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亂前

蔡府,書房。

蔡邕一面在竹簡上奮筆疾書一面聽着蔡琰敘述嫁到衛家後的經歷,半響後他停下筆拉着蔡琰的細嫩纖手充滿愛憐道:“琰兒受苦了!”

蔡琰一腔委屈和哀傷即刻隨淚珠涌出,試想一名年輕女子在下嫁拜堂後丈夫即身亡,這對她來說打擊就難以想象。衛家人自然不會對他有好臉色看,一直像防賊一樣盯着她。

要不是顧及蔡邕的聲名指不定衛家會做出什麼私下泄憤的事情來。而即使這樣對她的冷嘲熱諷是少不了的。好在蔡琰自小感染了一些父親豁達的胸懷,而這時的社會風氣也比較開化,幽會私情和寡婦再嫁的事情着實不少。

許久待她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後蔡邕才道:“袁顯甫不該來長安冒險的啊。”

蔡琰有些不解地問道:“父親不是也一貫悲憤董太師所作所爲,不知爲何又對其百般迎合?”

蔡邕面有悲色,嘆道:“老夫迎合董太師還不是爲了漢室社稷,如能保住漢室皇親血脈老夫就是被後人謾罵也不打緊。”

蔡琰有些擔憂道:“袁公子確實有些魯莽了,父親當差人找到袁公子勸其離去。”

“就讓高平(老僕人)帶人去吧,你說他見過袁顯甫。”蔡邕點點頭道。

蔡琰不再做聲看着窗外幽幽明月不自覺地感傷的嘆了一口氣。

翰墨書鋪,暗室。

柳貴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翻看賬簿的袁尚還有他身後的郭嘉,雖然袁尚事先讓他做種種準備時他猜想到袁尚會派人來長安幹一些大事,但他想不到袁三公子竟會親自來到長安。

待袁尚查看完賬簿和柳貴蒐集來的一些情報後,柳貴才慢慢說道:“這些日子來還多虧了徐光那小子,這些密報和長安的一些籌劃很多都是他辦的。”頓了頓後他接着說道:“自從徐光的母親被西涼軍殺了後他就一心爲公子辦事,想讓公子爲其報仇,公子眼光也確實獨到,在那些事上他卻是個好手。”

袁尚點了點頭,“繼續查看董卓等人的日常行蹤,那些退路後備也做最後的完善,部分人手準備撤出長安。”

郭嘉想不到袁尚在早前就在長安打下了這些暗哨據點,這樣的籌謀不止一日兩日了吧,究竟他還有多少後招與謀劃令郭嘉很期待。

“撤離長安?難道近日長安會有大變故!”柳貴驚訝道。

袁尚嗯了一聲就不做回答,這時暗室門響動,其貌不揚的徐光走了進來,他的容貌並沒有變化只是神色多了些穩健堅毅。

徐光不聲不響地跪倒在袁尚面前,哽咽道:“請公子誅除董賊與西涼軍,徐光願做公子馬前卒!”

“我這次來長安就是爲了設計誅除董卓的,你要親自跟西涼軍見刀槍可能也殺不了幾人,只要辦好我交代的事情董卓我自會斬殺他。”袁尚扶起了他說道。

徐光眼圈泛紅,“公子放心,一切準備妥當就待公子行事了。”

袁尚又嘉獎了兩人幾句後向兩人仔細詢問了長安裡諸多大小事的一些細節始末。

末了徐光道:“公子,在下有一小弟徐厚您是知道的,他雖然駑鈍但也跟一位高人武師學過一些技擊之術且天生大力。但在小人這裡他也就是個坐等吃飯的閒人,不如讓他跟隨公子以作護衛。”

袁尚有些猶豫,徐光的弟弟他沒有見過,但有些癡傻他是知道的,而讓一個智力存在缺陷的人在他身邊做護衛他可不放心。

柳貴似乎猜到袁尚的想法於是解釋道:“公子,徐厚爲人只是略顯憨厚,而並不癡愚,且其確實神力,尋常人根本不是對手,在到長安的途中也全仰仗徐厚我等才能平安到達。”

袁尚也沒有太在意,畢竟他身邊有了許褚典韋這兩個超級保鏢已經覺得足夠,“等會帶上他,但是徐光你要知道跟在我身邊就是要上沙場險地,性命可是不由得自己的。“

徐光嘆息道:“小人如何不知,但一來公子對我家有大恩,不是公子恩義我全家恐怕早已餓死。再者徐厚木訥愚鈍只知道聽我命令,而留在我身邊只能渾渾噩噩終其一生,但在公子身邊就會盡其所能。”

其實在漢代有徐光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這時候的人和社會的風氣是開拓進取的,像霍去病、張騫等人正是憑着這種不畏性命安危的進取精神才成就了一番事業。而且時人也以攀附權貴而封侯拜將爲榮,這就不難理解徐光會讓弟弟冒着性命危險而跟隨袁尚了。

徐光將幾人帶到了院落外,這時在塊大石上坐着個身材胖墩而又不失魁梧的青年,青年一手拿着個蟲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把玩。

“徐厚,你過來。”徐光喚道。

目光有些呆滯的徐厚聞聲趕緊來到徐光身邊,“大、大哥。”

徐光指了指袁尚道:“這就是先前跟你說的三公子,今後你就跟在三公子身邊做事。”

徐厚看了看袁尚又看了看徐光,“我捨不得大哥。”

徐光有些動怒。“先前跟你怎麼說的,跟着三公子好爲孃親報仇。”

徐厚聽到“孃親跟報仇”時原本呆滯的眼中也閃過一道兇狠的厲色。他跪倒在袁尚面前,“大哥讓俺聽公子的。”

袁尚趕忙讓他起來,心想許褚雖然有虎癡之名但他那是性格沉穩做事嚴謹,而這個徐厚才真個稱得上癡,就是不知道武藝怎麼樣。

長安,尚書鄭泰府中。

荀攸還有鄭泰、侍中種輯正在商量着行刺董卓後的一些策劃。

“我看王司徒這次信心滿滿肯定是有了什麼完全的計策,我等要密切留意朝中事務,一旦成功立即配合王司徒控制住機要。”種輯說道。

“就是不知王司徒到底使得是什麼計策,我還是不太放心,董卓護衛得那麼嚴密,他又怎麼收買得董卓的義子呂布呢?”鄭泰擔心道。

荀攸沉默不語,他隱約猜出王允的計謀,也不外乎用錢帛財貨跟美色收買呂布,再誘之以利曉之以理。荀攸擔心的是萬一成功殺掉董卓後長安的局勢,雖然他先前說得輕巧,但如果沒有一個果斷睿智且忠心漢室的人執掌朝政的話那社稷依然堪憂。

就在這時院落外傳來陣陣馬蹄聲跟兵卒叫罵的聲音,一個僕人跌跌撞撞地跑了進去,“大人,不好了,外面很多兵丁包圍了我們。”

“不好,一定是謀劃刺殺董卓的事泄露,我們快些逃走。”荀攸立即反應過來。

鄭泰也知道事情不妙於是帶着兩人跑到了後門,好在西涼兵沒有包抄後面,荀攸三人騎上馬各自分散逃命。

太師府。

董卓憤怒地將一張密報扯爛,怒吼道:“那些個自命清高的豎子總想用些個卑鄙伎倆謀害老夫,不殺盡他們不足以解心頭之恨!”

“太師何須動怒,只需派一軍士就可將這些人搜捕進監牢,但值得憂慮的是除了他們中還有哪些人是在暗中算計而沒有浮出水面的,背地裡的暗箭防不勝防吶。”李儒勸道。

董卓哼了一聲道:“管他什麼人,發現一個殺一個。”

李儒道:“先收監入獄,待供出他們同黨再殺不遲。”

董卓眼裡殺機暴漲,“不知道派去的人抓住了幾個。”

就在街市上,荀攸着急地縱馬飛馳,他現在要尋找一個可以信賴的人投奔以躲避西涼兵的搜捕。就在他想好去處時後面幾個西涼騎兵已經追上了他,“前面的人不要跑了,不然格殺勿論!”

荀攸不加理會矮着身打馬飛奔,西涼騎兵動怒,加速上前拋出了套繩。荀攸只覺得脖子身子一緊就被扯下馬來,在地上滾了滾後他覺得全身說不出的痛,骨頭似乎全散架了一般。

幾個西涼兵也不客氣,不顧荀攸的傷勢將他狼狽地五花大綁。

荀攸心裡嘆息,他並不怕死,但是他認爲死也要死得其所,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嚴守秘密好讓王允等人抓緊時間行刺董卓。想通這點他就再沒有別的想法而是一副淡然無謂的表情。

廷尉衙門裡,一名獄卒看着淡定的荀攸心裡十分不爽快,來到這裡的不管平民布衣還是將相公卿要麼惶恐失色要麼嘶喊哀嚎,像荀攸這樣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他還是第一次見,但這樣也更激起他的暴虐性。

“大人,看來您還不知道這廷尉府衙的諸般刑罰吧,不說您這麼個文人雅士,便是八尺壯漢也熬不過五套刑罰的。”獄卒冷笑道。

荀攸依然淡定地坐於地上,獄卒繼續逼問道:“你就招了還有哪些同夥吧,董太師如果心情好指不定放你一條生路,你沒有看到跟太師作對的下場麼?抽筋剝皮還是輕的了。”

過了許久荀攸還是沒有動靜,獄卒惱怒拿起鞭子就要抽打。

“且慢動手!”一個桀驁中帶着驕橫的聲音從牢門外傳來。

獄卒看了看來人的服飾立即跪下磕頭,“小人不知太師駕臨,罪過罪過。”

董卓不理會獄卒而是徑直走到荀攸面前,“荀公達,老夫向來倚重你們荀家的名望還有你的才幹,還將黃門等機要職位託付給你,不想你竟然勾結鄭泰圖謀行刺老夫。”

荀攸淡笑着道:“太師恐有誤解,攸並非他們一黨,鄭泰等人拉攏攸說有機密相商,然聽到他們說是意圖行刺太師時攸就果斷反對,並說朝廷沒有太師則將動亂。”

董卓冷冷盯着他,“老夫能相信你麼?”

“誠不誠心在荀攸,信與不信在太師。”荀攸淡淡道。

董卓試圖從他眼中看出什麼,但半響後他直得放棄。臨行前吩咐獄卒道:“不準對荀先生動刑,好生照看。”

是日,黃門侍郎荀攸、尚書鄭泰、侍中種輯因爲密謀誅除董卓被揭發而消息泄露,荀攸被捕入獄,鄭泰逃走,投奔袁術。

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九章 逆施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二十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十一章 起兵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八章 兵禍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十六章 入主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二十章 去留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十五章 謀奪第二章 驚鴻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四章 前奏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一六零章 中計
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九章 逆施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二十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十一章 起兵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八章 兵禍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十六章 入主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二十章 去留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十五章 謀奪第二章 驚鴻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四章 前奏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一六零章 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