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

岑丹初統領督標左協,就可以設立中軍了。

一般來說,中軍設坐營官一員,專管後勤、兵員事宜,另有軍醫、馬醫、弓匠、箭匠、吹鼓手、火藥匠、裁縫等屬員。總人數約三四十人,職能與現代軍隊的營部十分類似。

丹初的面子大,特意請示焦璉,招募了五十二名童子兵,充實中軍。這些童子兵名義上是輔兵,有一半是他在黃沙鎮的同學,另有一半是桂林城外的孤兒。

武將籠絡部下,常常收取養子,乃至養孫。

譬如,毛文龍做東江鎮總兵時,曾收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爲養孫。孔有德投降滿清後,晉升爲藩王,仍對毛文龍非常感激,“每言(毛)大將軍時事,輒於色不自勝”。

再如,張獻忠統帥大西軍,全靠四位養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

焦璉爲人坦蕩,出身於武將世家,不屑於此道。但他籠絡陝北標兵,厚待標營子弟,同樣不遺餘力。

岑丹初手下日盛,也該培養自己的班底了。他出身於童子兵,培養班底不妨從童子兵處著手。

這是從後世太平軍中得到了啓發。太平軍就曾廣設童子兵,稱爲“牌尾”。

很多太平軍大將亦出身於童子兵,譬如英王陳玉成、慕王譚紹光、護王陳坤書、首王範汝增、偕王譚體元等。範汝增年齡最小,參加太平軍時僅十一歲。陳玉成更是少年得志,還是童子兵時,就率隊夜襲武昌,奪得首功。

丹初出身低,不像焦璉那麼多顧忌。以他的年齡和資望,固然不足以收取義子義孫,培養點童子兵,總說得過去吧。

標營繳獲特豐,訓練也多了起來。中軍不必參加訓練,童子兵都集中起來上課,學習識字和算術。

軍隊訓練有小操、大操,童子兵亦有小考、大考。今天是小考之日,丹初特意來到中軍,查看童子兵考試。

“琢如。”一名中年儒生正在監考,見到岑丹初過來,從容作揖行禮。

丹初連忙回禮,說道:“士龍兄。”

儒生名叫何雲,字士龍,蘇州常熟人,原拜錢謙益爲師,算是瞿式耜的師弟。錢謙益做了貳臣,何雲與他斷絕師生關係,追隨瞿式耜來到桂林,擔任士耜的幕僚。

常熟人文昌盛,瞿式耜德高望重,身邊聚集了一批常熟籍的仁人志士,譬如嚴煒、王奕昌、許士驥等。何雲學問淵博,被瞿式耜派往丹初軍中,幫他贊畫軍務。

“孩童聽話嗎?”丹初問道。

“呵呵”,何雲苦笑一下,說道:“你看那兩個孩童。”

丹初認出來了,一個是岑勇,另一個叫楊方,都是標營孤兒。

岑勇是他堂弟,楊方是他發小,都不是讀書的料,對考試很牴觸,被何雲罰站在前面。

“不爭氣!”丹初動怒了,對一旁的親兵說道:“拉出來,打二十軍棍!”

“琢如!”何雲大吃一驚,勸道:“何必如此!二十軍棍打下去,孩童都起不了牀了。”

“不吃棍棒,不長教訓。”岑丹初不爲所動,親兵上前,果真杖責起來。

岑勇和楊方自小頑劣,小有才。岑丹初招募童子兵,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還讓他們做了伍長。如今,他們帶頭抵制考試,老師威信何在?讀書識字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啊!啊!”

楊方慘叫連連,岑勇咬牙忍痛,一聲不吭。丹初冷眼旁觀,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童子兵們見狀,大氣兒也不敢出,個個端正坐姿,苦思冥想。幾個平時不認真聽課的,此刻寫不出答案,大爲緊張,後悔莫及。

打完軍棍,岑勇掙扎著起來,說道:“大哥,弟不願做童子兵,願編入標兵,上陣殺敵。”

丹初一臉嚴肅,喝道:“軍營之中,以職務相稱,不許喊我大哥。”

“諾,協臺。”岑勇諾諾,臉上仍是不服。

看他一副不服氣的樣子,丹初語重心長地說道:

“你以爲我統領左協,靠的是戰功?我的戰功從何而來,上陣殺敵嗎?非也!上陣殺敵只是匹夫之勇。我能立下戰功,靠的是書本中的韜略。當初在黃沙鎮,我若不認真讀書,豈能受到爵帥的識拔?豈能因緣際會,立下這許多戰功?”

想到黃沙鎮的往事,岑勇無話可說。那時候,大家都是標營的孤兒,一個比一個頑劣。爵帥請塾師授課,孩童們沒一個認真聽講的。

倒是堂兄岑丹初,不知怎麼回事,突然變了個人似的,如飢似渴地讀書,又得到爵帥的賞識。幾個月下來,他由童子兵而標兵,由標兵而隊長,由隊長而遊擊,如今手上也管四五百號人了,真是令人豔羨!

“去,現在去拿卷子,給我做!”

“諾。”岑勇和楊方有氣無力地答道,扶牆進入屋內。

何雲苦笑一下,說道:“琢如這番殺威棒,比某苦口婆心相勸管用多了。”

岑丹初搖搖頭,眉宇間透出堅定和執著,說道:“孩童頑劣,不打他軍棍,不能殺住他的浮氣。今天,我在這兒唱黑臉,士龍兄事後唱紅臉。棍棒之下出孝子,士龍兄不必心軟。若有孩童不遵教誨,你該打打,該罵罵。

“眼下時局緊張,一切都要從緊從嚴從快。童子兵也是兵,進入督標左協後,暫時不用參加訓練,若再不珍惜機會、好好學習, 就得以軍法嚴懲不貸。”

何雲點點頭,若有所悟。這年頭,武人擡頭,就連童子兵也不好管教。岑丹初這一套,確實有用。

何雲以《三字經》爲啓蒙教材,每五天一小考,每次考四十八個字。

這是第二次考試,默寫四十八個字:“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時間到,試卷相繼收回。岑丹初也不給學生多廢話,說道:“這次,我親自審卷,錯一個字,打一軍棍。若是全錯,打四十八軍棍。以後就按這個規矩來。”

……

“岑勇。”岑丹初聲音冷冽,面無表情地點了堂弟之名。

“有。”岑勇心知考覈成績不好,回答有氣無力。

“錯十六字,打十六軍棍。”

岑勇已經捱過二十軍棍,再加上這十六軍棍,怕是明天要起不來了。

“諾。”親兵都打累了,幾乎每個童子兵都要捱打。他們知道丹初在氣頭上,心裡可憐童子兵,下手時雷聲大雨點小。

丹初看在眼裡,並未點破。

打完軍棍,時已接近中午。丹初走上講臺,目光如炬,把童子兵們掃視一遍。他面色威嚴,眼神犀利,再也不是那個曾經的玩伴了。童子兵們都不敢直視,畏懼地低下頭。

丹初沉聲道:“從今天開始,每個人都要端正學生態度,珍惜機會,勤奮學習。明天,我會派一個老兵過來,專司管教之責。若有不從,軍法從事。”

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27章 擴軍第八十章 合陣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203章 撤退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129章 破城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144章 授旗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301章 投名狀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217章 三堵牆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47章 兵行險著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81章 反攻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117章 問政鄉村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十六章 廷爭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28章 攻城
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27章 擴軍第八十章 合陣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203章 撤退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129章 破城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144章 授旗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301章 投名狀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217章 三堵牆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47章 兵行險著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81章 反攻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117章 問政鄉村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十六章 廷爭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28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