪軍(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蟄伏(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五節 謀功(四)第六節 懲韓(一)第七節 風波(二)第九節 魅影(十)第一節 挽弓(五)第八節 刺廖(六)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一節 蟄伏(九)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四節 戰鼓(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十一節 圈套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四節 謀殺(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視察(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八節 轉折(六)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節 陰雲(七)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八節 轉折(八)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三節 結盟(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五節 試探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五節 盟國(四)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二節 陝北行(一)
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巧取(七)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八節 天火(十)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二節 川軍(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二節 交易(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一節 奪軍(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二節 初戰(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五節 雲集(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十節 風雲(七)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一節 奪軍(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蟄伏(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五節 謀功(四)第六節 懲韓(一)第七節 風波(二)第九節 魅影(十)第一節 挽弓(五)第八節 刺廖(六)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一節 蟄伏(九)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四節 戰鼓(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十一節 圈套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四節 謀殺(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視察(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八節 轉折(六)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節 陰雲(七)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八節 轉折(八)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三節 結盟(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五節 試探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五節 盟國(四)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二節 陝北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