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

夜深了,漢軍主帥營寨中,一陣刮擦之聲傳了出來。

果真如同夏正平所說的那樣,在塗抹上了麻痹藥劑後,他的手臂那一處傷口,便是感覺不出疼痛了。刮擦之聲,是劉病已正在用刀片,刮除骨頭上的毒素所發出來的,讓人聽了,再見識着眼前的場景,着實有些毛骨悚然。

又是良久之後,刮擦之聲聽了下來,劉病已彷彿是虛脫了一般,收拾好一切,縫合好傷口後,拱手道:“主公,將息幾日,應當無礙。只是,這手臂將來需要注意保暖,受不了寒!”

“先生多謝!”夏正平舒展了一下身子,已然發現自己的右手上臂,恢復的如同之前的那般,伸展自如。只是,麻醉藥劑的效果還未散去,他的手臂,依舊是有些痠麻的。

拜謝過劉病已之後,夏正平便是在下人的服侍之下,睡了過去。直至數日之後,傷口痊癒,夏正平方纔走出營寨。

恰好昨日黃瀚生差人送來戰書,夏正平親自過目,倒是有一些想法,他令人召集了衆將,聚集到了何士元的營寨中,進行商議事情。這幾日,夏正平因爲傷勢的緣故,軍隊上的事情,都交給了何士元處理。他相信,身爲雛鳳的何士元,能夠爲自己帶好兵。

“主公,戰書下來,您是如何想的?”走進主將大帳中,何士元便是迎面相問,“我軍遷延日久,糧草有些不濟了。”

糧草的事情,夏正平自然是知曉的,他在養傷的期間,也是催問過巴州的百里子明,希望他能夠儘快發配運送下一批糧草過來。錢糧之事,都掌握在百里子明的手中,但是監督押運糧草的卻不是他,夏正平就算是着急,也沒什麼用。

更何況,百里子明也是自巴州發書講到,糧草已經發送出去,只是巴州最近連日多雨,運送艱難而已,因此耽擱了些時日。

“無妨,叫各部兵馬,省着點遲,糧草近幾日就會到來!”夏正平擡手,阻住了何士元的話,“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對抗這個黃瀚生!”

“黃瀚生老當益壯,文才武略,皆是有過人之處。此人連勝我軍多次,軍威正盛啊!”有將領搖頭,“更何況,前幾日我軍新敗,士氣不足,想要勝他們,倒是有些難了!”

夏正平圍繞着長桌上的地圖走了一圈,聽着身邊將領的彙報,不住地點頭:“的確如此啊。想要勝他們有些難!現在,黃瀚生他們處於有利的一方,我們處於不利的一方,若是真的打起來,我們必敗無疑啊!”

“不如跟他鬥陣?”又是一位將領拱手,“末將也是看過戰書,上面純粹是一種挑釁,他邀請我們鬥陣,鬥將,鬥兵!鬥將顯然我們是輸了,而鬥兵呢,我們之前的交鋒,也是失敗了,看樣子只能鬥陣了!”

聽着身邊的將領這麼一說,夏正平猛地身體一震,卻是望向了何士元道:“鬥陣?先生可是對這個最爲在行了?”

他很清楚,這三種戰鬥意味着什麼。鬥將,之前夏正平和黃瀚生之間的交鋒,就是這樣一個實例。毫無疑問,夏正平在那一場鬥將之中輸了。先不管這個黃瀚生究竟用了什麼辦法,總之一句話,鬥將一方面,夏正平這一方的漢軍輸了。

而鬥兵呢?正如身邊的將領,所說的那樣子,前面幾次,自己的漢軍,被這個黃瀚生殺得屍橫遍野,鬥兵一行,自然是輸了。

那麼剩下的一點,只有鬥陣了。所謂鬥陣,雙方擺開架勢,形成一方陣勢,讓敵方將領領兵衝擊,看看最後勝負如何。實際上,比拼的是雙方佈陣將領的謀略智慧。

關於鬥陣這一點,夏正平自然想到的是何士元,他依稀記得,當初自己前往落鳳坡的時候,眼前所見到的就是一座變化之中的八卦陣,那個陣勢變幻無窮,高深莫測。

何士元會心一笑,明白了夏正平所想,便是拱手道:“那主公的意思是……”

“原書批迴,明日鬥陣鏖兵!”

次日,隆江平原上空,陰雲慘淡,夏日的天氣,有些悶熱。戰場上,雙方鼓聲陣陣,提升着己方的氣勢。

“我以爲身爲漢王的故太子,不敢出戰了呢?”黃瀚生拍馬走來,他見着夏正平的傷勢痊癒,倒是有些驚訝了。不過,這幾日他也沒閒着,打聽到消息,說是漢軍營寨中,新添了一名醫官,叫做劉病已。黃瀚生自然明白劉病已的事情,也自然知道,現在夏正平痊癒的原因何在。

可是,一生強硬的黃瀚生老將軍,做什麼都不服輸,哪怕現在年近七旬,也依舊不服老,嘴上功夫自然不可能落下:“我當你們漢軍沒有人了呢?”

夏正平聽得出黃瀚生言語之中的嘲諷,不過他也不生氣,反而笑道:“蜀軍無人啊,以你這種鬚髮皆白的老將擔當大任,豈能勝我?”

“哼?黃口孺子,大言不慚!豈不見前幾日你被我殺了那麼多兵馬?”黃瀚生聞言,勃然大怒,“若是不看着你是大夏神朝的餘脈,我定然殺你個片甲不留!”

“蜀軍若是有人,可敢破陣乎?”夏正平見此,卻是將長槍往身後一招,站在中心將臺上的何士元見此,便是明白是佈陣的時機了。

只見得,中心將臺上的何士元,將手中的令旗招展,指揮着各處兵馬的調動,不多時一座大陣出現在黃瀚生的面前。

黃瀚生收到批迴的戰書,知道今日要鬥陣,但是見着此時漢軍的陣勢,不由得驚異起來。但見陣中,愁雲慘淡,一彪軍馬,在其中來回奔馳,掃蕩起大片的塵土,迷迷茫茫,看不清其中的真實情況。

盾牌兵、長槍兵、步兵、弓箭手等等諸多兵種,相互依託,結成了一個浩瀚龐大的陣勢。那陣勢,有八個進出口,看似無害,實際不然,卻是殺機重重。

“不知你蜀軍可有人認識這個陣法嗎?”夏正平持槍指着黃瀚生,“若是有認識的,可會佈置?”

“怎會不識?這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八門金鎖陣,不光光你會佈置,我黃瀚生也會!”黃瀚生長槍往後一招,“莫要小瞧了我蜀軍!”

他這麼一招,旋即在他身後的大軍,便是在一陣鼓聲之後,變幻成了和夏正平身後大軍一樣的陣勢,只不過這個陣勢似乎少了許多的神秘感。

“我觀你這八門金鎖陣,似是有所缺陷,就是我帳下普通將軍,也能夠打破!”

“黃口孺子,小瞧我太甚!我只怕你的將軍,在我這陣中,是有去無回!”

“哈哈!那我便是令將軍破給你看看!”

當下,軍令傳達到後方隊伍中,自然也到了何士元的耳中。何士元當即隨便叫了幾個將軍,囑咐他們道:“黃瀚生不通變化之理,所佈置下的八門金鎖陣,不過是依樣畫瓢罷了。”

他這麼一說,直接點出了黃瀚生所佈置的八門金鎖陣的缺點,沒有變化之理,那就是爲什麼,和何士元的相比,少了一些的神秘感和殺機。

“八門金鎖陣,八門指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開門。從生門、景門、開門殺入就能夠攻破;從傷門、驚門、休門殺入,則會受到傷害,可能會被裡面的士兵纏住;從杜門、死門進入,相當於走進了死衚衕,被圍困在裡面。”

“黃瀚生欺負主公年輕,閱歷不如他,卻是不知曉,這八門金鎖陣早就被我看穿,要不然我怎麼會佈置的出來?你們幾位將軍,各自率領三千兵馬,從東南角生門殺入,再從正西景門殺出;轉過陣角,往東北開門殺入,復從東南生門殺出,則此陣必破!”

“得令!”

當下,這幾位將軍,便是率領數千兵馬,依照何士元的囑咐,進入黃瀚生所佈置的八門金鎖陣。擂鼓聲音響了起來,一時之間,戰場形勢異常緊張起來,倏忽片刻的時間,那幾位將軍,從東南生門拍馬而出,霎時間,整個八門金鎖陣亂作一團,再也成不了像樣的陣勢了。

黃瀚生早已見得此情此景,不由得面色一變,盯着夏正平。夏正平也不介意,反而是有些激將法的意味:“老將軍太過短淺,這麼個陣勢,就這麼被我破了?”

“你破得了我的,我也能破得了你的!”黃瀚生終究是不服輸,當下叫來極爲得力將軍,將破解之法說了一遍。那些將領自然明白,率領着數千士兵,卻是從何士元一方的八門金鎖陣的生門進去。

何士元站在將臺上,早已經見到了,嘴角微微翹起,令旗一招,旋即就見着那一處生門閉合。

黃瀚生看的真切,不由得臉色大變,他已經預知到後果。

那數千兵馬近的陣中,正要往景門殺出,卻是見得陣勢有些變了,原本應該通暢的道路,只是眨眼間的功夫,就已經被封鎖起來,只留下一些小路。

“哈——”

不得已,這些將軍和士兵,只得另尋他路,卻是在策馬奔騰的過程中,遭遇絆馬索、鉤鐮槍等諸多武器的攔截,一時之間,數千兵馬便是折損了大半。

漢軍陣勢中,又是有騎兵遊走,兩下相碰,領頭的將軍,卻是被活捉了起來。

不多時,那些被活捉的將軍,各個被捆綁着送到了陣前,夏正平見此,不由得哈哈大笑:“老將軍,您還是回去再學個幾年吧!”

原來,那何士元見着敵軍入陣,招呼令旗,關閉生門,景門,開門等諸多門戶,因而這些將軍和士兵,被困於其中,無法突圍。

這便是,變化之理。

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章 賀子先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七章 駁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十五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一章 稱帝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章 朝陽宮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二十章 漢王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七章 政事堂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六章 過蜀州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五章 三個月
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章 賀子先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七章 駁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十五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一章 稱帝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章 朝陽宮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二十章 漢王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七章 政事堂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六章 過蜀州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五章 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