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者

春宵苦短日高起。這就是劉尚的最大的幸福。也是他最大的奢望。地盤越大,需要他處理的事物也是越多。雖然有一個魯肅撐着,可是許多還是必須劉尚點頭之後才能夠決定。還有各處的使者,這也需要劉尚前去接待,那是任何人也不敢代勞的。

只是令的劉尚比較驚訝的是,今天來的使者,居然還多了一個。這個人偏偏還是一個劉尚耳熟能詳的、簡雍,一個在這個時代可能並不是太響亮的名字,可是聽在劉尚耳中,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如雷貫耳。劉備的老朋友,對外的喉舌。沒想到這麼快他就出現了。

這是不是也說明,面對袁術強大的兵力,劉備自身也感覺吃不消了呢?劉尚不知道,簡雍也不可能說,他是昨夜進城的,恰好錯過了劉尚的婚期,所以一大早就是派人補了一份厚禮過來,聊表心意。這也是促使劉尚一下子起來的原因。

劉尚面前的簡雍。白白淨淨,穿着一身粗布的短衣,可見其風塵僕僕,路上一定沒有少吃苦。而且,簡雍又是幽州人,不習乘船,沿途奔來,臉上也是微微的蒼白。雖然如此,劉尚還是能夠從簡雍的身上,感覺到一種氣勢,一種從容的氣勢。劉尚也並沒有因爲簡雍的狼狽而小瞧了這個人。

反而很是客氣的請簡雍入座。簡雍也不客氣,雖然身體不適,依然堅持道謝,才慢慢的坐下去。

劉尚又命人端來茶水,好奇的問道:“近聞劉玄德與袁公路相持,大戰數十日,先生不在軍中爲玄德效力,爲何到此?”

簡雍笑了笑,拱手答道:“正是如此,在下才不得不來。我主與將軍,同爲漢室宗親,今日袁術擅置百官,形同天子,實乃大逆不道。我主奉詔令,前往誅賊,因聞輔國將軍遠征交州而回特來告之將軍,如今袁術大軍在外,後方空虛,若是將軍能夠兵出廬江,我們南北夾擊,袁術必敗。淮南之地,也當盡爲將軍所有。”說道淮南地,簡雍還可以加重了語氣。

劉尚微微一笑,想用淮南之地,來換取他的出兵,這個買賣看似划算,若是徐州只有一個劉備,那他沒準還真的會經不住誘惑,連同劉備一起滅了孫策,可是呂布還屯在小沛呢,那是什麼人,虎狼之將,萬夫莫敵,偏生養不熟,劉備把他放在家門口,不是自找死路嗎?而且算算時間,現在呂布恐怕已經開始行動。劉備大軍旦夕將破,他纔不願意去躺這個渾水了。

所以,聽完簡雍的許諾,儘管心動,劉尚只是搖頭,苦笑道:“玄德當世英雄,我甚敬之,只是先生也看到了,我初定交州,將士疲敝,自保尚且惶恐,又怎敢出兵?況且徐州殷富,兵馬當是不少,就是我不出兵,憑藉關張之勇,難道還打不過一無謀袁術?再說,徐州還有一個虎將,袁術素來忌憚,玄德何不令其出戰?”

簡雍苦笑一聲,他當然知道劉尚說得虎將是誰,只是要是劉備請的動,又怎麼會派他過來。而且,隱隱的,簡雍也明白劉備的用心,呂布在小沛,就是關起來的老虎,遲早會被磨去爪牙,爲劉備收服。一旦放出來,打敗了袁術還好,萬一呂布倒戈,他們敗的更快。這也是劉備留下敵視呂布的張飛守徐州的原因,因爲只有張飛,纔會死死的看着呂布,不讓他有什麼動作。

當然,這些話簡雍不可能跟劉尚直說,只能換了副憂愁的臉色,道:“將軍與玄德,皆是漢室宗親,將軍就忍心看着袁術僭號?”

激將法?這個老子拿手!劉尚似笑非笑的看着簡雍,道:“據我所知,袁公路並無僭號之舉啊?”

“袁術今日能置百官,難保明日不僭號稱帝!”簡雍看劉尚不上道,只能眼睛一閉,上猛料了。他就不信,劉尚身爲宗親,真的能夠坐視袁術稱帝。

只是,令簡雍失望的是,劉尚聽到稱帝二字,並沒有他想象的勃然大怒,而是微微的笑了笑,道:“先生不可胡說,袁家世代公卿,沒有證據,絕不可隨意污衊!出兵之事關係重大,我還須考慮一二。”說着,劉尚就是起身,擺出了送客的架勢。

簡雍無奈,只能到起身告辭,他也明白,一個漢室宗親的名頭並不能打動劉尚這樣的諸侯。說到底,他還是來晚了。

簡雍一走,張羨的使者又是進來。這人卻是張羨的家人,之所以過來,也只是給劉尚送來一封信。乃是張羨的親筆信。

在信中,張羨很直接的表示,他不管是那個背後使得離間計令的他與劉表交惡,可是既然劉表打來了,他也不是好欺負的,自然要鬥爭到底。只是長沙城中兵糧缺少,希望劉尚能夠借貸一些給他。

雖然張羨沒有指名道姓說出那人的名字,可是劉尚心裡還是暗自擦了把冷汗。還好這個張羨沒有撩挑子,真的跟劉表幹上了。敵人的敵人,就是他劉尚的朋友,既然張羨要大幹一場,劉尚當然舉雙手歡迎。立即答應友情贈送張羨十萬斛糧秣,當場感動張羨的家人痛哭流涕,只嘆將軍仁義。

這也讓劉尚感嘆。雖然是求糧,人家張羨就是理直氣壯,理所應當。果然還是地位重要啊。站的高,看的也清楚一些。

打發走了千恩萬謝的使者。時間已經到了正午,本來大喬已經派人過來問候,可是還有張繡的使者沒有接見。偏偏這人的分量又大,雖然很想同佳人一起吃飯,劉尚還是忍住了這個誘惑。兩夫妻來日方纔,可是面前的這人卻是極爲難得,可以說劉尚想念許久,直到今日,才得窺廬山真面。

信步走出白虎堂。劉尚帶着親衛,饒過幾條迴廊,進入了一處偏廳。這裡的方圓,只有白虎堂四分之一,可是,這裡的守衛,卻是將軍府最嚴格的地方。因爲自建府之日,這裡就是劉尚劃定的禁區,只有他身邊的重臣才能進入。也是整個武昌的權利所在。

現在這裡面,魯肅與劉曄兩人俱在。內中還有一人,長的不高,一身黑色衣服,看面相倒也和善,只是一個鷹鉤鼻,卻令的其人有一種陰沉之色。尤其是他雙眼,總是睜不開一樣,但是從裡面偶爾流露出的一抹精光,卻又令人心底發寒。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張繡的謀主賈詡,也因爲他是賈詡,劉尚才下決心最後接見。他也明白,張繡捨得把這個大才派出來,可見宛城一定出了天大的事情。他若是記得沒錯的話,建安二年的時候,曹操曾經出兵攻打過張繡,只是因爲他的插入,也不知道怎麼的,現在的曹操似乎更在乎壽春的袁術,遲遲沒有出兵。

見到劉尚進來,陪着賈詡說話的劉曄與魯肅急忙起身施禮。賈詡也是起身,拱手道:“在下賈詡,見過輔國將軍!”

“文和無須多禮,你我兩家乃是盟友,文和此來,可是許昌有異動?”劉尚示意衆人落座,看向賈詡道。

“將軍消息果然靈通。實不相瞞,就在上月,曹洪將兵萬人屯駐葉縣,我主兵少,特命在下前來求援。”賈詡說着話,眼睛卻是盯着劉尚。頗有些好奇之色。要不是司馬芝來了出掉包計,恐怕這時候他都已經勸的張繡降曹了,哪裡會生出這些事端來。

劉尚被賈詡盯得有些不自在,不由看了眼自己的兩個軍師。見到劉曄眨了眨眼睛,魯肅卻是輕微的搖了搖頭。不由心中一楞。

隨即,劉尚有很快的反應過來。三人相處了那麼多,這點暗示他還是能夠猜到的。劉曄點頭那是說。張繡實力不弱,留着可以牽制曹操與劉表,應當要保住。魯肅搖頭卻是因爲宛城與江夏雖然近,到底還隔着一個劉表的地盤在哪裡,所以需要斟酌,不能答應的太乾脆,需要留有餘地。

這些事情,其實三人早就討論過許多次了,所以才能在一個做動作內隱晦的表示出來。劉尚沉吟了一會,相通了兩人的暗示,方纔露出笑意,語氣慨然道:“文和放心,若是曹孟德來犯,我絕不會袖手旁觀。”

見到劉尚面色堅定,賈詡暗暗點頭,提着的心也是放下去不少。他最怕的就是劉尚事到臨頭隔岸觀火,讓他們獨立支撐。現在劉尚當着他的面應承,他起碼也是放下了不少擔心。雖然他名則保身不假,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情,張繡一直以子侄禮待他,他的心裡怎麼會不感動。

當即,賈詡就是起身,鄭重施禮道:“在下代表我家主公,多謝輔國將軍援手!”

“先生嚴重了!”劉尚嚇了一跳,急忙扶住施禮的賈詡,沉聲道:“想當初若不是張將軍援手,拖住了劉表,我劉尚如何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就是文和不來,一旦宛城有事,我也是義不容辭,!”

“只是宛城與江夏還隔着一個新野,文和可有教我?”劉尚說得慷慨,到底也是留了一個心眼。不能把話說死了。

賈詡呵呵一笑,彷彿看穿了劉尚的用心,但是他並沒有覺得這樣不對。救人之前,先要保存自己,這本來就是人之常情。若是劉尚沒口子答應,反而要令的他懷疑了,劉尚的顧慮,可以說真好打消了賈詡的懷疑。

“將軍勿憂。我們既然請將軍相助,自然會解決新野這個麻煩!“賈詡說得很自信,滿身的陰沉,也突然間消失無蹤,隱隱的露出一絲豪邁之色。西涼的男人,哪怕是文士,骨子裡還是尚武的。

“張將軍想要攻下新野?”劉曄笑了笑,看到賈詡的自信,他也是受到了感染。

呵呵一笑,賈詡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鬚,臉上第一次有了笑容,道:“沒錯,我這次來,本來是想請輔國將軍令靖海軍出夏口,佯做攻打襄陽,然後,我們再趁着劉表專注加強襄陽防衛之時突襲新野,現在倒是好了,將軍只需增兵江夏,劉表爲了保證後方,定然也會調兵增強襄陽的防禦,到時候,我主再出宛城,只要趕在曹孟德出兵之前奪了新野,宛城可安。而且,奪了新野,我們連成一片,也方便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將軍以爲如何?”

“萬一曹孟德出兵之時你們奪不下新野呢?”劉尚看着賈詡,雖然荊州想要,但是現在劉表元氣未傷,在這頭大蟲沒有筋疲力盡的時候,任何輕率的舉動都有可能傷到自身。強敵環伺之下,一旦受損過大,他也可能一蹶不振的。

“那麼我等只能投降曹公!”賈詡也不是吃素的,講了好處,總要講壞處的。他本來就不認爲張繡能夠打得過曹操,之所以打新野,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關鍵還是看劉尚支持的力度有多大。

劉尚心裡也是矛盾。他明白,賈詡說得出,就絕對做得到,而且,這也很附和他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

與其讓曹操佔據宛城,有了窺視荊州的優勢,他還不如干脆出點血,幫張繡取了新野算了。

想到這裡,劉尚又是恨恨的看了一眼賈詡,暗道這人哪裡像來求援的,反倒是過來逼着自己出兵一般。偏偏,還不能不答應。多個盟友總比多個敵人好。

第二七零章 風波2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七十四章 邀戰第三二四章 蠻地8第五章 鄱陽之戰第二八五章 家事9第三零一章 天下事3第二二五章 零陵5第二三八章 衡陽3第一百三十九 堅定第六十三章 並黃祖4第二百九章 攸縣6第二七三章 風波5第二九八章 親事4第一百一十九章 魚兒上鉤第一百八十三章 惡鬥上第二四四章 長沙1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第一百七十章 激戰石亭第三零四章 波瀾第一百一十六章 下蒼梧3第一百五十七章 請他吃桔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惡鬥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意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曹操2第八十一章 比鬥第三三六章 秭歸第二十一章 南昌在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策略第二十八章 甘寧來襲第二四四章 長沙1第一百一十章 去往何處第四十章 龍虎會第三二四章 蠻地8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五十四章 開始行動第五章 鄱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策略第三十八章 初露鋒芒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四十七章 左伯紙第二六七章 相會1第九十八章 混亂武昌第二一一章 攸縣完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梧軍議第三二七章 殺2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梧軍議第十五章 攻佔彭澤第一百四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九章 兩強對峙第三一六章 商議4第二九八章 親事4第十四章 進攻彭澤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第四十六章 東吳西楚第一百一十三章 勸降賴恭第二二零章 條件3第二二七章 零陵7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蒼梧1第三五零章 下江陵4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先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意第三四六章 期待4第二六八章 相會2第七十七章 返回江夏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二三九 衡陽4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一百七十章 激戰石亭第二四六章 長沙3第四十一章 相持不下第九十一章 這小妞會武功第二七五章 風波7第二七二章 風波4第二四二章 衡陽7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疑第二五二章 長沙9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八章 攸縣5第二一六章 湘水5第一百八十二章 可敢一戰第三零九章 五溪第七十六章 木已成舟第三四六章 期待4第二百一章 收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避戰第三二三章 蠻地7第三四九章 下江陵3第七十九章 大閱兵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三十九章 孫策軍到第三零二章 呂蒙1
第二七零章 風波2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七十四章 邀戰第三二四章 蠻地8第五章 鄱陽之戰第二八五章 家事9第三零一章 天下事3第二二五章 零陵5第二三八章 衡陽3第一百三十九 堅定第六十三章 並黃祖4第二百九章 攸縣6第二七三章 風波5第二九八章 親事4第一百一十九章 魚兒上鉤第一百八十三章 惡鬥上第二四四章 長沙1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第一百七十章 激戰石亭第三零四章 波瀾第一百一十六章 下蒼梧3第一百五十七章 請他吃桔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惡鬥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意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曹操2第八十一章 比鬥第三三六章 秭歸第二十一章 南昌在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策略第二十八章 甘寧來襲第二四四章 長沙1第一百一十章 去往何處第四十章 龍虎會第三二四章 蠻地8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五十四章 開始行動第五章 鄱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策略第三十八章 初露鋒芒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四十七章 左伯紙第二六七章 相會1第九十八章 混亂武昌第二一一章 攸縣完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梧軍議第三二七章 殺2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梧軍議第十五章 攻佔彭澤第一百四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九章 兩強對峙第三一六章 商議4第二九八章 親事4第十四章 進攻彭澤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第四十六章 東吳西楚第一百一十三章 勸降賴恭第二二零章 條件3第二二七章 零陵7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蒼梧1第三五零章 下江陵4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先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意第三四六章 期待4第二六八章 相會2第七十七章 返回江夏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二三九 衡陽4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一百七十章 激戰石亭第二四六章 長沙3第四十一章 相持不下第九十一章 這小妞會武功第二七五章 風波7第二七二章 風波4第二四二章 衡陽7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疑第二五二章 長沙9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八章 攸縣5第二一六章 湘水5第一百八十二章 可敢一戰第三零九章 五溪第七十六章 木已成舟第三四六章 期待4第二百一章 收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避戰第三二三章 蠻地7第三四九章 下江陵3第七十九章 大閱兵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三十九章 孫策軍到第三零二章 呂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