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

論殺人,洪承疇一點兒也不含糊。早在明朝鎮壓農民軍時,洪承疇就主剿不主撫,經常對農民軍降軍大開殺戒。

今日面對郭都賢的指責,洪承疇還是良心不安。畢竟,金聲是他的同年進士。黃道周道德文章,既是洪承疇、郭都賢等人的翰林前輩,又是洪承疇的福建同鄉。其餘諸多二字王,皆爲明朝宗室。

這些人皆曾組織義師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洪承疇看重他們的名聲,曾親自過去勸降,不遂,洪承疇最終還是舉起了屠刀。

他解釋道:“學生人在官場,身不由己……”

“史筆流芳,雖未成功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郭都賢嘆道,令洪承疇更加難堪。

黃道周兵敗被俘後,面對洪承疇的勸降,作此聯譏刺洪承疇。此聯流傳之廣,甚過“忠義孝悌禮儀廉;一二三四五六七”。

“哎!”洪承疇羞愧難當,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學生愧對黃忠烈公。不過,學生也曾上疏朝廷,請免黃老死刑,終不被朝廷允許。”

“什麼朝廷!”郭都賢憤然說道:“自古中國居內馭夷狄,未聞夷狄居內馭中國也。韃虜竊據京師,招徠漢奸,欺侮人民。

“老九,你口口聲聲說朝廷,你難道忘了,你本是大明的臣子,受威宗的賞識,封的是大明兵部尚書副都御史總督薊遼軍務。

“松山敗後,威宗以爲你不屈而死,說你‘死事重於泰山,意氣化爲長虹’,特賜祭十六壇,設祭壇於朝天宮前,準備親往致祭,又在正陽門關帝廟內設立你的牌位。直到流寇逼臨京師前,威宗仍不相信你已降清。

“你本是個賣豆乾的窮小子,受大明養育之恩,遂能得中科舉,受威宗識拔之恩,方能位級一品。可你卻忘恩負義,爲韃子出謀劃策、殘害黎民。你的官是越做越大了,可你的名聲早就臭了,親朋故舊誰還理你!老九,你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郭都賢罵得酣暢淋漓,說完之後痛快不少。

洪承疇拭了把汗,藉以掩飾內心的不安,說道:“些老指摘的是,吾爲千古罪人,日夜憂思恐懼。”

蟬鳴不休,遠處拂來一陣清風,令人涼快不少。

郭都賢遙指遠處的大榆樹,說道:“老九,你聽這知了,聲音震天,聒噪不已。韃虜就像這盛夏的知了,表面上看如日中天,其實秋日將近,這知了也死期不遠了。”

談到時局,洪承疇變得謹慎起來。他是五省經略,手上節制三個大將軍,可不能隨便向郭都賢透露機宜。

“些老高見,還請明示。”洪承疇習慣性地撣了撣肩膀,重新調整坐姿,變得鎮定、穩重,渾身散發着一股可以任意生殺予奪的官威。

“赤軍起於粵西,岑公天縱英雄,屢戰屢勝。自前歲以來,東江鎮三藩被殲,所謂滿清名將者,如張存仁、孔有德、尚可喜、巴山、珠瑪喇、陳泰等,個個引頸伏誅,洪經略豈不引以爲戒?

“且今歲以來,岑公提兵北伐江西,先敗滿洲火器營,再殺陳泰,既而入湖廣,再敗屯齊。贛州、衡州乃江西、湖廣門戶,門戶既破,席捲之勢已成。

“洪經略節制五省文官武將,坐鎮長沙,南距衡州不過三百多裡,是我湖湘百姓的‘父母官’,不知將以何計拒赤軍?”

洪承疇深感局勢棘手,但當着郭都賢的面,不肯露出怯意,說道:

“赤軍自北伐以來屢戰屢勝,固然不假。但岑丹初屢勝而驕,分兵在湖廣、江西兩個戰場上作戰,糧草、兵力都是問題。一旦朝廷騰出手來,徵調滿洲大兵渡江作戰,西賊乘其後,則赤軍危矣。”

郭都賢琢磨着他的話,思索片刻,問道:“九老,你老實說,滿清要往湖廣增兵?還是往江西增兵?所增爲滿洲兵?”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郭都賢先稱他爲老九,有輕視之意,如今又稱他爲九老,希望洪承疇可以向他說實話。

“嗯,”洪承疇故作深沉,說道:“湖廣、江西皆敗,朝廷必然要增兵。滿洲兵一向驍勇善戰,若是傾力來攻,罕有匹敵者。這幾年,南方每有大戰,京師旗城闔家掛孝。滿人多仇視赤軍,一旦傾巢出動,其勢甚洶。”

郭都賢不以爲然,說道:“八旗主要靠滿八旗,滿八旗就算抽完男丁,也不足二十萬兵。以二十萬之兵,御堂堂之中國,滿清能在南方佈署十萬滿兵都不得了了。以十萬之滿兵,當西南之西軍、中南之赤軍、東南之賜姓,分到赤軍頭上還有幾何?”

洪承疇心中一驚,覺得郭都賢雖然僻居鄉里,卻分析得相當準確,足見不容小覷。他節制吳三桂、屯齊、鰲拜三個大將軍,麾下八旗兵約有八萬,其中滿八旗約有三萬。

至於滿八旗的兵員總數,洪承疇也不知道。不過,從諸多蛛絲馬跡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清廷痛感滿兵匱乏,正在積極擴大兵源:八旗組建養育兵,滿兵中包衣阿哈比例上升,索倫兵不遠萬里來到南方參戰……

“真倒了你死我活的時候,朝廷還不會傾巢出動?”洪承疇說道:“朝廷已經下旨,鼓勵各旗生育。滿人也不再限於旗內通婚,可與蒙古、漢軍八旗通婚……”

講到這兒,洪承疇自覺失語。這種小事,也值得拿出來做藉口?難道自己心虛不成?

“哈哈!”郭都賢放聲大笑,說道:“韃子已經黔驢技窮了嗎?都開始鼓勵旗外通婚了?”

有個蝦侍衛從門口閃過,向屋內瞟了一眼,看到洪承疇犀利的目光,又匆匆閃了過去。

郭都賢知道此地不宜久留,湊過身子,問道:“九老,赤軍兵強馬壯,士氣高漲,不日就要北上,夔東十三家已經遙相響應。

“屯齊新敗之後,士氣低落。鰲拜已東顧南京,救援不及。吳三桂屯駐四川,糧餉無着。此三人皆不足恃。依我看,你不如舉城歸降,猶可大義晚成。春秋史筆,仍有公論。否則,張存仁、孔有德、尚可喜前車可鑑也。”

洪承疇默然不語,良久道:“學生即便有心反正,蝦侍衛勢必不允。”

“蝦侍衛也不盡是滿人,亦不乏忠義之士。”郭都賢猶豫片刻,說道:“王輔臣素來仁義,名聲遠播,可以謀大事。”

洪承疇鷹眼一掃,眼神中露出一股不易察覺的陰狠。很快的,他又變得神情落寞,嘆道:“吾家眷子女皆在京師,父母兄弟皆在泉州,一旦反正,禍及於家人矣。”

“欸!”郭都賢長嘆一聲,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罵道:“老九,你一向畏死幸生,事已至此,仍舊不思改正。不管你爲韃子立下多高的功勞,你在他們眼裡,仍不過是個奴才而已!”

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一十一章 拜師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二十章 募兵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192章 定虜伯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二十六章 列陣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233章 寧國公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二十八章 破敵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93章 圍城第249章 奇襲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01章 陡轉直下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八十章 合陣第405章 赤王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吳三桂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182章 報捷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192章 定虜伯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390章 毀佛鑄幣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301章 投名狀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
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一十一章 拜師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二十章 募兵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192章 定虜伯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二十六章 列陣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233章 寧國公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二十八章 破敵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93章 圍城第249章 奇襲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01章 陡轉直下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八十章 合陣第405章 赤王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吳三桂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182章 報捷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192章 定虜伯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390章 毀佛鑄幣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301章 投名狀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