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

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的感覺就和當時與崇禎在暖閣的之那些人一樣,這種鉅變一輩子都趕不上幾次,實在是太刺激和不可置信了。

五省總督陳奇瑜好不容易擋住了流賊的攻勢,正打算反擊,就在這時候卻一命嗚呼,一小部分人都是直呼蒼天有眼,總算叫這勾結閹黨的賊廝伏了法。

當然,除卻這些暗自羨慕嫉妒恨的,大部分人還是對陳奇瑜持肯定態度,畢竟衆人都不是瞎子,這三年來他的兢兢業業,大家也都看在眼裡。

不過就算持肯定態度的,有不少聽聞皇帝的處置以後,也還是覺得這爲免太過火了,這不,都察院的左僉都御史史可法,第一個站出來發話了。

不得不說,史可法這廝的確是有自己的能耐。

起先他只是被崇禎安排了一個小御史的職位,崇禎本是考慮到這史可法在歷史上是東林大佬,但又念其忠貞護國,這纔將他留在朝中作爲一面“鏡子”。

一來能起到督促和驚醒自己的目的,二來也方便看管,免得外放出去這傢伙再弄出什麼幺蛾子來。

誰料才一年多的時間,史可法居然憑本事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到了僉都御史,這在有明一代的官場中,也屬極少數了。

當然,廠衛也曾私底下爆料,說這史可法一路走過來,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他不僅數次在朝堂上忤逆崇禎皇帝,就是在朝堂下面,也不曾對誰有過什麼好臉色。

自當今的內閣首輔蔣德璟,閣臣馮銓再到各部尚書、侍郎和六科的言官御史,甚至包括廠衛在內,不少人都曾遭到史可法的彈劾。

理由也很簡單,某人曾爲魏閹造過生祠,有人趨炎附勢、結黨營私,貪污受賄云云。

對於這些,崇禎皇帝也是理性看待,憑藉廠衛的暗中調查和自己對歷史上有些人的瞭解,再決定如何處置。

這些被史可法彈劾之人或被當堂斬殺,或被流放、充軍戍邊,或被抄家滅門,或被株連九族、三族,各種駭人聽聞的處置那是應有盡有。

可無論如何,就算史可法日日參,每次面聖都參上一本,有些人還是他史可法根本就參不動的。

在這其中,就包括了工部尚書馮銓,史可法十分不明白,這馮銓貪污的銀子可以說是甚“巨”,也是趨炎附勢的小人。

然而如今這位幾乎將甲申年朝堂換了個乾淨的皇帝,就連錢謙益都下了狠手夷平十族,就是不動馮銓這廝一下,還不斷將他提拔。

直到如今,這馮銓已成爲六部尚書之一,位列閣臣,又接了督造重建塞外歸化城如此重大的工程,這小子能不趁機中飽私囊?把頭磕破了史可法都不信。

在他看來,根深蒂固的想法還是如今朝中奸佞當道,三廠一衛雖然數次被整改和整頓,但權勢依然滔天,閹黨雖說換了個皇黨的名字,可骨子裡卻依舊是閹黨。

“啓奏陛下,臣有本奏!”

這天朝議剛剛開始,衆臣纔剛列班,王德化第一句話剛說完,史可法便是踏出一步,大聲喊道:

“陳奇瑜自復任五省總督以來,兢兢業業,先獲固關大捷,又得太原大捷,而後收復山西,令軍中信服,這般功績,臣等全都看在眼中。”

“可陛下贈上柱國,諡‘文正’,臣不得不說,這爲免太過了!”

史可法話說的一向如此直白,這次更直,朝堂一下子鴉雀無聲,不少人都是交耳議論,害怕至極。

坐在上頭的崇禎總算也體驗到了唐太宗面對魏徵時的心態,雖然默默攥緊拳頭,但卻一句話不說靜靜聽他下文。

“‘文正’一號,乃諡之極美,無以復加,豈能·輕易贈人?”

“文,乃道德博聞,正,乃靖共其位。終宋一朝,諡此號者實不過九人而已,本朝洪武開國以來,至今唯有李文正公一人,就是萬曆年的張太嶽,諡號僅文忠而已!”

“臣試問陛下,陳玉鉉比張太嶽如何,比李文正公又如何?”

此問既出,殿上更是四下寂靜無聲,幾乎所有人都是雙手緊握於胸前,低垂着頭不敢動彈一下,只有史可法,昂頭直視殿上若有所思的崇禎皇帝。

“問得好。”

不多時,崇禎皇帝開口了,只聽他靜靜說道:“你不問,朕也要說,李文正公高風亮節,從無貪墨錢財,世稱清廉,然則初年卻也曾依附劉瑾。”

“張太嶽萬曆革新,功在社稷,這纔有了後來萬曆朝三大徵皆捷的戰績,可他卻也曾同馮寶一唱一和,獨斷朝堂!”

“朕問你,李文正公如此做,是趨炎附勢嗎?張太嶽如此做,是貪戀權勢,隻手遮天嗎?他們這麼做,究竟是對了還是錯了?”

“當然是錯——”

話說到一半,史可法忽然覺得不對,趕緊停下,想了想,張張嘴卻又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回答,這麼做於法理不通,自是錯了。

可他們若不這麼做,就不會有後來被重用的事,這麼看來,自己的話豈不是又和先前諫言自相矛盾了麼。

想到這裡,向來鐵齒銅牙的史可法這次卻沒有吭氣。

“哼。”

見他說不出話來,崇禎皇帝冷哼一聲,神色一變,眸子如同利刃一般在朝堂重臣身上來回掃割,沉聲說道:

“崇禎十七年的時候,陳奇瑜隻身南下,朕給了他什麼,不過是個五省總督的空名而已!如今他帶回給朕,給大明的又是什麼?”

“是收復山西,衆將歸心,是力挽狂瀾,是劃地爲棋,步步爲營!這些事你們之中又有哪個能做得到,又有哪個在三年前的時候就站出來隻身下營的?”

“呵呵......”

說到這裡,羣臣已然是靜默無聲,就連史可法都低着頭在喃喃什麼,崇禎皇帝加重語氣,站到階上喝道:

“這幾年來,你們沒少彈劾陳奇瑜,朕一直留中不發,爲的就是想看清你們這些所謂正人君子醜惡的嘴臉。”

“戶部左侍郎王宏祚、吏部尚書王紹微。”說着,崇禎皇帝朝羣臣中斜睨了一眼,後兩人心中一沉,紛紛噗通跪到地上,連連磕頭求饒。

王紹微是崇禎十七年同馮銓一起提拔上來的天啓年名列閹黨被去職的臣子之一,起初啓用他,不過是想借以壓制東林。

多年以來,崇禎一直都留意着他的動向,還有王宏祚,歷史上是投清的貳臣,之所以沒有同那些東林黨一塊處置了這廝,也是考慮到當時他表現的比較老實,沒有和他們一起出來鬧事。

崇禎本意是要看看留用他們能不能有一絲的用處,如果有可能,甚至會提拔重用,然而直到現在了,他們和不少人一樣,依舊醉心於黨爭,沉醉於爭權逐利。

就是昨天,他們兩個還打着污衊陳奇瑜的念頭,其心可誅!

“將他們押下去,通告全城,三日以後押往菜市口斬首,家產充公!”說着,兩個大漢將軍上殿,將已是一灘死水的二人架出去。

見到此情此景,羣臣更是害怕得一句話說不出,崇禎皇帝在殿上來回踱步,冷笑着道:

“史御史是一腔熱血,可你們中有些人究竟是何居心,朕也不是不明白。”

“今日朕就與你們好好說道一番,順帶着也把前段時日出去東征時,京中的人心向背和牛鬼蛇神們也都給拎出來好好溜溜!”

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
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