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

“啊!!!”

伴隨着痛苦的嚎叫聲,哈爾泰的頭皮被黃得功硬生生扯下來一大塊,當下什麼都不顧上,只是不斷在地上痛苦的打滾。

哈爾泰此時已經是進氣多出氣少,但卻仍是嘴硬的很,只見他咬牙切齒冷笑說道:“南蠻子,你若殺了我,就不怕我大清鐵騎殺進關,拿你們的那個皇帝祭旗?”

“不過事到如今,就算你不殺我,待我回到關內,也要向你報這奪辮之仇!”

哈爾泰說出第二句話,想必也是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着逃出去,在這強行嘴硬恐自己,這些黃得功自然明白。

當下,黃得功呵呵冷笑幾聲,面帶嗤笑說道:

“都到這個地步了,你還嘴硬又有什麼用?”

說着,黃得功自言自語道:“哦,也對,本鎮忘了爾等建奴最擅長的,可不就是嘴皮子上的功夫?”

“論打你打不過本鎮,想跑卻又跑不明白,哈爾泰,除了嘴硬以外,你着實也不剩下什麼了。”

可憐哈爾泰此時已經因失血過多而陷入半昏厥狀態,聽着黃得功的話,也只得是軟軟趴在在地上不斷的抽搐。

這個時候,周圍激烈的打鬥聲也開始逐漸減弱,由於黃得功安排妥當,幾乎各方面都是考慮周全,分散的建奴騎兵很少有漏網之魚,幾乎都是一網成擒。

周圍的環境依然嘈雜不堪,但這些在黃得功耳中卻好像是萬籟俱寂一般,他靜靜走到哈爾泰身前,用極度痛恨的眼神看着他,道:

“狗建奴,你要認識清楚自己的地位,將來不是你們殺進關,而是我大明要殺出關,徹徹底底、一勞永逸地殲滅你們這幫鳩佔鵲巢的韃子!”

“爾等竊占多年的土地,不久之後定要重新歸我大明,遼左地界飽受爾等摧殘百姓的賬,到時候也要一筆一筆的算!”

言罷,黃得功沒心思在和哈爾泰多說,直接手起刀落結果了哈爾泰的性命。

......

這一天,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是一件大喜事,可每日朝會的議題內容卻是恰恰與此相反。

自從宣佈納哈達氏託婭爲柔妃以來,朝中反對之聲便是日漸強烈,這還沒完,就連素來平靜的後宮也是因此引起集體抗議。

衆人所勸阻崇禎皇帝的唯一由頭,便是所謂的皇明祖訓。

那玩意兒現在的崇禎皇帝心裡也有印象,皇明祖訓明確在其中寫了不允許和外族女子通婚之事,崇禎皇帝非要這麼做,在朝野各黨看來,實際上已經是剛愎自用和一意孤行的典型。

對於崇禎皇帝自己來說,卻是非常糟心而且不得不辦的事,在他看來,大明未來的期望,可全在這次通婚上了。

若是單獨東林黨反對,崇禎皇帝一定會毫不猶豫的下狠手鎮壓,但這次鬧得有些大,滿朝文武還有後宮之中,幾乎全都是反對之聲。

崇禎皇帝被煩的不行,直接下旨不許朝臣和妃嬪議論此事,並且爲了正法紀,當朝杖斃了八名進言的官員。

可儘管如此,廠衛每日報上來的事十有八九還是於此有關,憤怒至極的崇禎皇帝斷然下旨暫停朝會,至今,朝會已經足有十幾日沒有開過了。

大明崇禎十八年八月十二日,來自塞外朵顏地界的一行車馬,還是在百姓們興奮的議論聲中從永定門進入京師城內。

百姓們的想法和朝臣與妃嬪不盡相同,他們可不會管甚麼祖訓不祖訓的事,這次不是上回公主婚嫁,是大明朝的皇帝納妃,這可是大事。

一般來說,納妃是一個王朝處於繁榮時期的象徵,崇禎皇帝納哈達氏託婭爲皇妃,也不是打腫臉充胖子這麼簡單,自然也是有自己深層的考慮。

其一,便是哈達氏這個宗族,追根溯源,哈達氏源自突厥的一種,還有一部分喀爾喀的血統,在成吉思汗世代上也是較著名的一支家族。

在現在的朵顏三衛地界諸部之中,哈達氏掌管的兀良哈本部乃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就算是整個蒙古草原上,那也是不遜色科爾沁的大族,只是在經過數次隨徵建奴的戰爭之後,力量略有不及罷了。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雖然在去年堪堪把武裝討薪快遞員小李那波硬挺過去了,但南賊北虜的境地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盡數解決的。

現如今的大明,可謂是內憂外患,除了這內憂外患以外,朝堂上的臣子們也是絲毫不讓後世穿越過來的崇禎皇帝省心。

建奴一直都不是真正的問題,若想收復遼東,第一步便是得先把大順、大西這兩個國中之國滅掉,然後才能集中精力對付多爾袞。

去年林慶業來京城,是崇禎皇帝所不知道的歷史上的點。

歷史上,林慶業這個人是前任上吊之後纔來的,但是現在卻非常順利的和崇禎皇帝接上了頭,看見這個忠於大明的朝鮮將軍,崇禎皇帝卻好像見到了歷史的漏洞一樣。

幾乎沒怎麼考慮,崇禎皇帝便立馬下旨將朝鮮的大局全盤託付給林慶業,給以證明,從而讓他回朝鮮在後面給韃子鬧事。

至於吳三桂這個人,在歷史上可謂是衆說紛紜。

有說他是爲了陳圓圓才投清,便是所謂的衝冠一怒爲紅顏,還有人說,吳三桂完全是個亂世軍閥,只是保存實力投奔新主子,所謂的“衝冠一怒”,不過是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無論崇禎皇帝怎麼看,吳三桂這個人對於穿越者來說,都是絕不能留。

但是問題來了,以現在大明的力氣還不能直接面對效忠於吳家的私軍“關寧軍”,穩住歷史上的大漢奸吳三桂,這便成了眼下的重中之重。

吳三桂這裡一旦處理不好,便有可能把去年拼命掙來的好局勢全盤崩毀。

吳三桂不得不防,卻又不能把他逼的太緊,若是他狗急跳牆和歷史上一樣投了建奴,崇禎皇帝也是回天乏術,唯有南遷一途了。

牽制和安撫便是穩住吳三桂,繼而穩住遼東局勢的關鍵。

所以這迎娶哈達氏託婭爲皇妃的其二便來了,一旦兀良哈本部和大明成了婚盟,其餘朵顏地界的諸部便會對大明趨之若鶩,收復朵顏地界,將自己的手重新伸向塞外也就是指日可待,時間問題罷了。

除此之外,吳三桂現在沒準正在和多爾袞互通有無,指望他替自己牽制韃子顯然是不可能。

崇禎皇帝思前想後,便是把大明未來的形勢完全押在這自立國以來第一次與外族婚盟之上,此消息若是傳到蒙古,料定必會引起軒然大波。

現如今崇禎皇帝所依仗牽制吳三桂和建奴的力量有三支。

其一,便是黃得功與楊御藩負責的薊鎮與三屯營,其二是不久前增設的皮島與天津水師,其三,便是如今剛剛締結婚盟的兀良哈。

從不久前馮銓傳回來的消息看,這次婚盟還算順利。

兀良哈殺了烏齊葉特的首領和在本部的監視建奴,算上和韃清那邊兒徹底決裂,自此之後,也就成了自己手下另外一支隨時可以握緊的拳頭。

當然,這支拳頭在日後可能造成什麼後果還不再如今崇禎皇帝的考慮範圍之內。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