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

漢王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一道道烽火狼煙,自蜀州與其他各州的邊境,燃燒了起來,似乎在警示着什麼。一匹從邊境出發的快馬,似是日行千里一般的,半日的時間,便是闖進了蜀郡的地界。

那狼煙,一直傳遞到蜀郡地界,明白的人,都知道,這是敵軍犯境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送來邊報。

“邊關急報,速速讓開!”

那人騎着快馬,不時的嘴嚷出聲音,一時之間,竟是引得周邊路人猜測,邊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能夠讓這個自邊境而來的士兵,如此緊張。他們明白,狼煙升起,自然是邊關敵情,但是按道理來說,一般的軍報,也應該在第二天送來,而不是現在,除非……

“報——”士兵很快闖入了漢王府衙,不等通報,快速飛奔進政事堂中。他是邊境城市的士兵,身上有着特殊的標誌,因而不用通報。更何況,夏正平曾經發布命令,但凡邊境軍情稟報的人員,一律不得阻攔,甚至可以直接闖進政事堂進行彙報。

狼煙升起,意味着一場大戰的即將到來,夏正平已經召集衆多將領與謀士,聚集在政事堂了,準備磋商這一件事情。不過,他們現在還缺乏信息,只能猜測,究竟是什麼緊急的軍情,而導致了狼煙的升起。

如今,聽聞政事堂外傳來聲音,又是見着邊境人員,快速闖入政事堂的時候,衆人便知道,事情緊急到了一定地步。

“稟報王上,本年六月十五日,周王、楚王、申不易三方聯盟,合計一百四十萬大軍,攻伐我蜀州北部菏澤郡、平南郡等郡城。”

“一百四十萬大軍?我的天?”

“究竟出了什麼事情,你……且慢慢說來!”

衆人被這一百四十萬大軍的數字,震驚到了。或者說,他們壓根就沒有想到這一層事情。他們想到的,多是楚王可能南征蜀州等一個勢力的進攻,絲毫沒有想到其他的諸侯會聯合起來,共同進攻蜀州。

實際上,從他們吞併了交州之地,又是佔據了南蠻曾經的地域,就已經在防備着來自北方的威脅。畢竟,夏正平佔據的土地面積,已經躍居整個天下的第一了,要是不進行遏制的話,到時候吃虧的就是那些諸侯王了。

甚至是,在往後的歲月,夏正平可能就會藉助這樣的一個土地面積,有了大縱深的戰略態勢,就能夠進行威懾整個天下了。

但是,這只是將來的事情。夏正平現在雖然佔據了這麼多土地,但是他的兵力,卻有些跟不上了。通過這兩年的戰爭,原本三十萬的軍隊,也只擴展到了五十萬,這其中還有很多去年歲末招募的新兵,絲毫不敢派出去。

再者,暹羅來使求援,夏正平派出去了一部分兵馬後,所剩下的軍隊,也不過四十多萬。如今,周王、楚王、申王一百四十萬大軍攻伐蜀州,三倍於夏正平,着實讓她覺得夠嗆,甚至是無法抵禦。

“其中,周王出兵七十萬,申不易出兵四十萬,楚王出兵三十萬!”那士兵喘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探馬已經探查清楚了,這一百四十萬大軍,將會聚集於北川郡,從北川郡進行攻伐我蜀州。”

此時,政事堂的氛圍,顯得有些凝重了,一時之間,衆人不知該說些什麼。

夏正平一陣頭大,一百四十多萬的兵馬,自己壓根就沒有辦法對抗,除非自己能夠天降神兵,否則沒有勝利的希望。或者說,這勝利的希望很渺茫。

“你應該知道自己做什麼,呆在府中,不要亂走,也不要將這則消息,透露給民衆!”何士元眉頭緊皺,神色凝重,他的話音,打破了政事堂的氛圍,“如果讓我知道,今日的消息,傳播了出去的話,第一個就要了你的命!”

何士元的意思很明顯,是在告誡這個士兵,不要將一百四十萬大軍壓境的消息,傳播到後方郡城,否則的話會引起民衆的不安。

夏正平點了點頭,認爲何士元的這種處理的方法也是極爲妥當的,他揮了揮手,示意這個士兵退下,自己則是需要和諸多的文臣武將,商議對策。

士兵走後,政事堂的氛圍卻是變得更加凝重了。

“主公,我們應當放棄蜀州,率領兵馬,迴歸巴州,藉助巴州天斷山脈,進行抵抗着一百四十萬大軍!”

“不如,後退至交州,節節抗擊,相信能夠將他們拖垮的。”

“爾等所說之言,皆是誤國誤軍之道。他們一百四十萬的兵力,攻打我蜀州,必然是因爲我軍最近剛剛結束戰爭,來不及休整纔出此計策的。”

“就是,我馬孟起絕不同意這樣子做的。”

一時之間,政事堂內吵吵鬧鬧,分成了兩路派系——一路主動進攻,一路後退逃跑,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

夏正平咳嗽了一聲,又是敲了敲桌案,示意衆人安靜下來:“諸位臣工,說的都是有道理的。但是,現在情況緊急,後撤肯定來不及。更何況,這蜀州是我費盡千辛萬苦,損失了諸多大將,纔打下來的。儘管北川郡,並不在我的管轄之內,然而要不是北川郡地勢險要,而且我想要在楚王和蜀州之間,建立起一個緩衝地帶,否則的話早就打下它了。”

他口中的北川郡,就是當初蜀王逃走,進入的郡城。當時夏正平並沒有派兵追擊,那裡的地勢情況,太過糟糕,因而夏正平後來也就沒有打算收服這個北川郡。

然而,現在卻是不一樣了,這個北川郡似乎成了關鍵一個地點。根據來報,北川郡似乎要成爲那一百四十萬大軍的駐紮之地。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北川郡雖然不是夏正平的管轄之地,但是夏正平早就把它當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相當於是嘴邊的肥肉,即將到手的鴨子,夏正平怎麼可能讓他被人奪走了。

他很是清楚,一百四十萬的大軍,爲什麼要屯駐北川郡,那就是爲了讓那三方聯合的勢力,能夠在蜀州,擁有一座郡城作爲支點,能夠窺探整個蜀州的動向。

衆人聽聞夏正平這麼一說,纔是明白,似乎這一百四十萬大軍,並不是直接衝着夏正平掌管的蜀州地域而來的。似乎,這一支大軍,是前往北川郡的。

“主公意思是……”衆人此時倒是有些不明白了,一百四十萬大軍逼近,難道夏正平一點就不着急嗎?

“我想搶在那一百四十萬大軍之前,出手奪取北川郡,讓他們無法在蜀州的地盤上,建立起一個支點。”

夏正平說話很直接,他的意思也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支持積極出戰聯軍,而不是逃跑撤軍。

“儘管對方三倍於我們,但是我們的智慧不是死的,一定能夠有方法做到的。”

“要是想要攻取北川郡,眼下的情形,應當是速戰速決,強行攻城。”何士元計算着日子,“速戰速決,一者可以奇襲,二者可以切斷交通,圍困其城,絕不給他們後路,三者便是十倍於蜀王的兵力。”

他在計算日子的時候,同樣也在計算蜀王在北川郡的兵馬:“北川郡現在大概是兵馬三萬,所以我們可以用三十萬大軍進行攻擊。現在倒是有這個便利條件,我軍剛剛吞併完交州和南蠻,消耗並不是很大,糧草軍械等一切輜重,都可以說是準備就緒的樣子。”

“雖然軍隊沒有休整過,但是我相信,你們能夠做到。”夏正平拱手,他已經接受了何士元的建議,“即日起,馬孟起爲先鋒,率領五萬鐵騎,星夜前往北川郡。黃瀚生爲大將軍,率領三十萬兵馬,隨後而進,令你兩日之內,務必趕到!稍後,我將親去北川郡,御駕親征,會會這三王的聯軍!”

夏正平進行了一番安排,衆人得令,紛紛準備去了。他要去御駕親征,因此衆人極爲重視,明白這一次的大戰,絕非那麼簡單。

如同安排的那般,馬孟起率領五萬鐵騎,先期抵達了北川郡,和蜀王之間進行了一場交戰。其後一天,黃瀚生自然是率領了三十萬大軍,抵達了北川。三十萬大軍,對陣兩三萬,可以說是碾壓的局面。

蜀王在北川郡,想要依靠地理形勢進行抵抗,但是並沒有起到太多的作用。馬孟起的那五萬鐵騎,可以說是夏正平精銳中的精銳,橫掃了所有山川地理上蜀王的人馬,佔據了諸多的關鍵點,爲後面的撒那十萬大軍,提供了良好的行軍環境。。以至於,蜀王還未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兵臨城下,不得不倉促抵抗。

三十萬大軍的到來,不出一天的功夫,北川郡便是被攻下了。攻下的時候,正好是夜裡。

蜀王行宮之中,一處高樓上,蜀王此時正在哭泣,手中的酒葫蘆,也是不斷的顫抖着。就在這之前的半個時辰,他已經知道北川郡保不住了,各處城門,都已經被攻破,城中守軍也是所剩無幾。

“小德子,給我預備柴火!”他拎着酒葫蘆,聲音抽噎,步伐有些沉重,“本王沒有臉面去見先王啊!”

不多時,柴火已經預備好了,上面澆上了火油。

“生不能守土,死不能葬地,我亡國之君,對不起列祖列宗啊!”蜀王說完之後,便是點燃了柴火,火光沖天,將整座樓引燃。稍後,蜀王縱身一躍,撲入了火中。

那奉命的小德子見此,已是淚流滿面:“蜀王殿下,我小德子生是殿下的奴才,死也要做您的服侍之鬼魂!”

小德子哭完,同樣縱身一躍跳入了火光之中。一時之間,火光大起,引燃了周邊的建築物,直至漢軍大軍到時,方纔撲滅。

是日,曾經的大夏神朝,分封的南方諸侯,最爲弱小的蜀王,被夏正平所滅。

早已經有細作,報知周、楚、申三方行進在路上的聯軍,蜀王已經被滅,漢王夏正平進軍北川郡,行將抵抗三方聯軍。

這一消息,自然引來三方聯軍的將領的重視。身爲統帥的郭雄,立即下令停止行軍,安營紮寨,將這一則消息,轉呈三國之主。

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五章 交易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章 賤民?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九章 尉遲破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二章 又三年第七章 駁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七章 官商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章 勸進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十五章 交易第九章 尉遲破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七章 官商第六章 過蜀州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章 詐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
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五章 交易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章 賤民?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九章 尉遲破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二章 又三年第七章 駁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七章 官商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章 勸進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十五章 交易第九章 尉遲破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七章 官商第六章 過蜀州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章 詐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