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袁術掰扯了半天,董明才脫身回到家中。
到家的時候,戲志才已經趕過來了。董明見到他之後,沒有說話,兩個人直接去了董明的書房。
兩人相對而坐,董琬上了一壺茶水,便出去了。
戲志才熟稔的倒了兩杯茶,遞給董明一杯,自己咂摸了一口之後,搖了搖頭道:“這次的事情,是學生失誤了。”
“說說看吧,以你的能力,不可能會犯這種錯誤,是怎麼回事?”董明端起茶杯,吹了吹然後抿了一口。
茶還不錯,口齒留香。
“只能說是意外。”戲志才搖搖頭,倒也不是爲自己開脫什麼,只是簡單解釋了一下:“原本一切都是按計劃進行的。結果卻遇上了另一撥人。看樣子也是要對那人下手。東西我們拿到了,他們要搶。就是如此了。”
“另一撥人?”董明眉頭一挑,問道:“知道是哪些人嗎?”
“軍中之人,不過根據下面的人回報,這批人應該是從北邊來的。具體是哪裡的,還要再查,不過估計也查不到什麼,除非有關鍵的人證或者物證。”戲志才嘆了一口氣道:“情報系統還是不夠完善。”
董明聞言平靜的說道:“這件事情到此爲止,東西在我們手上就行了。至於那一撥人....先不要查了。情報的問題,爲師會想辦法解決。”
“學生知道了。”戲志才點點頭。
“你再去辦一件事。”董明將茶杯中的茶水一口氣喝完,然後又倒了一杯,然後道:“派一些人開春的時候,跟着那些博士們去各州開書院。不用管他們做什麼,只要做記錄傳遞回來就行了。”
戲志才聽完之後,腦袋一轉就知道董明打什麼主意了,笑着道:“學生知道了。”
董明知道瞞不住戲志才:“這件事情務必要做好,事關我新學的根基。一年之後,我要知道這十幾個博士所有的事情,尤其是他們的那些爛事兒。”
將這些博士趕出洛陽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董明還要讓他們從書院院長的位置上摔下來。道統之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有機會趕盡殺絕,就必須要趕盡殺絕。
“老師是打算將各書院換成新學門人?”戲志才聞言皺了皺眉頭,勸道:“哪怕是將他們扳倒了,新學中除了老師之外,也沒有有資格成爲書院院長的門人啊。”
“無妨,只要心向新學即可,何須是新學門人呢?甚至,只要不阻止新學在書院裡開課,在地方上傳播就行了。”董明看得很明白。
“這倒也是。”戲志才點點頭。
下午,戲志才坐着一輛馬車,將史阿帶走了。董明在家裡坐了一會兒之後,召集了諸葛亮等人,打算在休沐的這段時間裡,給這些孩子們上幾天課。
時間輪轉,十二月三十日,董明早早地起來,荀沂給他穿上了官服。今天是朱儁率軍凱旋而歸的日子,他得陪着劉宏出迎。
也沒有吃飯,夜色朦朧中,迎着寒風便離開了家裡。一路上疾行,等他來到皇宮的時候,百官們來了一大半。他四下打量了一番,看到了戲志才、荀璦兩個人。蔡邕還沒到,想來是年齡大了,來的慢一些。
“太常大人!”
就在董明四下打量的時候,一個有些憤怒的聲音從背後傳了過來。他回頭一看,卻是楊彪。後者正大踏步走來,一臉的不爽。
“太中大夫?”董明有些納悶,老楊頭這表情不對啊。
仔細想了一下,最近自己也沒做什麼對不起他老楊家的事情纔對。
“太常大人,敢問吾兒是否在你府上?”楊彪強壓着怒氣,沉聲問道。
董明聞言想了想,貌似最近經常看到楊修在自己家裡晃悠,然後很自然的點了點頭道:“楊修啊?的確如此。他最近經常在某家家裡呢。”
看着董明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輕鬆地就好像在說早上起來吃了什麼早飯一樣的平常。楊彪更加的生氣了,世家的修養讓他忍住心裡的火氣道:“待晚上的時候,某家會拜訪一下太常大人。”
“哎?”董明楞了一下,點點頭道:“太中大夫願意來,某家自然是不勝歡喜。定會掃榻以迎!”
“告辭了!”楊彪卻一拱手,轉身便離開。
看着快步走遠的楊彪,董明一腦門的問號:“啥意思啊,老子還能搶你兒子不成?好吃好喝供着他,我還有錯了?”
被楊彪這麼一打岔的功夫,劉宏從後面出來了。百官列隊,高呼萬歲。經過一系列繁瑣的流程之後,劉宏帶着百官朝城門而去。
到了城牆上,劉宏站在最中間,身後是何進和三公,再往後是九卿。餘者則散列在周圍,還有一部分人在城門口。
雄雞報曉,東方既白。
遠處地平線上,冒出一條黑線。黑線由遠及近,一路而來,卻是朱儁的大軍。等走的近了,董明打眼看了一下,這一批人倒是軍容整齊,各個精神抖擻。
他撇了撇嘴,這就是面子工程了。打了一場仗,又急行軍過來,怎麼可能是這麼一副軍容?除非這些人全都是高達,上了戰場站樁突突突,突完就回家。
不過劉宏倒是很高興,一臉興奮的指着遠處逐漸接近的大軍大笑道:“看!是朕的士兵們回來了!”
董明跟着百官們一陣吹噓,等大軍到了幾裡外之後,劉宏帶着百官下了城牆,出了城門,自有人牽來一匹高頭大馬給他。
此時,劉宏身穿黃金甲,披着玄色大氅,胯下一批純黑寶馬。再加上他繼承了老劉家的優良基因,體形高大壯碩,面貌也算英俊。光是坐在那裡,還挺像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大軍前進,來到近前之後,停在百米開外。朱儁帶着曹操兩個人策馬而來,來到劉宏近前翻山下馬,口稱萬歲。
劉宏滿意的點點頭,說了一些體己話。具體的封賞之類的,還得回到了朝中才會說出來。街道兩旁都是看熱鬧的百姓。劉宏說了幾句之後,帶着朱儁和曹操兩人,跨馬遊街。
董明在後面跟着,心裡想着到底啥時候才能結束。
一路晃晃悠悠往前走着,兩旁的百姓們也一直跟着,很是熱鬧。人總是這樣,希望看到自己國家的強大,希望看到自己國家的軍隊追亡逐北。哪怕,這要付出的可能是他們最親近的人的生命。
父親、兄弟、丈夫、兒子。
不管怎麼說,打贏了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哪怕是哀痛者也只是哀痛自家人的不幸。總好過哀痛這個國家的衰弱。
那不是哀痛,是一種悲哀了。
在屍骸之上,總是會開出最鮮豔的花朵來。
就這麼走着,一直走到了皇宮前董明纔回過神來。仔細看了一下四周,每一個人都喜笑顏開的。冬日並不怎麼強烈的陽光灑在入城的每一個士兵身上,身上的鎧甲反射着日光,煞是威武、雄壯。
董明想着,沒有比這更好看的景色了。倒不是欣喜於這些士兵的威武,而是欣喜於這些人還活着。
......
朱儁沒有升官,但是卻改封加食邑,成了錢塘候。曹操也沒有升官,不知道劉宏是怎麼想的,甚至也沒有給其他的補償。
董明對劉宏的這一波操作很是納悶,不過轉念一想,估計肯定會有什麼其他的補償,只是不能在朝堂上是說罷了。
倒是朱儁的兩個兒子,還有曹操手下的一批人加官進爵。
結束之後,董明離開皇宮,走在路上的時候,街上的百姓們仍然高興地談論着打勝仗的事情。戰事順利加上明日就是正旦日了,大家都顯得很是興奮。
說起來,明天晚上劉宏還會在皇宮的城牆上,與民同樂一番。董明搖了搖頭,知道這個假期過得肯定不會太舒坦。
回到家中已經是晚上了,因爲明日就是正旦,他便回房,準備早早的休息。
進房間時候,就看到荀沂正在爲自己鋪鋪蓋。他笑了一下,走過去幫忙。
“天氣越來越冷了,夫君還是在牀上睡覺吧。”荀沂低着頭整理鋪蓋,小聲說道。
董明聞言一愣,然後笑了笑道:“不妨礙的,某家習武之人,這點兒寒冷,還是耐得住的。倒是你,還是要注意保暖纔是。聽琬兒說,你身體不是很好。”
荀沂聞言搖搖頭,道:“纔不是呢,只是琬兒從小習武,身體太好了。”
從小習武?
董明回憶了一下董琬那幾招莊稼把式,搖了搖頭,然後道:“明兒我給你看看,好好養身子才行。”
荀沂點點頭,沒再說話。
鋪蓋鋪好了之後,董明抱了一牀被子過來,然後對荀沂道:“你先休息吧,某還要看會兒書。”
“我陪你。”荀沂快速的回道。
董明看了她一眼,然後點點頭:“也好。”
在一旁的桌子上,有董明日常會看的一些書籍,荀沂去拿了一本過來。董明接過來,也不挑,直接就看了起來。
這些書,他早就背下來了,平日裡再看只是爲了將其吃透罷了。荀沂在一旁坐着,眼睛不時的瞟向董明所看的書,偶然間書頁上會有董明做的批註,她會看的更加仔細,嘴脣還在微微動着,好像是在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