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

坤寧宮,周皇后拿着女官秀梅送進來的監國詔書,滿臉都是犯愁和爲難之色。

“這又是怎麼了,皇上怎麼好端端的,要出去御駕親征?”

“奴婢也不知道,好像是遼東那邊兒的韃子來犯事兒...據說,是喜峰口又被攻下來辣...”秀梅面色不定,低聲說道。

“唉...,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國內流賊鬧騰,關外滿人又在鬧騰。”周皇后聞言也道是沒辦法,如今皇帝決定的事兒,就算她也不可能有所改變。

“沒頭!”

忽然間,從門外傳來一聲大喊,卻是崇禎皇帝風風火火走了進來,邊走邊說道:“這個史可法,朕真是不知該怎麼說他,該說話的時候不說,不該說的時候在那玩兒血諫?”

皇帝看樣子比較生氣,秀梅趕緊退到一邊,接下來自然是連動都不敢動了。

說話的功夫,崇禎皇帝將身上的龍袍一把扔到椅子上,站在那裡說道:“皇后,給朕披甲,你們都出去,讓朕和皇后單獨說會兒話!”

周皇后在人前自然是尊貴之軀,但是在崇禎皇帝面前,那就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皇家貴婦,自然也要聽旨聽命。

待秀梅等人全部退出之後,她這纔是慢慢起身,將掛在坤寧宮角落的那副金色鎧甲取來,一件件的爲崇禎皇帝披掛齊全,擔憂的說道:

“皇上,就不能別御駕親征嗎?大明的國事可離不開你啊!”

“多爾袞都欺負到門口來了,朕能不去嗎?朕若是不去,將士們如何作想,他們究竟爲何而戰?朕要清楚的告訴每一個人,他們是在爲大明而戰,因爲朕,大明的皇帝,就跟他們在一起!”

早知勸不住的周皇后聞言又是嘆了口氣,上次就是親自帶兵去抵擋流寇,這回可倒好,又要帶兵去抵擋多爾袞,這要是萬一有甚麼閃失,她也不敢繼續想下去了。

待披掛好了盔甲,崇禎皇帝看着渾身金光閃閃的自己,也是笑了幾聲,心道自己這副模樣的確像個吉祥物,實在也上不得戰場,若上去了,那就是告訴敵人這兒是大明皇帝,快來追殺。

“好了,皇后不必擔心,替朕守好後方就成,朕這便去了!”說完話,崇禎皇帝打開大門,看了一眼門外圍繞的宮女、太監還有侍衛們,直奔着承天門而去。

按理說,這個時候該去找張皇后,也要把袁妃和託婭她們叫來吩咐一些事宜,可崇禎皇帝不想再跟她們閒話家常,另一方面,卻也有些故意不讓託婭知道的意思。

崇禎皇帝對於託婭素來十分寵愛,上次自己御駕親征,這小妮子竟然搶了朝臣的馬匹要衝出宮和自己同上戰場,還好守衛宮門的侍衛千鈞一髮之際關門,不然還真叫她衝了出去。

發生了這樣的事,按規矩來說,託婭就算不被處死,那柔妃的名號自然也是保不住的,最無奈的是方正化,崇禎皇帝對託婭最爲寵幸,最難辦的就是他。

若不問皇帝意思就處置了她,難免皇帝回來震怒,方正化只好請示周皇后,周皇后那頭考慮到託婭深得皇帝寵幸,自然也不是很好處理,只能再去請示張皇后。

張皇后倒是不怕崇禎皇帝對她發難,不過這種事畢竟關乎皇家顏面,一方面命人封鎖消息,另一方面爲了崇禎的面子,倒也不能處置的太過嚴重。

說起來,託婭幹出來的事和崇禎皇帝本人在甲申年諸多決策頗有些類似,都是大明立國三百年從未發生過的,張皇后最終也只是命御馬監太監將其鎖在宮中,嚴密封鎖消息,等皇帝還朝後再做定奪。

當時良鄉之役剛剛結束,崇禎皇帝心情正不錯,聽到這事兒以後實際上沒有任何生氣的意思,反而更覺得託婭與自己脾氣對路,象徵性的責罵兩句便是命人給她放了出來。

話說回來,如今的崇禎皇帝雖然在外殺的人頭滾滾,但是對託婭這皇宮之中的一朵奇葩卻下不去手,不告訴他也是避免給自己添麻煩。

天知道這回若再告訴她,會再搞出甚麼內廷處理不好的事情來。

這次御駕親征,崇禎皇帝節省了上次那樣繁瑣的各種步驟,算是直接帶着兵馬就浩浩蕩蕩開始向三屯營方向進軍。

崇禎皇帝行動的速度很快,消息傳到楊御藩這裡的時候,皇帝車駕一行就已經經過通州、薊州,來到三屯營西南方向不遠的重鎮遵化之中。

自然,皇帝就算御駕親征,也是根本不可能直接去前線三屯營,起碼要觀測好局勢以後再做定奪,所以大軍到遵化城內之後便停下腳步不再前進。

在某一天的中午,緹騎來到三屯營城內,宣佈詔楊御藩、藺養成等人到遵化面見聖駕的旨意。

看着手中這份詔旨,楊御藩卻也是無奈的笑了笑,心道這位皇帝哪兒都好,勤政、愛民、重武、節儉、知兵,不論從哪個方向去看,都是個千古聖君。

可是有一點,這位皇帝做起事來太令人意外了,自己前腳向京師告急,本想着朝廷能給些錢糧的支援就可以了,卻沒想到,後腳皇帝居然直接御駕親征。

皇帝就得做皇帝該乾的事兒啊,待在後宮玩完妃嬪,沒事發道聖旨下來讓人感受皇家恩德,這就行了,偏不!非要學人家武宗皇帝玩親征?

本來這次打多爾袞,楊御藩就沒有一成把握,要是自己在這還好說,最壞的結局不過是戰死,爲國捐軀,還能留下個後世忠烈的好名聲。

然而這次皇帝親自來了,事情就不一樣了,自己不能輕易戰死,這三屯營也就必須要守住,自己一不小心死了,三屯營必定失守。

若皇帝因此不幸,我楊御藩沒準就會成爲千古罪人啊!

在楊御藩看來,崇禎皇帝帶來那些兵馬都是好看的花架子,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隊伍,他是聽說過京營改組成禁軍和城防軍的事兒,可卻沒有親眼見過,還覺得是原來的京營換了個名字。

崇禎皇帝卻不這麼認爲,自己是皇帝啊,就算御駕親征,那也根本不可能上戰場去倫刀子,充其量也就和上次那樣後面噹噹吉祥物,這種事兒誰不會?

再者說了,指揮作戰有牛萬才,陷陣衝鋒有兀良哈鎮的烏爾邁帶着朵**兵,就連遠程炮兵和遂發鳥銃兵指揮都有火器營的千總張瑞指揮,自己裝裝樣子給大軍打氣不就行了。

皇帝親自坐鎮後方,正常人一輩子能遇到幾次?誰特孃的不給朕玩兒命往前衝。

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
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