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

誰都沒想到馬士英居然會留着這一手,候方域縱是心中萬般不爽,但卻也不敢做那種當衆抗旨不遵的蠢事。

猶豫一會,候方域還是咬着牙跪在地上山呼接旨,看着咬牙切齒跪在自己腳下這人,馬士英心裡別提多痛快了,這報仇雪恨的機會他等了多少年。

馬士英鋪開卷重,隆重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江南宵小之輩爲禍,皆因受人蠱惑,着吏部尚書馬士英到任後主事平定禍患,密查首賊。若證據確鑿,可憑此詔酌情處置再報朕知道!欽此。”

馬士英宣旨的時候滿臉都是壞笑,待他讀完,候方域卻是連生氣都顧不上了,滿頭冷汗,連連磕頭,趴下來抱着馬士英大腿嚎哭道:

“馬尚書,此事與我無關,全是這些人蠱惑,此事與我無關啊!”

這旨意上既說的清楚明白,同時又有些模棱兩可,‘酌情處置’這四個字包含的東西太多了,對很多人來說意義都不一樣。

候方域正是看出崇禎皇帝沒有明旨誅殺首惡,才覺得此中有門道自保,當即決定放棄自己多年的好友來換取自身倖存。

而對於馬士英來說,崇禎皇帝的聖意他自然也明白。

其一,這旨意給馬士英處置人犯的絕對權利,只要有這道聖旨,此次禍亂的首惡到底是歸根結底誰還是他馬士英說了算。

以馬士英對崇禎皇帝的瞭解,這位皇上能做出這種完全信任的決定委實不易,正說明啓用他之後的信任之情,算是吃了顆定心丸。

其二,這旨意對馬士英來說是把雙刃劍。

皇帝沒明文說處死某人,但你馬士英非要捏着雞毛當令箭要把人家弄死或抓起來折磨一番,那可就是你的不是了。

士子們自然管不到皇帝頭上,難道還不能報復你馬士英嗎?

崇禎皇帝對馬士英故技重施,用的方法和魏藻德一樣,馬士英何其精明,看見聖旨的當天就明白皇帝其實是在逼自己做選擇。

首惡必須死,這不用說,要是處理不明白這上任的第一件事,馬士英明白,自己纔會是真正死無葬身之地的那個人。

如今京城裡的形勢他也聽過一些,魏藻德繼任首輔,但實際上卻不再屬於東林黨,是什麼鍋都樂呵呵的替皇帝背了下來。

緊跟着,馮銓入閣輔政,王紹微官復原職,三廠一衛權勢如日中天,皇帝想要建立自己狗腿子黨派的目的是再明顯不過。

崇禎皇帝給了馬士英兩條路,但對於馬士英自己來說,實際上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順着皇帝的意思先和東林黨徹底決裂,殺掉一個復社中的重要成員,以此來表示忠心。

看見候方域哀求的嘴臉,又想想方纔自己進門時他那孤傲不可一世的模樣,馬士英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道:

“好你個候方域,真是好樣的,這下本官倒是明白你我之間到底有何不同了!”

候方域自然聽得出來這話中濃濃的諷刺意味,當即臉色一黑,可卻也不敢發作,只是悶着頭不發聲。

此時此刻自己的小命就捏在自己的昔日仇家手中,若再甩臉子出去,怕是會死無葬身之地了。

“好吧!”

忽然間,馬士英促狹的一笑,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倒是本官險些錯怪了忠良!你且說說,到底何人才是慫恿士子對抗朝廷的主謀?”

候方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絕境逢生,在這種時候他已經顧不得向來小肚雞腸的馬士英爲何會突然間如此大方,隨手向後一指,喊道:

“是他,就是他!”

宋徵輿看着前不久還在同自己大談天下事的摯友一時愣住,指着候方域說不出話來,然而候方域決定趁熱打鐵,根本不會給宋徵輿反應過來的機會。

“馬尚書,這個宋徵輿纔是主謀,快將他抓進大牢!”

候方域如此無恥的行徑讓院中其餘士子心中又驚又怕,不過雖然憤怒,但卻沒有人敢上前說出什麼話來,原因無它,自然是怕候方域再指到自己頭上,都打着自保的心思罷了。

陳子龍等了半天也沒見有誰出來說句公道話,頓時對這些看似忠義的所謂‘摯友’失望透頂,上前幾步一拳猛揍在候方域鼻子上,破口大罵道:

“候方域,你這個無恥小人!算我陳子龍看錯了你!”

陳子龍是復社士子中少有文武雙全之人,平素在一起議論的時候,大多數士子都是附庸風雅的帶着摺扇談天說地,他卻腰懸長劍,顯得格格不入。

陳子龍說完話怒氣衝衝就要離開這個讓他感到噁心的地方,可沒走幾步就被幾個兵馬司差役攔住,不等他說什麼,馬士英卻是淡淡一笑,揮手道:

“本官相信陳臥子與此事無關,放人!”

看着讓到一邊的兵馬司差役,陳子龍回頭深深看了一眼馬士英,但卻什麼都沒說直挺挺的走了。

事後,兵馬司差役押着躺槍的雲間才子宋徵輿準備斬首示衆,路上一個差頭怎麼都想不明白,便是問道:

“天官兒,爲何不直接砍了那候方域?”

聞言,馬士英呵呵一笑:

“你懂什麼,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候方域這次回去也沒了半條命,早晚他還會來找我的。”

說到這裡,馬士英臉上露出一種極度殘忍的笑容,“到了那個時候,本官要讓他候方域比死還難受!”

差頭一臉的恍然大悟,馬士英也是不再多說,直接離開。

其餘幾個差頭早就在後憋的心裡癢癢,這時紛紛上前詢問那個差頭馬天官是什麼意思,這差頭卻是一臉懵逼的搖搖頭,說根本沒聽明白。

......

消息傳到京師,崇禎皇帝聽廠衛說完院子裡發生的每一件事,最後也是覺得意外,看來這馬士英還真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樣簡單。

不過也好,這在歷史上殉國的南明首輔怎麼着也該是忠於大明之人,忠心沒什麼問題,且讓他在南京攪和去吧,也省的自己費心。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順手拿起馬士英呈上來的摺子看了看,不久後卻是失聲發笑。

原來這馬士英和歷史上的意思一樣,自己重新被啓用之後,立刻就向崇禎皇帝舉薦阮大鋮爲兵部右侍郎。

馬士英怕自己在南京獨木難支,所以舉薦阮大鋮爲左右手,這點小算盤崇禎皇帝自然明白,不過一想起歷史上這個阮大鋮降清的行爲,崇禎皇帝就是耿耿於懷。

思慮半晌,崇禎皇帝將摺子扔到地上,向一旁的隨堂太監李春說道:

“吩咐司禮監,留中不發。”

“啓用原南京戶部尚書郭尚友爲南京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迅速去辦!”

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完結感言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
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完結感言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