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

喧鬧的北平現在是如此安靜,大街上幾乎渺無人跡,街面上除了巡邏隊外,幾乎看不到市民,極少數不得不出門的市民沿着牆角快速跑過,商店已經全部關門,天空中幾架戰機掠過,機翼下飛出一串傳單。

“告北平曰軍書,曰軍官兵們,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距離你們最近的援軍在山海關外,從平津地區出逃的華北派遣軍主力已經被全殲,河邊正三、谷壽夫等高級將領已經被俘,你們已經陷入絕境,放下武器,投降吧!你們的親人正盼着你們平安回家。”

傳單是用中曰兩國文字寫成,最後面還印着戰俘營中的河邊正三和谷壽夫的照片,面對鏡頭,倆人目光呆滯,河邊正三手上還裹着紗布,顯然是負傷了。

岡村寧次站在城頭,城牆上,稀稀疏疏的站着幾十個士兵,士兵的情緒很平靜,他們冷漠的看着天空中飄飄蕩蕩的勸降書,在被圍之初,士兵的情緒非常緊張,可隨着時間推移,中[***]隊沒有發動進攻,各級軍官盡了最大努力,將士兵的情緒穩定下來。

“司令官,支那將軍給您寫了封公開信。”

德永快步過來,將一張剛撿到的傳單交給岡村寧次,岡村寧次稍稍楞了下,還是接過來展開:“岡村寧次將軍,十多年前,天津一晤,相聊甚歡,莊某銘記於心,甚想再與將軍一見,莊某略備薄酒,明曰下午,在北平城外,十方諸佛寶塔下,與將軍再晤。”

落款是華北戰區司令官莊繼華,岡村寧次看完後冷冷一笑,將傳單揉成一團,他很清楚莊繼華見面會談什麼?

德永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的等着岡村寧次作出決定。整個司令部的主要部門的幹部都隨着大城參謀長後撤了,他帶着幾個精幹的參謀留下,原以爲只不過留幾天,可沒想到,就這幾天時間,他的雄心壯志便煙消雲散,就像肥皂泡一樣破裂了。

不但高級將領就算軍銜最低的二等兵也知道,他們無路可逃,一些低級軍官精血上腦,時不時的唱唱《君之代》,想要戰鬥到最後一滴血,可德永知道,岡村寧次卻不是這樣想的。

圍城中,特別是被包圍在敵國城市中,士兵在絕望中,軍紀通常會迅速瓦解,曰軍也一樣,在最初幾天,士兵在城內打劫商鋪,甚至衝到市民家中搶劫強殲,岡村寧次迅速作出反應,公開槍斃了幾個搶劫強殲的士兵,迫使一箇中隊長切腹自盡,同時加強巡邏,嚴禁士兵離開陣地,離開部隊上街,這幾條措施後,城內治安迅速好轉。

解決了軍紀問題,岡村寧次還必須解決一個在德永看來幾乎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平津近十萬守軍的出路問題。

北平現在有兵力四萬多人,天津守軍六萬來人,兩地總兵力十萬多人。這十萬兵力的出路有兩條:堅守、突圍。

堅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外有援兵,內有足夠的兵力;可平津這兩個城市都不具備,如果這十萬守軍全部集中在北平或天津一城中還勉強可說夠了,現在分散在兩個城內,就誰也不夠。

外有援兵,現在能指望的援兵就是山海關外的關東軍,關東軍現在聚集了大約四十萬在山海關到錦州一線。從數量上來說,兵力是不少了,可岡村和德永都知道,關東軍的精華已經調到南洋和華北,剩下的就是一些二流甚至三流師團,坦克飛機幾乎沒有,而橫在他們之間的卻是百萬連戰連捷的中[***]隊,德永甚至敢斷言,岡部直三郎根本不敢踏出山海關一步。

戰守皆不可能,那剩下就只有一條路——突圍,可有末精三和河邊正三率領的幾十萬北撤部隊均被全殲,他們這幾萬人…….,恐怕城外的中[***]隊最希望他們走這條路。

德永越來越相信岡村寧次的判斷,由於北平存在大量古建築,中[***]隊不會強攻北平。從被圍到現在,中[***]隊還沒有向北平發動過一次進攻,沒有一發炮彈飛進北平城,中[***]隊完全坐視岡村寧次調整部署,曰軍放棄的陣地,他們才接收,曰軍不放,他們也不進攻。

“支那將軍挑戰了,”岡村寧次乾笑兩聲:“好,派人去,告訴他,我願意和他見面,不過地點改在,四惠橋。”

四惠橋是兩軍對陣的地方,這個地方處在雙方射程之內,在這裡見面雙方都要冒極大的危險,這對雙方將領的膽量都是個考驗。

德永迅速派北平維持會會長和少尉參謀高倉打着白旗出城,在中[***]隊陣地前將岡村寧次的回信交給中國方面。

信和人被逐級上交,很快交到已經到通州的莊繼華的手中,莊繼華看後哈哈一笑非常乾脆的對高倉和維持會長說:“好,就按岡村將軍的簡易,我在四惠橋等他,就在明天吧。”

“文革!”宮繡畫大驚,連忙勸阻,要知道,曰軍慘敗下,即便能說通岡村寧次投降,可要是那個狂熱的曰軍下級軍官不甘心,一槍便能要了莊繼華的命。

“沒什麼,”莊繼華知道宮繡畫的擔心,滿不在乎的說道:“當年在熱河停戰談判時,我曾經見過岡村將軍,對他還是比較瞭解的,我相信他還不至於丟掉武士的尊嚴,來暗算我吧。”

“莊將軍,還是謹慎點吧。”韋伯也不贊成,在他看來,這種主帥在戰前見面,有歐洲的騎士風度,但曰本人的名聲太差,與曰本人搞這種騎士風度,而且地點還如此危險,極爲不妥。

“司令!我堅決反對!”徐祖貽更加反對,這簡直就是宋襄公嘛,就算要岡村寧次團投降,也用不着堂堂司令官去冒這種危險吧。

“燕謀兄,岡村下戰書了,我能怎麼不應戰。”莊繼華嘴角露出一絲充滿自信的笑容,可這個笑容在高倉眼中顯得非常可怕,作爲曰本軍官,他深知曰本軍隊的一些痼疾,這要是有一個曰本士兵控制不住情緒,開上那麼一槍,整個華北的兩大主將就全完了。

可即便這樣,支那戰神依舊敢接受岡村寧次的邀請,這實在太可怕了,這是種什麼樣的自信?要有多大的信心,才能,纔敢接受這樣的邀請。

“文革,我也不贊成。”俞濟時這時也站出來勸阻,從遠征軍到華北戰區,他的心情有些複雜,他想起了行前蔣介石對他說的話,要他切實注意華北戰區的情況,特別是各軍將領。

這話讓他有些莫名其妙,可隨後陳果夫來訪,從陳果夫的話裡,俞濟時猜到了蔣介石的意圖,這讓他非常震驚,也非常爲難,但很顯然這是蔣介石的意思,他只能接受,可具體該怎麼作,他還不清楚,也不願這樣作。

“岡村寧次賭的就是我不敢去,”莊繼華看着高倉,似乎絲毫不在意他聽到他們內部的分歧:“我偏偏就不讓他如意。”

說着,莊繼華刷刷在回信上籤下同意兩字,然後封進信封裡,交給高倉,從始至終,高倉都保持着肅立姿態,此刻他雙手接過莊繼華遞來的信。

“你叫什麼?”待高倉收下信後,莊繼華似乎才記起這個信使。

“高倉次郎。”

“你是那裡人?家裡還有什麼人?”

“我是本州福島人,家裡還有母親和妹妹,另外還有個弟弟,也已經應徵入伍。”高倉的語氣很恭敬。

“哦,他在那?”

高倉的目光很複雜,停頓下才說:“他已經爲陛下盡忠了,在山東會戰中陣亡。”

“嗯,可惜了,”莊繼華嘆口氣,溫和的看着他:“這場戰爭,我們有幾千萬同胞死亡,你們也死了上百萬人,可爲什麼要打這場戰爭呢?貴我兩國一衣帶水,原本可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可你們卻一定要吞併中國。”

莊繼華說着搖搖頭,高倉是從曰本軍官學校畢業,不過,由於戰爭的傷亡太大,軍官學校的學員無法再象以前那樣嚴格訓練,而是半年速成,高倉便是這個速成系統的優秀產品,所以他才被分到華北派遣軍司令部,而是不是到基層部隊,否則他也活不到現在。

“我們是來幫助中國……。”高倉爭辯道。

“這種騙人的鬼話你也信?”莊繼華搖頭嘆息,用憐憫的目光看着高倉:“用你的腦子想想吧,如果我們將你們在中國的所作所爲在曰本實行?你會認爲我們是在幫助你?回去吧,用自己的思想好好想想,不要別人說什麼便信什麼。”

高倉滿臉通紅,可離去前還是恭恭敬敬的向莊繼華敬禮,才和維持會長一起被送回北平。

高倉剛走,指揮部內立刻吵開了,俞濟時、徐祖貽、宮繡畫全部反對,梅悠蘭的態度異常堅決,堅決反對他與岡村寧次見面。

“大哥!我要告訴姑姑!還要告訴爺爺!”梅悠蘭急得眼中含淚,使勁抓住莊繼華的胳膊大聲阻止。

“文革!”徐祖貽不知道該怎麼勸了,有些生氣了:“你是全軍統帥!你要出了事,華北百萬大軍怎麼辦?”

莊繼華嘴角露出笑意:“燕謀兄,良楨,小妹,韋伯先生,曰本軍隊還沒有成建制投降的記錄,如果岡村寧次能成建制投降,這將開創曰本軍隊的先例,對將來作戰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更何況,這還可以保存北平古城。”

說到這裡,他看看俞濟時和徐祖貽:“遠征軍少了我,照樣打勝仗,華北戰區少了我,良楨、燕謀照樣可以指揮這百萬虎賁。”

(未完待續)

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二節 川軍(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三節 會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五節 積聚(四)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八節 轉折(四)第三節 暗戰(五)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二節 重建(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三節 演練(一)第三節 戰鼓(九)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二節 起航(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一節 法幣(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八節 南線(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五節 曙光(十)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五節 反攻(六)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挽弓(九)第七節 閃電(七)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十節 暗棋(六)第三節 會戰(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一節 戰局(二)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二節 投敵(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五節 曙光(八)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三節 暗戰(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五節 曙光(七)第五節 積聚(二)第十節 辯論賽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九節 豪賭(三)第五節 反擊(九)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五節 盟國(三)第一節 戰局(三)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八節 刺廖(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三節 戰鼓(四)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五節 雲集(五)第九節 號角(五)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節 端倪(二)第五節 盟國(七)第五節 調整(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
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二節 川軍(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三節 會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五節 積聚(四)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八節 轉折(四)第三節 暗戰(五)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二節 重建(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三節 演練(一)第三節 戰鼓(九)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二節 起航(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一節 法幣(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八節 南線(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五節 曙光(十)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五節 反攻(六)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挽弓(九)第七節 閃電(七)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十節 暗棋(六)第三節 會戰(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一節 戰局(二)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二節 投敵(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五節 曙光(八)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三節 暗戰(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五節 曙光(七)第五節 積聚(二)第十節 辯論賽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九節 豪賭(三)第五節 反擊(九)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五節 盟國(三)第一節 戰局(三)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八節 刺廖(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三節 戰鼓(四)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五節 雲集(五)第九節 號角(五)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節 端倪(二)第五節 盟國(七)第五節 調整(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