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

“根據上次地契的更換,全部十六縣,擁有超過十頃(一千畝)田地的地主有一十九戶,這些人多半與劉湘二十一軍、楊森二十軍以及李家鈺邊防軍有關,另外有田五百畝以上的有一百三十七戶,一百到五百畝的八百五十九戶,五十畝的有八千三百三十五戶,五十畝以下的不計,”李之龍說道:“我們歸納分類了一下,這九千多戶有百分之七十與各軍有關,特別是劉湘的二十一軍和楊森的二十軍,這兩個軍都長期駐紮川東和渝城地區,他們又與地方的袍哥組織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他們反對,渝城地區的社會秩序有可能發生大動盪。”

莊繼華沒有說話,而是用眼神看着滕傑,滕傑會意,他接着發言:“農村的基層黨組織已經建立,我們在去年發動農民修建了農田水利措施,幫助一些缺少農具和勞動力的農民,懲治了一批橫行鄉里的惡霸,因此獲得了農民的信任,我們可以依靠有力的基層組織來推行這個政策。”

“渝城的八大袍哥組織,已經控制在我們手中,”唐縱不緊不慢的說,一進渝城莊繼華就要他暗中派人打入袍哥組織中,進而控制住這些黑社會,剛開始他還有些牴觸,可隨着時間推移,他越來越感到當初這個策略的高明:“不過袍哥組織非常鬆散,往往一個鄉甚至一個村就是個組織,這是與上海青紅幫的最大差異,因此我們沒法控制住所有袍哥組織。”

“楊市長,你有什麼想法?”莊繼華聽完手下幾員大將的情況通報後,扭頭問楊永泰。

“看來你們已經把情況摸得很清楚了,”楊永泰對他們工作的細緻感到由衷佩服,同時也認識到莊繼華此舉已經是蓄謀已久,渝城推行減租減息已經箭在弦上,不可能有人能阻止了:“張靜江先生曾經在浙江搞過減租減息,遭到地主士紳的一致反對,他們採取的是拒絕繳納糧餉的辦法,靜江先生最後不得不讓步,文革,此策兇險異常,一旦失敗,就會前功盡棄,基層組織會毀於一旦。”

“如果不能減租減息,普通民衆不能從發展中獲得利益,他們爲什麼還要支持我們呢?士兵在前方打仗,他們的親人在後方捱餓,他們會賣力嗎?後備役士兵會願意上前線嗎?”莊繼華想起當年趙漢傑的往事,他心裡還忍不住發酸。趙漢傑過來後,他與他聊過,趙漢傑告訴他直到他當上連長,家裡的情況才稍微好點,所謂好點也就是粗糧能吃飽。莊繼華當即就拿出一百塊大洋讓他寄回家,讓他家人全部來渝城,進工廠當工人。隨後就制定了一個內部規定,開發隊家屬可以優先安排進工廠。莊繼華沒想到護衛隊士兵的情緒一下就高漲起來,平均每個人拉來兩個兄弟姐妹,莊繼華也不管什麼,全部接下塞進工廠,當然識字的工種好些,工資高些,這些情況反應回去後,農村掀起一股讀書熱,大批農村青年跑到鄉兵役所要求參軍。

對這個規定,楊永泰委婉的提出反對,他告訴莊繼華他不可能把所有人招進工廠,應該有個條件,比如當兵三年以後,或者工廠招人首先招收護衛隊士兵的直系親屬。莊繼華馬上接受了楊永泰的建議,因爲蜂擁而來的人太多了,更主要的是這些人的文化素質太低,大部分只能從事體力活。

但這次楊永泰的規勸,莊繼華不打算接受,減租減息必須搞,也必須成功,不如此不能把農民的積極姓徹底調動起來。

“紅軍已經向南走了,立刻命令宋雲飛和杜聿明把部隊帶回來。”莊繼華的話一出口,楊永泰就知道他決心已定,即便採用武力也要推行這個政策,於是他就乾脆閉口不言。

“我不打算採用武力,但武力是後盾,是保證,有些時候是要流血的。”莊繼華口氣十分嚴厲:“但這個血要流就必須流。”

“幹,”李之龍首先表態支持:“那些人吸乾了農民的血,有人要敢以身試法,那我們也不用客氣。”

“我贊成,必要時候可以把護衛隊派出去。”滕傑也毫不客氣,藍衣社的農村改革方案也是減租減息,但卻一直沒有實施。康澤在江西組建別動隊,也是以殺人的方式強力推行,不過他推行的目的是剿共,採取的方式是集家並村,對普通農民的傷害更大。現在莊繼華要在渝城執行減租減息,觸動士紳階層的利益,但普通農民無疑會獲得更大好處,社會上會產生什麼樣的震動呢?滕傑想想就感到熱血沸騰。

唐縱沒有這樣激動,他是負責警察和特工系統的,職業的要求讓他習慣保持冷靜,他默默的想了會問:“莊隊長,是不是可以對掌握的共C黨收網了,以免他們出來興風作浪。”

莊繼華冷笑兩聲:“不,還是繼續監控,我還擔心他們不出來興風作浪呢,他們要敢作浪,那就是自絕於農民,那是他們的基礎。”

“要是他們藉機要求成立農會呢?”楊永泰反問道,他也不相信共C黨會出來反對減租減息,他擔心的是共C黨會趁機組織起農會,把農民組織起來。

“那我們就先組織農會,搶先劫道,”莊繼華淡淡的說,所有人都不明白的看着他,不知道他這是什麼意思。

“減租減息的步驟如下,”莊繼華看看是時候了,便把自己的全盤計劃拿出來了:

“首先是宣傳階段,各種報紙,廣播都要詳細解釋爲什麼要搞減租減息,把他與抗曰與剿匪聯繫起來,與三明煮義的民生主義聯繫起來,這個階段由滕傑負責,爲期三個月。三青團要組織團員下鄉宣傳,各個村民兵隊和黨部都要參加宣傳討論,楊市長請您務必配合。”莊繼華的口氣十分鄭重,楊永泰憂心忡忡的點點頭,當初浙江失敗有太多的教訓,失敗之後,各地主張減租減息的基層幹部幾乎被士紳們以共C黨的藉口屠殺一空,浙江的基層黨組織幾乎被毀滅一空。

“第二個階段,組建減租減息工作隊進駐各個鄉鎮,護衛隊派出保護隊伍,每個隊員要有兩個士兵保護,工作隊所有隊員都要配槍。”

“第三個階段,全面推行減租減息,租子不能超過四成;年利息不能超過20%,超過的課以十倍重罰,有武力對抗者、陰謀破壞者一律法辦。

唐縱要嚴密監控川軍的反應,劉湘、劉文輝、楊森他們本就是當地大地主,他們很可能會放縱他們的部下進行破壞。”

“我們有幾個月的時間作準備,春天下種,渝城麥收是在五月底六月初,在此之前不會有什麼,到了收穫的時候,就是見真章的時候。”

聽完莊繼華的佈置,楊永泰感到有幾分成功的希望,剛纔他又細細衡量了莊繼華與浙江不同的地方,感到莊繼華好像還是有成功可能的;浙江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有求於士紳,軍費緊急,浙江田賦一年數徵,士紳拒不納稅,張靜江無可奈何做出讓步。而莊繼華與張靜江最大的不同是,他不收稅,這些士紳無從威脅他,除非選擇武力對抗,可這樣無疑會導致他們徹底毀滅。楊永泰現在的心情是患得患失,一會擔心搞不成而一敗塗地,所以反對;一會感到有可能搞成,因此又贊成。他失去了一貫的沉着冷靜,身不由己的唄莊繼華推着向前走。

在莊繼華佈置下,春節過後,渝城各大報紙忽然之間充斥了關於民生主義的討論,從城市工人到農村農民,對他們的生存狀況進行探討,二月底一封讀者來信在《渝州晚報》上披露,這是一個開發隊工作組隊員的來信,他在信中講述了他所在地區農村的情況,地主收租高達八成,因爲不收農稅,所以地主要提高地租;租用耕牛利息原來是百分之六十,現在不收農稅了,地主就敢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食油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二百,鹽百分之一百五十;於是政斧沒收的農稅,全部流地主的腰包了,而農民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他甚至建議,如果是這樣還不如收農稅,然後把收來的農稅反哺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這篇來信一經登出輿論大譁,紛紛譴責地主的貪婪和無恥,學者們一致認爲應該採取辦法限制地租,盧作孚辦的鄉村建設學院的一位教授撰文認爲要落實民生主義必須厲行減租減息,他在報上發表的文章認爲國民政斧早在民國18年就制定了減租減息政策,限定地租不能超過四成,利息不得超過20%,這項政策已經六年了,但卻遲遲未能落到實處,這是農村動亂的根源所在。

隨後又有經濟學家出來論證農村經濟破產對城市的影響,稱農村市場一旦破產,勢必蔓延到城市,失去農村市場,商品勢必積壓,農民隨即蜂擁入城,城市勞動力供大於求,於是工人的工資下降,工人工資下降使他們的購買力受到嚴重削弱,於是商品進一步積壓,最後導致工廠大量倒閉,城市經濟也隨之衰落。

到三月中旬,《渝州晚報》發表了一篇《抗戰與減租減息》的文章,這是篇文章沒有署名的文章,這篇文章首次把減租減息與抗戰聯繫起來,一舉扭轉了那種只停留在經濟和道義上的討論,將討論推向更深入。

(未完待續)

第二節 策劃(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八節 九變(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會戰(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十節 暗棋(一)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二節 初戰(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二節 說汪(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二節 交易(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五節 突擊(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二節 川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一節 挽弓(八)第九節 豪賭(二)第二節 川軍(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一節 蟄伏(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七節 生機(七)第二節 投敵(七)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七節 風波(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十節 撤退(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十節 撤退(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一節 蟄伏(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二節 說汪(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節 投敵(九)第五節 反攻(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八節 天火(九)第八節 天火(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一節 湖議(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十四節 家宴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九節 豪賭(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二節 初戰(八)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一節 蟄伏(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
第二節 策劃(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八節 九變(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會戰(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十節 暗棋(一)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二節 初戰(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二節 說汪(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二節 交易(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五節 突擊(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二節 川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一節 挽弓(八)第九節 豪賭(二)第二節 川軍(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一節 蟄伏(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七節 生機(七)第二節 投敵(七)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七節 風波(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十節 撤退(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十節 撤退(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一節 蟄伏(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二節 說汪(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節 投敵(九)第五節 反攻(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八節 天火(九)第八節 天火(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一節 湖議(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十四節 家宴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九節 豪賭(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二節 初戰(八)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一節 蟄伏(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