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

“其三,便是範永鬥這八家賊商的事,銀子雖多,並且目前看來是源源不斷,但這個賬是隻出不進,不能只靠這幾家賊商的產業過活,朕欲設皇莊,不過”

“各地尚有天災,設西北大營後每年軍費又要有多少?倘若再同設東北大營,這點銀兩怕也用不了多久,好鋼要花到刀刃上,除興建西北大營之外,銀兩便優先用於安置各地難民。”

“其次,由兵部牽頭,儘快補齊京畿各處留守官軍的積欠軍餉,責軍器局、兵仗局加班加點打造,招募的新軍將士不能還用老舊的盔甲和刀槍。若是新軍都裝備上了,供給來京的勤王官軍即可。”

“至於京畿一帶因爲朕旨意而流離失所的百姓的賠償一事,一應支出皆由皇銀內帑出算,此次各種銀兩支出一概由廠衛負責記錄、監督,每一筆的去向朕都要知道!”

“若有人敢從中牟利,剁手、跺腳,就給朕在他們家門口掛上三日,以此爲誡!”

不得不說,東林黨不在了,少了來來回回的攻訐過程,這議政的進度也就快了許多。

崇禎皇帝一件件的提,臣子們則是認真商討應對和處理之策,並且崇禎皇帝根本不像風傳那般剛愎自用,對倪元璐或者蔣德璟等人提出的建議都會認真考慮,然後纔會根據情況下命令。

等周圍衆人全部沒有異議,崇禎皇帝繼續說道:

“還有,着戶部撥款增加養濟院在京的房屋,用於安置京城內外的孤寡老人,如果是父母雙亡的孩子,就接到幼軍營好生照料。”

“眼下清虜雖然退去,城外到處都是勤王大軍,也算比較安全,最好將城外廢棄的村莊也重新建起來,將朕的口諭捎給新上任的順天府尹,這件事就交給順天府衙門去辦。”

“京城內外流民多了,青皮和地痞的數量也就多了。方正化,等會出去你便親自去一趟五城兵馬司,告訴他們要加大排查力度,順便問問各處衙門的情況。”

“蔣愛卿你也別閒着,出去以後便親自去翰林院和國子監,讓那些閒得發慌的的士子們下到各處衙門,幫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衙役們將難民記錄造冊。好生做點實事,別整日在那喊什麼桀紂昏君的屁話!”

說到這裡,內閣首輔魏藻德總算是找到可以插話的地方,趕緊站出來笑着道:

“昔日漢武帝創立幼軍,這纔有後來羽林軍之威名,如今聖上設此幼軍營,於漢武之幼軍有異曲同工之妙,此營日後必爲我大明之羽林軍。陛下聖明!”

魏藻德這話就屬於赤裸裸的拍馬屁了,蔣德璟等人深爲不齒,但又不好多說設麼,只好是跟在下面賠笑,說全都是皇帝一個人聖明。

崇禎皇帝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馬屁,自然是穩穩當當接下來。

不過捫心自問,設這幼軍營的時候崇禎壓根就沒想過漢武帝什麼羽林衛的事兒,純粹是想把這些孩童統一安置起來。

一來可以以此鞭策將士爲自己效力拼死,二來則可以讓無家可歸的孤兒好過一些,這也方便管理。

這文化人畢竟還是文化人,魏藻德也不愧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居然直接想到漢武帝那塊去了,一個不注意就是一頓猛拍。

魏藻德都這麼說了,崇禎皇帝也沒什麼好推辭,在衆人面前臉不紅氣不喘的把這英明神武的面子扛了下來,義正言辭的道:

“這點小事兒你知道就行了,還說出來做什麼?”

魏藻德深深爲崇禎皇帝臉皮之厚所驚,當下也是跟着堆笑道:“陛下說的是。”

“今日就先這樣吧,相關的事兒你們再到偏殿議一議,最後讓王承恩呈給朕就行了。”

......

“諸位,聖上把咱們打發到這裡來,可是都明白什麼意思?”王承恩最後一個出冬暖閣,來到偏殿之後雖然還是滿臉笑容,但說出來的話卻顯得警告意味十足。

蔣德璟站在最左側,看王承恩似乎是不經意間掃過來的眸子,自然也是明白這老傢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實今日崇禎皇帝能把蔣德璟和倪元璐留下來議政,這便已經說明了拉攏之意,當然,這話是不可能身爲皇帝的拉下臉自己去說,自然有下面的鷹犬代勞。

蔣德璟能做到內閣次輔這個位子上,可不僅僅是靠的剛直不阿,真到了該選擇的時候照樣不會含糊。

此刻他看着另一側的倪元璐,卻是什麼都不說,含着笑靜待下文。

魏藻德畢竟是內閣首輔,雖然在崇禎皇帝面前除了拍馬屁以外什麼建議說不出來,但這種時候卻是不能再裝傻了,說道:

“自那龔鼎孳等人密謀刺帝之後,咱們這位陛下就好像回到剛即位那陣子去了,乾綱獨斷哪。”

“本官把話說的明白些,現如今這滿朝文武的身家性命,還不是陛下想留就留,想拿便拿?諸位可要給自己選條路了!”

魏藻德話說的明白,能混到這個地步上的誰都不會是傻子。

內閣次輔蔣德璟最近幾個月對崇禎皇帝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開始覺得不過是個空有志氣沒有手段的熱血青年。

這也不難理解,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這廝幾月前便是辭官不幹了。

然後自打崇禎十七年開始,這一成不變的看法逐漸變壞,嗜殺臉皮又厚的崇禎皇帝幾乎成了堪比桀紂的昏君、暴君。

到現在,崇禎皇帝忽然變得這麼強硬,而且臉面什麼的全都給拋諸腦後,一切以利益爲主,這對大明來說,未嘗不是個好消息。

蔣德璟覺得如果皇帝是這樣的,那大明還有拯救的希望。

當下他笑了笑,站出來說道:“王公公所言極是,我等當盡心爲陛下效力,不敢有其它小心思。”

“倪大人是怎麼想的?”王承恩先是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看向一聲不吭的倪元璐。

浙黨一直都把倪元璐宣傳爲他們的黨魁,就是想壯大自己的聲勢,然而實際上,倪元璐從未在意過什麼黨爭。

他覺得自己是大明的臣子,是在爲大明的皇帝辦事,王承恩問這話他也能聽得明白,屬於讓他在今日表態會不會爲皇帝辦事。

這些問題在倪元璐心中早就有個答案,而且從未有過任何動搖,待蔣德璟說完,他便是開口道:

“王公公此言何意,下官身爲大明臣子,自然是要盡心竭力的爲陛下辦事,爲宗社祈福,怎會有其它的心思?”

王承恩聽出倪元璐言語之中對太監和廠衛的厭惡之情,卻也是毫不動氣,訕笑賠罪道:

“哎呀,倪大人消消氣兒,是老奴多嘴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四發章推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
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四發章推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