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秘密電臺被破壞發端的這次情報劫難迅速蔓延,很快超過了北平範圍,以至於覆蓋北方的一個龐大情報系統俱被牽連。
9月28日的上海《時代日報》上刊登了一條爆炸性新聞:“合衆社北平27日電:河北孫連仲部下政治部主任餘興欽與人事組主任謝子延在27日黎明前被此間中央**當局逮捕。”
此新聞中提到的二人實爲國民黨第十二戰區司令部作戰處長謝士炎、高參室主任餘心清,此外北平行轅、東北行轅、傅作義部隊各有一名少將,總計二十二名將校級軍官被捕。
至於這些將校軍官被捕的原因,新聞中說:“政治觀察家認爲此事乃在加強中央**對華北內戰區之控制,剪除未能熱心支持南京作戰分子。”而李政宣在當天的突審中就叛變了。
李政宣等人的叛變,直接後果是北平地下情報組織有20多人在兩三天內就悉數被抓。與此同時,設在瀋陽、承德的秘密電臺也先後被破獲。一個遠遠超過北平地區,甚至覆蓋了整個北方的龐大情報系統漸漸被勾勒出來。
中共中央是在9月28日得到北平情報系統被破壞的消息的,不過來源並不是情報系統的示警。《周恩來年譜》(1947年)9月28日載:“從合衆社消息中得知餘心清等2人27日在北平被捕後,和任弼時電告楊尚昆、李克農。9月底,和任弼時召集戴鏡元、李質忠、童小鵬、羅青長等開會,研究通訊、機要、情報工作,爲確保秘密,決定將現有的機要處分爲情報、統戰、軍隊三部分。並研究通訊機要工作中密碼編制、使用、保管等問題。”
北平秘密電臺暴露後,在5天的時間裡都沒有讓王石堅得到消息,背後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原來的報務員李政宣或者孟良玉仍在用電臺和西安保持着聯繫。至於他們是不是進行了更險惡的活動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活着”的北平秘密電臺至少是矇蔽了王石堅,讓他沒能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王石堅,又名趙耀斌,1932年入黨,1933年因從事地下革命活動被國民黨抓捕。被捕後表現英勇,堅貞不屈,後被關押在蘇州軍人監獄。1937年,周恩來將王石堅營救出來,先是送他入抗大學習,後委以重任。
1941年,王石堅受中央社會部委派到西安從事情報工作,負責聯繫、領導著名的“龍潭後三傑”熊向暉、申健、陳忠經。但在1947年9月29日,隨着王石堅被捕,這個隱患綻裂開來,將整個北方情報系統吞噬。
中共情報史上出現了多年未曾有過的重大損失。後來,王石堅沒能經受住考驗,很快就叛變了。從北平秘密電臺暴露到北方情報系統被整體破壞,前後不過10余天時間。保密局特務得到的線索,有不少是來自李政宣等人的口供。
但是,作爲王石堅系統的一個分電臺臺長,不可能掌握整個系統的情況。從整個情報系統的被破壞程度和保密局抓捕行動的迅速準確來分析,答案只有一個,這個系統的領導人王石堅徹底叛變了。
2000年4月,《炎黃春秋》雜誌刊登了一位國家安全部老同志的回憶文章,文中談及王石堅一案。文中說:王石堅被捕後很快就寫了自白書(原件現存在國家安全部檔案館),洋洋萬言,王石堅在自白書中承認自己是“背叛國家、危害民族的罪人。願以萬死難贖之身爲國家再作貢獻,”奴顏婢膝地表示了賣身投靠的願望,把他爲共產黨做情報工作的詳細經過及他領導的我華北、西北、東北全部情報組織、地下工作人員及領導人、五部地下電臺、報務員、譯電員、交通員及他所知道的有關地址都全盤托出,互相牽連,導致44名地下情工人員(大部分是共產黨員)被捕入獄,牽連被捕123人 。
王石堅一案牽連甚廣,一百多人被捕入獄,很多人的最後結局已經無據可查。可以肯定的是,像陳璉、袁永熙夫婦那樣被誤抓又“查無實據”的是極個別事例,多數人都遭到了嚴刑審訊。
有人堅貞不屈在獄中堅持鬥爭,有人貪生怕死叛變投敵,更有人慨然赴死從容就義。這其中,最令人扼腕嘆息的當屬謝士炎、丁行、朱建國、趙良璋、石淳等“北平五烈士”(又稱雨花臺五烈士)。
11月29日,謝士炎、丁行、石淳、朱建國和趙良璋被保密局用美國軍機從北平押送南京。
1948年9月19日,國民黨的"國防部軍法局"以"泄露軍機"爲名,在中央陸軍監獄的刑場上判處謝士炎、丁行、石淳、朱建國和趙良璋死刑。
11月19日清晨7時許,南京江東門外國民黨中央軍人監獄大門對面的一處荒地上響起了一陣槍聲。五位打入敵人內部的諜報英雄光榮地倒下了。
他們中的一位叫謝士炎,當時的公開身份是第十一戰區長官部保定綏靖公署作戰處少將處長,而他的真實身份是中共秘密情報員。曾親自參加過謝士炎入黨宣誓儀式的葉劍英動情地說:“謝士炎犧牲得太早了,哪怕再等個一年半載……”
而在國民黨方面,對破獲王石堅系統的“戰果”欣喜異常,視爲大功一件。蔣介石親自爲有功人員頒發寶鼎勳章和一萬塊銀元。國民黨保密局頭子鄭介民和毛人鳳曾藉“北平諜案”之功,狂妄地聲稱“搞垮了中共情工半壁天下。”
誠然,王石堅系統被破壞是中國共產黨情報史上的一次重大損失。在解放戰爭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情報工作發展的最高峰,王石堅情報系統的挫折,並沒有影響這一時期中共情報工作的輝煌,沒有影響到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每一場戰役的勝利背後,都浸透着情報工作者的努力乃至鮮血。他們的名字也許仍無人知曉,他們的功勳與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