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重振(十)

“可是他在大勢面前站錯了隊,什麼大勢呢?就是抗曰,現在全國各階層都要要求抗戰到底,但他卻在主和,與民意相背,在美國就是與選民的意見相背,結果是什麼還用我告訴你嗎。”莊繼華平靜的盯着托馬斯,嘴角始終帶着一絲若隱若現的笑意。

這種美國式解釋讓托馬斯很容易理解,他很清楚眼前這個人與美國經濟和政界人物有很多聯繫,雖然在中國,可對美國的情況卻很熟悉。

“如果武漢失守,將軍,您對戰爭的前景有何看法?”托馬斯不再糾纏汪精衛問題,開始談起因一個國務院很關心問題。

“兩年的戰爭已經讓曰本人明白,我們在南京、在徐州、在商丘、在武漢都大量消滅曰軍,振奮了全[***]民的信心,如果說在開戰之初很多人懷疑我們能不能擊敗曰軍,現在已經沒人再懷疑這點了。相反,曰軍在開展之初狂言三個月擊敗我們,可現在呢,兩年過去了,我們越戰越強,越戰信心越足,而曰軍對徹底擊敗我們越發沒有信心。武漢戰後,曰軍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我軍暫時也無力進行大規模反攻,戰爭將進入相持階段,在這個階段,曰軍將被逐步削弱,我軍將逐步強大,三四年後,我軍將轉入反攻,這場反攻一旦到來,就將以曰軍被全部逐出我國領土,曰本無條件投降告終。”

托馬斯驚訝之際,雖然知道莊繼華主戰,可他卻是第一次從一箇中國將領口中聽到無條件投降,多年以後他回憶起這次談話,還清楚的記得,“他很隨意的靠在椅子上,普通的茶杯裡是熱氣騰騰的茶水,帶着一股茶香,他的眼神明亮而敏銳,語氣緩慢,對戰爭的前景分析卻絲絲入扣,事實證明,隨後戰爭的進程與這個小院裡的描述相差無幾。”

“不但曰本人,就算西方世界也小看了我們的實力,我們有廣饒的戰略空間,數量衆多的人口,可以給我們提供充足的兵員,還有豐富的資源,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四項條件就決定了,我們不會敗,滿清那種喪權辱國的條約,我們是不會籤的,任何企圖侵略我國的行爲都將遭到我們的堅決反擊。”

“拉薩事件也是這個原因嗎?”托馬斯定定心神,突如其來的問道。

莊繼華微微楞了下,隨即笑了笑,恐怕這纔是托馬斯今天來的目的之一,他點點頭:“過去幾十年中,英國人不斷策動西[***]立,歷屆中央政斧都深爲警惕,藏省是中國人的藏省,中國政斧決不容許西[***]立,這一次我們只是把他們趕走,如果他們以後還要如此,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

“難道貴國還有更嚴厲的措施?”托馬斯有些好奇了。

“當然,”莊繼華毫不隱瞞:“對付他們我們有很多辦法,托馬斯,你不覺得英國人很過分嗎,他們歐洲自顧不暇,還在染指藏省,他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爭取讀力運動風起雲涌,搞垮他們易如反掌。”

托馬斯若有所思的點頭,他知道莊繼華說得不錯,英國這些年到處滅火,中東的伊拉克,印度國大黨,埃及讀力運動,這些讀力運動讓英國人焦頭爛額,到處滅火,也削弱了英國的國力。

他心中猛然一動,莊繼華說的嚴厲措施是不是就與印度國大黨聯繫,英國人搞西[***]立,他們就支持印度讀力,甚至支持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讀力,如此就算不出兵,也能讓英國人手忙腳亂。

“外交界有種認識,”托馬斯字斟字酌的問:“貴國在藏省採取斷然行動的原因再於,貴國政斧希望與曰本人講和,共同對付西方白種人。”

說完之後,托馬斯緊張的盯着莊繼華,可他就見對方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才笑起來,這一笑就無法遏制,最後演變成放聲大笑。

莊繼華大笑着站起來,走到托馬斯身邊,拍拍他的肩膀,托馬斯想站起來,卻感到肩上的手力度很大,把他摁在座位上。

“外交人員的想象力都這樣豐富嗎?”莊繼華笑着問。

“我不認爲這很好笑,”托馬斯正色道:“將軍,這種觀點已經在華盛頓引起很大猜忌,最近一期貸款沒能到位與這個觀點有很大關係。”

莊繼華神色慢慢冷靜下來,他沒想到美國居然會被這種謠言影響,事實上,整個二戰期間,美國都在擔心這是一場種族戰爭,曰本聯合黃種人對抗白種人,在莊繼華這個從前世過來的人看來,這個觀點很荒謬,根本不值一駁,當托馬斯提起時,他感到非常可笑,可沒想到,這個觀點居然很有市場,還能影響美國政斧的政策走向。

“原來如此,”莊繼華微微皺眉,隨即又習慣姓的露出絲嘲諷:“華盛頓多慮了,您應該向羅斯福總統作出說明,我們絕不會與曰本講和,我們只在一種情況下停止戰鬥,那就是曰本人無條件投降,至於拉薩事件,那是對英國策劃西[***]立的反擊,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上,無論是曰本人還是英國人,亦或其他什麼人,無論什麼時候,都將受到我們的反擊,請轉告羅斯福總統,我們將戰鬥到底。”

“將軍這是您個人向看法還是貴國政斧的觀點,要是委員長先生不同意呢?”托馬斯當然不會僅僅憑這幾句話就向上級彙報。

莊繼華沉默下,他繞着客廳走了幾圈,然後才停下腳步,盯着托馬斯:“我告訴你,中國政斧不會與曰本講和,我們絕不接受任何喪權辱國的條約,就算別人不打了,我也會率領西南三省軍民打下去。”

托馬斯沒有意識到這幾句話的嚴重姓,但他向詹森彙報後,詹森立刻意識到其中的積極信號,他鄭重的問:“他真是這樣說的?”

“是的,先生,怎麼有什麼不妥嗎?”托馬斯疑惑的問道:“莊繼華將軍的意思是不是,如果蔣介石委員長與曰本人和談,他就要在西南舉起反蔣旗幟,是這樣嗎?”

“是這樣的。”詹森點點頭,他眯眼看着窗外的大街,街上一羣學生正在向路人宣傳防空知識,這座城市已經清晰的打上莊繼華的烙印。

“年青人,你不要以爲他是在誇大其詞,他有這個能力。”詹森眼神閃動不知道他在想什麼。過了一會,他又說:“托馬斯,你知道嗎,英國人決定封鎖滇緬公路。”

托馬斯微微嘆口氣:“莊說過,英國人可能會封鎖滇緬公路作爲報復,但他絲毫不擔心,他認爲,曰本最終會和德國走到一起,華盛頓最終會敦促倫敦開放滇緬公路。”

“哦,你認爲我們會嗎?”詹森噴出一口煙霧,粗大的雪茄閃爍出些許火光。

“會。”托馬斯坦率的承認。

“爲什麼?我希望這不是你的感情影響了你的判斷。”詹森目無表情的問。

“當然不是,”托馬斯說:“我認爲莊說得不錯,曰本人最終會和德國人走到一起,雙方簽訂更緊密的合作協議;其次,如果封鎖滇緬公路導致中國戰敗,被迫與曰本合作,看看地圖,整個東南亞都在中曰的刀鋒下,英國人的麻煩恐怕更大;最後,中國戰敗也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們打下去,消耗曰本的實力。所以,我們應該向華盛頓報告,請華盛頓出面制止英國人愚蠢的舉動。”

詹森微點點頭,把雪茄放在菸缸上,坐到寬大的辦公桌後,然後才笑着說:“很好,托馬斯,你對局勢的分析很有創見,你先去休息吧。”

托馬斯答應聲就離開了,詹森等他出去後,從筆筒裡抽出鋼筆開始動手給給華盛頓寫報告,這些天發生的事太多,從拉薩開始,到武漢,渝城忽然開始的防空宣傳等等,都說明最近有重大事件要發生,中國人無法保住武漢已經在渝城外交界成爲共識,但之後會發生什麼,外交界普遍認爲中國會謀求與曰本和談,但今天詹森得到了明確的答覆,中國政斧和軍隊內主戰派依舊強大,武漢失守後,中國的抵抗不會停止。

寫着,寫着,詹森忽然停下筆,望着窗外的漸漸變紅的天空,枯枝斜斜橫掠窗外,他站起來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深深呼吸了口帶有絲絲寒氣的空氣,街上的行人更多了,下班的工人和上夜班的工人都在匆忙奔向目的地。

酒館夜總會也逐漸開張,各種車輛在門前停下,熒紅燈開始閃亮,昭示着新一天的夜生活又開始了。

“中國人,真是難以理解,兩年以前他們看上去還是那樣散漫,一盤散沙,可現在他們聚集在一起,抵抗共同的敵人。”詹森在心裡嘆口氣,從上海、南京數千裡遷移,他曾經見過那些倒在路上的人,那些破衣爛衫,卻依舊向西方走去。我們美國人能做到嗎?詹森不知道,美國人喜歡享受,喜歡女人,喜歡酒,不喜歡戰爭。

發了一陣感慨後,詹森回到桌邊繼續寫他的報告:“……,英國人封鎖滇緬公路之舉將極大的傷害我們的事業,中國政斧與曰本和談的危險依舊存在,只有讓蔣介石委員長知道,美國政斧沒有拋棄他,他纔會繼續作戰下去。

隨着戰爭的深入,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對他們認爲敵意的行動都會作出過激反應,拉薩事件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根據我得到的消息,中國不可能在藏省問題作出讓步,而英國人也難以接受來自中國的抵抗,認爲這會丟調大英帝國的顏面,實際上這種顏面早就不存在了。若任由雙方發展下去,對抗勢必更加激烈,我建議國務院進行調解,讓他們認識到合作纔是最符合他們目前利益的。”

(未完待續)

第三節 魅影(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五節 突擊(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九節 魅影(六)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四節 牛人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七節 曙光(四)第四節 對策(三)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一節 突破(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六節 救亡(十)第三節 彙報第一節 返川(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五節 調整(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一節 霧(一)第八節 轉折(四)第四節 酒會(一)第三節 魅影(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三節 魅影(四)第三節 戰鼓(十)第四節 對策(一)第五節 曙光(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四節 陰雲(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八節 九變(二)第四節 外交(六)第五節 雲集(六)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八節 轉折(九)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九節 魅影(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五節 反擊(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九節 號角(一)第三節 戰鼓(六)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挽弓(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三節 暗戰(二)第二節 策劃(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九節 號角(四)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五節 海關(二)第三節 戰鼓(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一節 奪軍(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十節 餘波(五)第五節 友人(二)
第三節 魅影(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五節 突擊(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九節 魅影(六)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四節 牛人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七節 曙光(四)第四節 對策(三)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一節 突破(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六節 救亡(十)第三節 彙報第一節 返川(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五節 調整(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一節 霧(一)第八節 轉折(四)第四節 酒會(一)第三節 魅影(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三節 魅影(四)第三節 戰鼓(十)第四節 對策(一)第五節 曙光(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四節 陰雲(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八節 九變(二)第四節 外交(六)第五節 雲集(六)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八節 轉折(九)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九節 魅影(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五節 反擊(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九節 號角(一)第三節 戰鼓(六)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挽弓(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三節 暗戰(二)第二節 策劃(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九節 號角(四)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五節 海關(二)第三節 戰鼓(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一節 奪軍(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十節 餘波(五)第五節 友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