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錦兒失蹤了,岳氏和幾個服侍的丫鬟四處尋找,一點蹤影也無。狗子拍着胸脯保證,她沒出府。霍書涵只好派人在花園中、沒人居住的院落等地方搜尋。
兩天過去,歌唱大賽就要舉行了,府裡各處都找遍,華錦兒依然下落不明。岳氏憔悴得不成樣子,除了哭,還是哭。
趙雨菲勸了再勸,見她哭得傷心,跟着抹了一把淚。
程墨得知一切都是因爲霍禹要納她爲妾而起,問岳氏:“這件事錦兒是什麼態度?”
“她不同意,說如果讓她嫁,她就不活。嗚嗚嗚,我想婚姻大事,怎能由她一個姑娘家自作主張?便跟她說,這門親事我應下了。霍家四郎君風度翩翩,又對她一片真情,這樣的人不嫁,要嫁什麼人?可這話說完,她說不見了。嗚嗚嗚,阿郎,你說,她會不會想不開?”
程墨無語,霍禹的家世確實沒得挑,長相也英俊,可人品就不好說了,他的妾侍沒有一百也有五十,上個月剛納了秦仙,搬到北安王府前,和秦仙打得火熱,夜夜癡纏在一塊兒。一到北安王府,又看上華錦兒。
霍禹這樣的性子,納華錦兒進府,能有幾天恩愛日子?想到華錦兒獨守空房,青春漸老,以淚流面,他的心微微發疼。
他道:“既然錦兒不願意,隨她吧。也不一定要家世好,人品才更重要。她還小呢,過幾年再說親也不遲。”
現在只好這樣了,只要女兒平安歸來就好。岳氏點頭答應。
府門外的竹棚子搭好了,文武百官、勳貴們都投貼子要求見識一番,程墨一概答應,只要府門前的空地坐得下就行。
吃過晚飯,程墨到書房練字,房中寂靜,只有筆落在紙上的沙沙聲。程墨寫滿一張紙,擱下筆,突然聽到書櫥角落響起咕咕聲,很輕,可他耳朵極靈,還是聽到了。
一整排書櫥由黑檀木製成,櫥門也是墨檀木,不能透視。程墨走到發出咕咕聲的那扇門前,傾耳聽了聽,沒有聲音,等了約半刻鐘,咕咕聲又響,這次離得近,聽得更真切。
程墨深吸一口氣,猛地拉開櫥門,退後兩步,定晴一看,頓時哭笑不得。
書櫥跟一堵牆似的,從地面建至橫樑下,上半截每一格的間距約三十公分,就是一本書的高度,中間每一格的間距約五十公分,可以放雜誌那麼高的書籍,最下一格約一米,爲放字畫卷軸而設。
牆角的書櫥還沒放書,裡面空空如也,最下一格坐一個俏麗少女,仰着頭,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怯怯看他。咕咕聲又響,少女臉一紅,低下頭,脖頸後面的肌膚迅速泛紅。
“出來吧。”程墨似笑非笑道。岳氏快哭暈了,府裡的奴僕掘地三尺,只爲找她,她倒好,躲在這裡。
華錦兒怯怯站在程墨面前,低低叫了一聲:“阿郎。”然後眼眶迅速紅了。
“餓了?”
“嗯。”
桌上有點心,程墨吩咐廚房做菜的功夫,一盤點心已進了華錦兒肚裡。
程墨問:“爲什麼躲起來?”
“我不嫁給霍四郎,我討厭他。”華錦兒嘴裡塞了一塊點心,含糊不清道。兩天沒吃飯,實在餓壞了。
程墨含笑道:“不嫁就不嫁,用得着躲嗎?慢點吃,別噎着。”
Wωω.тTk ān.¢O
“謝阿郎。”華錦兒一聲歡呼,撲了過去,摟住程墨的脖子。程墨趕緊把她推開,道:“別把點心糊我身上。”
華錦兒嘻嘻地笑,心想,阿郎身上的味道真好聞。
岳氏得知女兒找到,歡天喜地跑來,託院門口的侍衛進來轉達謝意。
程墨讓她進來,當着華錦兒的面叮囑她:“孩子還小,她的親事我會留意,總得爲她揀一門好親。你放心吧。”
“我不嫁,要嫁就嫁阿郎這樣的。”華錦兒小聲嘀咕。
女兒找到,岳氏喜極而泣,神情有些恍惚,沒聽清她說什麼,只是喃喃道:“以後再也不會逼她了。”萬一逼她,她再跑怎麼辦?
菜送過來,華錦兒風捲殘雲,吃了七八盤,包括半隻雞,真不她小小的胃怎麼裝得下這麼多。吃完,她嘴一抹,立即關心起歌唱比賽來,道:“阿郎,我要參加。”
躲在書櫥中,她就在擔心錯過比賽,要不是這些天被霍禹糾纏得沒心情,她早報名了。不過,主辦方是她家阿郎,插個隊總沒問題吧?
岳氏一直目不轉睛看她,時刻防備她再跑,聽到這話差點沒暈過去,歌伎是賤籍,當衆歌唱,豈不自甘下賤?
岳氏斬釘截鐵:“錦兒,你要是去當歌伎,爲母死給你看。”
“母親!”華錦兒努力抗掙:“誰說唱歌就是歌伎了?阿郎的啓事上可說了,良民也能參加,只要唱得好,有獎金可拿呢。”
程墨道:“這次報名,有很多是良籍,哪怕拿到名次,也不會改籍。”
華錦兒嘟着嘴,纏了半天,岳氏堅決不同意,只好作罷。
同一時間,沈定把廷尉的差役叫過去問話。樂圓一案查了這麼多天,沒有半點線索,當時書房中只有樂圓一人,小廝在外面侍候,並沒發覺異常,直到四更天要叫他更衣上朝,才發現他不見了。兩天後,他的屍體在府邸的後巷被發現。
在沈定接手之前,伍全已查多日,沈定再次叫他過去問話,依然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於是讓班頭韋志、雷老七帶衆差役過去問話。
韋志很糾結,說了不知會不會被滅口,不說又憋得難受。
沈定是什麼人,那是察顏觀色的高手,一個眼色便能解讀出七八種意思,並循循善誘,讓犯人提供他需要的口供。韋志臉上幾乎寫着“有隱情”三字,他哪會放過?
樂圓曾去大將軍府,和霍禹密謀彈劾北安王?彈劾他什麼事?不得而知。這件事發生在屍體被發現前兩天。
這一夜,沈定一直在書房忙碌,時辰到了,更衣上朝,一晚沒睡。
散朝後,他去東殿求見劉詢,請求屏退左右。劉詢只留小陸子在殿中侍候,兩人說了小半個時辰的話。
沈定出宮,直奔北安王府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