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

換句話說,李自成陣前換將,親自統領田見秀的野戰後營,一是已經對他不再信任,二也是繼續鞏固自身統治的措施。

按他的想法,陣前處置敗將,既能爲自己樹立威信,又可以提振軍心,一鼓作氣拿下臨汾,再圖後事。

至於田見秀,李自成還是對他充滿期待的,不可能因爲這點小事便將這麼一個人才棄置不用。

他的這些做法,實際都是對的,但行使的地方卻不正當。

順軍此前已經被明軍擊潰,此時雖說有消息說明軍督師堵胤錫已死,但臨汾城還依舊握在對方手裡,誰知道又會出什麼變故。

田見秀雖然戰敗了,但畢竟還是他們多年熟悉的舊日上官,忽然將他換下去,就算上頭的張天琳和馬崇僖二人不吭聲,下面也難免有人不服。

“澤候爺跟隨闖王最久,此先權將軍之位就應給咱家侯爺,卻給了那矮豎子高一功,闖王也不想想,若無澤候爺出生入死,哪來的大順天下。”

另一人拍了方纔說話那人一下,嗤笑道:“醒醒,現如今大順還未奪得天下,不過是一紙空談。”

“朝廷東征大軍據說就連建奴都給收拾了,要是皇帝調回來到中原,能否打贏還是未知之數。”

“要不,乾脆投了朝廷算了,你看張小爺和那高白兩人,不都是混的如魚得水,咱們澤候爺去了,定也是鎮守一方的總兵。”

早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之時,曾大封功臣,田見秀由於跟隨時間長,戰功顯赫而被封爲澤候。

當時圍繞着他與汝候劉宗敏誰任提督諸營的權將軍,還有過一場爭論。

當然,歷史事實是劉宗敏無論威望和兵力,都比田見秀高了幾個檔次,毫無疑問的贏得了權將軍之位。

比較有戲劇性的是,劉宗敏在前不久被高傑和白廣恩聯手所殺,權將軍的位子也沒有給田見秀,李自成反倒是給了還在武昌一帶追擊左良玉的高一功,當時就已經在田見秀的後營中引起軒然大波。

衆所周知,如今的大順軍,早不再是一六四四年那樣鐵板一塊,正相反,三年的敗退,使得他們內部矛盾愈發集中。

田見秀和劉宗敏的矛盾,很快就因爲高一功繼任權將軍一事,昇華成了與李自成之間的隔閡,成了後者吞併前者部下的導火索。

同樣的,這一連串的事,也使得田見秀對李自成成見愈發深重,他向後走了沒幾步,就被郝搖旗部下的吳汝義叫住,“澤候,這口氣你怎麼能咽得下去?”

“不嚥下去又怎麼樣,袁時中、羅汝才他們的下場難道你忘了,你想讓本候成爲下一個袁時中不成?”田見秀似乎一直在憋着悶氣,吳汝義這麼一問,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

看田見秀怒火中燒的樣子,早就有心投降朝廷的吳汝義心道大事可成,拉着前者,“澤候你看,弟兄們都想跟着你。”

聞言,田見秀朝周圍看過去,見到大順軍內部此時已經開始動搖,不少人竟然在臨汾城前大打出手。

這樣看來,似乎很容易就能演變成一場內耗。

“這幫流寇咋還不過來呢?”蹲在城牆下面的高傑等了半晌沒見人,反而聽到下頭嘈亂起來,擡起頭一看,頓時驚大了眼睛,“賊子們自己亂起來了!”

“那咱們怎麼辦,流寇不進來,督師的十面張網之計豈不是用不上了。”大同參將李宏問道。

高傑道:“用得上用不上的,也不是你我這些大老粗能明白的,這件事要儘快稟報督師。”

當標兵將這個消息傳到在家中的堵胤錫這裡,後者也十分吃驚,聲勢浩大的流賊,竟然也能自己鬧起來。

弄明白緣由以後,堵胤錫笑了,笑的很開心,“這流寇兵臨城下卻自亂陣腳,正是覆亡之先兆,我大明有福啊!”

堵胤錫是裝死,這個消息除了馬爌和宣大軍以外,其餘的官軍都不知道,所以造成真實的亂象,才能迷惑住城內流賊內應的眼睛。

堵胤錫沒死,反而活得好好的,這個消息一傳出來,不少明軍都是又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

“他孃的,這高蠻子和白廣恩這齣戲演的不錯,連老子都給騙過去了!”壽陽總兵李澤哈哈大笑,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

得知督師未死,士氣大振的明軍正在等待着一個訊號,這個訊號不是堵胤錫傳下來的軍令,是城外流賊給的。

沒過多久,順軍果然開始自亂陣腳,田見秀實際上這個時候仍在猶豫,可吳汝義卻率先打起歸附朝廷大旗。

此時田見秀本部後營的順軍一下子便雲起呼應,紛紛挺起刀槍向昔日自己並肩作戰的弟兄殺了過去。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便是田見秀不想棄李自成也不行了,也只得鎮臂高呼,一方面派快馬向城內明軍說明投降招安意圖,另一方面率部且戰且退。

“督師,開城讓我們出去吧,殺流賊一個片甲不留!”高傑有些焦急的向悄悄來到城牆後觀戰的堵胤錫說道。

沒成想後者直接一口否決,“高總兵,遇事要沉穩,多想想長遠打算,田見秀這批人要投朝廷,咱們歡迎,可他們投過來以後如何安置?”

“如今各路官軍兵餉皆有定數,軍械自有出處,這批賊人吃哪裡的餉,用何方軍械,又要屯駐在哪裡,這些事本督要替皇上和朝廷去想。”

說着,堵胤錫面色冷了下來。

“更何況,本督觀這田見秀和吳汝義乃首鼠兩端之賊,搞不好日後還要復叛,到時候他們麾下這支兵馬定然也會跟着叛亂,想要剿滅可就難了。”

“督師的意思是?”白廣恩似乎想到了什麼,“要將吳汝義和田見秀趁機除掉?”

“非也,要不要除掉要看日後他們表現,招安是一回事,什麼時候招又是一回事,日後你們兩位總兵實鎮一方的日子不會少,這些手段得多學、多看。”

高傑與白廣恩對視一眼,道:“末將謹記!”

滿意的點了點頭,堵胤錫緊跟着朝韓奇瑞說道:“韓總兵,你把本督的意思傳下去,就說官軍還在亂着,讓他們再撐一會,招安的事兒好說。”

韓奇瑞看了一眼下面已經廝殺成一片的順軍,抱拳笑了幾聲,便朝前來傳信的田部老營去回話。

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隨便說說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
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隨便說說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