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頓燒烤之後,董明在陳留過上了類似於養老的生活。每天早上起來帶夏侯蘭他們去遛彎,回來之後吃上一頓可口的早飯。
睡個回籠覺,下午就坐在院子裡跟大傢伙聊天。趙雲這些日子則一直跟在華佗身邊保護他。董明通過趙雲也瞭解到,華佗跟張邈聊的不錯,張邈給華佗批了上千畝地,讓他用來種植馬藍。不光如此,張邈還承諾華佗,只要華佗提供技術、給百姓開月錢,種馬藍的人手他也給幫着弄好。
七月底,董明帶着一行人回到了洛陽。
董明先回家一趟,陪了荀沂一天,第二天一早進宮面聖。
入了皇宮,張全帶着董明,兩人走得比平時要慢一些。張全小聲嘀咕着:“伯喈先生讓奴婢告訴大人,讓您面見陛下的時候,不要生氣。”
“嗯。”董明輕輕嗯了一聲。
勤政殿,董明見到了劉辯。
兩個月不見,劉辯顯得精神多了,他一看到董明立刻眉開眼笑,看起來很是高興的模樣:“老師!好久不見了!”
董明則一本正經的行了一禮然後才道:“微臣讓陛下擔心了。”
“聽說兇手抓到了?”劉辯又問了一句。
董明點點頭:“嗯,抓到了。”
事實上,所謂的兇手就是個倒黴蛋,張邈隨便抓了幾個剪徑的強盜充了人數罷了。至於真正的兇手,董明表示這是一個迷。
“老師好像談興不高啊”劉辯悠悠的說道。
董明聽到這句話擡起頭,一臉平靜的看着劉辯,也不說話。此時的劉辯就像是跟大人打賭贏了的小孩兒一樣。
“老師爲何如此看着朕?”劉辯問了一句。
董明不說話。
劉辯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不自然起來,半晌之後說道:“您有什麼要說的就直接說吧,朕....朕....只要不過分,朕都答應你。”
董明搖了搖頭,道:“陛下,您該學着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皇帝了。”
劉辯聞言一愣,臉上露出了不悅的神色。
董明自顧自的說道:“您是皇帝,國家興亡繫於一身,你不是一個人,更不是一個小孩子。微臣希望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你是在訓斥朕嗎?”
劉辯沉聲問道。
“微臣不敢。”
董明一臉的淡然。
兩人之間,頗有些劍拔弩張的味道。一旁得張全腿都開始哆嗦了,他覺得自己路上跟董明交待的都白說了。他有心想要緩解一下氣氛,可是怎麼都張不開嘴。
就在一個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外面傳來,殿內的三人都看向了大殿門口。
“呂強求見陛下!”
劉辯這個時候不想見呂強,他還想跟董明掰扯掰扯,誰纔是皇帝。可是董明卻開口了:“陛下,呂常侍應該是從渤海回來了,是軍務。先處理吧。”
“朕知道!”
劉辯悶悶的說道:“進來吧。”
張全連忙喊了一聲,呂強推開門便走進來。進來之後見到董明也在,他臉上露出一個笑容,對董明點點頭。
“事情辦完了?”劉辯努力學着劉宏的模樣。
呂強回道:“事情辦完了,賊首也被奴婢帶回來了,陛下要見一見嗎?”
“不見,直接收監,秋後問斬。”劉辯一臉不耐煩的說道:“還有什麼事情沒?”
呂強覺得有些莫名其妙,自己這是立功了,怎麼陛下這麼不耐煩呢?不過他畢竟是呂強,忠心耿耿的呂強。
劉辯雖然不高興,但是他還是認真的回道:“此事有頗多蹊蹺之處...據那賊首所言,他們此舉乃是受人請託。”
“受人請託?”劉辯臉色一沉:“什麼人?據朕所知,渤海周圍可都是大漢天下,難道是有大漢子民請託他們攻打渤海?”
“這.....”呂強猶豫了一下:“據說是渤海高氏牽頭....還有其他數郡郡望在內合謀所爲。”
“他們要幹什麼?!造反嗎?!”劉辯直接站起來了,一張臉氣得通紅:“都給朕殺了!”
“陛下火氣不要這麼大。”董明慢悠悠的說道。
劉辯看着董明,一臉認真地說道:“這些人是要造反!莫非尚書令要爲他們求情不成?!”
董明搖搖頭:“自然不是。只不過臣想說的是,困獸猶鬥,兔子急了還咬人呢。陛下打算怎麼殺了他們?傳旨過去讓他們自殺?還是派人去緝拿?”
“這是你們要思考的事情,朕只要他們的人頭。”劉辯蠻不講理的說道。
董明聽到這句話,卻笑了,這一刻劉辯才有了一些帝王的樣子。
“既然如此,那這件事陛下就交給微臣吧。”董明笑着說道。
劉辯盯着董明,看了好一會兒之後才道:“那就勞煩尚書令了。”
“爲陛下分憂,這是微臣的本分。”
董明說了一句漂亮話。
......
從皇宮出來,董明去了尚書檯。剛一進到班房,田豐就找了上來。拉着董明來到偏廳,開始倒苦水。
“伯照,在下對不起你啊!”田豐一臉的苦悶。
董明四處看了看,然後對田豐說道:“咋沒人呢?倒兩杯熱茶喝,有沒有什麼糕點也拿一些過來,咱們兩個人好好說道說道這段時間怎麼了。”
田豐有些痛心疾首的說道:“你怎麼還有心情吃喝呢?”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你等一下,我去找人。”說着,董明離開偏廳,安排人去準備茶水瓜果之後,又折返回來。
這個時候田豐已經平靜了下來。
“行了說說吧。”董明拉着田豐坐下來。兩人相對而坐,中間有一個小方桌子。
田豐點點頭,道:“陛下把憲和換了下來,現在商業司司正已經是陛下的人了。”
“就這?”董明笑了笑。
“伯照,你應該明白,商業司有多重要。眼下農業司、工業司等等全都要靠商業司。以前他們三個人配合默契,現在換成了陛下的人,行事全聽陛下的意思,對變法影響太大了。”田豐皺着眉頭說道。
“說說看,商業司的負責人是誰?”董明問了一句。
“陰白!”田豐說的很是詳細:“這人是陰循的侄子,少有才名,先帝時舉孝廉,深得當時的臨晉侯看重,後來當過一任縣令。前兩年因爲老母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回來之後,就被陛下任命爲商業司司正了。”
“商業司司正不過六百石,以陰白的資歷,做侍中、侍郎什麼的綽綽有餘吧?”董明納悶了:“他甘心待在商業司?”
田豐解釋道:“商業司雖然品秩不高,但是功勞大啊!尤其是六月,在憲和的撮合之下,朝廷跟鮮卑、月氏、烏丸、烏桓、西域諸國達成了一個大交易。光靠這一次的交易,年末的時候,朝廷的收入都能比前年翻一番還要多!”
“不光如此,這一次交易,朝廷還獲得了上千匹健馬,數十萬頭牛,還有數不盡的羊。憲和已經升官了,直接從商業司司正轉成了兩千石的太守。”
田豐說到這裡的時候,還嘖嘖稱歎:“這真的是一朝昇天啊。”
“憲和做了太守?在哪啊?”董明這一下更高興了:“這是好事兒啊。咱們又有一郡之地可以有所作爲了。”
“朝廷覺得他挺會跟這些蠻子打交道的,就把他安排到了武威...現在是武威太守。武威雖然是邊地,但是那塊兒還是挺安全的。最關鍵的是靠近鮮卑,方便憲和跟鮮卑人做生意。”田豐回道。
“武威?”董明撓了撓頭,然後道:“董卓是哪裡人來着?”
“他是隴西人,大人不用擔心。董卓雖然在西涼很有人望,但是憲和不會有危險的。而且武威作爲邊鎮,本身也兵強馬壯的。”田豐解釋道。
董明搖搖頭:“兵強馬壯的那也是朝廷,不是憲和啊。”
“作爲陰守成爲商業司司正的交換,武威那邊的守將換成了徐暖,士卒也從衛將軍麾下調過去。通行的還有吳蘭、李通、陳恭他們。除此之外,伯照的學生也有兩人隨行。”
“哪兩個?”董明問了一句。
“丁壹,趙卓。”
“哦....這樣的話,倒也能讓人放心。”董明點點頭:“不過武威離咱們太遠了,只能獨立發展。這樣一來,幾乎相當於從零開始,有些難辦。簡雍到了那邊少說得一年之後才能將地方安撫,展開工作啊。”
“不過事情這已經這樣了,只能接受。陛下是鐵了心要拿下商業司。眼下的結果已經是衛將軍和老丞相爭取來的了。”田豐回道。
這一波交換,就目前來看,變法一派是完勝。但是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劉辯的勝利。董明很清楚,隨着商業活動越來越頻繁,商業司肯定要升級的,最終商業司司正肯定是一個兩千石的官職。
且還是個實權衙門。
這個過程不用多久,頂多兩三年,董明就着手去做這件事。不這樣的話,不能表現出朝廷對商業的重視。農業司和工業司也是如此。
再者,商業司等成爲兩千石的衙門,也是在進一步壓縮原本朝廷上那些老舊官員的生存空間,強迫他們那些官職成爲閒職、虛銜,只領俸祿不用幹事兒。
當然,就眼下來說,肯定是一個兩千石大員,一個外放的大將,加一個完整的邊郡要更加的重要。
董明對田豐說道:“憲和那邊我會給他幫助的,倒是你,這兩天回去休息一下吧?都有白頭髮了。”
“這幾天其實還好,元常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有他幫忙,在下的就輕鬆多了。”
田豐笑着說道。
“元常?”董明楞了一下,然後反應過來這是鍾繇的表字。由此,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是誰派人阻擊的鐘繇。
之前李儒和賈詡傳來一次消息,想來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應該有了結果纔對。
“嗯,元常果然是大才,處理政務實在是可以用得心應手來形容。”田豐摸着鬍鬚,很是高興的說道:“要是再多一個像元常這樣的人,咱們就更輕鬆了。”
“不管怎麼說,你還是多休息幾天吧,這些日子我在班房看着就行。”董明還是屬意讓田豐多休息。
田豐擺擺手:“在下還是先交代清楚吧。”
“還有什麼事情?”董明問道。
這個時候,兩個小廝進來,人手一個托盤,一個托盤上是一壺熱茶,兩個茶杯。另外一個托盤上則是一些糕點和應季的水果。
放下之後,兩個人躬身退了出去。
董明拿起茶壺給田豐倒了一杯茶:“喝口茶,繼續說。”
“第二件事!”田豐喝了一口茶,有些燙嘴,他吹了一下繼續道:“劉正大人回來了。”
“土地丈量完了?”董明變的嚴肅起來:“結果如何?”
“觸目驚心!”田豐用了這麼一個詞。
“可以這樣說,富者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田豐嘆了一口氣。
董明沉默了一下,然後道:“這是正常的。再等幾年吧,等朝廷富裕了之後,咱們就把這些富者送出去,讓他們去禍害別人”
“怎麼送出去?”田豐有些好奇。
董明想了想,覺得田豐也不是外人,便解釋道:“這些世家大族在大漢已經走到了頂點,再繼續下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再進一步,要麼就被朝廷殺一波。你猜他們會怎麼選?”
“這.....”田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不過有一點他很清楚:“他們肯定不會選擇成爲待宰的豬羊。”
“那不就得了。”董明撇撇嘴:“這些人啊,既是大漢朝立國的根本,也是想讓大漢朝早點玩完的罪魁禍首。如果大漢想要變得更加強大,這些人...就必須解決掉。甚至從根子上斷絕世家大族出現的可能。”
“把他們送出去就行了?”田豐覺得沒那麼簡單。
董明笑了笑:“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這變法也不能一蹴而就。將他們送走只是第一步....高祖立國的時候,事實上也變相達成了國內沒有世家大族的狀態。更準確的說,秦末的大動盪,將整個天下重新洗牌了,大漢立國之後,百姓手裡面至少是有耕地,能夠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的更好的。”
“所以,自高祖以降,到武帝之前,大漢朝纔會出現皇皇盛世。我們要做的就是再一次塑造一個沒有土地兼併或者土地兼併情況極其低的天下。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去談復興漢室。眼下這些不過是空中樓閣,一旦出現大的災難,還是沒用。”
“爲什麼?”田豐問了一句。
“就目前來說,糧食纔是經濟發展的根本。”董明笑着說道:“僅靠一個軍屯,和百姓手裡面收上來的那些糧食,朝廷能幹嘛?連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都需要向這些世家大族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