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

侍衛的話音還未落下,衆人就見得,夏正平騰地起身,直奔郡守府衙大門而去。

趙靈吉等人,聽到雛鳳的字樣,已然明白了許多,趕緊跟着夏正平,來到了府衙大門之處.

府衙大門那裡,雛鳳何士元,身穿破爛衣服,斜靠着門板,酒葫蘆拿在手裡,眼睛眯起一條縫,活像一個老瘋子。

而府衙大門之外,街道之上,來來往往的推車,顯示着永昌郡郡城,即將遭遇戰火的情景,百姓爭相逃命。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戰火無情,兵戈不長眼睛,必然或波及到平民百姓,只要是正常人,都會想着逃命。

然而,夏正平所見,雛鳳何士元,卻是一臉的悠然自得,嘴裡還不斷的嘟嘟囔囔着些什麼,與街道上的人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幾人來到府衙大門,卻是你看看你,我看看我,不知道這雛鳳何士元,究竟想要表示什麼。

人言,襄州雛鳳,萬人莫及,背水一戰,尚有勝算。

烽火臺上狼煙起,百姓拖家帶口,盡皆逃命,反倒是雛鳳何士元,獨自來到了郡守府衙。

要說他不是來獻策守城的,夏正平打死也不會信。他明白,但凡大賢大才之人,或多或少都是這番模樣,即便是危機降臨,也能夠瀟灑自如,處變不驚。

可問題是,何士元真的來獻策守城,爲何一句話也不說?

其實,夏正平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自己和何士元,毫無瓜葛,爲何當初他會提到陳國舅?是不是自己太想當然了,何士元此時前來,就是爲了獻策守城?

夏正平有些猜不透了,他面上焦急的神色,顯示着他心中的不安。

薛離已經率領五千兵馬,去了建寧郡,現在看來,永昌郡算得上是一座無兵無馬的孤城了。沒有士兵,如何守城?縱然他雛鳳有背水一戰,尚能全勝的才華,面對這樣的情況,還能有勝算?

此時的何長風,看了何士元許久時間,眉頭緊皺:“殿下,此人雖有大名,卻沒有真才實學,權且把他轟走,我們還是商量如何禦敵纔對!”眼下的情況,已是萬分危急,只能先行勸諫殿下離開永昌才行,否則的話,南蠻不日到來,如何迎戰?

夏正平雖然心中焦躁,卻也不表露出來,道:“雛鳳先生大才,他的名聲如雷貫耳,如今他在這裡,不向他請教,又當如何?”

雖然,夏正平弄不清楚,爲何雛鳳無緣無故的上門來,但他心中宗師有那麼一絲希望,或者說肯定,雛鳳何士元,對於自己有極大的幫助。

想通這些,夏正平也不做作,單膝跪地,抱拳拱手道:“不才少年夏正平,永昌郡郡守,懇請先生教我,如何禦敵,以救百姓!”

這一跪不要緊,直嚇得趙靈吉等人魂飛魄散,雙目圓瞪!

夏正平是什麼身份?那是當今大夏靈帝的第八子,曾經的太子,身份尊貴無比,跪天跪地,跪歷代先帝,跪自己的父皇,也絕不能向一個狂徒下跪。

然而,他們想要阻止,卻已然來不及了。

只是這些人又怎能明白夏正平的心思,在夏正平的眼中,人無貴賤之分,只要是賢能的人,都值得誠心對待。

他這麼一跪,只是要表明自己堅決禦敵,拯救永昌百姓之心,是誠心誠意的表現。更何況,他已不是原本的自己,而是擁有現代人的靈魂與思想,對於故國之中,諸多帝王訪賢問能的事情,研究的極爲透徹,應用到這個世界之中,自然明白該如何做。

儘管夏正平有這樣的心思,但他畢竟是太子,在外人看來,這是不尊禮法的舉動,這不,趙靈吉面色早已陰沉,神情不悅道:“殿下,您是皇子之尊,怎能跪拜這樣的瘋子?”

雖然趙靈吉也曾聽聞過雛鳳何士元的名聲,但他認爲,那些傳聞與評價,可能言過其實了。

更何況,八殿下現在雖然不是太子了,但是根據濟州傳來的信息,靈帝也沒有立其他的太子,所以靈帝百年之後,八殿下很可能成爲繼承者。誰也不知道,靈帝秘密建儲,指定繼承皇位的人,究竟是誰。所以,夏正平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那時,八殿下就是大夏神朝的皇帝,一代君王了。

自古以來,哪有君王給臣子下跪的道理?更何況,現在這雛鳳何士元,一言不發,醉醺醺的,本身連個臣子都不是!那就更沒有理由,下跪求教了!

陳乾自是默不作聲,他同樣感到震驚,同樣有着上述的想法,但他不說,因爲他明白,夏正平這樣做,有着他的道理。

陳旭眉毛挑了起來,指着斜靠在門板邊上的何士元喝道:“大膽狂徒,我家殿下,下跪請你,你卻爛醉如泥,一言不發,是何道理?左右侍衛,來啊,把這狂徒轟出去,趕出永昌!”

“放肆!”夏正平喝道,“何先生乃是當今大賢,豈容怠慢?如果我誠心不夠,又如何求教於他!”

這話一出,陳旭立刻閉嘴,周圍的侍衛也是沒有挪動。夏正平這話很明顯,就是說,我這樣子單膝跪地求教,正是表現了我的誠心誠意。

見陳旭閉嘴,夏正平眉頭緊皺,神色嚴肅的繼續說道:“昔日太祖陛下尋到鬼方先生,五次跪拜,方從他口中求得掃蕩海外諸國之策。那時太祖陛下已經登基稱帝。”

“太宗先帝,七進葬帝谷拜訪葬帝谷主,離谷三裡,走一步,跪一步,拜一步,往返七次,不知行走跪拜了多少步,方纔得見谷主,從而求得安邦定國長久之策。那時太宗先帝,已經登基二十年有餘了!”

“更有前朝開國之主,磻溪上訪得大賢,親自將其揹回中軍帳中,問的妙計,方纔統一天下。同時,那位大賢由此感激,任勞任怨,鞠躬盡瘁,直至死而後已,也開創出了前朝八百年的太平盛世!”

“如此說來,若是沒有誠心實意,怎能求得大賢之人的賜教?”

“我自問遠遠比不上太祖陛下和太宗先帝,他們能做到那樣的程度,我卻只是簡單的表示誠意,都做不到,談何將來複興大夏?”

這幾句話,直說的趙靈吉等人,面色羞紅,不敢開口反駁。要知道,夏正平說的那些事例,都能夠在正史記載之中找得到,存在的客觀事實,又能對此進行怎樣的反駁?那樣子,只會讓夏正平認爲,這些人實在迂腐。

所謂禮法,存在於人心之中,那便是所說的道德,要知道人人心中都有桿秤。對待怎樣的人,就該用怎樣的方法。比如對待大賢大能之人,如果以陳旭等人那般粗魯手段,那麼在道德上就說不過去,自然也就沒有禮法可言了。若是這時談論禮法,便是迂腐之極。

夏正平沒有想太多,再次拱手,希望雛鳳何士元,能夠解決他所遇到的困難:“不才夏正平,永昌郡郡守,求教何先生,如何敗退南蠻?”

話音落下幾息時間後,衆人就見何士元搖搖晃晃的站起來,嘴裡嘟嘟囔囔:“此子誠意不錯……不枉我當初替你解圍!”

何士元說罷,身體搖搖晃晃的走向政事堂。他說的當初,自然指的是夏正平來到永昌之時,遭遇薛離逼奪郡守之位的日子。

夏正平趕緊起身跟着過去。

自古以來,但凡才能超羣者,皆是如此形貌,夏正平也不去計較什麼,他讀的書不是一般的多,也是明白其中道理。

要問爲什麼,只能說夏正平心中裝着天下,裝着百姓,否則也不會有那麼一跪。

那何士元走進政事堂,將酒葫蘆往腰間一掛,卻是從懷裡,掏出一卷疊的整整齊齊的帛書,丟在了地上,醉醺醺的說道:“打開!”

身後跟隨着的夏正平聞聽此言,立刻將那份帛書展開。

剛一展開,夏正平便是嚇了一跳。

這卷帛書,足有半丈見方,攤在政事堂的地上,幾人圍在那裡,就見帛書,最右側的一端,豎着寫了幾個大字:巴州十一郡詳圖。

也怪不得夏正平吃驚,這卷不是平常的帛書,而是一份地圖。

不僅僅夏正平吃驚,就連何長風等人,也極爲吃驚。

這麼詳細的州郡地圖,沒有三年五載,是畫不完的。雛鳳何士元,又是怎麼弄到這張圖的?幾人的心中,不由的升起了問號。

但,夏正平並不關心這些。

他仔細看着地圖上的符號與標記,感覺自己就是站在了天空之上,俯瞰着巴州全境。

“先生,還請……”

夏正平的話音還未說出口,就見何士元蹲下身子來,絲毫沒有在乎自己披頭散髮的樣子,指了一處標記,打了個酒嗝說道:“這裡,我前幾日路過,永昌六千守軍都在這裡了!”

“六千守軍?不是五千嗎?”夏正平奇怪,“我記得冊表上有記錄,怎麼會是六千?”

只是,雛鳳何士元提到的六千守軍,何長風聞言,面色霎時間變得蒼白起來。

他心中驚恐,怪不得南蠻會出現,薛離果然是膽大包天,把蛇谷的那一千守軍,給調走了!

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八章 水師第六章 過蜀州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尉遲破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七章 駁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八章 專賣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八章 水師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六章 過蜀州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章 漢王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十六章 六籍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七章 狠角色
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八章 水師第六章 過蜀州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尉遲破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七章 駁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八章 專賣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八章 水師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六章 過蜀州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章 漢王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十六章 六籍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七章 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