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蔡邕那裡回來,董明坐了班,到了晚上的時候,徐庶過來說家裡來人了,讓他回去一趟。左右也無數,他就跟着徐庶回去了。
一路上,徐庶在前,挑着燈,董明跟在後面。
“你今年多大了?”董明忽然問了一句。
徐庶輕聲回道:“過了今年學生就二十了。”
董明點點頭,道:“明年開春,我給你行冠禮吧?”
“謝謝先生。”
“沒什麼。”
兩人邊說邊走,走到半當間的時候,董明纔想起來,問了一句:“家裡是誰來了?”
徐庶頓了一下,然後四下看了看道:“是槽校尉。”
“孟德?”董明皺了皺眉頭,眼下曹操應該在整軍備戰,出征南匈奴才是,怎麼會來找他的。而且兩人一個是九卿之首,一個是掌握洛陽一部分兵權的典軍校尉,怎麼看都不應該深夜到訪纔是。
董明停下了腳步,思索着要不要回去見曹操。
“老師?”徐庶停下來,疑惑的看着董明。
“曹孟德不是莽撞之人,既然敢冒這麼大的風險,一定有他的道理。”最終,董明還是決定相信曹操。
這是對曹操能力的信任,他可以肯定曹操此來,一定準備好了萬全之策。
“沒什麼,走吧。”董明擺擺手,示意徐庶繼續往前走。
到了府上,已經是晚上了,便走了後門。進來就是後院,曹操就在董明特意準備好的會客廳等着。徐庶送董明到門口,然後自己在大門前十步左右站着,意思是要爲董明看門了。
董明沒有拒絕。他對徐庶笑了笑,然後推開門,走了進去。
廳內,曹操正在喝茶,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聽到響動,轉身一看,看到了董明,臉上露出了笑容:“伯照先生,經年不見,風采依舊啊。”
“哎?又是這八個字,搞什麼啊。”董明心裡吐槽了一句,臉上卻展露笑容,走到曹老闆身側道:“寒暄就不用了,你我二人,有什麼事直說即可。孟德此來不會是跟我道賀的吧?”
曹操聞言朗聲笑道:“卻是要爲先生恭賀,恭喜太常了。”
董明擺擺手道:“好啦,這種事情就不用再說啦。先說正事吧!這麼晚過來,還讓徐庶去找某家,所謂何事?”
董明一直都是不拖沓的性子,曹操倒也習慣了。聽到董明催促,便直接說了起來。
曹操一屁股坐在軟塌上,皺着眉頭,道:“操,之所以過來是想拜託先生一件事。”
“請說。”董明等着下文。
曹操長嘆一口氣,道:“操有耳聞,宗正打算向陛下提請,廢除刺史,在各州設置州牧衙門,以宗親執掌軍政,鎮守各州。”
宗正,是劉焉。
董明聞言眉頭一挑,他還好奇呢,來到漢末這麼多年了,他一直在奇怪爲什麼沒有州牧。各州只有一個六百石的州刺史,負責監察百官。現在他才明白,這州牧制度是劉焉搞出來的。
劉焉,他上朝的時候也見到了。
老帥哥一個,長得人高馬大,器宇軒昂的。老頭的履歷也很漂亮。
先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漢章帝元和年間,劉餘徙封竟陵,劉焉既是竟陵人。劉焉年輕時在州郡任職,因爲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職。延熹三年,因老師祝恬,漢桓帝時的司徒去世而離職,在陽城山講學教授。後被推舉爲賢良方正,被司徒府徵辟。歷任雒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
照這麼看,劉焉下一步必然是九卿,在九卿磨練兩年,就能在劉宏臨死前,坐上三公之位。不過聽曹操這麼一說,再加上日後這糟老頭子跑到了益州當土皇帝,董明意識到,劉焉已經不打算陪着劉宏繼續駕駛大漢朝這艘破船了。
“孟德的意思是?”董明其實已經猜到了。眼下的曹老闆雖然梟雄本色已經顯露,但是對大漢還是抱有期望的,很顯然以曹操的智慧自然能看出州牧制度的弊端。
當然了,這有腦子的都能看出來。州牧長官一州之地的軍政財三權,這跟封國有什麼區別?地方勢力做大,洛陽這邊就只能打出GG,雙手離開鍵盤了。
然後大漢朝就會變成羣雄逐鹿,天下大亂的局面。
曹操自然不願意,他還要做大漢朝的徵西將軍呢,不對,眼下看到何進這種沙雕都能成爲大將軍,曹操的心思火熱了起來。他也想成爲大將軍!
到時候也能霸氣四溢的喊一句:“誰能橫刀立馬,唯我曹大將軍!”
“希望先生阻止宗正大人,不要讓州牧制度成爲定局。”曹操一臉鄭重的說道:“某家也是剛剛得到消息,可是明日某家就要率軍出征,無奈之下,只好來求先生了。”
董明聞言點了點頭。這件事就算曹操沒有提前說,到時候劉焉就是突然襲擊,董明也會拼命阻止的。這玩意就是給大漢朝埋下禍根的,他要改革,除了統一意識形態之外,還得維穩。
國家都不穩定,你搞什麼改革,直接掀桌子,殺他個乾乾淨淨,再造乾坤算了。
眼下大漢朝還有得救,等州牧制度成型了,大漢朝就只能涼了。
“孟德放心吧,這件事,某家會阻止的。”董明一臉鄭重的答應下來。
“如此,操就放心了。”曹操長舒了一口氣,然後道:“在下也不好就待,既然已經說完了,便告辭了。”
董明點點頭,知道不是跟曹操閒聊的時候,邊站起來道:“孟德此去還請小心!戰場職場,刀槍無眼,萬萬小心。”
曹操聞言灑然一笑道:“不礙事的。”
“如此,某家不耽擱孟德你的時間了。”
“告辭!”
曹操說完,轉身大踏步走過去。走到門外的時候,看着站的筆直的徐庶,眼神中充滿了讚賞。他覺得這個年輕人,是個人物,以後要搞到自己手下來。
徐庶聽到聲音,回頭看了一眼,正好與曹操眼神相遇。
“見過曹校尉。”徐庶躬身行了一禮。
曹操大笑道:“不必多禮,今日沒有事件了,待某家凱旋而歸在跟小兄弟你痛飲一杯。”
說完便直接走了。
留在原地的徐庶,皺着眉頭想了一會兒之後,沒弄明白曹操爲什麼要跟他痛飲一杯。
這個時候董明走了出來,徐庶迎了上去,道:“老師,回去嗎?”
董明搖搖頭道:“就在家裡休息一夜吧,明日一早,爲師再去坐班。”
“好!”
......
一夜無書,翌日清晨,董明帶着睏意來到了府衙,進了自己辦公的地方之後,躺在軟塌上就睡了起來。
沒辦法,太常就是這麼閒,就是這麼有尿性。
迷迷糊糊之間,董明感覺到有人在喊自己,從睡夢中醒來,睜眼就看到了張樞的一對死魚眼。
“有事兒?”董明好奇的問了一聲。
張樞點點頭,然後道:“太尉那邊送來了科考各種準備的章程。那邊的意思是讓您給看一下,修改一下。”
董明點點頭坐起來,接過張樞手中的竹簡,然後道:“不對啊,怎麼是你喊某?其他人呢?文書呢?小吏呢?”
張樞聞言板着臉解釋道:“他們都在外面,說是不敢打擾您休息。”
董明聞言有些尷尬,撓了撓頭,然後站了起來,對着張樞行了一禮:“是明,孟浪了。”
張樞的臉色緩和了不少,有些婆婆媽媽的說道:“太常大人,您可知道,您入朝可是揹負着天下人的希望呢。怎能在這裡蹉跎歲月?要讓下官來說,做這太常,您還不如去做一郡之守,至少能夠讓一郡只地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也好過在這裡.....哎。”
董明臉上火辣辣的,主要是人家年齡大,又是太史令,說他兩句,他還沒辦法反駁。他也不能反駁了,難不成說自己跟蔡邕已經商量好了,要給世家來一發狠得?
他只能苦笑一聲,也不辯解。
好在張樞也是個識趣的人,說了一兩句之後,搖搖頭便離開了。
在張樞離開之後,董明攤開竹簡,開始看蔡邕做的關於科考準備的一些章程。內容不太多,董明兩刻鐘的時間就看完了。
看完之後,他輕輕點了點頭。蔡邕這些年還是有進步的,至少這科考的相關計劃做的有模有樣的。只是....
董明嘆了一口氣:“蔡伯喈啊蔡伯喈,某家纔剛剛跟你說過,做官,做改革派,做新黨就得心更黑,手更辣才行。不說故意使壞,至少要能夠自保啊。”
蔡邕做的計劃很完備,可以拿過去就施行。唯獨少了一點,那就是如何保證這麼多考生的安全和考試的公正性。
這兩點纔是科考的生命線,至於考題、考試安排、如何安排考場、如何閱卷、評分標準等都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董明要的是科考順利的進行下去,至於哪些人考試,哪些人通過了,他並不在意。只需要開一個口子,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便是了。
有他在一旁護着,只要他不垮臺,科考就能一直進行下去,不斷地晚上,不斷的拓寬普通百姓的上升渠道。
相反,只要科考還存在,他董明就不會垮臺。這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