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

誰都沒想到,事態能向這樣的方向發展。

朝廷和賊寇在中原鏖戰了十餘年,陝西、河南失陷日久,山西也是被不斷的你爭我奪,如今仍舊號稱百萬大軍的順軍,卻潰敗的如此之快。

接近兩個月的時間,官軍自臨汾四路南下,連戰連捷收復山西全境,這更使得天下人認爲流寇將亡,大明中興。

收復山西全境之後,明軍上下欣喜若狂,各將更是爭相請戰,紛紛爭奪第一個率部攻打潼關,進入陝西境內的朝廷將領。

在他們看來,這已經不僅僅是朝廷上的升賞,這就和文臣提出一項重大國策一樣,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如果可以單獨立傳,流傳後世,這輩子也便是沒白來一趟。

作爲五省總督,堵胤錫總是考慮最爲全面的那個,但是在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勝利之下,即便是他,也有些忘乎所以。

堵胤錫在危難之時尚且鎮定自若,策守全局,在如今一片大好形勢下,卻開始戰守不定,態度成迷。

督師沒有命令下來,明軍諸將便即分裂爲兩派。

其一主戰,以興平候高傑、保定總兵馬爌、胡國柱等人爲主,他們認爲李闖將亡,正該趁此時機大舉南下,收復失陷多年的故土。

其二主守,以大同總兵白廣恩、張世澤、夏國相等人爲主,他們認爲雖然如今朝廷連戰連捷,但新收復的土地內有大量不確定因素。

除了流賊的細作,還有大批不知原籍的流民和降兵需要安置,這些人處理不好,大軍一旦出動,很容易後院起火,功虧一簣。

在這種情形下,作爲揚武大將軍統領京軍的英國公張世澤,連夜差快馬奔赴京中,向崇禎皇帝稟報此事。

除此之外,張世澤又在密奏上說,朝廷兵力看起來雖多,但戰線拉得太長,如今已經有些捉襟見肘。

實際上也是這樣,如今已收復之處,許多地方都是讓原順降將鎮守,這些人叛降不定,需要一一重整,還要進一步觀察。

崇禎皇帝受到密奏後心道也是奇了,這有什麼好爭的,這幫人怎麼什麼事都能爭起來?

原本明軍怎麼輸的,仗都打了這麼多年,何必要急於這一時,需要時間來鞏固剛剛佔領的土地,這不是明擺着的道理嗎。

況且十二月底的時候,董琦所部尚且還沒收復順德、大名府一帶,戰情不明,貿然進軍,很容易滿盤皆輸。

所以,崇禎皇帝很堅決的暫時放緩了進攻陝西的腳步,旨意降下以後,爭論便是蕩然無存。

已經收復山西的各支官軍,開始整合降兵,堵胤錫專心鞏固收復土地,將各處流民統一入冊,東廠衙門也是全力開動,揪出一個個藏着的細作。

除此之外,經內閣議定,明廷於崇禎二十年一月初,由倪元璐主持的戶部撥銀兩百萬兩,用於初期流民房屋的修繕、重建和賑災事宜。

這些穩定人心的政策迅速實施,讓多年戰亂的山西一省,開始迅速恢復生產和趨於穩定。

在爭取縉紳、豪族和大順文武官員、流民等的人心方面,後世穿越而來的崇禎皇帝顯然是比李自成技高一籌。

收復山西全省後不久,明廷很快赦免了第一批戰時反正有功的前順文武,視才能分配給他們基層官職。

崇禎皇帝一面大舉吸納前順文武精英和官員,讓他們在自己手上得到充分任用,另一面則免除所有曾被迫從賊之人全家的罪過。

明廷頒佈的各項政策之中,有針對富戶、地主的,也有專門用於流民和各處百姓的。

其中包括從京師派遣御史和錦衣衛、東廠番役下到地方,將所有被順軍奪取的田地和資財全部重新勘定,視還留存的人口狀況,酌量將其歸還原主。

自崇禎十七年開始,明廷便已經停徵崇禎初年加派的遼餉、剿餉和徵餉等苛捐雜稅,這些免賦政策,同樣被立即推廣到剛剛收復的地區。

崇禎皇帝下詔,鼓勵流民自主開墾荒地,並讓各地衙門予以農具、金銀方面的支持。

對於新開墾入冊的農戶,超過三口之家,均免賦三年,對於不照辦支持復農的各地官府衙門,廠衛有先抓後奏之權。

除此之外,自兩年前承天門外流血事件之後,京師登聞鼓也被重開,崇禎皇帝將親自審理,爲前來鳴冤的各地百姓做主。

一系列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順軍長期宣傳的崇禎皇帝所謂屠殺士子、欺壓百姓的殘暴形象。

特別是在招募了大批前順文武官員和整理降兵降將之後,更是很快的在山西之地站穩了腳跟。?

......

“劉老爺,您家的地,本來是有五百多畝,這個我可是記錯了?”潞州城內,一批番子站在劉府庭院之內,爲首的東廠檔頭吊兒郎當的說道。

聽見這些話,平日頤氣指使的大戶劉老爺根本就不敢多說什麼,親自上前倒茶,“沒記錯沒記錯,是有五百多畝地。”

“哎,茶就不必了,小爺沒那個牙口,你們這茶可不是一般人能喝得上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東廠檔頭毫不領情,將茶杯挪到一邊,眼睛四下望了望,“你家這人丁,算上你小妾和兒子,也就剩下七八口人的樣子,我這可是也看錯了?”

劉老爺誠惶誠恐的站在下頭,面容上也是一副膽戰心驚的樣子,“沒看錯沒看錯,是剩下七口人,可這不是還有這麼多僕人呢嗎,養活他們,也是需要銀子的啊......”

話說到後面,不知怎的,劉老爺聲音是越來越小,檔頭聽見後眉毛動了動,冷笑一聲,“呵,小算盤打得倒是挺靈,這些人是前些日才僱的吧?”

不待劉老爺吭聲,檔頭卻是突然發飆,猛然一派桌子,“好你個劉老五,我等是奉了皇命前來調查,竟敢用僕人虛報戶籍,還向衙門送了銀子入冊,你銀子多地也多啊?”

“外頭可是有不少還等着分地的流民呢,要是都按你這麼個報法,能報上去多少地,又能安置多少流民,心裡有沒有數?”

“朝廷安置不了流民,他們就要鬧事,再鬧起來,這天下什麼時候能太平,你心裡又有沒有數?”

一衆東廠番子此時已經紛紛瞪圓眼睛,怒視着劉老爺和他的那些家人,不少番子甚至已經將手握在了刀把子上。

“老子實話告訴你劉老五,此番幫你入冊的,還有衙門裡收了銀子的,一個都他孃的跑不了!”

“還有你劉家,不是地多銀子也多嗎?這回乾脆一畝地也別留,都分了,讓你也嚐嚐沒地的滋味!”

檔頭朝地上啐了一口,起身走上幾步臺階,向他連踹幾腳,“還他麼跟老子說要養活家僕,叫你養,叫你再養!”

“走,真他嗎的晦氣!”

看着拿走地契的番子,劉老爺直接坐到地上,眼冒金星,不多時之後,更多的番子來勢洶洶踏進府中,見什麼搬什麼。

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
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