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

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 營務處參謀嚴煒,常熟人,大學士嚴訥之孫,詼諧風趣,有機變之才。丹初派他出使潯州,向陳邦傅索取徵蠻將軍印。

潯州位於黔江與鬱江交匯處,上游不遠處即爲大名鼎鼎的大藤峽。溯黔江而上可至柳州,北通桂林、貴州、湖南,轉紅水河,可至思恩、慶遠、泗城等府,西通貴州。溯鬱江而上可至南寧、柳州,南達廣東、交趾,西至雲南。順潯江而下,則可至梧州,通廣東。

因此,潯州四通八達,是個四戰之地,爲兵家所必爭。且廣西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稀缺,而最大之平原潯江平原,恰分佈於潯州周遭。

這裡也是廣西最大軍閥陳邦傅的老巢。

嚴煒一行進入潯州,便留心觀察潯州形勢。但見水田阡陌相連,連綿上百里,江水充沛,船帆如雪。時傎亂世,潯州一帶卻沒怎麼罹受兵災,堪稱樂土。

此等地方,若能奪爲己有,以岑丹初治軍理政的才能,必可大有作爲。現實卻讓人大跌眼鏡,最無能最無恥的軍閥陳邦傅,攫取了最大的權力,佔據了最大的地盤。

入城之後,陳邦傅先派屬下接待嚴煒。陳邦傅“膏粱狹邪”,唯以媚上爲術,以致今日的事業。上行下效,他左右上下多小人,寡廉鮮恥,貪財受賄。陳家軍兵馬羸弱,不修武備。

嚴煒此行帶了二百兩黃金,乃廣施賄賂,結交陳邦傅左右親信。未幾,左右皆向陳邦傅進言,陳邦傅原本想冷落嚴煒一番,至此只好傳令接見。

原以爲,陳邦傅會佈置甲士,給嚴煒一個下馬威。卻沒想到,他一副儒士打扮,與一羣儒生在大堂上談笑風生。見到嚴煒,他佯作喜悅,離座迎接,滿臉堆笑地說道:“伯玉兄,久仰久仰。”

都說陳邦傅喜“儒冠大袂,侈拜揖以爲容”,看來傳言不假。有些儒士被他所騙,欣然效命,久而久之,便發現他名不副實。正人君子多遠離,留下來的皆爲趨炎附勢之徒。

嚴煒長揖不拜,說道:“爵帥平易近人,倜儻不羣,不愧爲儒將也。”

陳邦傅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是紹興山陰人,本是富家子弟,但無官職,不貴重。恰逢亂世,陳邦傅逢迎有術,得以晉升公爵,其實並不爲名家看重。

嚴煒鼎鼎名家,祖父是嘉靖年間的名臣,既任吏部尚書,執掌銓政,又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

能得到嚴煒這種老錢的奉承,陳邦傅這種新貴極爲高興,立即長揖回禮,賜座。

“嚴某一路走來,但見潯州沃野千里,百姓安樂。國家有此樂土,將來中興有望,實爵帥之功也。”

馬屁拍得越來越離譜了,可陳邦傅就吃這一套。他喜上眉梢,笑道:“伯玉謬獎!謬獎!”

乃賜茶,相談甚歡。

未幾,嚴煒談到正事,說道:“爵帥,某奉昭永總兵岑公之命,特獻兩件大禮。”

在場有好幾個幕客,都得了嚴煒的好處,紛紛說道:

“岑公想的周到,想必是誠心結交爵帥。”

“爵帥德行深遠,四方來歸。”

“怪不得,今日府中飛來喜鵲,正是有鳳來儀,吉兆也。”

……

陳邦傅笑得合不攏嘴,明知故問道:“不知岑公所送,是何種禮物?”

嚴煒揮揮手,隨從搬來兩口寶箱。打開右邊的箱子,裡面金光閃閃,正是百兩黃金。 “爵帥,時逢戰亂,旅途不靖。某奉命來使,不便攜帶物資。此物最俗氣,卻也最能顯出岑公的誠意。百兩黃金,還望笑納。”

一百兩黃金,價值一千多兩白銀,可不是個小數目。在場衆人都面露貪婪,個個羨慕不已。

陳邦傅卻並不滿足。嚴煒來使,不用說,必是爲了徵蠻將軍印。此印本身並不值錢,爲銀質,但是國家權力的象徵,自明初傳承至今。傅友德、沐英、俞大猷、顧興祖、劉顯等明朝名將,都曾佩過徵蠻將軍印。

當著衆人的面,陳邦傅仍是笑呵呵的,說道:“岑公美意,學生受之有愧。”

在明朝官場,“學生”是一種自謙的稱呼,文官在面對上級、長輩或資歷較高的人時,會以“學生”自稱,以表示謙遜和恭敬。

陳邦傅矯揉造作,卻還是收下了黃金。

打開第二個木箱,一股腥臭味散發開來。嚴煒已經提前打過招呼,在場衆人還是一驚,各自掩住口鼻。

“爵帥,此乃阮富強的首級。”

陳邦傅故作輕鬆,自嘲道:“吾兩次發兵,竟不能攻克五屯所。反倒是岑公一擊即破,真是後生可畏。”

嚴煒笑笑,說道:“岑公不過是借重了爵帥的威名。我軍攻五屯所時,聲稱奉爵帥之令,三攻五屯所。城內軍民聽到爵帥的威名,頓時人心惶惶,加之糧械短缺,叛賊束手就擒。”

“是嗎?”陳邦傅將信將疑,問道:“聽說阮富強搜刮富戶,聚斂無數。岑公奪下五屯所,不知得到多少寶貝?”

“哎!”嚴煒搖頭嘆氣,說道:“城內缺糧,軍民不分貧富,已經逃散大半。也不知阮富強聚斂了多少錢財,我軍破城時,叛賊一鬨而散,金銀寶貨所剩無幾。幸賴爵帥威名,我軍才追上了阮富強,斬其首級,追得黃金百餘兩。五屯所被阮富強摧殘已久,城內人口凋零,只剩百餘戶老弱矣。”

陳邦傅深感失望,只得罵起阮富強:“此逆聚衆謀反,禍國殃民,實在是死有餘辜。岑公擒殺阮富強,真是替天行道。”

沉默片刻,嚴煒進入正題,說道:“爵帥,某奉命來使,除了獻禮,還爲請印。今年二月,皇上敕封岑公爲徵蠻將軍,至今已半年有餘。

“因時局喪亂,將印至今滯留爵帥這裡。敕印分離,名不言順,亦對爵帥聲名不利。是故,懇請爵帥讓出將印,上順天命,下結岑公,豈不美哉?

“不然,岑公駐兵五屯所,亦不便回師昭、永,於我兩軍殊爲不便。”

要緊的是最後一句話。岑丹初駐軍五屯所,在此招募工匠、兵馬。陳邦傅亦不敢怠慢,在一江之隔的藤縣駐紮重兵,隔江對峙。

眼下,陳邦傅正在與徐彪爭奪南寧,精銳兵馬多部署在南線,不便再起兵戈。岑丹初能攻下五屯所,又是個愣頭青,對徵蠻將軍印志在必得,可不能再小瞧他了。

左右紛紛進言,陳邦傅亦顧忌瞿式耜、李成棟、焦璉等人。還有朝中不少言官,早就看他不順眼,多次上書彈劾。

於是,陳邦傅令人取出徵蠻將軍印,交給嚴煒察看,說道:“學生早就有意奉還將印,但因時局正亂,道路不通,乃至拖延至今。”。

嚴煒取過一看,正是銀質,臥虎紐,印文爲柳葉篆,筆劃兩端尖細中間肥大,爲徵蠻將軍印無疑。

此番不辱使命,嚴煒大喜,起身向陳邦傅行禮,說道:“謝爵帥成全。”

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45章 借頭立威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八十章 合陣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121章 李成棟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419章 入城式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吳三桂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128章 攻城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39章 聯合賜姓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七十三章 訓話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419章 入城式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324章 以攻為守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一章 告急第306章 南越王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七章 奪旗斬將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
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45章 借頭立威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八十章 合陣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121章 李成棟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419章 入城式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吳三桂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128章 攻城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39章 聯合賜姓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七十三章 訓話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419章 入城式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324章 以攻為守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一章 告急第306章 南越王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七章 奪旗斬將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