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

陪熊式輝吃過早飯後,莊繼華便告辭了,他必須參加戰區每天例行的敵情通報,這個會議主要由他和參謀長、作戰處的參謀們參加。馮詭是東北行轅副主任,由他與熊式輝交談,給雙方都留下餘地。

待莊繼華走後,馮詭笑呵呵的請熊式輝到旁邊的小院喝茶,他的笑容在熊式輝眼中顯得異常狡詐。

司令部佔用的這個學校是村裡祠堂改建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裡是村裡唯一能容下司令部的建築。學校的學生就是村裡的孩子,司令部進駐後,學生們改到村公所上課。

馮詭沒有住在司令部內,祠堂的房間明顯不夠,僅僅容下少數主要軍官,其他人都分散住在村民家中,馮詭也不例外。

馮詭的住處在祠堂附近的村民中,村民的家並不大,就兩間房,院子裡有兩株香椿樹,在院子一角還搭着葡萄架子,葡萄藤已經爬滿架子,綠葉中晶瑩剔透的葡萄。

院子裡,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正坐在那掰玉米,看着馮詭帶着幾個人進來,便連忙站起來將他們迎進院內,馮詭笑着告訴她,不用忙,搬幾張凳子到葡萄架下便行,姑娘很快從屋內搬出幾張凳子,然後有捅開爐子生火燒水。

馮詭以主人身份招待熊式輝,李安定和肖山令沒有隨他們過來,兩人被李之龍拉到政治部去了,政治部在村子的另一頭;這裡只有熊式輝和他的秘書,在馮詭和熊式輝坐下後,他的秘書便將熊式輝的秘書拉到一邊,幫姑娘掰玉米。

“再過一個月就可以吃葡萄了。”馮詭慢悠悠的看着頭頂的葡萄,熊式輝笑了笑沒有開口,現在他穩坐釣魚臺,畢竟他佔着政治上的優勢。

馮詭也不着急,依舊是那樣不慌不忙聊起了天氣,熊式輝也隨口應付,很快姑娘將水燒好,馮詭的秘書泡好茶端來。

“這是我從雲南帶來的下關沱茶,熊主任嚐嚐。”馮詭端起茶碗。

熊式輝看看茶碗,這的確是茶碗,倒了茶水便可以吃飯,馮詭笑着說:“鄉下簡陋,主任就將就下吧。”

“北人粗礦,南人精細,從這上面就能看出。”熊式輝也笑了笑,他也不是沒在北方待過,當初在保定軍校求學,在北方生活了好幾年,不過從保定軍校畢業後,他便一直在南方,也從未體驗過北方農家生活,這種喝茶方式自然也沒見過。

“條件使然,”馮詭搖頭說道:“北方富戶喝茶也同樣用細瓷,農家用碗,不過是買不起而已。”

“此言有理,聖人曾說,倉稟實而知禮節,想來便是如此。”熊式輝也不單單是領兵作戰的將領,也讀過不少書,否則蔣介石也不會讓他掌控江西數年。

“可如何倉稟實就講究了,”馮詭提起茶壺給熊式輝倒上水,邊倒邊說:“從歷史上看,老百姓其實並不管你什麼主義,什麼理想,輕徭役,薄賦稅,與民修養生息,老百姓自然安定下來,不管什麼GCD還是其他什麼,宣揚再好,老百姓絕不會跟着他們造反。”

熊式輝一直保持着警惕,馮詭此言一出便品出了其中的味道,沒有動眼前的茶碗,他微微皺眉望着馮詭:“無常兄,有什麼話不妨明說,我熊式輝不是不講理的人。”

馮詭端起茶碗喝了口水,然後才慢慢的說道:“東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民衆富有,非關內可比,而且,東北人姓情耿直,易於統治,所以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之才,亦能統領此地,委員長將這塊地區交給我們是對我們寄予莫大期望。”

“那是,委員長的苦心,我非常理解。”熊式輝隨口答道,東北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僅次於江浙,加之人口稀少,荒地很多,生活比關內容易。不過馮詭在這時提起這個問題,熊式輝絕不會簡單的認爲馮詭是在感嘆。

馮詭沒有在意熊式輝的態度,他接着說:“但東北的問題複雜在於蘇俄,蘇俄從未停止染指東北的野心,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就已經暴露出來,雖然被委員長拒絕,可此後斯大林策動了疆省叛亂,這場叛亂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平息,我們在蒙古和疆省贏了斯大林兩回合,可斯大林會不會就此罷休嗎?我認爲不會。”

熊式輝的神情依舊平靜,馮詭說的這些,他已經考慮到了,在黃山別墅時,蔣介石也提醒過他,到東北後一定要警惕蘇俄,要嚴防GCD。

疆省叛亂在中蘇達成諒解後,蘇軍開始撤離疆省,而中國方面的實力再度增強,從江南調來的部隊抵達疆省,白崇禧展開了全面攻擊,胡宗南率領北路軍從塔城沿中蘇邊境南下,劉文輝率二十四軍突破天險鐵列買提達阪,從南面包抄伊寧;白崇禧親自指揮中路軍,正面強攻果子狗。

在蘇軍撤退後,叛軍本就人心惶惶,士氣低落,面對士氣如虹的平叛部隊,根本無法抵擋,在六月初平叛部隊光復伊寧,隨後分兵追剿叛軍,在中蘇邊境將叛軍七千主力聚殲,白崇禧下令將全部叛軍俘虜槍斃,剩餘叛軍散入天山深處,平叛部隊轉入剿匪階段。

整個平叛過程,充斥着血腥的殺戮,光復伊寧後,白崇禧下令實行甄別,城內的維族幾乎被殺絕,追剿過程中,凡是向叛軍提供過糧食馬匹,協助過叛軍部落,幾乎被斬盡殺絕,伊犁河河水再次被染紅,這一次是復仇之血。

這次屠殺被塔斯社向全世界報道,可引起的反響卻不大,西方社會根本不相信塔斯社,不過,蔣介石趁機將白崇禧召回渝城,重新出任副總參謀長,胡宗南也調離疆省,重新回到陝西,升任第八戰區司令,成爲黃埔一期中第三個出任戰區司令官的學生。

中蘇達成協議的另一個結果是蒙古境內中蘇對峙的局面緩解下來,蘇蒙軍主力東進,中[***]隊主力也同樣東進,蒙古境內只留下第六集團軍和傅作義三十五軍,以及反正的李守信僞軍。

駐守在中蒙邊境地區的四十九集團軍也開始秘密向東移動,隨着東北軍整編結束,進入冀東,整個東北戰區的兵力部署開始調整。

這些情況熊式輝是不知道的,但馮詭卻很清楚,莊繼華雖然身在冀東,但與全國幾個重要戰場都保持着聯繫,疆省的劉文輝隨時將情況向他通報,徵蒙軍的內部也有他安插的釘子,隨時向他通報蒙古境內的情況變化。

除了他自己的情報來源,軍統和中統也隨時向他通報東北和江南的敵情變化;莊繼華與蔣介石關係微妙,但現在他依舊是東北戰區司令,手下控制着國民黨最驍勇善戰的百萬大軍,正在進行光復東北的作戰,軍統中統有責任協助他。

馮詭看着熊式輝繼續說道:“除了外面的威脅,GCD也開始向東北滲透,在華北會戰前期,八路軍晉察冀兩支部隊已經進入東北,以東北目前的空虛,相信他們很快便能站住腳,而且,林B率領的新11軍也正在試圖進入東北。”

熊式輝的神色終於變了,這個情況是他不知道的,如果是這樣,那光復東北後,便立刻會進入國共之爭。

“莊司令是怎麼想的?”熊式輝鄭重的問。

“[***]的問題必須放在全國範圍來解決,”馮詭心裡滿不是滋味,他對GCD沒有絲毫好感,從二十年前他便開始[***],可沒想到現在卻要協助莊繼華與GCD合作,但有一點他認爲莊繼華是對的,經過殘酷的七年戰爭,中國已經精疲力竭,沒有二十年時間是根本沒法恢復的,戰後中國不能再出現內戰。

“經過七年戰爭,GCD的力量發展很快,總兵力可能達到百萬之衆,如果採用軍事手段解決GCD問題,勢必引起一場新的戰爭,而我們也再也經不起一場戰爭,文革的意思是對進入東北的八路軍部隊進行限制,不動用武力。”

沒有了曰本人的威脅,國共問題立刻凸顯出來,戰後如何對待[***],國民黨內也存在兩種觀點,張治中楊永泰等人認爲,可以用和平手段解決[***]的軍隊和爭權問題,他們的理由與莊繼華大同小異;但陳誠顧祝同等軍事將領則認爲,經過七年抗戰,國共兩黨軍事實力不是縮短了,而是增大了,所以他們認爲,如果延安願意交出爭權和軍隊,政斧可以容納他們,如果不,那就軍事解決。

熊式輝還沒有捲入這場爭論中,他沒對這個問題發表任何觀點,誰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熊式輝眉頭輕皺,一言不發。馮詭輕輕吹了下茶水,抿了口茶。

葡萄架下陷入沉默,良久,熊式輝才問:“如何限制?”

馮詭將茶碗放下:“隔離,按照陝甘寧的方式,將他們的控制區與我們的隔離開。”

“如果他們搶佔了長春瀋陽哈爾濱這樣的城市呢?”熊式輝的問題開始尖銳起來。

(未完待續)

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三節 整編(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一節 挽弓(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一節 奪軍(六)第八節 南線(三)第五節 盟國(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暗戰(二)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十節 撤退(二)第七節 閃電(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五節 曙光(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七節 閃電(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巧取(七)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一節 遏制(九)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三十九節 變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九節 號角(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生機(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九節 魅影(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法幣(四)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七節 生機(二)第一節 出兵(三)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三節 會戰(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九節 魅影(一)第五節 “異心”(四)第二節 投敵(四)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四節 戰鼓(四)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七節 風波(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十節 虎嘯(九)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十四節 亂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七節 風波(六)第二節 策劃(一)第八節 日薄(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十節 餘波(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八節 轉折(十三)
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三節 整編(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一節 挽弓(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一節 奪軍(六)第八節 南線(三)第五節 盟國(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暗戰(二)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十節 撤退(二)第七節 閃電(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五節 曙光(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七節 閃電(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巧取(七)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一節 遏制(九)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三十九節 變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九節 號角(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生機(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九節 魅影(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法幣(四)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七節 生機(二)第一節 出兵(三)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三節 會戰(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九節 魅影(一)第五節 “異心”(四)第二節 投敵(四)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四節 戰鼓(四)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七節 風波(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十節 虎嘯(九)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十四節 亂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七節 風波(六)第二節 策劃(一)第八節 日薄(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十節 餘波(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八節 轉折(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