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左伯紙

說到商人,早在劉尚剛剛佔據豫章的時候的就對商人表示了友好,只是隨着豫章戰事綿延,效果顯得不是太大,除了從荊益往揚州來往的商船會選擇湖口等地停泊之外,豫章內地的商業並不是那麼繁榮。而且豫章雖然物產衆多,人口卻並不太多,人口一少,商人見不到厚利,自然也不願意常駐此地,這也是劉尚願意放棄揚州土地而和孫策換人口的原因,畢竟土地只有那麼一塊,隨時可以奪取,但是百姓卻是立業的根本,只有轄地的人口增加,才能促進商業的繁榮,賦稅的增加,才能招募更多數量的軍隊,才能從中成長出更多的人才爲自己所用。

現在劉尚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豫章找出能夠拿得出手的物產,吸引大量的商人過來做買賣,所以,幾乎在發出招募工匠令的同時,劉尚也命人快馬傳喚豫章三郡的太守前來議事,豫章太守任夔就在武昌,當然第一時間趕到,廬陵太守劉壹,鄱陽太守華歆,加上兩名軍師將軍劉曄魯肅、一名文學從事鄭渾,還有各地的令、長,一羣數十人濟濟一堂,皆坐在劉尚下首。

眼看着在坐的衆多的文臣,劉尚的心中頗多感慨,想他一開始將只有太史慈,文官可是一個也沒有,到了現在,算算文臣的數量,可能比起東吳不值一提,但是論起才能,在坐的衆人也算是漢末拔尖的了。

劉尚開口,起身對衆人施禮道:“豫章能有今天的安定,諸位功勞甚大,尚在此謝過!”

衆人大驚,紛紛離席而起,避開劉尚大禮,都道:“我等既然追隨主公,敢不盡心竭力,豫章能有今日氣象,卻是主公洪福所致。”

劉尚不管,執意施了一禮,然後道:“現在東邊孫策忙於清剿匪患,暫時無暇西顧,西邊黃祖雖然頻頻異動,到底不足以成事,當務之急,我們要趁着冬季這難得空閒時間經營豫章!還請大家暢所欲言,想出治理豫章的良策!”

衆人見劉尚動問,不敢怠慢,他們來之前大多對各自轄地的境況進行了徹底的清理,就是怕今天劉尚問起,不至於慌忙。

任夔就在劉尚身邊,又是親信大臣,於是第一個開口道:“自董卓篡權,豪傑並起,北地百姓屢遭戰火,不得已紛紛南下,現今荊揚等地流民遍佈,主公可派人四處招募,使其前來豫章定居,豫章地廣,也正好用他們開墾荒地。”

劉壹也起身諫道:“廬陵地接交揚,前些日子孫策下江東,江東百姓大多驚恐,紛紛扶老攜幼前往交州,我們可以派人過去勸慰百姓轉道豫章。”

華歆見兩人說完,也不急不緩,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起身對劉尚言道:“招募流民卻是可以充實豫章,只是流民不遠千里棄家而來,一開始我們非但不能從他們身上得到好處,反而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前往安置,加上豫章百廢待興,各處都要用錢,光憑往日賦稅絕對無法支撐,我有一人,要薦於主公,主公得此人,豫章錢糧必將源源不斷!”

“子魚此言過於誇大吧,一個人財力能有幾何?如何得以支撐整個豫章的消耗?”劉尚心底疑惑,也就直接說了出來。

華歆微笑,從袖子裡取出一卷紙張,雙手舉起,亮在劉尚面前,方道:“能與不能,主公且看此物!”

劉尚驚奇,看到華歆手裡白花花的紙張,心底更是一驚,蓋他原來所用的紙張雖然也能夠書寫,但是顏色卻不是雪白,反而是略顯泛黃,他雖然提倡大家用紙書寫,但是這時候的蔡倫紙經歷了好幾次改進,依然不能讓人如意,所以大多數時候,劉尚寫東西還是用絹布,至於竹簡,劉尚只用過一次,那一次他只寫了千餘字,所用的竹簡卻達數十根,可見其書寫的麻煩,所以從那以後,打死劉尚也不再用竹簡記事,他寧肯多花些錢,以布來代替。

只是華歆獻上的紙卻比衆不同,入手細膩,比蔡倫紙那種到處都是纖毛的來更加的賞心悅目,最難能可貴的是,這種紙張厚薄如一,看上去已經快要接近現代的紙張了。劉尚又用力甩了甩,那紙刷刷的響動,看上去很有韌性,劉尚心中更驚,急忙令人端來筆墨,然後提筆在上面寫了一個字,只見白紙黑字,書寫極爲流暢。

劉曄魯肅就坐在劉尚身邊,又親眼見劉尚寫字,不禁悚然動容,驚聲道:“此紙何人所做,此物一出,功績可與蔡侯比肩,必將流芳百世,功在千秋!”

劉尚也驚,沒想到三國時代還有如此能人,有了這樣的紙張,竹簡和帛書完全可以退出歷史的舞臺了。他想得更遠,如果這樣的紙張傳遍東漢,必將引起所有讀書人的震動,這完全就是文化界的一場革命嘛,他只需牢牢把握這種紙的製造技術,以後該愁的不是缺錢,而是怎麼太多錢該怎麼花了。

華歆看見衆人的反應,心底也有些小小的得意,他第一次見到這種紙的時候也是極爲震動,當時他就有了立刻把此人引薦給劉尚的衝動,只是那時候劉尚正同孫策大戰,華歆也不敢讓劉尚分心,現在豫章安定,正是華歆獻紙的大好時機。

在坐的衆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每一個人都經歷過那種看着一屋子竹簡的頭大場面,現在見了華歆獻上的紙張,稍微聰明一點的看出其中巨大的價值。

劉尚又仔細的撫摸了這種紙,心中越來越滿意,想到華歆要向自己舉薦造出此紙之人,更是雙眼發光,急忙問道:“子魚既然獻上此物,可知其人姓甚名誰?現在何處?如此人才,我當親往招募!”

華歆也肅容道:“此人名左伯,也是東萊人士,其家世代以造紙爲生,後來青州黃巾遍地,左伯聽聞故牟平侯坐鎮曲阿,所以舉家遷來,後來牟平侯遷往豫章,左伯也因戰亂流落豫章,雖然顛沛流離,卻侍奉老母甚勤,我見其人純孝,所以時常接濟,主公要見,只需命人傳令,其人自當欣然前來!”

劉尚無語,也知道這時候的士大夫,是頗爲瞧不起工匠之徒的,也就是左伯發明的紙張的實用,所以華歆纔會高看一眼。劉尚奈住性子,急忙令人傳左伯來見。

華歆既然要舉薦左伯,當然會讓左伯跟他同來,所以劉尚下令召見,不多一會,一個身材瘦小,面貌醜陋的漢子膽戰心驚的走近太守府中。自有親兵上去搜身,告誡左伯不可造次,左伯心中更慌,躡手躡腳進入大廳,還沒看清裡面衆人,就翻身拜倒在地,磕頭叫道:“草民左伯,見過輔國將軍及各位大人!”

衆人皆笑,只是礙於劉尚在場,不敢放聲,只是心裡憋着,畢竟左伯發明的紙張實在驚人,大家不自覺了心中有了些許敬重。

劉尚看了眼戰戰兢兢趴在地上的左伯,趕忙令身邊親兵扶起,然後令其就坐,左伯不敢違拗,小心翼翼的坐了末席,腦袋垂的低低的,只敢拿眼角餘光掃視衆人。

劉尚見左伯如此,也是無奈,換了後世,像左伯這樣的人,已經可以算是著名的科學家了,只是時代不同,他也無可奈何,想要改變時人的觀念,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功。

只是這種紙干係甚大,劉尚不得不重視,他又令人給左伯端上茶水,然後開言對左伯道:“此紙質量上乘,我心甚愛,不知其名爲何?”

左伯見劉尚發問,急忙開口回道:“這種紙也是小人剛剛製造出來的,還沒有名字。”

劉尚點頭,看了眼左伯,暗思自己雖不能改變時人觀念,卻可稍微提升這些人的地位爲己所用,而且此人能夠改良蔡倫紙,未必不能精益求精,造出堪比現代的紙張,所以劉尚面色溫和,對衆人言道:“此紙功在當代,立在千秋,若非左伯,焉能又此紙出世的一天,我看就叫他左伯紙吧!”

衆將一驚,沒想到劉尚對左伯如此重視,只是劉尚已經下了定論,也沒有人會傻乎乎的跳出來反對,大家捫心自問,蔡倫一個閹宦也能靠着紙張封侯,何況左伯只是佔了一個名號罷了。

左伯聽說要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這種紙張,心中也是極爲自豪,這種紙從他的爺爺輩就開始研製,一直到了現在,纔看看被製造出來,可以說,爲了造出這種便於書寫的紙張,左伯一家三代可謂是嘔心瀝血,如今一朝功成,劉尚又親自命名,他還有什麼不滿意嗎?

看解決了紙張的名字問題,也成功籠絡住左伯的心,劉尚暗自高興,又問了左伯許多製造的材料,暗中估算好成本,發覺左伯所造的紙花費不過纔是蔡倫紙的一半,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了,劉尚當即任命左伯爲工官,專門負責監製左伯紙的製造和改進,隨後又拿出許多紙張,命人散發到各處商人手中,他相信,只要此紙一出,那些嗅覺靈敏的商人必定蜂擁而至!

第一百五十七章 請他吃桔子第六十八章 並黃祖9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上第三一四章 商議2第七十一章 火燒三江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可敢一戰第十一章 皖城喬公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二五六章 息甲2第二三六章 衡陽1第十六章 據有鄱陽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一百八十六章 會劉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梧軍議第二七三章 風波5第二二零章 條件3第五十五章 破三江口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將第五十六章 江夏之半第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計議第二百七章 攸縣4第一百九十八章 壽春2第一百零六章 兵進南海第九十九章 街口激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一十章 去往何處第二九零章 國事3第二四六章 長沙3第六章 喜得劉曄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一百三十三章 避戰第二三九 衡陽4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五十二章 商議劫船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選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十九章 南昌城外第八十五章 開春之時第一百零八章 霹靂攻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二七八章 家事2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會劉備2第一百一十九章 魚兒上鉤第三二零章 蠻地4第三三八章 謀劃2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二七零章 風波2第二一八章 條件1第十四章 進攻彭澤第三五一章 下江陵5第三一七章 蠻地第二九七章 親事3第三十八章 初露鋒芒第二六八章 相會2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巾3第一百二十二章 殺吳巨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二八四章 家事8第二三二章 桂陽2第八十五章 開春之時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蒼梧城破第二二三章 零陵3第二二九章 零陵9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四十九章 蘄春李通第一百八十章 一人足矣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二一三章 湘水2第一百三十九 堅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避戰第七十七章 返回江夏第二十九章 兩強對峙第五十二章 商議劫船第二八七章 家事完第八十一章 比鬥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三零零章 天下事2第二七七章 家事第九十八章 混亂武昌第八十五章 開春之時第二二六章 零陵6第三零五章 波瀾2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意第十三章 鏖戰長江第六十三章 並黃祖4第二八七章 家事完第三五五章 結束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夏侯第二二七章 零陵7第一百七十五章 賺將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三二七章 殺2第二六三章 收服2
第一百五十七章 請他吃桔子第六十八章 並黃祖9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上第三一四章 商議2第七十一章 火燒三江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可敢一戰第十一章 皖城喬公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二五六章 息甲2第二三六章 衡陽1第十六章 據有鄱陽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一百八十六章 會劉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梧軍議第二七三章 風波5第二二零章 條件3第五十五章 破三江口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將第五十六章 江夏之半第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計議第二百七章 攸縣4第一百九十八章 壽春2第一百零六章 兵進南海第九十九章 街口激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一十章 去往何處第二九零章 國事3第二四六章 長沙3第六章 喜得劉曄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一百三十三章 避戰第二三九 衡陽4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五十二章 商議劫船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選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十九章 南昌城外第八十五章 開春之時第一百零八章 霹靂攻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二七八章 家事2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會劉備2第一百一十九章 魚兒上鉤第三二零章 蠻地4第三三八章 謀劃2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二七零章 風波2第二一八章 條件1第十四章 進攻彭澤第三五一章 下江陵5第三一七章 蠻地第二九七章 親事3第三十八章 初露鋒芒第二六八章 相會2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巾3第一百二十二章 殺吳巨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二八四章 家事8第二三二章 桂陽2第八十五章 開春之時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蒼梧城破第二二三章 零陵3第二二九章 零陵9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四十九章 蘄春李通第一百八十章 一人足矣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二一三章 湘水2第一百三十九 堅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避戰第七十七章 返回江夏第二十九章 兩強對峙第五十二章 商議劫船第二八七章 家事完第八十一章 比鬥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三零零章 天下事2第二七七章 家事第九十八章 混亂武昌第八十五章 開春之時第二二六章 零陵6第三零五章 波瀾2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意第十三章 鏖戰長江第六十三章 並黃祖4第二八七章 家事完第三五五章 結束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夏侯第二二七章 零陵7第一百七十五章 賺將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三二七章 殺2第二六三章 收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