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

“今大同鎮外轄地歸西土默特、察哈爾等部駐牧,宜開鎮虜、玉林、土城、晾馬臺四地互市。”朱大典指着地圖上被標記出來這四個點,說話的時候,卻也看向其餘諸臣的反應。

他剛說完,在場的官員頓時興起一陣波濤。

“互市?朱大典,你可不要忘了前些年去關外做買賣商戶的下場!”

“此舉不合祖制,百害而無一利,絕對不行!”

內閣次輔蔣德璟本是等着魏藻德敲定,但聽周圍人激烈的反對,而魏藻德又遲遲沒有發言,這才站出來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此事就是拿來議的,至於幸與不行,還要看諸位和皇上的意思。”

“陛下叫大家來我內閣簽押房,爲的可不是要商議什麼互不互市,糧食的問題今日卻是要拿個章程出來,不然大家都沒法兒向陛下交待。”

蔣德璟的話,一下子將在場衆臣的心底帶回了本次議論上的主題,許多人這才忽悠一下子想起來,對啊,若是不開互市,糧食怎麼填的滿。

若填不滿,那昏君再拿這個由頭清理六部,到那時又該如何是好?

“此舉恐有不妥,四城如今皆屬關外之地,乃至今日,衛所已盡撤於關內,漢人出外互市,朝廷未有保全,將喪威於天下矣!”

屋中靜了一陣纔有人站出來,衆人回身一看,卻見是禮部尚書王紹微:“諸位,可還記得萬曆三年時竣工的歸化城,時至今日,何不將歸化城再次啓用,作爲互市的中心?”

王紹微說完,其餘人也都是不斷點頭,議論開來,就連內閣首輔魏藻德都是若有所思的不置可否。

的確,朱大典提出這四個地方雖是目前朝廷最好的選擇,但對於這些臣子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這四個地方在從前衛所還沒撤的時候,尚有漢民再次居住,雖然在塞外,但卻也有一些諸如客棧之類的小買賣,只要有錢,還算得上不是很苦。

西土默特駐牧的地方和朵顏一帶不同,相比之下,這邊幾乎算得上寸草不生,說是駐牧,就連那些土默特蒙古人都離邊關遠遠的,那些所剩無幾的草皮也是珍貴異常,佔地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還是不妥!”正在衆人議論的時候,閣臣劉應賓忽然站出來,高聲說道:“歸化城乃阿勒坦仿故元大都舊制而建,在此地與其互市,豈不相當於承認了蒙古乃故元后裔?不妥,實在不妥!”

“劉閣老,話不能這麼說!”馮銓冷哼一聲,笑着說道:“神宗萬曆皇帝時便賜名歸化城,予其互市,怎麼,你劉閣老難道還敢不尊祖制不成?”

“馮部堂,你不必給我扣這麼大個帽子!天下人都知道,您馮部堂深得皇帝寵信,拿祖制來壓頭,本官不吃這套!”劉應賓倒是冷哼一聲,絲毫不給面子。

“當今天子可曾尊過甚麼祖制?天子不遵,我等臣子爲何要尊?祖制將其定名爲歸化城,那是沒有想到今日這個層面上來,今時不同往日,互市百害而無一利,計議去了便是!”

馮銓一時無語,吏部尚書王紹微聽出了端倪,冷笑着出來說道:“劉閣老好大的官威,一個閣臣,居然也敢和當今皇帝陛下相比?”

馮銓心道這姓王的不愧是跟九千歲混過的人,出口就是扒皮,當下也笑着應道:“可不是,同列閣臣,本部堂就沒見有劉閣老這麼大的威勢!”

眼見爭端又起,還是帝黨和東林黨殘餘之間的爭論,內閣首輔魏藻德以前也是東林黨,雖然現在是皇帝的一號狗腿子,但心中總歸還是不好受。

於情於理,也不好再一聲不吭,只見他咳咳兩聲,待周圍寂靜下來,纔是說道:

“馮部堂,劉閣老,糧食和互市的事情還沒議完,天色漸晚,還是不要東扯西扯的了,進入正題吧。”

“哼。”

劉應賓儘管心中對魏藻德、蔣德璟、馮銓、王紹微等一干帝黨中人有所不齒,但魏藻德畢竟是內閣首輔,面上不給面子是不行的。

見劉應賓不再多說,馮銓好像忘記方纔的爭論一般,出來笑呵呵的說道:

“諸位可有誰親身去過塞外?”見無人吭聲,馮銓嘴角翹起,“本官去過塞外,先不說其它無關的,且先問問諸位,山東如何?”

戶部尚書倪元璐說道:“乃窮兇之地,馮部堂此問何意?”

“山東那個地方,真是窮山惡水多刁民!”蔣德璟說道。

“那便是了,山東乃窮兇之地,諸位可有人想去?”問完見諸臣紛紛搖頭,馮銓再次笑道:“就連山東都是如此,塞外朵顏之地比起山東,又是遠遠不及。何況這大同邊外歸化一帶,除那蒙古蠻子以外,早就是人跡罕至。”

“諸位何不想想,在那種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牛羊,這些蠻子酒奶和肉食也吃慣了,但關內好東西不少卻沒見過幾樣,就算蠻子們花了眼都是看不完全。用這些小玩意就能換他們的牛羊,又能將陛下交待下來的事情辦妥,我等何樂而不爲呢?”

“說來也是。”倪元璐點點頭,說道:“此舉可行。”

“戌時了,陛下正在擺駕前去冬暖閣的路上,若是現在交上去,咱家還嫩趁陛下龍駕到達之前呈送過去。”李春忽然出現在門後,打着哈欠說道:“可別怪咱家沒提醒各位大人,陛下那個脾氣,你們也是知道,若到了暖閣還沒看見摺子,到時候可就不是咱家一個小小的直殿監掌印能插嘴的了。”

馮銓心照不宣,趕緊上前笑呵呵說道:“公公放心,這頭已經議定,就等首輔魏大人寫好了交給公公呈上去。”

“議好了?”劉應賓睜大了眼睛,說道:“馮銓,哪裡議好了?這事兒還八字沒一撇呢,我告訴你,這互市的頭決不能再開!”

這個時候的馮銓忙前忙後,臉上一直掛着陽光般的笑容,似乎完全無視了劉應賓的存在。

“勞煩公公呈上去給陛下御覽。”

“嗯。”

崇禎皇帝睡的不錯,正優哉遊哉去冬暖閣,落座之後看見拜訪多時的摺子,心情也是不錯,微笑問道:

“李春,往日不都是要議到深夜,今日是犯了什麼病?”

李春呵呵一笑,說道:“回陛下,知道陛下睡醒了,這幫大臣們也就急了,其實要奴婢說,其實也沒甚麼好議的,兩位閣老和幾個尚書就能直接定下來。”

“若不是有個不識好歹的從中作梗,只怕還要更快。”

崇禎皇帝聞言有些意外,經過上次瓜蔓抄的事,現在還有人敢在朝中敢和朕作對,遂問道:“是誰?”

“回陛下,是那個叫劉應賓的閣老。”

“又是這個人。”崇禎皇帝搖搖頭,說道:“你下去吧,朕知道了,叫王承恩來冬暖閣見朕。”

“遵旨。”

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
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