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

說完了整編京軍的事兒,緊接着就來了皮島的急報,當皇帝就這點不好,除了晚上那啥,幾乎就沒有能閒得下來的時候。

爲什麼說來自皮島的急報是喜憂摻雜,喜的是東江鎮復設以後居然真的起到了歷史上原有的效果,雖然這效果很細微,但起碼也比沒有強啊。

憂的是如周思昭等一批迴歸朝廷戰死的兵將,這些人雖然在歷史上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投清,但是崇禎給了他們另外一次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

這次他們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理應得到最起碼的尊敬。

“宋應星怎麼還沒來?”崇禎皇帝正在與張世澤說着近期京軍的情況,卻忽然間回頭問了一句。

聞言,一旁的司禮太監王德化恭恭敬敬說道:“回陛下,奴婢已經派人去催了,想必……”

話說到一半,王德化注意到暖閣門前的影子,笑了笑繼續道:“陛下,宋大人已經到了。”

崇禎皇帝驚喜道:“哦?快請!”

“臣宋應星,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宋應星一隻腳纔剛踏進門檻,便是叩頭喊道。

“愛卿不必拘禮!”崇禎皇帝滿臉喜色,下去將宋應星扶起來,殷切說道:“老先生快快請起,工仗局事務可還習慣?”

說話的時候,崇禎皇帝特意看了看這位已經有五十幾歲的老者。

宋應星雖然髮鬚皆白,但雙眼依然神采奕奕,幾步走來,給人一種仙風道骨之感,與崇禎心中所想委實相差不遠。

實際上,在一隻腳邁進東暖閣的時候,宋應星就已經用極快的速度打量了這位東林黨人稱之爲夏桀商紂的崇禎皇帝。

前些年宋應星曾經與崇禎皇帝有過一面之緣,那個時候給他的感覺就只有一個字——累。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當時的崇禎皇帝年少發白,滿臉都寫着不該那個年紀有的疲倦。

說起來有些好笑,那個時候,崇禎皇帝雖然沒有被東林黨人稱爲明君、聖君,不過口碑卻還不錯,可大明卻在逐年走下坡路。

現在崇禎皇帝看起來精神許多,在去年的良鄉之役還是御駕親征,精氣神也好了許多。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現如今昏君的言論滿天飛,復社甚至搞了一本《昏君實錄》,由於士子們不遺餘力的宣傳,江南百姓對此也是婦孺皆知。

可就是這一年,大明先後獲得三次大捷,兩線賊虜退卻,迎來了一絲微弱的曙光,最起碼不會有人再說什麼改朝換代的屁話了。

宋應星曾有多次不滿任期便憤然解官歸鄉,許多東林黨人因此對他頗有微詞,但是作爲過來人,崇禎皇帝對宋應星表示理解。

他之所以辭官是因爲覺得在當時的職位上不能學以致用,不能對大明有足夠的貢獻,並不是許多言官說的什麼好逸惡勞。

宋應星中規中矩的回道:“陛下找來了許多老臣的舊友相識,而老臣到任已有數日,所以還算習慣。”

恩了一聲,崇禎皇帝走回到御案前坐下說道:“老先生對火銃可有研究?”

“回陛下,還是畢懋康與其第畢懋良二人才可稱爲火器專家,老臣於兵器、火器製造之法僅是稍有涉獵而已。”稍有考慮,宋應星便是說道。

按理來說,崇禎皇帝問出這種問題,一般的人爲了能受到重用,一般都是會誇下海口,就算沒有誇下海口的,在皇帝面前推薦比自己更有能力之人那也是官場禁忌。

畢竟,誰都知道,要是你推薦一個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擔當大任,今後很可能就會逐步消失在中樞的領導班子,無論是誰,這都是他們不樂於遇見的。

可是宋應星顯然並沒有這種擔憂,言語之中,頗有謙遜之風。

崇禎皇帝聽到後也是纔想起來這兩位明末火器方面的大拿,朝身側問道:

“此二人現在何處?”

王德化聽見宋應星說出這兩個人名字的時候,其實心中就已經猜到皇帝下一句會問,當下不假思索的說道:

“回陛下,畢懋康與畢懋良在去年的時候掌管過軍器局,名負一時,只是不知因什麼原因而致仕。”

“由於去年的兵亂,京師戒嚴過一陣子,他們也就沒有回鄉,還留在京師等待陛下的召見呢。”

“你這奴才,說話倒是會撿好聽的說。”崇禎皇帝鬆了口氣,心道這樣一來也就方便許多,笑着說道:“傳詔,讓廠衛將畢懋康、畢懋良兩位先生,請到暖閣來見朕。”

“遵旨,奴婢這就去安排。”王德化笑眯眯說道。

“朕想在京師鋪滿碎石路,宋老先生覺得,是先從皇城周圍幾條街開始逐步實行?”

“陛下聖明。”宋應星稍微想了想,說道:“現如今京師城內多是坑窪不平的石土路,倒還好些,可鄉下卻不然,每逢小雨時節,便總是會泥濘不堪,人和牲畜都無法通行,軍隊亦同此理。”

“陛下降旨撥款籌修碎石路,所需銀兩不高,可以先從城內民巷動工,再逐步向城外村莊延伸修建,此實爲改善民生、與民共惠之舉,老臣佩服之至。”

“嗯。”崇禎皇帝點點頭,笑着說道:“既然如此,那朕就放心了,若京師內碎石路完工,大約需要多久?還有,愛卿有什麼需要的也可暢所欲言,儘可以向朕提。”

“此事工程不大,若是銀兩到位,老臣保證可以在三月之內完工。”說到這裡,宋應星想了想繼續說道:

“老臣還有個不情之請,爲防修路時有青皮滋事尋釁,還請陛下派廠衛監修,如此,即可兩全。”

“準愛卿所奏,王德化,傳信給李若鏈,讓他派錦衣衛同去,免得再出什麼事端。”崇禎皇帝揮手道。

王德化趕緊說道:“奴婢明白。”

送走宋應星以後,崇禎皇帝和其他人說了些有的沒的,便是直接奔着東廠衙門去了。

本來東華門外這條街還算人流涌動,平日也有不少小商小販在沿街叫賣,但自動東廠衙門重建,便是一天天的少了下來。

說來也是,東廠的兇名誰人不知,又有哪個誰敢在東廠的地皮上閒待?豈不是自找麻煩。

直到現在,崇禎皇帝只能在路邊稀鬆見到幾個行色匆匆的行人,看那模樣,似乎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聽聞崇禎皇帝駕臨東廠,裡面的番子們可是忙壞了,趕緊放下手頭事務,跟着提督太監王承恩出門迎接。

“吾等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朕今日來,是有要事相商,不必拘禮。”崇禎皇帝毫不客氣的擺擺手,直接帶着一應隨從直接踏進東廠的大門。

要坐四十幾個小時的坐票到重慶,一天已經沒了半條命,所以至少今明兩天只能保證是一更,欠下的章節等過陣子再補。至於能不能兩更,看情況吧,畢竟大家都懂的,坐票到底有多難受……

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
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