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駁

衆人聞言,將目光移向了聲音發出之處。

臺上的侍女見此,知道有人要進行一番辯論,便是開口問道:“敢問公子大名!”

“潁川石子濤!”

崔若望眉頭一皺,轉身望向了來人,便是有些疑惑,這個年齡與自己一般大小的青年人,又有什麼能耐,說自己見識短淺?

石子濤緩步走向了臺下中央,朝着柳如煙拱了拱手,道:“適才崔若望所說,不符當今諸侯形勢!”

“石兄,你且說來與我聽聽!”

崔若望雖然說着謙虛之語,但口氣之中,卻充斥着鄙夷、傲慢與不滿。老子學富五車,遊學在外,相識多位諸侯,天下形勢我最清楚了,你算哪根蔥,就想過來指點你崔爺爺?

夏正平坐在那裡,聽着崔若望的這句話,不禁搖了搖頭。這個崔若望太狂了,常言道,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然而,崔若望身爲飽學之士,卻是如此的傲慢,由此可見,未必有真才實學,怕只是嘴上功夫罷了!

石子濤自然聽得出崔若望話裡有話,不過他也只當沒有聽見,開口說道:“何爲天下有變?大夏皇帝駕崩?皇子奪位?可,你不要忘了,這天下,依舊是大夏的,他變不了!”

這一下,望月臺下的衆人,瞬間變得大氣不敢出。望月臺上,柳如煙彈奏的琴曲,也戛然而止。

“不論是楚王、齊王、魯王,亦或者是天下腹地的襄王,西北地區的勤王、趙王等諸侯王國,都是大夏冊封的諸侯王國!”

“天下的諸侯大勢,莫過於在將來,要順從大夏皇帝的統治,否則的話,那就是意圖謀反!”

兩句話說完,琴曲之聲,再次響了起來,那一邊的崔若望,臉色已然難看到極點。好你個石子濤,原來是在變相的罵我,說我是個不忠不義之徒?

可不是嗎?石子濤的那幾句話,最深的含義,就是在罵崔若望。你崔若望,出謀劃策,論及天下形勢,認爲楚王要攻取齊魯之地,臉上還帶有志在必得的意思,可不就是在表明自己不忠於大夏皇帝嗎?

夏正平也聽出了石子濤的言外之意,不住地點了點頭,這個石子濤忠心可鑑,可以收入帳下,做一個幕僚。

“大夏皇帝,荒淫無道,前一陣子,又是聽信讒言,把素有賢能德行的皇太子給廢了,貶到永昌做郡王。如此說來,天下諸侯不羣起而攻,已然算得上忠義了!”

崔若望神色極冷,不由分說的反駁,顯然石子濤的幾句話,說到了根上。

“天下共主,大夏祖制,就算皇帝有再多的過錯,他也是皇帝!”

兩人辯論着,所談內容,全部傳入到了那處居高臨下的建築物中,被裡面的五人所聽見。

“主公,您看這個石子濤與崔若望,哪個符合您的心意?”中年男人身邊的劉先生,畢恭畢敬的問道,“若是選中一人,我就記下,去安排人手拜訪,看看他是否有意爲主公您效勞。”

這被稱作主公的中年男子,便是荊襄九郡的主宰者——襄王劉鎮。那名被叫做劉先生的人,顯然是襄王劉鎮的謀士,雖與劉鎮同姓,卻毫無干系,雙名文成。

劉鎮沉吟了許久,又是聽了一段石子濤與崔若望之間的對話,開口道:“先生本就大才,您看這兩人,誰可適合留下?”

他言語之中留下的意思,自然指的是收入帳下,做他的謀士。

“崔若望此人,言語之中甚是傲慢,所述天下形勢,也是虛大於實。”劉文成撫了撫自己的鬍子,很是淡然的說道,“倒是這個石子濤,言語之中,飽含對大夏的忠心,主公,留這個石子濤吧!”

“好!”

望月臺下,一輪又一輪的辯論與反駁持續着,夏正平不斷的觀察着那些名士文人,也在思索着一些關於大夏神朝的諸多事情。

畢竟,這些文人士子,現在當着柳如煙的面,說出這些事情來,可謂是爲了博得柳如煙一笑才這麼講的。

場中似乎只剩下了一個人沒發表自己的意見,那人卻是夏正平。

侍女似乎注意到了夏正平,道:“場中的這位公子,爲何不出來談一談呢?難道是嫌棄我家小姐,彈得琴曲不好聽?”

夏正平觀察了一晚上的士子名流,着實是把這件事給忘了。要知道,他也是領取了號牌,坐在了衆人之中。

他身旁的書童,此時也歪着腦袋,疑惑不解的看着夏正平。今晚可是襄陰郡花滿樓頭牌柳如煙姑娘,大會名士,怎麼這個公子,一言不發?甚至是,一個字也沒寫下來?

書童自然是平庸之輩,他哪裡看得出夏正平的真實身份。

衆人也是一樣的疑惑,不知道爲什麼被詢問的這個公子如此淡定,難道他不想一睹柳如煙的芳顏嗎?

夏正平並沒有注意到一衆人的神色變化,他緩步走到望月臺下,深吸了一口氣,聆聽着琴曲,就聽得侍女的聲音傳來:“敢問公子姓名?”

“永昌蕭正!”

這話一出口,整個場中,質疑聲旋即大作,就連附近建築物中,觀看場內情況的襄王劉鎮,也是不住的輕咦一聲。

“這是誰?怎會如此的年輕?”

“看樣子,十六七歲的模樣,但卻透露出一股沉穩的氣質。”

“好像剛剛問話文武全勝的,就是他吧?”

“永昌郡,到這裡有上千裡之遠,如煙姑娘今日大會名士,他是怎麼知道的?”

“估計是襄陰郡的富商之子,只是年齡這麼小,怕是下面的毛都還沒長齊吧?”

夏正平聽着身邊的衆人的議論,面色也不變,這個集會不像是文人賽文,倒像是論政的集會。不過,這只是個名頭罷了,畢竟其中的內情,夏正平也是知曉了。

衆人的吵雜聲,讓柳如煙的琴曲,有些斷斷續續。

侍女咳嗽了一聲,衆人旋即安靜了下來,道:“公子,坐論天下,話說諸侯,乃是士子才人的喜好,難道蕭公子不這樣認爲嗎?”

夏正平笑了笑,朝着臺上拱了拱手,道:“我以爲,諸多士子所言,不過是虛妄罷了。大夏諸侯再多,也比不上襄王的國富民強啊!”

“荊襄九郡,天下財富之地,民衆聚集着大夏的一多半數量。天下一旦有變,襄王怎麼會袖手旁觀呢?”

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六章 農政書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八章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十五章 交易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五章 交易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十六章 六籍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十章 勸進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八章 水師第二十章 漢王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七章 官商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章 賀子先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七章 駁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章 勸進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七章 苦情計
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六章 農政書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八章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十五章 交易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五章 交易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十六章 六籍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十章 勸進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八章 水師第二十章 漢王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七章 官商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章 賀子先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七章 駁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章 勸進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七章 苦情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