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夜襲

天地幽黑一片不見半點星光,細雨淅瀝淅瀝灑落。時值夏末秋初,天氣本該燥熱炎悶,但在海風吹拂下,陣陣淡淡的寒意撲面而來。

“老哥,老楊他們咋還不來輪值啊!俺這肚子餓得荒。”一個身披青色徵袍的年輕兵卒問道。

“他娘個巴子的,肯定是又睡過頭,這次絕對不給他們隱瞞了,看上頭咋整他們。”身穿札甲的什長惱怒道。

旁邊的兵卒也叫罵起來,在這麼個糟糕的夜裡守港岸可不是個好差事。特別是除了幾個小帳篷,周圍都沒有什麼遮掩。

兗州軍重兵圍困朐縣,在夏侯淵、李典兩人本想徹底破壞港口,杜絕青州軍乘海船登岸。但在糜家經營下,朐縣的海港成爲這時整個大漢最好的岸口。這裡不僅有上佳的防浪堤岸,連停靠海船的泊位也是上好石料壘砌。戰事較爲吃緊,兗州軍只能沿岸設哨,要是有敵情則調集朐縣的兵馬前來作戰。

遠遠地走過一隊軍士,前頭一個舉着昏黃的火把,後頭人影斑斑看得不真切。

“他孃的纔來!”那個什長罵了聲,他扯起嗓門喊道:“前面的人停住了!”

“鍋頭!鍋頭!”那隊兵士前頭舉火把的人也喊道。這是在詢問夜間巡邏的口號。

什長聽口號正確,於是吩咐部下都集合起來準備換防。他正想責問對方爲何遲了,就這麼空擋間十幾道黑影從背後撲向他們。寒光閃動。片刻間這些兗州兵甚至來不及叫喊,就都被割斷咽喉或擰斷頸骨。偷襲之人各個身手敏捷且狠毒。

那隊冒充的兗州兵自然是袁尚地精銳“狼衛”,爲首舉着火把的那個頭目,看到那十幾個持劍黑袍人的身手後也不禁歎服。他們這些狼衛也是經過殘酷操練和實戰的精銳,但論到方纔那一手突襲刺殺的功夫,對方的身手更在他們之上。

“前頭兩百步還有三批哨卡!”一個黑袍漢子冷冷道。

這些青州軍中的精兵沒有說什麼,比劃幾個手勢後撲向下一個獵物。

一刻鐘後,岸邊泊位點起篝火,海上漸漸出現了模糊的船影。在百多狼衛和幾十黑袍漢子的引導下,兩艘最大的海船停靠到岸邊。^^^^木板梯子放下。六百多青州兵井然有序地下了船。而後大海船慢慢地離開,將泊位讓給下一批船隻。

滿臉絡腮鬍地周倉搶着跑下船,踏到地上後他狠狠地乾嘔了一陣。然後咒罵道:“該死的風浪,就是要一個人殺出十幾萬兗州兵的圍困。老子也不乘船了。”

“周倉你也不怕在部下面前丟臉!”跟在他後頭地管亥笑罵道。

周倉抹抹嘴後提起長刀,“哪個敢笑老子,剁了他!”

“哈哈,周倉你這話可夠豪氣。”一個清朗的笑聲從背後傳來。

“哪個龜兒……”周倉沒有罵完就停住了,結巴道:“少將軍!你,你咋也下來啦!”

袁尚一身披掛整齊,後面跟着許褚、典韋一衆親衛還有整天都神色拘謹地賈詡。

“周倉你搶着要第一個下船。我就不能跟着下來嗎?”

周倉張張嘴低下頭去,暈的嘔吐不止可不是件光彩的事。管亥則建議道:“少將軍,過不多久兗州人就會發現俺們,不如先突襲他們大營,打他個屁滾尿流!”

袁尚點點頭。“我跟文和先生正是如此打算。與其在此阻截兗州軍保護後頭船隻登岸,不如主動出擊襲擊兗州軍大營。一來能阻止他們反攻口岸,二來能接應朐縣的徐州軍。”

“俺去!”管亥請命道,“讓俺帶人去打兗州崽子,前頭他們可是沒少夜襲俺們。”

“我也去!”周倉也請命道。

袁尚點點頭,“後頭的戰馬就要卸下來了,集合起一千騎就襲擊兗州軍大營。朐縣裡已經聯絡好,他們會趁機突圍夾擊。”

“好在公子的消息靈通,不然咱們就不能在朐縣登岸了。只是照消息上說敵軍有萬多人的話,咱們要做好迅速南撤下邳地準備。”賈詡說道。

“怕他作甚?咱們不是也有上萬人麼!”周倉不服氣道。

“將軍有所不知。咱們上萬人在船上。要登岸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郭奉孝、張俊義他們率一部海船到廣陵登岸,咱們這批兵馬只有四五千登岸。^^^^依照先前謀劃。將朐縣的徐州兵民護送到下邳即可,不需戀戰。”賈詡答道。

袁尚心中也是暗自慶幸,在徐州東海郡的暗衛“承影”將兗州軍圍困朐縣的消息傳回了青州,恰好袁尚率部在東萊集結。要是不能在朐縣登岸,還有廣陵可供選擇。但朐縣是糜家地根基,雖然上次徐州之戰後,糜竺將家眷和大部家產搬到下邳,但糜家家業龐大,在朐縣還是有不少產業。經袁尚等人商量下,決定解兗州軍之圍,將這個人情賣給糜竺。

第一批千匹戰馬登了岸,袁尚召集起五百的狼衛虎衛,還有五百多近衛驍騎。隨行的將領除了管亥周倉,還有太史慈、張遼。至於另一部分海船由郭嘉、張、趙雲三人率領,載着兵卒南下廣陵。黃忠與田豫、呂曠、呂翔等人協助田豐防備兗州軍襲擊青州。千多青州軍精兵很快集結起來,休息了一小會,匆匆吃了點食物後,他們恢復了體力。趁着夜色,他們包裹住馬蹄,朝十里外的朐縣趕去。

兗州軍大營。

因爲天下細雨,天氣涼爽宜人,兗州軍兵卒都早早去休息,值夜的兵卒也都因疲憊而鬆懈下來。行軍宿營,除了在營地柵欄傍派兵卒望,一般還會於營壘前百步的地方設暗哨。這些哨兵攜帶戰鼓號角,一旦有敵情立即擊鼓吹號示警。

宿營的陣型也有講究,開闊地一般是扎圓形營壘,周邊小營呈環形護住中間的中軍大營。要是有河流或高地,則會扎月形營壘,中軍大營背靠險要之地,小營呈半弧形護住中軍。

因爲要圍困朐縣,兗州軍要圍着城牆紮營,如此營壘間不免會相對鬆散。朐縣裡的徐州軍不多,他們突圍逆襲的話,兗州軍完全有集結反撲地時間。因爲兵糧始終缺乏,夏侯淵也心急地要儘快拿下朐縣,這樣防備港口方向地兵卒少了,給青州軍的偷襲有了可乘之機。

十幾個“承影”暗衛在朐縣活動了一段時間,熟悉這裡地地形。幾十個狼衛也配合着他們獵殺兗州軍營地周邊的暗哨。這段時間內又一批值夜的兵卒開赴港口,留給袁尚軍的時間已經不多。哨兵清理完畢柵欄被移開,袁尚一聲令下千餘精騎開始衝擊兗州軍營地。周倉、管亥兩人因爲跟兗州軍結仇很深,他們一馬當先如矛頭一樣奮力衝刺。張遼、太史慈兩人各自帶着兵卒做兩翼,迅速撕開兗州軍營地。

錐形陣是最適宜衝擊突刺的陣型,它講究錐形前曲要尖銳厚實,能突破敵方防線。兩翼則如刀鋒一樣鋒利,能將敵方割開兩半。此軍陣是孫臏在前人基礎上,總結出的“十陣”之一。本是步卒作戰陣列,漢代騎兵得到長足發展後,軍陣陣列也被用到騎戰中。

後世學者研究表明,能運用作戰陣列的正規騎兵,其戰力遠在遊牧民族的非正規騎兵之上。騎兵一旦運用戰陣協同配合作戰,就將發揮出更強大的戰力。這也是漢匈戰爭中,雖然漢軍騎兵單兵作戰能力處於劣勢,但大集團整體作戰上,漢軍往往能佔據優勢戰勝匈奴騎兵。

一千多騎並不多,但這千騎皆是青州軍精銳中的精銳,他們弓馬嫺熟,身手矯捷兇悍。這次偷襲也十分突然,饒是訓練有素的兗州軍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好在此時天降細雨,不能點火焚燒營帳,不然夜襲的效果更好。但也正是陰雨天氣,兗州軍根本看不清有多少敵人襲擊。恐懼源於未知,兗州軍兵卒耳中都是廝殺聲,他們面對突然奔馳衝刺出來騎兵,根本就沒有了抵抗的勇氣。千餘騎縱橫馳騁,踐踏着兗州軍一個個營地。被衝擊的兵卒立即被衝散、衝亂。

其實千餘騎的殺傷並不多,他們依仗戰馬的衝擊力跟機動性,起到攪亂兗州軍的目的。如果沒有命令,一個營壘中的兵卒是不能隨便走動的,他們要等待將領的調令。而此時夜色漆黑,將領們不敢擅自出擊,只是下令固守營地,這也給千餘精騎逐個擊破的機會。

朐縣城牆上一時間燃起衆多的火把,急促的戰鼓聲和號角聲響起,給予兗州軍更大的驚嚇。守將讓兵卒打開城門,三千多徐州兵衝殺向兗州軍營地。

夏侯淵、李典奮力組織兵卒集結列陣。但所謂兵敗如山倒,在看不清敵情的狀況下,各個營壘的將領紛紛帶着兵卒撤出營地,在西邊的開闊地集結。

天色放亮,兗州軍營地一片狼藉。夏侯淵。李典憤恨懊惱地看着匯合在一起的徐州軍和青州軍。昨晚一戰,他們的兵卒逃散了不少,但更嚴重的是大部分糧食被敵軍搶奪到朐縣中。

短時間內強攻下朐縣已經不可能,擺在夏侯淵面前的只有退回郯城一條路。而且他們還要面臨敵軍半路劫殺。

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七二章 遭遇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四十四章 夜襲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九章 逆施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七二章 遭遇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四章 前奏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十二章 會盟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三十五章 定策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十四章 離心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九章 逆施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二十章 去留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一五章 光復
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七二章 遭遇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四十四章 夜襲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九章 逆施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七二章 遭遇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四章 前奏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十二章 會盟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三十五章 定策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十四章 離心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九章 逆施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二十章 去留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一五章 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