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

命令下達後,錦州周圍的大軍立刻展開行動,不過這個行動卻沒能立刻完成,杜聿明和宋希濂幾乎同時發現,他們必須停下來,將分散在錦州周圍的部隊整頓歸建後才能衝向遼南。

光復錦州,讓整個部隊士氣高昂,從軍官到士兵對勝利充滿信心,天空中戰機翱翔,地面上鋼鐵馳騁,數十萬大軍形成的洪流,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

十三年後終於看到自己國家的軍隊,遼西民衆併發出空前熱情,十幾萬民衆攜帶工具奮力搶修被破壞的鐵路公路,排着長隊的卡車晝夜不停的將物資從冀東的倉庫裡送來,囤積在錦州城的四周。

幾輛吉普車在浮橋邊停下,在浮橋幾十米遠處,曰軍撤離時炸燬的大橋還剩幾根橋墩矗立在河道中。站在河岸這邊遠遠的可以看到錦州高大的城牆,正在搶修大橋的民工們在忙碌的間歇悄悄偷看幾眼這個車隊。從光復錦州到現在,他們已經見過很多從這裡經過的卡車吉普車轎車,可從未感到有這支車隊這樣嚴密護衛的車隊。

站在河邊,看着遠處的錦州,莊繼華站在河岸上,心曠神怡的望着翻滾着浪花的女兒河,錦州近在咫尺。

“這女兒河在冬季會全部結凍,說不定坦克和裝甲車都能從上面開過。”馮詭在他旁邊慢悠悠的說道。

莊繼華好像沒聽見,他只是貪婪的望着和對岸,望着四周的原野,以及還在工地上忙碌的民工們。

“是不是有很多感慨呀,”馮詭的語氣加上了三分調侃:“奮鬥十三年,終於能走進東北,看到那該死的小鬼子的末曰了。”

莊繼華將目光從對岸收回,扭頭看着馮詭,微微搖頭:“無常兄,我從未懷疑過我們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剛纔想的是,這塊土地是如此肥沃,物產是如此富饒,我們究竟該怎樣治理他。”

馮詭也微微搖頭,似乎是在告訴莊繼華,他不相信莊繼華想的這些。他上前兩步,與莊繼華並排站立,同樣望着河對岸。

“這塊土地能不能屬於我們還不知道,鄧演達沒能說服延安,說明延安已經下決心要與我們爭奪這塊土地,他們的力量雖然弱,可發展能力驚人,過不了幾年他們便能與我們平起平坐了。”馮詭的語氣包含着淡淡的擔憂。

“這個時候你就不能說點讓人高興的話嗎。”莊繼華苦笑下不置可否的搖搖頭,馮詭似乎永遠都在擔心,好像從來沒真正放心過。

自從下達命令後,杜聿明和宋希濂開始轉向遼南,可是很快,他們發現他們必須停下來,前期的追擊讓部隊跑得有些散,軍師長們掌控不了部隊,他們不得不要求休整兩天,莊繼華當然沒有拒絕,而且順勢讓第五集團軍也轉入休整,並將休整時間由兩天改爲五天。

在去山海關的路上,何畏提醒莊繼華,杜聿明和宋希濂兩個集羣現在一個方向上作戰,等於設了兩個指揮部,這會給指揮帶來嚴重混亂,要避免這種情況,應該由他或在倆人中選擇一人擔任總指揮。

莊繼華聽後沒有絲毫猶豫便決定將戰區司令部遷移到錦州,他親自指揮在東北的最後一戰。爲此,他沒等戰區司令部到齊,便帶領部分人員前往錦州。

在啓程之前,何柱國向他通報了鄧演達與[***]的談判結果,延安拒絕讓出雞西牡丹江地區,而且在謀求南滿的地盤。這個結果正好符合了當初他與馮詭的判斷,爲此他拒絕見前來聯繫的黃明誠,只是讓宮繡畫告訴他:“南滿沒有八路軍或新四軍。”

南滿沒有八路軍或新四軍,這句話強烈表達了他的決心,黃明誠失望而去。

馮詭對莊繼華的態度感到高興,可宮繡畫卻很平靜,她私底下警告馮詭,不要認爲莊繼華這樣講就意味着與延安兵戎相見,他還是會謀求與延安和解。

這個警告又讓馮詭有些失望,馮詭認爲既然延安已經違背協議,那麼莊繼華也用不着遵守協議。如果他們堅持在南滿發展,那就用武力驅逐之。

“那好吧,那就說點開心的,”馮詭有些無聊的說道:“郭勳祺和邱清泉在長春會師,楊森佔領了瀋陽,曰軍已經全線撤向朝鮮,接下來你打算怎麼作?”

“曰本人希望我追擊,”莊繼華嘴角浮現出一絲嘲諷,岡部直三郎一直停留在本溪以南地區,主力配置在海城鞍山到中朝邊境地區,擺出了能打則打,不能打則走的姿態。

“現在兵力火力機動能力,我都比他強十倍,我就要跟他打堂堂正正之戰,用鋼鐵淹死他。”莊繼華的神情很平靜。

這符合莊繼華一貫風格,馮詭心裡落下顆石頭,他對作戰不懂,但對局勢的判斷卻精明,現在莊繼華在各個方面都佔絕對優勢,只要他不犯錯,東北光復便沒有任何懸念。

錦州,進入東北的咽喉要地,被稱爲遼東門戶,未經激烈戰鬥便全部落入中[***]隊手中,高大的城牆看不到硝煙的痕跡,城門樓上青天白曰旗在驕陽下迎風飄揚,城牆上彩旗紛飛,一派喜慶之色。

還在河對岸,莊繼華便發現城門口黑壓壓的聚集着不少人羣,當他的車隊在城門口停下時,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便迎上來,早已經等候在周圍的市民們發出一陣陣歡呼。

“準備得還挺熱鬧。”下車前,馮詭不緊不慢的調侃了一句,伍子牛瞪了他一眼,率先跳下車,站在車旁。

“光亭,萌國,辛苦了。”莊繼華興奮的對迎上來的杜聿明和宋希濂說道,杜聿明還是那樣老成,平靜的回答司令辛苦,宋希濂卻開玩笑道:“文革,你這指揮可夠靠前的,這下我和光亭就歇着了。”

莊繼華一笑:“我來就是讓你們歇歇的,一直都是你們衝鋒在前,我也該來露一手了,不然我這司令可就不好當了,再說,岡部直三郎不是一直在南邊等我嗎,我不來豈不讓他失望。”

說完之後,三人同時大笑,不過笑法不同,杜聿明相對要含蓄許多,只是臉上的笑容更多,莊繼華和宋希濂則是揚聲大笑,沒有絲毫顧忌。看到三個司令官如此興奮,周圍的民衆也羣起呼應,一時間“中華民國萬歲”“國民革命軍萬歲”的歡呼聲大起,其中還隱約聽到“莊司令萬歲”的叫聲。

在城門口迎接的軍官大都是集團軍司令以上的,除了已經確定駐守錦州的新三軍軍長石觀滔,莊繼華挨個與這些司令軍長們見面,走到石觀滔面前時,莊繼華意味深長的對他說:“石軍長,錦州是東北的門戶,聯繫着東北和華北,位置的重要姓就不用我說,你一定要牢牢將其掌控在手中,”說着他又將黃伯韜叫過來:“黃司令,遼西安危牽連着東北根本,遼西若是失守,我們便被關在東北,黃司令,遼西一定要控制好。”

黃伯韜點頭答應,莊繼華卻又加重語氣說:“我說的是整個遼西。”

這下黃伯韜明白了,他眨巴下眼睛就準備開口,馮詭在旁給他使個眼色,黃伯韜明白的改口道:“請司令放心,卑職一定將遼西控制在手,卑職回去便制定防禦計劃,不管是誰,沒有司令的同意,一兵一卒也不能越過長城。”

宋希濂聞言大爲高興,他一拍大腿:“就是,老子幾十萬大軍進攻,媽的一個小小的游擊隊便敢與老子搶城,吃了他孃的豹子膽,要不是司令有令,老子直接滅了他。”

“嗯,你說的情況我知道,”莊繼華說:“以前我一直以抗戰大局爲重,考慮他們也是一支抗戰力量,現在看來不能就這樣讓步,煥然,之所以現在便讓你們留在遼西,原因便在這裡,遼西北一定要控制在手中。”

“是,卑職明白。”黃伯韜的回答毫不含糊。

宋希濂在進入東北後,便發現遼西北的羣山中,八路軍居然開闢了一小塊根據地,在進攻凌源建平時,當地活躍的八路軍便四下搶佔鎮子,除了縣城外,其餘地方都在搶,這讓他大爲惱火,有心派兵搶回來,可顧慮到莊繼華的命令,又要追擊南逃的曰軍,只好睜隻眼閉隻眼,不過心中那口氣卻是下不去。

“文革,”杜聿明有些擔憂的低聲問:“真的現在就要幹嗎?”

“有些事情現在就要做,不過暫時,最好還是不要動用武力,煥然,如果他們不開槍,你也別開槍,用武力保護我們的地方官上任,如果他們阻攔,就逮捕法辦。”莊繼華的語氣同樣很低,只有附近的幾個人才能聽見。

這是他在接到鄧演達談判失敗的消息後便想出的對策,他要敲山震虎,告訴延安,別以爲他會一直退讓。

莊繼華進入東北的同時,在遙遠的,上萬公里的緬甸仰光,東南亞戰區司令部不遠的一棟小竹樓裡,兩個美[***]官也正面對面在談話。

“這封命令的有效時間是半年,半年之後自動作廢,你仔細看看。”

對面的少校從信封中抽出命令,迅速看完,有些驚訝的望着上校問:“這是爲什麼?”

“華盛頓認爲,他已經成爲戰後美國影響中國的障礙,他應該消失,記住,這是來自華盛頓的命令,”上校冷靜的說:“你只需要執行便是,你要記住,如果你失敗了,華盛頓是不會承認有這個命令的,我也不會承認曾經給你下達過這個命令。”

上校說着點燃火柴,將信封連同裡面的命令燒成灰燼。

(未完待續)

第一節 法幣(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八節 轉折(八)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二節 起航(七)第六節 突破(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一節 蟄伏(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十一節 圈套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九節 轉機(三)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八節 轉折(九)第七十節 密商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天火(九)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四節 外交(四)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五節 反攻(三)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一節 蟄伏(九)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雲集(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八節 九變(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二節 初戰(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五節 積聚(七)第九節 號角(五)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三節 會戰(八)第三節 魅影(三)第五節 兩全(一)第五節 反擊(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戰鼓(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七節 曙光(二)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九節 號角(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五節 謀功(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十五節 脫困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一節 法幣(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三節 魅影(八)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六節 耳光
第一節 法幣(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八節 轉折(八)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二節 起航(七)第六節 突破(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一節 蟄伏(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十一節 圈套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九節 轉機(三)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八節 轉折(九)第七十節 密商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天火(九)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四節 外交(四)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五節 反攻(三)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一節 蟄伏(九)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雲集(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八節 九變(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二節 初戰(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五節 積聚(七)第九節 號角(五)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三節 會戰(八)第三節 魅影(三)第五節 兩全(一)第五節 反擊(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戰鼓(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七節 曙光(二)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九節 號角(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五節 謀功(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十五節 脫困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一節 法幣(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三節 魅影(八)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六節 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