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系統攤牌這件事,董明自己都沒有想到竟然會來的這麼早。如果不是系統想要接手銀行系統的話,他還恐怕還要再過一段時間纔會跟系統攤牌。
不管系統是個什麼玩意,只要他有需求,那就有做交易的可能。
跟系統攤牌之後,事情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麼容易。系統雖然願意幫助董明,但是也要遵循着某種規則。所有的兌換、查詢仍然需要消耗聲望值,做不出來的東西仍然還是做不出來。
比方說董明想要在銀行實現電腦辦公,系統就表示無能爲力,基礎科技太差了,他根本就沒有辦法。
最終董明只能同意,讓系統親手接管銀行系統。至於怎樣一個接手法,董明也不太清楚。系統讓他不用擔心,然後消耗聲望具現化出來一個奇怪的裝置。
一個有些像是黑板的東西,分成兩個部分,左邊是一塊整體的板子,上面以縱列寫着賬戶號碼、賬戶餘額兩行字。與這量兩行字對應的部分是板子的另外一個部分,是一排活動的木塊,上面顯示着數字。
左邊最下面有一個類似銀行卡接口一樣的東西,旁邊寫着幾個小字:請將存摺放入。
“這是?”董明覺得很好奇,便問了一句。
“啥也不是,就是個糊弄人的東西。你隨便找個木匠就能仿製出來。我會將所有的數據蒐集起來,只要有人到錢莊裡存取,我就會在系統內查詢數據,然後用這個東西顯示出來他的餘額...跟科技沒有關係,純玄幻手段。”系統有點驕傲。
董明點點頭,心裡卻想着,得趕緊發展科技,爭取早起用上科技手段才行。這狗系統有點兒信不過。
跟狗系統一頓交易之後,董明離開了書房。找了兩個下人,將書房裡的東西搬了出來,全都運到科學司,他自己也跟着過去。
到了科學司,董明直接找到了高尚,交代他將書本印刷出來,同時按照系統具現化的那個黑板一樣的玩意,做幾百個出來。
跟高尚交代完了之後,他又馬不停蹄的去了教育司,他是來找張覬的。
先從系統那裡將教材具現化出來一套,當然這一次是書本,不是雕版了。帶着一整套書,他進了教育司。
系統幫忙做的這套教材,董明已經看過了,很是滿意,完全達到了他的要求。整套教材分成五個年級,共有五個科目,分別是文學、算學、科學、自然、經學。
其中文學有點兒類似於後世的語文課,從一年級認字開始,一直到五年級讓學生學會品讀文章、寫一些簡單的文章。
算學就是數學,沒什麼好說的,頂多就是內容稍微複雜了一些,超過了後世小學的範疇;至於科學,包括了物理、化學兩個部分。但並不是枯燥的內容,全都是一些科普性的東西,有點兒類似後世的十萬個爲什麼。
自然就是天文地理加生物學,跟科學一樣,也是科普性質的。
經學就簡單了,以儒家經典爲主,但是在解釋闡述上更貼近新學的思想。跟傳統的經學教育相比,這套教材更多的是經典選讀.....可以理解爲全都是後世的文言文..
五個年級,五門課,一共二十五本書,全都遞給了張覬。
張覬覺得挺意外的,這速度有點快,他本來覺得沒有個三五個月成不了書呢。結果他這邊還沒把教育司收拾妥當呢,董明這教材就印刷出來送過來了。
“這麼快?”張覬驚呆了
“哦,之前就做好的,稍微改了一下。”董明只能如此解釋了一下:“你知道的,之前在新野、漢中有小學。我一直在給他們修改課本,沒想到在這裡用上了。”
這個解釋很是合理。
張覬笑着回道:“那真是太好了。大人還請稍事休息,下官看一看這套教材如何?”
“請便。”董明當然不會說不行,張覬這麼做也不是不相信自己,人家這是對工作認真負責。
張覬在看教材的時候,董明在思考書院課程的問題。從之前跟張覬在泡澡的時候的交流就能看出來,這哥們估計不會給孩子們放假的。這可不行,就算孩子願意,老師也收不了啊。996還能回家過年呢不是?
那麼除了這五門課之外,還得有讓孩子們喘口氣的課程。按照後世的經驗來看,用來緩解學習壓力,調節心情的課程,就是體育、美術、音樂這三樣了。
當然了,名義上這三樣是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際作用呢,就是讓這三門課的老師生病的。
這個時代肯定不能照搬後世的操作,音樂和美術可以先拋掉,董明覺得這兩個玩意沒啥用。藝術就交給藝術家,進入校園就算了。不管是眼下的書院還是後世的學校...說白了都是填鴨式的教育,主要目的是製造有基本常識、基本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的人,而不是培養藝術家。但凡能成爲藝術家的,都是填鴨式教育的漏網之魚。
體育可以保留,但是得改個名目,授課內容也得改,騎馬射箭什麼的,學校的場地不夠。倒是可以考慮一下其他的....
董明這邊正想着呢,張覬這邊已經快速瀏覽了一遍。當然了他只是看了一個大概,但是這套教材大致如何,他已經明白了。
“大人?”張覬輕輕喊了一聲。
董明回過神來,看向張覬,笑着問道:“怎麼了?看完了嗎?覺得如何?”
“非常好!大人不愧是....當世名師!”張覬拍了一個小小的馬屁。
“既然你也覺得不錯,那就用這一套吧?在教學的過程中再根據老師和學生的反應做一些調整和修改就行了。如何?”
董明雖然是在跟張覬溝通,但是哪怕張覬說不行也沒用,科學司已經在印刷了,不行也得行啊。
“行,就按照大人的這套教材來。”張覬很是痛快的答應了。
董明笑了笑,想到剛纔自己思考的問題,便問了一句:“你打算怎麼安排課程呢?畢竟有五門課,每個書院只有兩個先生。”
張覬搓了搓手道:“這個下官還沒有考慮,不過以下官想來,讓先生們都先把這些課本全都背下來,然後讓他們一人帶五十個人就行了。”
簡單粗暴!
董明聞言嘴角扯了一下,然後道:“有件事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課本分爲五個年級,也就是說每過一年,這些學生就要換一批課本。也就是說學生會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這個時候還招收一年級嗎?如果招收的話,校區足夠嗎?如果不招收,那對其他人公平嗎?還是說每五年招收一次學生?”
幾個問題將張覬給問懵了。說實在的,他之前從來沒有考慮這個問題。這個年代授課,基本上都是老師一鍋燴了,來的早來得晚都一樣。你要是想學私下裡努力就完事了。
按照張覬的想法,學校講到哪兒新來的就從哪裡開始學,之前落下來的,可以自己想辦法去學。大家不都這麼過來的嗎?
但是很顯然,董明問這幾個問題,是不打算走這種老路子了。
“那一年招收二十個學生?這樣書院就足夠用了。先生的話......也就是說等到第五年的時候,需要五個先生同時給不同的年級授課?”
董明笑着點點頭:“這個問題,你想好怎麼解決了嗎?”
“這..只能增加先生的人數啊...還有就是校區也要擴大..因爲每年二十個學生,相對於一個縣城來說..有些少了。”張覬忽然意識到自己接手的教育司,不是光是個肥差,還特麼是個燙手山芋。
“每個書院朝廷給五百萬千的建設款...你想想這些錢怎麼用才能利益最大化呢?”董明稍微提醒了一句。
五百萬錢其實不是一筆小數目,按照董明的計算,這些錢應該足夠建立一個後世正常規模的小學了。至少足夠建一個能夠容納六七百名學生的校區。當然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技術因素,這個數字肯定要打個折扣,但是能容納三百人的校區還是可以的。
董明之所以提這個,主要是想讓張覬弄明白,校區好辦,難的是上哪兒去整這麼多老師。怎麼讓劉辯出錢再多請幾百上千個老師。
張覬也是個聰明,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董明的意思。他猶豫了一下,然後道:“多謝大人提點,下官怎麼改怎麼做了。”
董明笑着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對了,第一批教材的錢,就不用了。科學司會免費送給你們的。”
“多謝了!”張覬很是感謝。
眼下印刷術也好、造紙術也好的確發展的很快。但是還沒到白菜價的地步,這一批教材也是一個巨大的開支。現在有科學司買單,他的壓力小多了。
從教育司出來的時候,天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教育司有備好的蓑衣,董明拿了一套穿在身上,走進雨中。
公立書院的事情暫時可以告一段落了,接下來這段時間,不出意外的話,就沒有什麼大事情了。他只需要在尚書檯辛苦一下就行了。
這樣想着,他心裡輕鬆了許多,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