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

?在白花花的現銀,還有糧食的誘惑下,特別是在這樣的大災之年,求口飽飯的人特別的多。

這其中除了那些舍下身家性命,跟着吳軍對抗朝廷的,更多人卻都是紛紛涌向此時朝廷大軍正駐紮的西羅城附近。

朝廷大軍洶洶而來,人數達到了自寧錦之戰以來向東的最多,就算想要掩蓋蹤跡也不可能,所以崇禎壓根就沒打算偃旗息鼓。

一路上,各個朝廷軍隊反而大張旗鼓,一副生怕吳軍不知道得樣子,他們迅速拿下西羅城的消息,更是傳遍了山海關以西臨榆一帶。

這一個消息,雖然讓吳軍人心惶惶,但也造成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那就是太多的流民和百姓來軍中歸附。

這些人少有什麼其它念想,大多數爲的只是想要求口飽飯和尋找安置地方,這可難倒了負責接應的山東總兵牟文綬。

山東軍遠路迢迢從濟南、登萊各地趕來援剿,攜帶的軍糧本就不多,朝廷上出征的時候,戶部也就給準備了足月的糧食。

當時戶部是這麼考慮的,反正撫寧距京也不遠,若是大軍糧草不夠用,很快也就能再從通州遞送過去。

當時各方面都考慮齊全,唯獨沒有想到饑民這茬子。

這個等待的時間對於大軍來說,很是充足,畢竟糧草不夠也可以打提前量,可以續得上,不至於斷了炊。

但眼下這時候想要從京師運糧來賑濟災民,顯然不是很現實,雖說只有半月左右的時間,可眼下畢竟是戰時。

戰機稍縱即逝,地方上的饑民不知道有多少,僅這兩日就來了上萬,要是京師運來的還不夠呢,難不成一直待在這賑濟災民?

將軍將分發給百姓,這也不成。

大軍帶的軍糧雖然不少,但那是給所有官兵吃用的,百姓人數越來越多,誰知道還有沒有完,這麼分發下去別說足月,半個月都不一定撐得下去。

百姓餓死幾個事小,官軍沒了軍糧,怎麼和吳軍打仗?

在大批饑民來尋朝廷大軍求活之前,牟文綬的族弟牟文舉,就已經率領五千山東兵馬到達了處在吳軍控制下的臨榆縣。

按情報來說,這裡是吳軍在主關城以前的主要屯駐點,各人都是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到了這裡,他禁不住張大嘴巴看着一個戒備森嚴,工事林立,卻不見幾個兵士在守城的城池。

牟文舉急行軍的目的可不是爲了那些所謂的饑民,而是爲了迅速拿下臨榆城,立大功給族人長臉。

至於到時候怎麼向上面交代,這都不是牟文舉考慮的範圍之內。

在他看來,這些百姓在本地向來是餓着,自己來了不搶他們的又不打壓他們,就是視而不見而已,死活又與自己有什麼關係。

換句話說,自己一心想平定吳三桂,建立功勳,這麼做就算功過相抵,總不至於有罪吧?

“官兵來了,官兵來了!”

不待牟文舉下令,卻見臨榆的城門忽然打開,衝出來的不是軍備整齊的關寧軍,卻是一大批拖家帶口的百姓。

“各營備戰,沒有我的命令,擅動者死!”

“是!!!”

後頭的山東軍一下子動起來,刀盾手上前立成一列,第二列長槍手將長槍從刀盾的縫隙之間伸出,最後面還有不少弓箭手在張弓搭箭。

不過看着眼前一臉疑惑的百姓們,這些官兵都有些動搖,一個千總上前說道:

“將軍,這些可都是百姓,沒見吳軍啊!”

又一個鬆懈下來,點頭道:“是啊,咱們拿兵器對着百姓,還是官軍嗎?”

“百姓,你知道後頭有沒有吳軍在伺機而動?”牟文舉瞪大了眼睛,喝罵道:

“婦人之仁,這是打仗,不是過家家!我們是官軍,此行是來平定叛亂,不是來救災的!”

“再有妄言議論者,斬!”

此言一出,官軍頓時又重新挺起刀槍,不過他們看着眼前歡天喜地朝自己跑來的百姓,不少人還是拿捏不定主意。

牟文舉朝裡面仔細看了看,這其中是有很多真正的饑民,但卻也夾雜着一些眼露精光,腰揣鋼刀的吳軍!

“弓箭手,預備——”

聽到這句話,後頭山東軍的弓箭手頓時拉緊弓弦,對準了前方大批跑來的百姓和饑民,有些人的眼角夾雜着淚花。

然而戰爭就這麼殘酷,一場戰爭的成敗與得失,全然不是一些餓肚子的饑民能抵得上的。

“別上前了,快回去,快回去啊!!”

牟文舉咬着嘴脣,說實在的,他和山東軍的將士一個想法。

眼前這些大部分都還是餓了這麼久的百姓,見到朝廷官軍,一個個都好像過年一樣,其中還有不少老人和孩子,自己爹孃、女兒也就這般年紀。

看着百姓們歡欣鼓舞的模樣,牟文舉心如刀絞,自己到底該不該下這個令!?

猶豫間,百姓們已經來到陣前百步之內,有些軍將都變得焦急,在後方不斷喊着“將軍”。

牟文舉的手,從未放下過,八十步,五十步,三十步......他從未感覺百步的距離是如此之近,怎麼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眼前。

百姓們衝到森嚴列陣的山東軍陣前,大部分的山東軍沒有接到命令,本身也不想對百姓亮出屠刀,都是側身讓開。

官軍的嚴整陣型,一下子被百姓衝的支離破碎。

“殺!!!”

忽然間,從百姓中間響起無數道喊殺聲,僞裝的關寧兵撕開身上披着的破爛布衣,抽出閃亮鋼刀,轉身就向官軍殺去。

幾個刀盾手正在看着百姓從身旁跑過,忽然間,其中一人脖子上被劃了一刀,露出深深的傷痕,隨之鮮血狂涌。

不少長槍手背靠背在一起,好像四面八方都是敵人,對於百姓他們不敢下手,但是關寧軍卻絲毫不見手軟。

猝不及防之間,不少官兵都被偷襲而死,無數道喝令聲在陣中喊出,但是這個時候,顯然已經無濟於事,陣型亂了。

臨榆大開的城門方向,衝出了大批早就埋伏好的關寧兵,他們衝到陣前,無論百姓還是官兵,都是舉刀揮去。

不多時,殘存的幾個兵士狼狽跑回,哭喊着向山東總兵牟文綬報告了這一慘絕人寰的消息。

前方戰敗,五千山東兵盡皆戰死,就連那些百姓也沒逃出幾個,山東副總兵牟文舉死於亂軍之中。

此刻,守城的關寧兵正舉着他的腦袋在耀武揚威。

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
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