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

南行一事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李邦華這個建議當堂提出來,就等於一丁點都沒有崇禎皇帝放在眼裡,實在是大逆不道之舉。

不知道這傢伙是真傻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很多人聽到之後都在心底發笑,不過這也並不算意外,畢竟李邦華這個二愣子辦的傻事還少?

且讓他蹦躂去吧,咱們靜待後文,不論崇禎皇帝同意還是不同意,對自己這邊的利益都沒有任何影響,反正是兩頭押寶。

要是按李邦華說的,太子和羣臣南行舊都,那自己呢,坐困在都城等死,像歷史上的崇禎一樣跑到煤山去上吊?

“你是何居心!?”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看着那昂首挺胸的李邦華,還有下面各自議論的羣臣,此時已經是一丁點的緊張之情都沒有了,怒極反笑道:

“李邦華,朕還沒有下旨正式冊封太子,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可是......”李邦華還欲再說,可這次崇禎皇帝的態度尤其強硬起來,直接在殿上大喝道:

“李邦華,朕讓你不要再說了,是不是聽不懂?”

“這...臣遵旨...!”

李邦華驚大了眼睛,被崇禎皇帝突然間的氣勢震懾到,連連後退幾步才緩過神兒來,覺得自己觸怒了聖顏,這才趕緊趴在地上。

崇禎的這個反應,不僅李邦華沒預料到,就連羣臣都沒有任何準備,大家還在打算看皇上的笑話。

一般來說,膽小怕事的崇禎遇到這種問題都會老老實實的縮回去,這次是怎麼了,居然忽然強硬起來了。

“皇上,李若鏈一個小小的坐堂官,何德何能居於指揮使的高位,況且皇上覆任御馬監掌印,是不是有重建東廠的心?”

可羣臣並沒打算給崇禎任何喘氣兒的機會,李邦華剛剛閉嘴也就是幾個呼吸的功夫,崇禎皇帝就聽到有人喊了出來。

重建東廠,這四個字一喊出來,堂上頓時炸開了鍋。

由於有前世崇禎的全部記憶,現在的崇禎皇帝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個人是戶部右侍郎王鰲永,頓時有些嗤之以鼻,居然是這個狗漢奸跳了出來。

歷史上,王鰲永可是先降順後降清的貳臣,李自成在北京拷餉的時候,這廝足足輸了二十萬兩雪花銀才得以保命,家底兒殷實的很。

一個戶部右侍郎,不吃不喝攢上幾年,也到不了二十萬兩。

看見這廝得意洋洋的嘴臉,崇禎皇帝忽然想起來昨天晚上京營副將董琦來找,說是京營因爲缺少銀錢不得不停止招募。

現下這一千來人,要是月底發不下月錢,也是難保不亂。

崇禎皇帝爲這事兒可是一宿都沒睡着,京營辦不下去自己就沒有兵權,這第一步卡在這裡,剩下的許多還沒有提出怕就是要擱淺,也就距上吊更近了一步。

在前世自己好歹是中了兩百萬的人,雖然沒花完就死了,但沒想到,成了皇帝居然還要爲錢的事發愁,衣服內衫都有補丁,這是什麼皇帝。

除了後宮的周皇后還有幾個姿色不錯的貴妃,崇禎可是再沒有任何當皇帝的感覺了,憋屈啊!

崇禎皇帝明白這些東林的嘴炮猴子們個個富得流油,正愁沒猴子給公雞立威呢,現在可好,說猴子這就蹦出來一個,看樣子還自以爲挺清高。

王鰲永並不知道崇禎皇帝心裡邪惡的打算,站出來之後便是直挺挺戳在那裡,一副爲國爲君的模樣,大義炳然的說道:

“皇上,臣——”

“好了你不用再說了。”不等他說完,崇禎皇帝擺擺手開始插話,“押下去給朕先打二十棍,注意不要打死了就行,回來再繼續說。”

“這......”

崇禎皇帝語出驚人,人家話都沒說你就要開打,這是何道理?

走進來那兩個高大魁梧的大漢將軍可不管你有沒有道理,皇帝發話他們就要遵從,當着衆臣的面直接一左一右把王鰲永給架到殿外,二話不說,按在地上就開倫。

不過方纔崇禎皇帝放了話,二十棍算是給個教訓,回來不是還要問話呢,這些文官孱弱不堪,個個呲哇亂叫跟只猴子一樣,萬一失手給打死就不好辦了。

打的時候,這兩個大漢將軍心裡別提多痛快了,他們纔不管原來對東林黨異常信任的崇禎皇帝吃錯什麼藥,這種好機會可太少了,要不是有過吩咐,這二十棍就算打不死他,也得給打殘了才能解恨。

聽着外面王鰲永淒厲的慘呼,殿上的羣臣們紛紛將身子往裡靠了靠,脖子縮短,生怕坐在上頭的崇禎皇帝注意到自己,問話之前先來二十棍。

王鰲永再回來的時候,是被那兩個一臉嫌棄的大漢將軍拖到大殿上,看見由外而內的一道血跡,臣子們居然有幾個當場吐了出來。

“嘔......”

聞見大殿上淡淡的血腥味,許多人都捂着鼻子,崇禎皇帝也是肚中翻滾,皺了皺眉頭,對下面趴着的那人淡淡說道:

“想說什麼,這次可要想好了。”

現在的王鰲永,就像只鬥敗的公雞,蔫頭巴腦,痛的齜牙咧嘴,反正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看見他這個榜樣,後面許多人都是望而卻步,一時間竟然寂靜下來。

“好,你不說了,朕說。”崇禎皇帝側了個身,開口道:

“平日你王侍郎也是人人讚頌的清流,朕是真沒想到,小小一個戶部侍郎的家裡居然藏着二十多萬兩銀子,放在平常,這些事朕是絕對不信的。”

“陛下,臣...臣...”

王鰲永痛苦的臉上頓時又寫滿了震驚,不過他實在是找不着解釋方向,崇禎就連數量都說的準確,那肯定是讓錦衣衛查過了,立刻識相的閉上嘴。

自己不過是個小人物,說多了只怕會牽扯出更多的人。

況且,他也不認爲崇禎皇帝會就這麼把自己殺了,因爲有些人,寧可去觸怒崇禎皇帝他也是不敢招惹的。

“呵呵,不多說話是對的,因爲你們下面有些人,不見得屁股就乾淨!”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冷笑連連,揮手道:

“王承恩,宣詔吧。”

侍立在一旁的大內總管太監王承恩看了一眼崇禎,立馬大聲喊道:

“經初查,戶部右侍郎王鰲永,貪污受賄白銀二十餘萬兩,有負厚望。着錦衣衛北鎮撫司、大理寺聯合抄家,家產充繳國庫,子充軍邊陲,妾、女均打入教坊司爲妓...”

“...王鰲永,雖有大罪,然罪不至死,活罪難饒,着剝奪一切職銜俸祿,再打五十庭棍,逐出京師,永不敘用!”

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章沒了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
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章沒了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