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苗軍(上)

八月十五,建德路白起嶺,數萬湖廣山民帶着狗頭面具,對月而拜。

數點暗黃色的篝火,在山巔跳起,宛若天空中的星星,彼此之間遙遙地練成了一長串。悠長而又低沉號角聲,緊跟篝火的跳動在山嶺間迴盪,“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像祖先們的靈魂在呼喚,撫慰着山坡上那一顆顆不安的心臟。

彷彿受到號角聲的指引,金黃色的月光從半空中灑下來,照亮山民們赤裸的上身,還有腰間懸掛的各色骨頭飾物。有的骨頭已經年代久遠,表面被磨成一層暗黑色,很難分得清其部位和來源,有的骨頭飾物,卻閃爍着刺目的慘白,邊緣處,隱隱還泛着殷紅。

血肉腐爛後的氣味,當然不會太美妙。然而山民們卻不覺得白色骨頭飾物上散發出來的味道有何怪異。在山坡上各級祭祀的帶領下,他們不斷對着月光頂禮膜拜。腰間的飾物也隨着他們的每一個動作,彼此相撞,“嘩啦啦,嘩啦啦”地響個不停。

忽然間,坐在最高處火堆旁的大祭司睜開了眼睛,將手中柺杖向着不遠處的密林戟指。周圍所有牛角號,便在這一瞬間換了另外一種急促旋律,“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啊啊哦≌,..,嗷嗷,啊喔,哇哦喔喔喔”所有山民都跳了起來,一邊叫喊着,一邊模仿出各色野獸的動作。或者爲巨熊,或者爲野狼,或者爲花豹、老虎以及別的捕食者,衝着密林張牙舞爪。

幾名被推選出來最強壯的山民,擡着一頭渾身漆黑的水牛快步衝上。在對着密林的一處石臺前,雙膝跪倒。一位頭上粘着無數羽毛,頸部掛着上百顆野獸牙齒的長者,則快步從大祭司身畔急衝而至,守中利刃猛地向前一捅,就在壯漢們的肩膀上,戳破了水牛的心臟。

“哞”垂死的水牛發出一聲極爲短促的呻吟。旋即,四蹄抽搐,熱血順着刀口噴涌而出。擡着水牛的壯漢們,則完全憑藉自身力氣,控制住水牛的掙扎。將刀口始終對準頭頂上的圓月。

剎那間,噴涌的血柱與金黃色的圓月一道,于山野間勾畫出一幅極爲詭異的畫面。山風乍起,將半空中的血柱吹得搖搖晃晃,四下飛濺。猩紅色的血霧染紅了月光,染紅了天空,染紅了周圍每一雙迷茫的眼睛。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號角聲再度變得悠長而右蒼涼,山民們對着圓月拜下去,再拜,再拜,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無比的虔誠。

大祭司在號角聲中,緩緩走向已經氣絕的水牛。拿起另外一把尖刀,割開水牛的肚子,掏出裡邊的內臟,唸唸有詞。半晌之後,他猛地將頭擡起,衝着夜空喊出了一句誰也聽不懂的咒語,“徒哈哈哈無啊哈哈!”

“徒哈哈哈無啊哈哈!”“徒哈哈哈無啊哈哈!”“徒哈哈哈無啊哈哈!”周圍的其他各級祭司們,同時高聲唱和。舉着各類骨器,在火堆旁翩翩起舞。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短促的鼓聲炸起,“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單調的鑼聲相和。然後則是號角聲,踏歌聲,吟唱聲,以及山間夜風吹過密林時發出來的共鳴。

所有山民,都像喝醉了一般,隨着聲音扭動身體,晃動腦袋,手舞足蹈。剎那間,忘記了山間的潮氣,忘記了故鄉的模樣,忘記了一路行來失去的兄弟袍澤,忘記了原本該記住的一切一切,眼睛裡,只剩下了血一樣紅。

他們原本居住於湘西大山中,與周圍各族很少往來。但是四年前蒙元朝廷的一紙詔令,卻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原本漁獵爲生,根本不知道戰爭爲何物。但是飛山寨的土司楊正衡的振臂一呼,卻讓他們拿起了各式各樣的武器,從此永遠告別了自己的故鄉。

他們原本不屬於一個山頭,彼此之間也從沒認爲是同族。但蒙元官府的數車綢緞,卻讓他們從此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苗軍”。

那些官老爺們,沒功夫分辨苗人、僚人、僮人、洞徭、吳蠻和黑齒,統統給他們安了一個名字,諸苗。然後就讓族長、祭司們,帶着他們追隨於飛山土司楊正衡父子身後,殺出了羣山。

從山區殺到平地,從平地再殺入武昌城。然後再隨着楊家父子,轉戰千里。死掉一批,再從故鄉的羣山中徵募一批。徵募一批,再死掉一批,然後再徵募一批

數年來,“諸苗”們用自己的鮮血,澆滅了江南一處處反抗之火,也用自己的鮮血,染紅楊家父子身上的錦袍。

飛山蠻大土司楊正衡官居湖廣行省右丞後,“光榮”戰死。其子楊通貫被朝廷賜名爲楊完者,從義兵千戶,到湖廣湖廣宣慰司副都元帥,到浙西宣慰使、驃騎將軍,江浙行省右丞,官職如天空中滿月一樣迅速高升。而諸苗們爲此付出的代價則是,六萬餘青壯戰死,一萬餘青壯不知所蹤,還有三千多青壯瞎眼缺胳膊斷腿兒,在山間靠着野菜和野果苦捱餘生。

但是,族長、寨主、洞主和祭司們,卻說這是神明的指示。只有追隨着楊土司父子,打敗山外所有的敵人,神明纔會繼續保佑他們,讓田地裡的穀物順利生長,讓山間母獸順利孕育小獸,讓各山各寨能繼續繁衍生息。否則,神明就會降罪,讓天落野火,地出黑水,妖魔鬼怪行走于山間,將所有寨子碾爲平地。

“諸苗們”從沒違背過族長和祭司的意思,他們只能掩埋掉從小一起長到大的夥伴,從敵人的屍體上拔出刀,從血泊中撿起弓箭,繼續跟在楊氏父子身後東奔西走。從武昌殺到安慶,從安慶殺到信州,從信州殺到衢州,然後再由衢州殺入建德。

建德多山,地形像極了他們的故鄉。建德的星空低矮,月光明亮,也像極了他們的故鄉。只是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已經再也回不去了。

他們在常年征戰中,學會了從屍體上搜撿財物。他們在常年征戰中,學會了從百姓家強徵吃食。他們無師自通,學會了互相欺騙,互相背叛,互相猜疑。他們跟在楊家少主人楊完者身後,將所過之處,搶成了一片白地。然後嬉笑而去,不在乎身後那一雙雙絕望的目光。

他們的荷包越來越鼓,但靈魂越來越沉重。他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掉,也不知道眼前的日子,何時纔到盡頭?!

他們每天都焦躁不安,恨不得用同伴的血來澆滅心中的怒火。他們從紅巾軍的屍體上剝出完整的骨頭,做成各式各樣的飾物和法器,卻無法趕走身後的冤魂,讓自己得一夕之安寧。

只有在滿月到來的那天,他們才能讓自己暫時平靜下來。這一天,各寨各洞的祭司,還有朝廷給他們指定的大祭司,會舉行盛大的拜月祭奠,向祖先們奉上犧牲,向諸神獻上寶物,換取祖先和諸神對他們的庇護。

當如水月光灑在他們赤裸的胸膛上之時,每一名“諸苗”,都覺得自己好像被洗乾淨一般,從身體到靈魂都變得輕鬆。然後,第二天早晨,他們再撿起刀,跟着族長和祭司們,追隨着楊土司的戰旗,撲向下一個目標。

“阿哥,這一仗打完過後,咱們就可以回家了麼?”瘋狂的儀式結束後許久,在山腳下某處陰影裡,響起了一個孱弱的聲音。

“應該可以了吧,聽孔鬆麻線說,打贏了這仗,楊土司就能升任萬山之王。他都做了萬山之王了,怎麼可能不回去看看!”被稱作“阿哥”的十夫長孟丹睜開眼睛,用身邊族人們能聽懂的方式,低聲撫慰。

萬山之王,是他隨口編纂出來的。事實上,按照孔鬆麻線的說法,應該是湖廣平章政事。但孟丹不覺得正事歪事有什麼可乾的,僚人屬於大山,故鄉那數不清的山頭,纔是無價之寶。至於平原和城市,那是漢人和蒙古人的地方,僚人既住不習慣,也不知道如何去適應。

“孔鬆麻線的說法,未必做得準。他還不得聽馮南小鑼的!”夜幕中,另外一個蒼老聲音幽幽地響起,聽在人耳朵裡格外沮喪。

其餘的諸苗,們聞聽,立刻紛紛出言反駁,“阿達,你說什麼呢?孔鬆麻線可不是一般的麻線,他會說漢人的話,還給張軍師擡過滑竿!”

“就是,他能在張軍師身邊走動,聽到的東西,肯定比咱們多!”

“可不是麼,張軍師懂得占卜,用龜殼就能算出敵軍的位置來!”

小鑼、麻線、阿哥,是軍中的掌權者。相當於官府那邊的千戶、百戶和十夫長。而軍師,在“諸苗”們的母語裡,卻跟漢語是一樣的意思。

據傳很久以前,有一個睿智的軍師叫諸葛,他打敗了羣山之王,沒有給大山帶來毀滅,卻給山民們帶來了麥種和鋤頭。所以軍師在山民們眼裡,就是僅次於大土司和大祭司的存在,一言一行,都擁有無上權威。

他們現在的軍師叫張昱,據說是個絕世智者。不久以前,大夥將數萬紅巾軍騙進樹林中活活燒死的妙計,就出自此人之手。所以很多新兵都覺得此人已經得了諸葛軍師的真傳,無所不能。說出來的話當然也肯定可以兌現。(注1)然而,在老兵阿達眼裡,自家軍師的權威,卻打了極大的折扣。只見他用力伸了個懶腰,撇着嘴悻然補充道:“軍師,那姓張的漢人也配?!在武昌城外,大土司下令將他們的同族全都活埋的時候,他在旁邊看得可是比任何人都要開心!這種連自家祖宗是誰都不認得的玩意兒,說出來的話有多少信用?還不跟屁一般,放過就忘?”(注2)注1:張昱,元末大才子。苗軍首領楊完者聞其名,聘請其爲幕僚。苗軍軍紀敗壞,所過之處,對地方禍害“比紅巾尤甚”。“苗蠻素獷悍,日事殺掠,莫能治”;“苗軍素無紀律,肆爲抄掠,所過蕩然無遺”;嘉興城經楊完者苗軍之亂後,“城中燔毀者三之二,民遇害者十之七”。但張大才子對此皆視而不見。並且每每作詩,謳歌楊完者的蓋世武功。楊完者敗亡後,張昱歸隱。朱元璋徵召其出山,他嫌朱元璋出身寒微,婉拒。朱元璋見他年老,,隨口說了句:“可閒矣!”便厚賜遣還。張昱此後便自號可閒老人,打這朱元璋的“口諭”,四處招搖。高壽八十三歲無疾而終。

注2:苗軍不止是苗族,元朝官府對徵召而來的各族山民,都稱爲苗軍。其中楊完者這一支戰鬥力和破壞力都最爲強悍。

第287章 天算(下二)第48章 較量(下)第59章 破賊(下)第56章 風暴(上)第60章 新血(上)第28章 衝突第301章 黃河賦(中)第54章 椅子(上)第74章 挑肥揀瘦第92章 獵殺第245章 大買賣第69章 關係(下)第41章 轉身(下)第60章 雪崩(上)第81章 歧路(上)第18章 千頭萬緒(中)第225章 惡鬼第44章 黃老歪第55章 椅子(中)第36章 文明(下)第236章 審判(下)第61章 扼殺第66章 沈萬三(上)第73章 門庭若市一百六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1章 讀書人第57章 風暴(中)第219章 無題第18章 清洗(下)第86章 騰淵第254章 死亡陰影第43章 那一扇門第39章 文明(下)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139章 炮擊第89章 何謂英雄第254章 死亡陰影第73章 是非第49章 討伐(上)第91章 遇敵第52章 點將(上)第114章 逯魯曾之邀第44章 黃老歪第26章 偶遇(中)第56章 椅子(下)第102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28章 基業(中)第28章 基業(中)第252章 忠犬第15章 赴會(下)第15章 機會(中)第146章 三三第67章 關係(下)第239章 歧途一百六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6章 赴會(上)第24章 星圖(下)第34章 旁觀者清第44章 經濟(下)第64章 後路(下)第64章 後路(下)第42章 怪圈(上)第56章 復出第227章 人(下)第7章 天機第195章 聯盟第179章 底牌第42章 鑄錢第52章 初試啼聲第40章 國際傭兵第52章 點將(上)第20章 光與影(中)第199章 盟約(上)第152章 生意第248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一)第297章 毒計(上)第72章 執旗者(下)第85章 收心第69章 秋露(下)第42章 怪圈(上)第212章 萬人敵(下)第65章 苦戰(中)第54章 家國天下(中)第61章 絕響(上)第288章 天算(下)第231章 雙刀王弼第268章 沈萬三(下一)第26章 生意(下)第8章 暗戰(上)第312章 黃河賦(下)第98章 一塌糊塗第48章 較量(下)第38章 火藥時代第8章 觀星(上)第112章 火繩槍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154章 高築牆第250章 帝王心術(上)第69章 秋露(下)第42章 鑄錢
第287章 天算(下二)第48章 較量(下)第59章 破賊(下)第56章 風暴(上)第60章 新血(上)第28章 衝突第301章 黃河賦(中)第54章 椅子(上)第74章 挑肥揀瘦第92章 獵殺第245章 大買賣第69章 關係(下)第41章 轉身(下)第60章 雪崩(上)第81章 歧路(上)第18章 千頭萬緒(中)第225章 惡鬼第44章 黃老歪第55章 椅子(中)第36章 文明(下)第236章 審判(下)第61章 扼殺第66章 沈萬三(上)第73章 門庭若市一百六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1章 讀書人第57章 風暴(中)第219章 無題第18章 清洗(下)第86章 騰淵第254章 死亡陰影第43章 那一扇門第39章 文明(下)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139章 炮擊第89章 何謂英雄第254章 死亡陰影第73章 是非第49章 討伐(上)第91章 遇敵第52章 點將(上)第114章 逯魯曾之邀第44章 黃老歪第26章 偶遇(中)第56章 椅子(下)第102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28章 基業(中)第28章 基業(中)第252章 忠犬第15章 赴會(下)第15章 機會(中)第146章 三三第67章 關係(下)第239章 歧途一百六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6章 赴會(上)第24章 星圖(下)第34章 旁觀者清第44章 經濟(下)第64章 後路(下)第64章 後路(下)第42章 怪圈(上)第56章 復出第227章 人(下)第7章 天機第195章 聯盟第179章 底牌第42章 鑄錢第52章 初試啼聲第40章 國際傭兵第52章 點將(上)第20章 光與影(中)第199章 盟約(上)第152章 生意第248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一)第297章 毒計(上)第72章 執旗者(下)第85章 收心第69章 秋露(下)第42章 怪圈(上)第212章 萬人敵(下)第65章 苦戰(中)第54章 家國天下(中)第61章 絕響(上)第288章 天算(下)第231章 雙刀王弼第268章 沈萬三(下一)第26章 生意(下)第8章 暗戰(上)第312章 黃河賦(下)第98章 一塌糊塗第48章 較量(下)第38章 火藥時代第8章 觀星(上)第112章 火繩槍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154章 高築牆第250章 帝王心術(上)第69章 秋露(下)第42章 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