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太行行(一)

小草在裸露的岩石縫隙中頑強的探出頭,爲這瘡痍的地表點綴上點點綠意,山凹間幾叢雜草驕傲的昂首,舒展照搖曳的身姿。彎曲的山道上,一小隊隊伍在快速前進,隊伍寂靜無聲,只是偶爾聽到粗重的呼吸聲。

這樣走了半個多小時後,隊伍在一處小溪邊停下來,帶着八路軍帽的隊長將一個露出紅肚兜的小夥子交到跟前,吩咐幾句後,小夥子轉身爬山山峰,在一處岩石間隱蔽起來,同時另一個裹着白頭巾的漢子也爬上對面的高處,兩雙眼睛將附近的山道監視起來。

在這個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的那個穿着美式夾克,胸前掛着個照相機,揹着雙肩揹包的女人。藉着這個休息的時間,女人在溪水邊洗了下臉,然後脫下那雙長統靴,將白嫩的雙足放在水裡,有些暇意的靠在岩石上,享受這片刻舒適。

隊長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漢子,古銅色的臉膛,顴骨有些高,眼睛有些小,總愛眯着眼觀察人,隊員們都知道,一旦他這樣,便表示他心中有很大的不滿。現在他就眯着眼看着這個遐意中的女人,現在並沒有完全脫離危險,在這個情況下脫鞋是不妥當的,一旦發生情況,是沒有時間穿上鞋的。

可隊員們等了一會,也沒見隊長說什麼,相反隊長轉身找了塊地方坐下。這讓隊員們有些納悶,其實隊長清楚,就算去勸阻,這個女人也不會聽他的,這一路上他們曾經討論過幾次,讓他非常鬱悶的是,他發現動嘴上,他根本不是這個女人的對手。

在過去幾天這女人的自作主張給他們找來不少麻煩,昨晚過封鎖線時,她的冒失差點讓整個隊伍陷入危險中。雖然她是個很煩人的女人,不過,隊長還是比較佩服,就說這行軍吧,從昨晚到今天,部隊一直在強行軍,連隊伍中的幾個小夥子都有些撐不住了,可這個女人卻一聲不吭,甚至要主動幫一個小戰士扛了一會的槍。

他有些不明白這個女人到底是是什麼身份,軍分區命令,將她安全的送到小滿村,交給軍分區派來的人,上級交代命令時說得十分清楚,必須安全送到,不允許有絲毫傷害。

這樣的任務,隊長曾經接到過好幾次,不過那都是保護從延安來的領導幹部,保護記者還是頭一次。

“梅記者,準備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後,隊長出聲招呼梅悠蘭,梅悠蘭正躺在岩石上,仰望浮動的白雲,離開渝城後,她便到了西安,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原本安排去晉西北,可她卻堅決要求去太行山,於是西安辦事處又安排她去第二戰區聯絡處,在聯絡處等了半個月,纔在一個班的兵力護送下進入太行山,這支小分隊是護送她的第四支部隊了,據說是從本地縣大隊抽調的精幹人員。

穿上靴子,梅悠蘭感到無比清爽,她攏了攏頭髮,在離開二戰區之前,聯絡處的八路軍幹事好心提醒她,長頭髮在過封鎖線時極其不方便,最好剪去,她雖然毫不猶豫的剪了頭髮,可心裡還是有些懷疑,太行山真的那麼困難?可這幾天的經歷告訴她,那個幹事說的困難還不到太行山上真實困難的十之一二。

隊員們開始整理行李,小聲的互相交談取笑,梅悠蘭背上包,這時那個小戰士手忙腳亂的穿上鞋,跑到她身邊:“梅記者,這包我幫你背吧。”

小戰士的年齡不大,只有十五六歲,到底是十五歲還是十六歲,他自己也不知道,三年前,他還是流浪兒時就開始給八路軍跑交通,去年,他殺了個漢殲,再不能跑交通了,便加入縣大隊,扛起槍跟着部隊在全縣打游擊。

梅悠蘭禁不住樂了:“小石頭,剛纔連腳都邁不動,這會又要揹包,我看還是自己來吧。”

“那是剛纔,昨晚我前後跑,足足比你多跑了十幾裡。”小石頭很不服氣,他是隊長的通信員,這前後聯絡的工作便交給他了,所以他一會在前,一會要跑回去,給負責掩護的同志傳達命令,這樣前後跑,體力有些跟不上,昨晚梅悠蘭也只幫他扛了一會就被他搶回來了。

“行,你是好樣的!小傢伙。”梅悠蘭老氣橫秋的摸摸他的腦袋,這個動作讓小石頭的臉騰的一下變得通紅。

“俺已經十七歲了,不是小傢伙!”小石頭扭動下脖子,不滿的抗議道。

“哈,”梅悠蘭笑了下,兩眼眯成一道彎月,平添了幾分美麗,讓小石頭感到有些晃眼,可轉眼間,梅悠蘭的笑容便收斂起來,豎起根白生生的食指:“昨天下午你說你十五,晚上說十六,現在就十七,小石頭,你是孫猴子呀,迎風長。”

“轟!”周圍的漢子大笑起來,隊長眼中閃過一絲不快,嚴格的說這裡還沒進入根據地,是敵我雙方交界處,經常有鬼子僞軍經常在這塊區域出沒,情況非常複雜,必須儘快離開。

“來,小猴子,站好了,我給你照張相。”

轉眼間,小石頭變成了小猴子,小石頭不滿的嘟囔着抗議,自己不是猴子而是石頭,可還是禁不住照相機的誘惑,擺了個姿勢讓梅悠蘭照,其他的隊員則有些豔羨的看着他。照相機這玩意對這些以前是農民,現在是士兵的人來說是件非常稀罕的東西,他們中沒人照過相。

“梅記者,梅記者,讓我看看,”照完後,小石頭立刻蹦到梅悠蘭身邊,急切的要求看照片,其他隊員也靠過來。

梅悠蘭笑道:“現在還不行,要到了根據地裡把照片沖洗出來,才能看到。”

小石頭有些失望,不過很快他又高興起來,畢竟這裡離根據地不太遠了,這時,從山坡上傳來一聲細細的鳥鳴。

“有情況。”隊長沉聲叫道,隊員們立刻聚集起來,剛纔輕鬆的歡笑蕩然無存,隊內開始有了些許緊張。

在走上這條道之前,梅悠蘭有些瞧不上八路軍的,雖然她與周EN來等[***]領導人有過接觸,可在莊繼華身邊久了,看慣了十幾萬幾十萬人,炮火連天,血流成河的大會戰,對八路軍的小打小鬧很是不以爲然。而且剛接觸這些游擊隊員時,她簡直不相信他們是士兵,這夥人穿得亂七八糟,扛着的武器雜七雜八,晉造漢陽造中正式三八式,什麼樣都有,說話嘻嘻哈哈,連敬禮都不太會,這樣的部隊能打勝仗?

可一起走了這麼些天,梅悠蘭對他們的觀感直線好轉,平時這些人其實很有紀律,人員分工明確,對敵經驗很豐富,不是烏合之衆。

隊員們迅速排成行,山坡上放哨的隊員貓腰迅速跑下來:“鬼子,只是尖兵,多少不清楚,大約三裡。”

這是個不規範的報告,不過意思卻很清楚,發現鬼子的尖兵,鬼子主力多少還不清楚,鬼子尖兵距離他們還有三裡。

另一面山坡上的隊員也跑回來,當隊長看向他時,他搖搖頭表示他這個方向沒有敵情。

隊長迅速判斷,這是一次偶然的遭遇,這一帶大都比較荒涼,鬼子到這裡肯定是路過,不過鬼子要去那呢?隊長是這一帶的人,在這裡與鬼子周旋了六年,熟悉這一帶的山山水水。

前面五里有道三岔口,向左是小滿村,向右是後石板村,鬼子這是要去那裡呢?隊長迅速作出安排:“栓子,牽羊,負責掩護,滿柱,大牛,你們負責探路,出發。”

突然遭遇敵情,小分隊的行動迅速,走了一段後,小分隊開始離開山道,順着山脊向上爬,梅悠蘭有些不解,爲什麼放着好好的山路不走,要走這崎嶇的山脊,而且很明顯,這是繞道走。

“山道上埋了地雷。”小石頭簡單一句話便解釋了其中緣故,根據地的人都知道,只有鬼子二鬼子才走山道,根據地的老百姓很少走那段路。

“就這樣埋着?就不怕泄密?”梅悠蘭很是驚訝,上了山脊後,小石頭便走在她身邊,另外兩個隊員一前一後將她保護起來,不過梅悠蘭沒有察覺。

“鄉親們不會告訴他們的。”小石頭的神情很確定,幾年了,鬼子從沒發現,這樣的佈雷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經常變化,今天或許是在三岔口前,下次可能就是在三岔口後,再下次就可能是在村前,反正讓鬼子摸不透。

梅悠蘭沉默了,她完全明白其中蘊含的含義,這需要多強的組織力,多強的支持力,她立刻意識到太行山上的老百姓已經完全認同了八路軍,認同了GCD。

山道很不好走,這裡幾乎沒有路,崎嶇不平,斷後的兩個隊員拿着一段樹枝,邊走便掃清道上的痕跡。

小分隊停下來了,隊長站在那裡,默默無語的看着遠方,遠方的山樑上有顆小樹,在荒涼的山間,孤獨而無助。

(未完待續)

第三節 整編(三)第九節 魅影(四)第二節 策劃(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三節 調整(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刺廖(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節 投敵(七)第九節 號角(三)第十四節 家宴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三節 魅影(七)第一節 法幣(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五節 雲集(四)第三節 調整(三)第十節 暗棋(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八節 轉折(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魅影(九)第五節 雲集(八)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五節 反攻(八)第七節 曙光(四)第九節 殤(八)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五節 積聚(七)第二節 投敵(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一節 蟄伏(一)第一節 辦學(二)第五節 號角(七)第三節 重起(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四節 戰鼓(八)第七節 風暴第一節 法幣(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八節 天火(十)第一節 突破(六)第八節 刺廖(一)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結盟(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五節 曙光(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三節 結盟(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十節 風雲(七)
第三節 整編(三)第九節 魅影(四)第二節 策劃(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三節 調整(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刺廖(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節 投敵(七)第九節 號角(三)第十四節 家宴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三節 魅影(七)第一節 法幣(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五節 雲集(四)第三節 調整(三)第十節 暗棋(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八節 轉折(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魅影(九)第五節 雲集(八)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五節 反攻(八)第七節 曙光(四)第九節 殤(八)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五節 積聚(七)第二節 投敵(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一節 蟄伏(一)第一節 辦學(二)第五節 號角(七)第三節 重起(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四節 戰鼓(八)第七節 風暴第一節 法幣(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八節 天火(十)第一節 突破(六)第八節 刺廖(一)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結盟(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五節 曙光(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三節 結盟(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十節 風雲(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