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兵臨方城

修武七年的初春,南陽平原上的冰雪已消融的一乾二淨,地面上已展現出星星點點的新綠。但是方城城頭的司馬浮卻是心中一片寒涼。樑國的大軍終於來了,無邊無際的在方城城下襬開。

他的斥候曾經潛出城去打探。這些斥候一直潛行到十里外,荒野中還能隨處見到樑軍的營寨。司馬浮以此估算樑軍兵馬有十萬人上下。實際上,整個南陽樑軍兵力的規模是六萬餘常備軍團的戰兵,還有三萬多來自筑陽,丹口,上庸,西城,房陵等就近郡縣的屯墾兵。

此外,在稚城投降樑軍的魏軍中,三萬多魏兵被調至漢中進行整編。剩餘兩萬多輔兵役卒也和樑軍屯墾兵混雜在一起,承擔後勤運輸,修築營壘工事,屯守後方非戰略要地城池的任務。因此整個樑軍看起來有十萬人以上。

此時,司馬浮對身旁的魏軍將領開口道:“公明將軍,汝和樑軍打的交道頗多,汝看我們這萬餘兵力是否能守住方城,是否要向朝廷請求增援?”

他身旁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馮宇放歸的徐晃。當初,馮宇同意郭嘉的條件---讓魏將自行決定去留時,一些樑軍將領表示反對。他們認爲這些魏將不少是少有的良將,即使不能爲大梁所用,也不能放虎歸山。但是馮宇卻認爲,答應這個條件比強行讓所有魏將都留下來的好。道理很簡單,馮宇系統包裹中已沒有足夠的卡片,無法將這些將領都納入系統管理之下。所以若是全部強行留下來,則無法甄別出到底誰是真心願意跟着自己走,誰是權宜之計。

因此,徐晃曹純等將領才得以安然返回方城。他們到達方城,開始讓司馬浮大爲緊張,但是當他們向司馬浮說明曹操真的死了,曹衝郭嘉等人也投降樑國後,他纔開門放這些魏將入城。即使如此,他也沒完全放下心來,等這些魏將一入城,便將他們全部看押起來。而後一邊派人向鄴城快馬通報,一邊派出斥候細作深入南陽確證這些消息。

當這些消息得到確認,並且鄴城方面也給了回覆後。他纔算是恢復了對徐晃,曹純等人的基本信任。按曹丕傳來的詔令,徐晃留在方城協助他鎮守,其餘魏將則被召回鄴城。

徐晃掃了城下一眼,胸有成竹的對司馬浮抱拳說道:“司馬令守,樑軍兵馬雖多,但末將卻知道馮宇有個最大的短處,就是害怕兵士傷亡。不敢死人,兵馬多又有何用?”

司馬浮微微點了點頭,還是繼續問道:“可這樑軍兵馬並非只是數量多那麼簡單,他們的弩炮,升空燈,重裝槍騎兵,輕裝弓騎兵,還有那能投彈的鷹隼等等,這些奇技淫巧的東西,防不甚防啊!”

徐晃微微一笑,抱拳繼續說道:“末將和樑軍打交道有很長時間了,親自領兵與他們攻守來往,大小陣仗少算也有十幾場了。他們能玩的花樣末將都見識過,這些末將都能有應對之法。他們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更何況這方城異常堅固高大,還專門針對樑軍攻城戰法構築了各種防禦設施。請令守放心。樑軍只要敢強攻方城,末將定會讓他們在這方城城牆下屍積如山!”

“如此說來,我們不用向朝廷請求援軍了?”就在徐晃略微遲疑一下的時候,司馬浮又說道:“眼看開春了,那北邊的賊呂布必然會響應馮宇東侵,放馬南下。朝廷在北平遼東一帶又要增加兵力防禦。弘農夏侯淵取代了張燕的位置,還在與樑國的張遼軍對峙。南方江東一帶兵力已然減到最少程度,勉強夠維持治安和防禦樑軍的小股騷擾。現在又是春耕季節,不可能大規模徵召和集結輔兵役卒…”

未等司馬浮說完,徐晃又抱拳說道:“請司馬令首放心,只要糧草物資的供應能夠保證,毋須援軍某也定能守住這方城堅城。末將願立軍令狀,以人頭擔保!”

司馬浮立刻應道:“好,痛快!公明將軍果然我大魏百裡挑一的良將!”

徐晃在司馬浮面前如此表現也是有原因的,他此次歸返“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魏國,其地位身份與原來相比,已是天差地別。他想盡快在曹丕的朝廷中證明自己的忠心和能力,取回失去的一切。

方城城下,馮宇也在衆將的簇擁下打量着這座牆體高達六七仗的巨大要塞。這道高大牆體向兩邊延伸二十餘里,一直與方城缺口兩邊的山體懸崖相連爲止,儼然一座小長城。“長城”前還有寬達兩仗的壕溝,且與城牆隔着段距離。那絕非樑軍用超長雲梯就能越過去的。

趙雲說道:“據魏軍俘虜交待的情況,這城牆內部是反覆夯實的夯土層還摻雜着糯米砂漿,外面全是山岩石料包裹,亦是用了糯米砂漿粘合,異常堅固。即使我們的配重式投石機也可能對其無可奈何。城牆上據說還有不少機關陷阱,射擊孔洞,讓人防不甚防。”

馮宇眯着眼應道:“如此一來即使我們如往常攻城那般用火爆彈將城頭守軍驅離,讓兵士們蟻附而上,還是會損失慘重。即使我們動用彈射兵,也不可能彈射到這麼高的城頭…”他頓了頓話語,接着說道:“走,我們上飛艇上查探一番。”

實際上馮宇能用系統面板看清方城長牆後面的情況,但是他還想讓大梁衆將同樣瞭解清楚方城的防禦結構。

第1077章 習慣與法律第978章 矮鼻子小眼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1134章 完全摧毀第218章 搶先一步第186章 甘寧的水師第611章 謊報軍情第729章 第二波攻擊第121章 入長安第502章 不可複製的戰術第787章 拖延第1035章 擴編的大軍團第606章 曹衝的太傅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381章 繞襲樓蘭第209章 南安突圍第1130章 “玉石俱焚”的決定第055章 追兵第459章 密約第1139章 東進的馬洛爾第069章 投鼠忌器第191章 嚴顏陷圍第727章 祭旗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744章 不彌水鬼兵第1033章 風雲涌動羅馬城第223章 通信第583章 角逐彭澤湖第654章 被迫回師第465章 藍氏城血戰(下)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146章 風雲際會第125章 無挾天子之意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104章 驅虎吞狼第730章 熊津內城第667章 半個時辰第994章 護民官昆圖斯第095章 決戰前夕第1133章 東地中海大海戰第345章 大量的獨木舟第389章 想不通的事第326章 淡馬錫風雲第1150章 奧勒良的北伐第254章 天降奇兵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829章 月牙堡激戰第086章 以信立於天下第616章 舉棋不定第956章 大紅袍第233章 徐州之亂序章二 馮氏府邸,浮現的數據(可跳過閱讀)354章 不吃鹽也不吃糧的人第740章 纏鬥第820章 調虎離關第001章 獵場試牛刀第798章 重演的劇本第212章 石腦油第934章 由南向北第759章 海上攔截第461章 大陣對決第457章 郝彌羅的第三王朝第904章 夜襲泰西封第1078章 舊事重提第910章 西面戰事第858章 內賈爾特的口袋第706章 率土之濱與禁海閉關第637章 幾個時辰的皇帝生涯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945章 消逝的貝都因第382章 飛軍奪城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926章 不留一命第834章 玩個大的第168章 兩儒舌辯第992章 浴室第384章 持久戰役第303章 案板上的魚第399章 荒島奪權第471章 密謀第980章 十倍之敵第594章 城頭譁變第042章 清理一空第188章 蜀王第605章 決戰合意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50章 被損毀肖像的金幣第361章 水煮火爆彈第427章 襲佔吳哥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003章 契約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101章 老子的歸老子第945章 消逝的貝都因第633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072章 不要惹禍精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679章 胡騎不南下
第1077章 習慣與法律第978章 矮鼻子小眼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1134章 完全摧毀第218章 搶先一步第186章 甘寧的水師第611章 謊報軍情第729章 第二波攻擊第121章 入長安第502章 不可複製的戰術第787章 拖延第1035章 擴編的大軍團第606章 曹衝的太傅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381章 繞襲樓蘭第209章 南安突圍第1130章 “玉石俱焚”的決定第055章 追兵第459章 密約第1139章 東進的馬洛爾第069章 投鼠忌器第191章 嚴顏陷圍第727章 祭旗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744章 不彌水鬼兵第1033章 風雲涌動羅馬城第223章 通信第583章 角逐彭澤湖第654章 被迫回師第465章 藍氏城血戰(下)第527章 閃電攻城第146章 風雲際會第125章 無挾天子之意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104章 驅虎吞狼第730章 熊津內城第667章 半個時辰第994章 護民官昆圖斯第095章 決戰前夕第1133章 東地中海大海戰第345章 大量的獨木舟第389章 想不通的事第326章 淡馬錫風雲第1150章 奧勒良的北伐第254章 天降奇兵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829章 月牙堡激戰第086章 以信立於天下第616章 舉棋不定第956章 大紅袍第233章 徐州之亂序章二 馮氏府邸,浮現的數據(可跳過閱讀)354章 不吃鹽也不吃糧的人第740章 纏鬥第820章 調虎離關第001章 獵場試牛刀第798章 重演的劇本第212章 石腦油第934章 由南向北第759章 海上攔截第461章 大陣對決第457章 郝彌羅的第三王朝第904章 夜襲泰西封第1078章 舊事重提第910章 西面戰事第858章 內賈爾特的口袋第706章 率土之濱與禁海閉關第637章 幾個時辰的皇帝生涯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945章 消逝的貝都因第382章 飛軍奪城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926章 不留一命第834章 玩個大的第168章 兩儒舌辯第992章 浴室第384章 持久戰役第303章 案板上的魚第399章 荒島奪權第471章 密謀第980章 十倍之敵第594章 城頭譁變第042章 清理一空第188章 蜀王第605章 決戰合意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50章 被損毀肖像的金幣第361章 水煮火爆彈第427章 襲佔吳哥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003章 契約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101章 老子的歸老子第945章 消逝的貝都因第633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072章 不要惹禍精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679章 胡騎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