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

馮詭似乎沒有料到蔣介石會有此一問,他猶豫下才說:“自然回安徽,繼續辦我的報。”

蔣介石搖頭露出惋惜之色:“我想請先生留下,現我黨危機重重,我憂心如焚,然我對政治愚鈍,而先生明銳當能爲我查遺補缺。”

蔣介石這話說得很婉轉,馮詭卻聽出話中之意,你說我黨要被掏空了,好,我聽你的,但你不能說完就走了,留下我一人補這個爛攤子。

張靜江笑道:“安徽那個地方太小,容不下你這鬼才,我看你就留下,替介石參謀參謀,也爲黨爲國多出分力。”

馮詭雖然還在猶豫,可神色已經不那麼堅決了,蔣介石抓住機會說:“我請先生擔任我的機要秘書,若要軍銜的話,暫時只能授予上校,將級軍官必須要經過軍委會同意。”

“軍銜就不必要了,馮某一紙蟲,從未想過拿槍,人家槍響我恐怕只會尿褲子,就別給國民革命軍丟人了。”

言罷哈哈大笑,衆人聽他說得有趣,也不由一樂,莊繼華心中搖頭,不知道這個馮詭帶來的是什麼,帶他來是對還是錯。

這幾個人中張靜江是最滿意的,他不但完成了汪精衛所託,也變相消除了擔憂,蔣介石有個壞習慣,一言不合拔腳就走,以前在粵軍中是這樣,後來辦黃埔軍校也是這樣,以前孫中山惜其才,每每派人追回,他現在若走,恐怕只有人高興,沒有人追。

隨後又閒聊一陣,曾擴情想到還要去寫文章,聯絡報社,沒說兩句就要告辭,莊繼華趁機與他一道離去,蔣介石也沒留他們,只是勸勉兩句,讓他們走了。

等兩人走的背影在門口消失後,蔣介石才問馮詭:“無常先生,你認爲以後我應該怎麼作?”

“對蘇俄,我們要利用,沒有他們的支持北伐會很艱難;對[***]要利用,也要控制。”馮詭說:“控制的方式就是利用法律,所以莊文革那三個法案要儘快制定出來,另外,[***]不是說我們有左中右三派嗎,其實[***]內也並非鐵板一塊,也分派,激進派,中間派,穩健派,激進派緊跟蘇俄,蘇俄怎麼說他們怎麼做,穩健派則主張以我黨爲主,他們爲輔,陳獨秀、張國燾就是這派中人,激進派則以蔡和森、瞿秋白爲代表。”

[***]不象國民黨,內部情況從未對外宣佈,蔣介石大奇:“先生從何而知?”

“從《新青年》《嚮導》上得知。”馮詭略有些得意:“[***]雖然極力掩飾他們的內部分歧,但難免有蛛絲馬跡泄漏,只要仔細揣摩就能發現。”

“那麼如何拉住穩健派,打擊激進派呢?”張靜江大感興趣,他雖然沒有參加西山會議派,可是對他們卻略有同情,對[***]在國民黨內的發展感到擔心,更主要的是[***]到目前爲之還沒有露出明顯的破綻。既不想造成國共合作破裂,違犯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又要抑制[***]的發展。這讓他感到沮喪,不過經過馮詭的分析,他陡然發現原來[***]還是有很多弱點的,信心油然而生。

“拉住穩健派的方法就是多與陳獨秀等人聯繫,聽聽他們的意見,必要時做些讓步,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樣可以提高他們在黨內的威望;打擊激進派就要儘快立法,立法的目的就在於給他們劃條線,一旦越過這條線,就堅決打擊。”馮詭接着解釋:“另外還要把蘇俄與[***]分開看,要促成[***]與蘇俄的分離。蘇俄首先是照顧他們的利益,並非無條件的支持我黨,我聽說,蘇俄給我們的武器,大部分我們都給了錢,並非無條件給予,是這樣嗎?”

蔣介石點點頭:“除了最初的幾千支槍外,其他的我們都付了錢的,包括沙基之後到的那批武器裝備。”

“這個情況要儘快透露出去,讓國民知道。”馮詭立刻說道。

“爲何?”蔣介石不解:“英美帝國主義可以此爲藉口,進行干涉。”

“他們早就知道蘇俄在支援我們武器,但國民不知道的是這些武器我們都付了錢的,還以爲是蘇俄無條件支援我們的,因此他們盲目對蘇俄崇拜,把真相揭示出來,可以讓更多的人看清蘇俄的目的,我們用不着對他們感恩。”馮詭解釋道。

蔣介石和張靜江同時稱是,蘇俄在廣州的威信很高,大都是因爲人們對蘇俄有種感恩的情緒,英美等歐洲列強從未支持過廣州政斧,而蘇俄卻送來武器,派來顧問,所以廣州人民由衷感激,因此從未想過蘇俄其實也有他們自己的目的,武器裝備大都是付過錢的,而且這些裝備還是一些淘汰的舊裝備。

第二天蔣介石出席大會,在會上他再次發言,強烈要求通過北伐議案,指責反對北伐的意見是對軍閥妥協,是對革命的背叛,他聲稱北伐並非是要明天就進行,通過北伐議案只是表明我們的態度,我們要將革命推進到全國的態度,如果連這個態度都沒有我們還奢談什麼革命,還有資格自稱革命者嗎?

蔣介石之後,張靜江也破例要求發言。張靜江雖然是監察委員,但由於行動不便,因此很少參與會議,發言就更少了,這次大會進行到現在他還從未發言,所以張靜江的這個姿態引起出席會議的代表的高度重視。

張靜江在發言中旗幟鮮明的支持蔣介石,他歷數總理數次發動北伐,以及他的臨終遺言,北伐議案就是表明我們要繼承總理遺志,將國民革命進行到底。…………。

張靜江發言之後,會場上一遍混亂,許多代表臨時請求發言,眼看局面有可能被扭轉,季嘉山親自出馬在大會上大談北伐的不利因素,最後他以作結論的口吻說道目前提北伐是不合時宜的,建議暫時不要通過北伐議案,留待下次會議解決。隨後張太雷代表[***]發言支持季嘉山,並建議立刻對北伐議案進行表決;汪精衛接受了這個建議,表決的結果北伐議案沒有通過。

北伐議案雖然沒有通過,但蔣介石卻沒有向以前那樣激憤,表情很平靜,似乎默默接受了這個現實。隨後進行的選舉中爆出一個笑話,李濟深大聲問沒到場的是否可以推選,在得到肯定答覆後,李濟深在選票寫下胡漢民三個字後甩頭離去,結果胡漢民以高票當選。

蔣介石在這次大會上還被推舉進入中常委,但他的神色還是那樣不喜不悲,似乎有種失落,同樣有這種情緒的是張國燾,[***]在這次大會上並沒有執行中央的決定,雖然在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的比例較上屆少,但關鍵的各部秘書全部被[***]人掌握,此外深受[***]影響的國民黨左派佔了一半左右,兩者相加,[***]的勢力明降實升,國民黨右派幾乎全軍覆滅。

對於這個結果伍朝樞已經預料到了,選舉結束後,他不悲不喜的與孫科一起隨人流向外走,到了門前就看見李彥國正在庭院中來回踱步,看到他們倆就快步向他走來,伍朝樞向他遞出個責備的眼色,李彥國醒悟的放慢腳步,待到了伍朝樞的面前,李彥國把手裡的報紙遞給他,然後一言不發。

伍朝樞沒有馬上看,而是笑着邀請孫科共進午餐,孫科擺手拒絕,他的心情煩躁感到被騙了,在上海時陳獨秀答應得好好的,可是臨到選舉卻變卦了,[***]員當選中央委員的人數雖然少了,但實權卻大大增加,各部關鍵職位幾乎都被[***]把持。孫科有些後悔回來參加大會。

等孫科走後,伍朝樞才與李彥國一起上車,在車上他纔打開報紙,報紙是孫文主義學報,頭條就是《蘇俄爲什麼反對北伐》,看到這個標題他先是一愣隨即精神大振,也不說話,只是聚精會神的閱讀,李彥國心中一笑,掉頭吩咐司機開車。

伍朝樞看完之後,閉上眼睛思考會才說:“當浮一大白,彥國,東坡樓。”

伍朝樞的聲音裡透着喜悅、興奮,李彥國微笑着說:“我讓濟遠在快活酒家定了包房,他正在那裡等我們。”

“好,知我者彥國也。”伍朝樞大笑道。

快活酒家是去年秋季新開的飯莊,老闆是從潮汕過來的,飯莊以經營海鮮爲主,口味以川味爲主,不過針對廣東人不喜辣,減輕了麻辣,在甜食滿街的廣州飲食界也算獨樹一幟伍朝樞他們到時,濟遠已經在包房等候,見他們來了,一邊招呼夥計上菜,一邊對伍朝樞說:“雲公,上次我來時吃的紅燒老鼠魚,那味道別具一格,今天你可要好生嚐嚐。”

伍朝樞精神煥發滿面笑容:“好,今天吃什麼都是美味。”

“哦,”濟遠也笑道:“還是彥國厲害,他說看後保定請客,看來又被他料到了。”

“該請,想吃什麼隨便,我請。”伍朝樞大度的說。

“濟遠兄,你都點了些什麼,該不會替雲老省錢吧。”李彥國說完三人一齊大笑。

待夥計退出之後,伍朝樞才把報紙拿出來,指着標題說:“看來蔣介石已經意識到蘇俄與[***]的危害,開始着手準備對付他們了。”

“彥國也是這樣說,開始我還不信,不過後來王茂如找我,請我們配合,我這才覺出味來。”濟遠說道。

“王茂如找過你?”李彥國有些奇怪,爲何沒告訴他。

“對,你走後不久,王茂如就來了,他說希望我們羣報配合,以造成更大的聲勢,我這才感到你說得對,這事的後面肯定是蔣介石指使。”濟遠解釋道。

“你們看這篇文章的腔調與蔣介石的發言如出一轍,而且沒有蔣介石的同意孫學會敢公開指責蘇俄嗎?”伍朝樞說。

“這肯定是蔣介石指使的,但我不明白爲何他要在這個時候作這樣的事,北伐議案已經被否決了,這時才作是不是有點晚了。”李彥國提出了個關鍵問題。

“問得好,”伍朝樞點頭道:“這纔是其中的關鍵。難怪今天蔣介石的病好了,難怪今天議案被否決他也無動於衷,原來他的文章作在這裡。嗯,高明,高明,必須喝一杯。”

說罷,他舉起酒杯向濟遠示意,濟遠心裡雖然焦急,卻也無可奈何的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放下酒杯,伍朝樞才意猶未盡的說:“蔣介石的目的是想利用議案被否決的機會,在宣傳上向[***]發動反攻,你們看,”他拿起報紙念道:“‘北伐是總理的遺志,是衡量一個革命者是真革命還是假革命的試金石。’,蔣介石的文章大慨就是作在這裡。”

濟遠有些糊塗了,他不解的看着伍朝樞:“他要作什麼文章?”

“這還不明白,真革命的支持北伐,假革命的反對北伐,你看現在廣州各大學校的學生們高喊革命,其實他們那懂革命是什麼,只是簡單的認爲學習蘇俄,打倒軍閥帝國主義就是革命,那好北伐就是打倒軍閥,你不支持,還算是革命嗎?”伍朝樞想想都有些好笑。

“更重要的是,[***]一向自詡爲最革命的,總是指責我們國民黨,現在我們要求北伐,要求向軍閥發起進攻,蘇俄和[***]卻阻撓,這算什麼。”李彥國笑笑說道。

(未完待續)

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曙光(十)第一節 蟄伏(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八節 轉折(五)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一節 返川(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一節 突破(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二節 起航(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七節 生機(四)第二節 策劃(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節 結盟(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十節 暗棋(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三節 戰鼓(五)第十節 暗棋(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一節 挽弓(十)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積聚(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十節 暗棋(五)第十六節 誓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一節 返川(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節 婚禮(二)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八節 轉折(三)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十節 撤退(四)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二節 交易(五)第一節 遏制(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八節 天火(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十五節 教導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一節 突破(六)第五節 盟國(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一節 蟄伏(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挽弓(九)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盟國(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川軍(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三節 聚才(四)第七十四節 解惑
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曙光(十)第一節 蟄伏(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八節 轉折(五)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一節 返川(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一節 突破(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二節 起航(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七節 生機(四)第二節 策劃(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節 結盟(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十節 暗棋(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三節 戰鼓(五)第十節 暗棋(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一節 挽弓(十)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積聚(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十節 暗棋(五)第十六節 誓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一節 返川(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節 婚禮(二)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八節 轉折(三)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十節 撤退(四)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二節 交易(五)第一節 遏制(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八節 天火(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十五節 教導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一節 突破(六)第五節 盟國(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一節 蟄伏(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挽弓(九)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盟國(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川軍(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三節 聚才(四)第七十四節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