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明德書院。
董明還不知道,荀璦三人給自己惹了麻煩。他仍然過着三點一線的生活。偶爾下山跟華佗一起喝一點小酒。之前的時候,黃忠也會過來。不過現在他忙着剿滅水賊,已經很多天沒來了。這一日,董琬難得的沒有在班級門口蹭課,董明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等到下課的時候,纔看到董琬急匆匆的趕過來。
“去哪了?”董明迎上去,笑着問道。
董琬聞言笑盈盈的回道:“今天女兒跟別人約好了去踏青呢。本該下午纔回來的,可是呂姐姐家中有事,便早些回來了。”
“踏青?”董明楞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已經是春天了。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他舉目望去,周遭早就沒了一絲冬天的意思,一切都顯得生機盎然的。
“今年,怎麼沒有人申請畢業呢?”董明摸着下巴小聲說了一句。
董琬在一旁笑了,道:“這個女兒知道,大家都說要再等兩年呢。”
“卻是爲何?”董明有些奇怪。
“自然是想多跟的大人您再學習兩年了。”董琬一臉驕傲的說道:“要知道,大人可是這天下一等一有學問的人呢。”
董明笑了笑,沒有接這話,問起了她踏青的事情:“呂姐姐又是何人?”
“啊?”董琬楞了一下,然後解釋道:“呂姐姐是女兒新認識的朋友呢!”
“在哪裡認識的?爲父記得琬兒你很少離開書院吧?”董明好奇的問道。
“那幾日大人忙着做熱氣球,女兒在書院裡也無事就央着萍兒姐姐帶女兒去了幾次新野縣城,就是那時候認識的呂姐姐。”董琬解釋道。
她嘴裡的萍兒姐姐就是周韓氏,周韓氏單名一個萍字。身世浮沉雨打萍,干戈寥落四周星。這個萍字,倒也應了她的命。紅袖這個名字,只有董明和她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也是極好的,有時間多出去逛逛,認識一些朋友,省的平日裡只是悶在書院裡。”董明對她能認識新朋友感到很是高興:“只是下次去的時候,記得帶上幾個護衛。眼下不是很太平。”
“女兒知道了。”董琬應了下來:“對了,呂姐姐說,他還有一個弟弟,說以後長大了要送到咱們書院呢。”
“哦?”董明笑了:“看在琬兒的面子上,這個學生,爲父收了。”
“嘻嘻。”董琬高興的笑了。
父女二人聊着,來到了食堂,打了飯相對而坐,邊吃邊聊了一些家長裡短的東西。正吃着飯呢,食堂門口忽然衝進來一個姑娘。
董明搭眼一瞧,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長得明眸皓齒,身材勻稱。增一分則太胖,少一分則太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好一個漂亮的姑娘!
只不過這會兒這姑娘雙目發紅,氣喘吁吁,進了食堂之後四下打量一番,看到了董琬,立刻奔了過來。
“琬兒,我的好妹妹,你可以一定要幫一幫姐姐啊!”這姑娘來到近前,淚水撲簌簌的往下掉,直接就哭了出來。
“怎麼了?”董琬皺着眉頭,一臉的揪心,輕聲問道:“呂姐姐,怎麼了?”
董明向後撤了撤,看着兩人。
那呂姐姐聞言啜泣道:“我那弟弟,快要不行了。可是山下的醫生說,只能伯照先生才能救他。姐姐知道你是伯照先生的女兒,所以......”
董明聞言皺了皺眉頭,他對着姑娘心裡有些不喜。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就是董明董伯照。這姑娘若是真有心,直接問他即可,何苦跟董琬賣慘呢?這明顯是爲了拉董琬下水,幫着她一起說服董明。
這樣,好增加董明答應她請求的機率。這種姑娘,太有心計了。她跟周韓氏還不一樣,周韓氏那種屬於聰明,有智慧,豁的出去,狠得下心。而這呂姑娘,則是小聰明,耍心機。
“好姐姐,你放心吧。”董琬安慰一聲呂姑娘,然後看向了董明。
“父親大人。”董琬看着董明,一臉可憐兮兮的模樣。
董明站起身來,看了一眼還在低聲抽泣的呂姑娘,一言不發。後者等了一會兒,擡起頭,一張梨花帶雨的臉,眼神中透露着一股子絕望。
“還很會利用自己的優勢。”董明心裡補充了一句:“果然,殷素素說得對,漂亮的女人都是麻煩。”
單看臉,這呂姑娘絕對可以說是董明自穿越以來遇到的沒漂亮的女子。董琬站在她旁邊,光憑顏值也低了一籌。當然,若是算上整體氣質,那董琬就勝出了。
“先生......”呂姑娘一張嘴,聲音不柔不膩,剛剛好,讓人聽着很是舒坦。
董明嘆了一口氣,看向董琬,道:“爲父下山去看看吧,是在華醫生那裡是嗎?”
“是的!多謝先生了!”呂姑娘連忙站起來,抹乾了眼淚,對董明說道:“晚輩帶先生去。”
“女兒也去。”董琬連忙說道。
董明點點頭,沒有再說話,當先往外走。
......
明德書院附屬醫院。
華佗正等着董明過來。
“續命丸就一顆了。”董明見到華佗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
華佗聞言臉色變了變,然後道:“某家再去試試!”
說完他轉身就朝裡間走了過去。醫院裡幫忙的學生都站在門口,奇怪的是,醫院裡沒什麼病人。
“孩子怎麼了?”
“是瘟疫。”一個學生用有些驚恐的聲音回答道。
“瘟疫?”董明皺了皺眉頭,回話的學生叫昌文。董明擰着眉頭,幾乎可以夾死一個昌文:“什麼叫瘟疫?具體是什麼病?”
瘟疫,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大殺器。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巨大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總的來說,瘟疫是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是自然災害後,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
比方說,大旱之後,或者洪水之後。不過這兩年大漢朝還算太平,周邊也沒什麼旱澇災害,也不知道這呂姑娘的弟弟怎能染上的。
不過瘟疫的威力實在是太嚇人了。張機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曾經寫到:“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衆方。……”文中的“傷寒”,除了指外感熱病外,還包括了當時的烈性傳染病,可見當時瘟疫流行之猖獗,致死率之高。
“好像是熱病。”昌文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熱病?”董明皺了皺眉頭。
熱病,廣義泛指一切外感熱病與內傷發熱兩大類疾病。狹義來說,一共有四種,第一種是,一切外感熱性病,也就是傷寒。《素問·熱論》曾記載:“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第二種指的是傷寒病五種疾患之一。《難經·五十八難》曾記載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
第三種則是夏季伏氣所發的暑病。《醫宗必讀·傷寒》上說:“熱病者,冬傷於寒,至夏乃發,頭疼,身熱惡寒,其脈洪盛。”《溫熱逢源》:“伏氣所發者,名爲熱病。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
最後一種則是指五臟熱病。見《素問·刺熱篇》所論“肝熱病”、“心熱病”、“脾熱病”、“肺熱病”、“腎熱病”等,指五臟的內傷性疾病。
再簡單的說,呂姑娘的弟弟,可能就是得了一個發燒。按理說,華佗應該能治好纔對,只是不知道爲什麼,華佗有些麻爪的樣子。
董明站在門口等了一會兒,見華佗還不出來,仗着自己有系統不怕死,走了進去。董琬在後面攔了一下,可是沒攔住。
進了房間,董明就看到華佗正仔細的檢查着一個看起來七八歲的小孩兒。小孩兒想來就是呂姑娘的弟弟了。
【眼力】發動,姓呂名範,還是個乙等資質,最有趣的是,除了武力值是乙下之外,其他的都是乙等。光從資質上來看,這小子像是窮人版的徐庶。徐庶除了武力資質甲下之外,其他的都是甲等。
“有點兒意思。”董明笑了一下。不過眼下小呂範已經昏迷過去了,臉上發紅,嘴脣發紫,看起來不太像能活下去的樣子。
“能救嗎?”
“等死吧。”華佗看是董明走進來了,一攤手道:“給某家時間,一定能夠找到對症的方子,只不過這小子恐怕沒這個命等了。”
“那你剛纔在幹嘛?”董明問了一句。
“查看病徵,記錄下來,日後研究。”華佗說這話的時候,就好像軟塌上躺着的不是人,而是一頭做實驗的小白鼠。
董明搖了搖頭道:“續命丸,某家帶來了。”
華佗看了一眼董明,然後又看了看呂範,輕輕搖搖頭:“不值得。你的續命丸,應該留着,日後定然有大用。”
董明笑了:“天大地大,人命最大。”
他走到牀前,彎腰將呂範扶起來,從懷裡掏出裝着續命丸的小瓷瓶,倒出來最後一粒,捏在了手裡。
“某家還以爲你會上來搶呢。”董明打趣道。
華佗揹着手,一臉認真的說道:“某家更想看看,這續命丸對這小子身上的熱病有沒有效果。”
“某家也不知道。”
董明搖搖頭,將續命丸塞進呂範的嘴裡,續命丸入口即化。
“剩下的就是等了。”董明說道。
華佗聞言點點頭,死死的盯着呂範。續命丸不愧是續命丸,很快呂範的呼吸變得平穩起來,皮膚也不再發紅,嘴脣也開始變成正常的粉色。
“果然有用。”華佗沉默了片刻之後,說了一句。
董明聞言點點頭,然後問道:“你拿去做研究的那一顆呢?”
“研究不出來。”華佗一臉平靜的說道。
“藥呢?”
“吃了。”
“????吃了是什麼鬼?”董明驚呆了。
華佗面不改色的說道:“只是想親口嘗一下,本以爲能夠通過藥效,反推一下藥方呢。”
“結果呢?”
華佗指了指自己的頭髮,董明看了過去,一開始沒發現,這會兒仔細一看卻發現華佗身上的白頭髮都少了許多。
“變年輕了。”華佗一臉的不可思議:“某家現在覺得,你那續命丸應該是仙人遺留的仙丹。”
董明嘴角扯了扯,他現在幾乎可以肯定,自家系統給的續命丸,肯定是某種直接修復破損衰老細胞,驅除病毒細胞的能量。
“那就當它是仙丹吧。”董明笑了一下,系統對於這個時代,甚至於對他來說,與那虛無縹緲的神仙又有什麼區別呢?
倒是呂範,一個乙等近乎全能的弟子,還挺讓董明感到高興的。雖然書院裡乙等資質的學生一大把,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某一個單一資質達到了乙等。只有那些青史留名的傢伙纔會有兩個及以上的屬性上達到高資質。
“唔,這應該也是個青史留名的傢伙吧。可惜了,系統不願意讓某家學漢末到西晉這段時間的歷史。只靠着自己後世那點兒記憶力,實在想不起來,這呂範究竟是何人。”
董明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