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

莊繼華皺皺眉說:“宮同學,你這樣說是不是太絕對了。”

彭分田看看莊繼華,他感到面前這個人對農村雖然不瞭解,但卻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堅持自己的觀點,只是因爲謹慎而不願意說出來。

“一生一世,甚至下一代也這樣,我估計做不到。但我不認爲我現在做的沒有意義,我個人的體會是要解決農村問題首先就是要解決農民的經濟問題,改善他們的經濟條件,所以要發動農民起來爭取他們的權利。而發動農民就一定要讓他們認同你,作出這點犧牲我認爲是值得的。”

彭分田停頓一下,咽嚥唾液,然後又說:“大多數農民愚昧和落後這兩點我都承認,要改變他們的這種狀況,就更要發動農民,只有讓他們自身認識到愚昧和落後,他們纔有可能進行改變;而只有讓他們認同你,接受你;你說的話他纔會相信,纔會接受。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到底是作實際工作的,不象那些學生盡是些空洞的口號和天真的想法;讓莊繼華更佩服的是彭分田說這番話時的態度,誠懇、毫不作僞;絲毫沒有說教,更不是什麼說教。這是一個殉道者,象中世紀的苦修士,爲信仰執着、堅持。

莊繼華默然,他從來都很佩服這樣的人,不管他是堅持信仰還是堅守道德,不因身份、金錢、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始終堅守自己的堅持;在前世他也遇見過這樣的人,對這樣的人,他只有一個字——服。

“*兄對農村好像也有想法,能不能給我們說說。”彭分田問道。

莊繼華淡淡的說:“那裡,我對農村瞭解不多,說不上什麼的。”

“我在作農運時感到一些困惑的問題;農村中宗族之間的矛盾很多,有些矛盾甚至發展到宗族械鬥的程度;另外還有些問題,比如農民起來後,有些人就會以報復爲目的,這些都讓人頭疼。”

莊繼華這才明白彭分田是真心想與他探討問題,而不是宣傳。

“這些問題是必然的,羣衆有些時候也是盲目的,所以要引導要教育也要限制。”莊繼華謹慎的,儘量用委婉的口氣說:“譬如吃飯,不吃要餓死,吃多了就要撐死。所以我以爲發動農民的速度不要過快,以農村幹部的數量決定發展的速度。同時以法律法規的方式指導和限制其中的過火行爲。”

“可是目前沒有指導農運的法律法規?”宮繡畫再次插口說道,彭分田則若有所思。

“沒有可以制定,這就是政斧和政黨的作用,貴黨可以推動制定一個法律或者法規;更重要的是儘快培養一批懂法理解政策的幹部。”

“我發現你的觀點和那個改之差不多呀,不是受他的影響吧。”宮繡畫懷疑的問。

“什麼受他的影響,這就是我的觀點。”莊繼華剛涌起的對她的一些好感快消失完了,語氣帶有一絲不耐煩。

“哦,明白了,你就是改之。”

“怎麼打算羣起而攻之。”莊繼華滿不在乎的問。

“呵呵,看,心虛了吧;放心吧,我不會攻擊你的,我還要採訪你和你們營。”宮繡畫一副找到秘密的得意樣。

“採訪我?”莊繼華有些不解,隨即就明白了:“周主任同意了?”

“當然,本姑娘的眼淚剛掉兩滴,他就投降了;不過不准我去最前沿,最多到營一級。”得意中又有些失落。

莊繼華心想你那樣子去最前沿,恐怕要嚇出真眼淚了。

“那是爲你好。”

三人正說着,李之龍看見他們在這裡,便過來,他一來話題立刻走向今天的大會。莊繼華這才知道,今天參加會議的不但有揭陽各鄉的農民代表,還有從海陸豐來的代表,以及昨天到的廖仲愷和彭湃,連蔣介石都要出席這次大會。

這倒讓他慎重起來,原以爲只是簡單的維持一下次序,這下要提高到警戒的水平,想到這裡心裡埋怨錢大均,怎麼這麼重要的情況都不通報給呢?於是便向幾人告辭,重新去檢查警戒部署。

檢查過程中錢大均才匆匆趕來告訴他蔣介石、廖仲愷、彭湃都要出席這次大會,要他加強警戒,他沒好氣的抱怨怎麼現在通知,我們負責警衛的卻最後才知道,上面究竟在想些什麼。錢大均也沒法,他也剛知道,這顯然是上面的人安排出錯了,他也只能安慰莊繼華幾句,然後與莊繼華一起重新檢查一遍周圍的安全警戒。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會場,會場上彩旗飄揚,人聲鼎沸。蔣介石、廖仲愷、彭湃和幾個穿長衫的坐在主席臺,還有及時彭分田。

大會司儀宣佈開會,會場上鼓樂齊鳴,口號震天,夾雜着噼噼啪啪的鞭炮響,好不熱鬧。

廖仲愷代表大元帥行營和國民黨中央黨部宣佈揭陽農會成立了,並致賀信。賀信中說農民問題是中國國革命的首要問題,在農村我黨主張實行耕者有其田,以解決民生困苦,故而我黨支持成立農會,希望揭陽農友在農會帶領下實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推進革命的發展。農會成立之後,沒收揭陽之逆產半數歸農會,十分之三歸工會,十分之二歸學校,大本營及我黨分文不取;….。廖仲愷的講話激起陣陣掌聲和口號。

蔣介石的講話讓莊繼華有些吃驚,蔣介石一身戎裝,看上去英武之極,其實莊繼華見到蔣介石之後就發現,蔣介石的相貌還是很英俊瀟灑的,並非某些傳說那樣醜陋不堪。

“…本軍是總理親手締造的部隊,當堅決實行三明煮義,救國救民;本校長也是出身農家,深知農民的艱苦,故而更希望農友組織起來,厲行革命,鯉湖的勝利就有你們功勞;所以我決定送給農會槍100支,子彈5萬發,以供農會武裝。…..。”

蔣介石很大方,一下就送出去100支槍,5萬發子彈,這纔是讓莊繼華意外的地方。但他又注意到蔣介石的講話下面的反應不怎麼好,他悄悄的問旁邊的一個農民,那個農民見是個軍官問話,自然如實相告,原來蔣介石的浙江口音聽來很費勁,好多都沒聽懂,這反應自然….,這讓莊繼華啼笑皆非。

隨後彭湃的講話有別出一格,彭湃首先問:“農友們!我們怎麼樣才能過上好曰子?”

“讓彭菩薩當皇帝。”下面的羣衆大聲叫道。莊繼華有些發呆,彭湃在東江地區農村的威望很高,被當地農民稱爲彭菩薩,但沒想到已經高到這種地步。彭湃寬容的一笑:“我們現在沒有皇帝,也不需要皇帝;我們農民要想過上好曰子就要起來鬥爭,自己當家做主人,今天我們成立農會就是要把我們農友的力量集中起來,向土豪劣紳宣戰,同心同力,實行減租減息……。”

蔣介石在大會快要結束時離開的,在學校門口他看見莊繼華在安排對隨後的遊行的護衛,他把莊繼華叫過去,問他怎麼看今天的大會。莊繼華簡單的說:“成立農會很必要也很好,但對農會要引導也要約束。”蔣介石聽後不置一詞。

第二天許崇智率第七旅從潮安回到揭陽,下午東征軍總部在揭陽召開軍事會議。

彭分田:打土豪,分田地;快把票交出來。

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節 曙光(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九節 殤(六)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五節 盟國(七)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三節 結盟(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突擊(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三節 巧取(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一節 黨爭(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三節 戰鼓(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三節 重起(三)第二節 投敵(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節 救亡(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二節 策劃(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五節 海關(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四節 戰鼓(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二節 重建(二)第五節 突擊(四)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三節 交易(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五節 調整(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二節 說汪(二)第三節 狙擊(四)第五節 積聚(七)第三節 魅影(五)第八節 日薄(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二節 川軍(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四節 酒會(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十節 風雲(二)第十節 撤退(一)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八節 轉折(八)
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節 曙光(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九節 殤(六)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五節 盟國(七)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三節 結盟(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突擊(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三節 巧取(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一節 黨爭(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三節 戰鼓(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三節 重起(三)第二節 投敵(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節 救亡(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二節 策劃(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五節 海關(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四節 戰鼓(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二節 重建(二)第五節 突擊(四)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三節 交易(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五節 調整(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二節 說汪(二)第三節 狙擊(四)第五節 積聚(七)第三節 魅影(五)第八節 日薄(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二節 川軍(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四節 酒會(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十節 風雲(二)第十節 撤退(一)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八節 轉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